帳號:guest(3.137.212.1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慧伶
作者(外文):Li, Huei-Ling
論文名稱(中文):成敗任天心自赤:林獻堂心理傳記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earching Identity in the Stormy Times: A Psychobiographical Study of Lin Hsien-Tang
指導教授(中文):丁興祥
許育光
指導教授(外文):Ting, Shing-Shiang
Hsu, Yu-Kuang
口試委員(中文):賴誠斌
薛榮祥
口試委員(外文):Lai, Cheng-Pin
Hsueh, Jung-Hs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學號:210125316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林獻堂互為主體式的心理傳記自我認定理論生命歷程
外文關鍵詞:Lin Hsien-Tangintersubjective psychobiographyidentity theorylife-proc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林獻堂的一生,經歷了清國、日本和國民政府的統治,在日本統治期間支持推動了一連串的政治社會文化運動,其中很重要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持續了十五年,間接影響了臺灣民主文化的形成,他也被譽為臺灣議會之父。本論文採取心理傳記的方法,研究林獻堂在那個時代是如何選擇出自己要走的路,並探究林獻堂生命歷程的發展。
本文發現林獻堂面臨人生中兩大認同危機:甲午戰敗臺灣被割讓,林獻堂面對與圖變色時,自身及家族的去從危機,以及中年面對臺灣人民受日人壓迫民權不彰,希望能找到和日本殖民統治對抗的方法,投身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作為人生的另一志業,並以君子之道為信念,堅持原則和信念,為臺灣民眾謀取幸福。
研究者以自身的生命經驗與林獻堂互為主體的對話及反思,希望產生一種視域的融合,來探究當代臺灣民眾的自我認定問題,並提出一些可能的方向。
  Born in 1881 in Taichung, Lin Hsien-Tang’s entire lifespan experienced several regimes in Taiwan, from the Qing Dynasty, the Japanese rule, and the governance of KMT govern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he led and espoused several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movements in Taiwan.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impactful movements was the 'Petition Movem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aiwanese Parliament’, which began in 1918 and lasted for 15 years. This movement contributed, though not directly, to the formation of Taiwan’s democratic culture. Lin, therefore, earned the name as 'the father of Taiwan’s Parliamentary Organizations.'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Lin’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ical process by placing his choice-making process under the socio-historical contexts of his time.
  This current thesis analyzed and unfolded two identity crises faced by Lin: First, The Qing Dynasty of China ceded Taiwan Province to Japan in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after Japanese victory in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Lin faced the crisis of identity and Family to stay in question.Second, in the middle age, he faced the Japanese colonial oppression.One significant experience for Lin was his encounter with the mainland scholar, Liang Qichao. Inspired by Liang and the Confucianism philosophies, Lin dedicated himself to a career in political movements and human right campaigns against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hoping to strive for the promotion of collective well-being and dignity of Taiwan and its people.
  While forming narratives for Lin’s psychobiography, the author initiated an inter-subjective dialogue by incorporating her own life/lived experiences into the storying of Lin's psychobiography reflexively, intending to achieve a fusion of horizons between the researcher and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individual. In other word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ndicate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direction for exploring and 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issues centered on Taiwan’s collective identity crisis.
目次

第一章 緣起與動機…………………………………………………..……………1
第一節 關於林獻堂本人的相關研究………………………………...…………..1
第二節 我們都被打了一巴掌……………………………………………….……1
第三節 一個女性的政治啟蒙…………………………………………….………3
第四節 各種認同困境…………………………………………………….………4
第五節 知止而後有定………………………………………………….…………6
第二章 文獻回顧………………………………………………………..…………9
第一節 關於林獻堂本人的相關研究………………………………………….…9
第二節 臺灣心理傳記相關研究…………………………………………………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13
第一節 心理傳記學取向…………………………………………………………13
第二節 心理傳記學研究步驟……………………………………………………16
第四章 成敗任天心自赤:灌園的生命歷程………………………….…………25
第一節 少壯志於學………………………………………………………….……25
第二節 叛逆中年:追尋再次自我認定…………………………………….……30
第三節 投身文化與社會改良……………………………………………….……39
第四節 可憐家國有誰憐:歡迎祖國到避走異邦…………………………….…49
第五章 林獻堂生命歷程發展的解析、詮釋和理論對話…………………….…63
第一節 與相關理論討論及對話………………………………………………..63
第二節 童年歲月……………………………………………………………..…73
