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文獻 王文伶、曾淑賢、趙本強、潘惠銘(2007)。學前特殊教育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王天苗(2005)。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之預測效度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1-24。 王天苗、廖華芳(2007)。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之判定準確度及切截點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2),1-15。 王淑娟、羅翌菁(2016)。溝通輔具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輔具之友,39,21-28。 王華沛、張如茵、謝協君、藍瑋琛(2014)。輔助科技增進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 經驗。臺北:華騰文化出版。 王曉嵐、吳亭芳、陳明聰(2003)。輔助性科技於教室情境中的應用。特殊教育 季刊,89,9-16。 江芳宜、莊妙芬(2005)。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改進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問題行為之成效。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4,1-28。 行政院衛生署(2009)。語言發展遲緩。行政院衛生署衛教資訊。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呂建志、李永昌(2014)。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改善國小輕度自閉症學生上課分 心行為之成效。障礙者理解學會半年刊,13(2),19-34。 呂宜霈(2014)輔助溝通系統對高職階段重度自閉症學生課堂參與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百祿、王財印、林子雯、劉斐文編譯(2006)。幼兒特殊教育。臺北:湯姆森 出版。 吳姿儀(2013)。輔助溝通系統對無口語腦性麻痺學生學校溝通參與型態之影響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雨芯(2018)。輔助溝通系統結合等待時間策略對國小特教班重度多重障礙學 生溝通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美玲(2018)輔助溝通系統介入對雷特氏症女童溝通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亭芳、陳明聰、王曉嵐(2006)。輔助性科技服務模式之探討。特殊教育季刊, 103, 32-40。 阮氏