第三節 人際際遇與家國劇變…………………………………………………..76
第四節 生命方向的確定過程及夢想的形成………………………………..…78
第五節 君子之道與中年奮發………………………………………………..…84
第六節 晚年的韜晦與任天………………………………………………..……96
第六章 討論與結語……………………………………………………...………101
第一節 致林獻堂的一封信………………………………………………….…101
第二節 信後反思:多重自我認定的問題……………………………….……106
第三節 快速變遷的社會調適問題:君子之道作為指引的可能…………….108
第四節 限制與建議………………………………………………………….…114
第五節 繼續追尋…………………………………………………………….…115
參考文獻……………………………………………………………………...……119
附錄一 林獻堂大事年表…………………………………………………...……125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丘念臺(1960)。追懷灌園先生。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追思錄,頁:19-44。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
甘得中(1960)。獻堂先生與同化會。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追思錄,頁:47-80。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
林紀堂著、許雪姬編註(2017)。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林獻堂(1921)。利己與愛人。臺灣青年,2(1):1。 
林獻堂(2015)。環球遊記:臺灣人世界觀首部曲。臺北:天下雜誌。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1960)。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臺中:編者。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2000-2010)。灌園先生日記(一~二十七)。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許雪姬(1998)。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頂厝篇/下厝篇)。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傅錫祺(1993)。櫟社沿革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註(2008)。黃旺成先生日記(10)。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楊水心著、許雪姬編註(2014-2015)。楊水心女士日記(一~三)。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楊肇嘉(2004)。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
葉榮鐘(1960)。杖履追隨四十年。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追思錄,頁:187-221。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
葉榮鐘(2000)。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晨星。
臺灣總督府警務處編、王乃信等譯(1989)。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創造。
蔡培火(1960)。灌園先生與我之間。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追思錄,頁:3-18。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
蔡培火、葉榮鐘等(1987)。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
羅萬俥(1960)。外柔內剛的灌園先生。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追思錄,頁:81-86。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
嚴家淦(1960)。憶灌園先生。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追思錄,頁:1-2。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

二、專書
Elms. A. C.(2011)。心理傳記手冊(鄭劍虹、丁興祥等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Erikson. E.(2012)。生命週期完成式(廣梅芳譯)。臺北:張老師文化。
Erikson. E.(2017)。青年路德(康綠島譯)。臺北:心靈書坊文化。
McAdams, D. P.(1988)。Biography, narrative and lives: An Introduction. In D. P. McAdams & R. L. Ochberg(Eds.), Psychobiograpy and life narrativ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University Press.
Runyan. W. M.(1982)。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y: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丁興祥、張繼元(2013)。生命詩學:心理傳記與生命敘說的新發展。載於李文玫主編,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第二輯。臺北:華藝。
公共電視(2005)。臺灣百年人物誌。臺北:玉山社。
王行(2014)。尋人啟示:從西方助人專業回返儒家德性之知。臺北:松慧。
王行(2016)。修身與齊家:以儒家心學為助人知識的家族治療。新北:心理。
王振勳(2009)。林獻堂的社會思想與社會活動新論。臺北:稻田。
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譯)。臺北:臺灣書房。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余英時(2007)。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
吳靜吉(2004)。人生價值、良師益友、終身志業和愛的尋求。臺北:遠流。
呂芳上主編(2015)。戰後初期的臺灣(1945-1960s)。臺北:國史館。
李長泰(2012)。天地人和—儒家君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筱峰(1998)。解讀二二八。臺北:玉山社。
李筱峰、莊天賜(2004)。快讀臺灣歷史人物。臺北:玉山社。
李筱峰、陳永興(1983)。臺灣近代人物集。臺北:編者。
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
周婉窈(1987)。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
林芳媖(2012)。 霧峯林家花園萊園:五桂樓臺灣歷史建築瑰寶再創新生命。無出版地:編者。
林柏維(1993)。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
荊子馨(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
國史館(2003)。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臺北:編者。
張正昌(1981)。林獻堂與臺灣民族運動。臺北:益群書店。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1987)。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
理查葛雷(2010)。心理學(游恆山譯)。臺北:五南。
陳君愷(2006)。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臺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臺北:日創社。
陳翠蓮(2009)。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
黃秀政(1987)。「臺灣民報」與近代臺灣民族運動.(1920-1932)。彰化:現代潮。
黃富三(1987)。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年)。臺北:自立晚報。
黃富三(1992)。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年)。臺北:自立晚報。
黃富三(2004)。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楊國樞、文崇一(198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振富(2016)。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臺北:遠景。
廣梅三(2012)。生命週期完成式。臺北:張老師文化。
簡炯仁(2001)。臺灣民眾黨。臺北:稻鄉。

三、論文
丁興祥(2018)。邁向相互主體性的心理/傳記學。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質性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海峽兩岸質性心理研究研討會演講稿。未出版。
王振勳(2004)。櫟社詩人的社會意識與女性態度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1):1-35。。
李弘祺(2009)。林獻堂、一新會以及臺灣的公民社會。師大臺灣史學報,2:215-226。
李毓嵐(2010)。林獻堂的愛佃設施:坑口農事自治村。新眼光:臺灣史研究面面觀》:425-454。
李毓嵐(2012a)。林獻堂與婦女教育—以霧峰一新會為例。臺灣學研究,13:93-126。
李毓嵐(2012b)。林獻堂生活中的女性。興大歷史學報,24:59-98。
李曉菁(2018)。走向民間的賴和:一種互為主體的心理傳記。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婉窈(2006)。「進步由教育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臺灣風物》,56(4):39-89。
周夢如(1995)。〈探索張君勱的價值選擇-心理傳記取向的研究〉。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岡本真希子著、林琪禎譯(2011)。殖民地人民政治參與過程中之折衝與挫折:以臺灣同化會為中心。臺灣文獻,62(3):273-320。
林丁國(2008)。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體育活動。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林丁國(2011)。林獻堂遊臺灣—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日治時期的島內旅遊。運動文化研究,17:57-111。
林長青(2007)。以僧人精神統合生命:聖嚴法師的心理傳記。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博正(2006)。回憶與祖父林獻堂公相處的那段日子。臺灣文獻, 57(1):153-166。
林蘭芳(2014)。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學佛因緣(1927-1955)。「日記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邱惟真(1996)。朱光潛自我之建構:一種敘說式研究。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臺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碩士論文。
翁開誠(2006)。若絕若續之「『輔』仁」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31:161-193。
翁開誠(2014)。道在倫常日用之情中:從李澤厚的儒學「情本體」說起。哲學與文化,41(12):97-120。
張旭陽(2016)。漂泊的靈魂—民國女作家蕭紅之心理傳記學研究。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臺灣文學學報,6:89-120。
張惠珍(2016)。林獻堂與民國-以《灌園先生日記》、《東遊吟草》為考察對象。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3:249-276。
莊勝全(2016)。《臺灣民報》的生命史: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介鱗(1976)。板垣退助—日本立憲政治的催生者。憲政思潮,34:119-128。
許雪姬(1998)。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臺灣文獻,49(2):1-33。
許雪姬(1999)。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67-211。
許雪姬(2002)。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259-296。
許雪姬(2006)。林獻堂與櫟社。兩岸發展史研究,2:27-65。
許雪姬(2014)。由日記資料看林獻堂在「臺灣獨立事件」中的角色。「 日記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許雪姬(2016)。戰後上海的臺灣人團體及楊肇嘉的角色:兼論其所涉入的「戰犯」案(1943~1947)。興大歷史學報,30:81-116。
郭湛波(1973)。梁啟超的時代及其思想。哲學論集,2:53-148。
陳少廷(1971)。林獻堂先生與「祖國事件」。大學雜誌,43:4-8。
陳姵璇(2001)。李叔同的自我覺察與實踐之路—李叔同的心理發展歷程。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御蓓(2005)。看孤鴻明滅:張愛玲生命創造之展現。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祥美(1994)。梁啟超生命夢想的形成與發展:一種心理傳記學研究〉。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陶牧群(2008)。我寫‧我說‧我就是我:馮玉祥自傳文本中的認同危機。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游芬郁(2013)。寧成飛灰,不為浮塵:秋瑾自我認同的轉化。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子寧(2014)。林獻堂與基督教(1927-1945)。「日記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黃克武(1996)。梁啟超的學術思想:以墨子學為中心之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6:41-90。
黃婕甯(2019)。隨著日子往前走:陸小曼心理傳記研究。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富三(2006)。林獻堂與三次戰爭的衝擊:乙未之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戰爭。臺灣文獻,57(1):1-42。
黃雅琦(2012)。梁啟超新民思想發展探析。實踐博雅學報,1:23。
黃寶慶(2015)。陶行知認同的形成與發展:心理傳記學取向的研究。臺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
廖振富(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廖振富(2009)。百年風騷,誰主浮沉?—二十世紀臺灣兩大傳統詩社:櫟社、瀛社之對照觀察。臺灣文學研究學報,9:205-248。
趙士尊(2006)。當我這樣唱:生命故事觀點看張雨生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賴誠斌(1994)。鄉下人的戰爭:沈從文的生命故事〉。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薛榮祥(2017)。帝網重重中的太虛法師人間佛教:一個互為主體的心理傳記研究。新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電子全文
中英文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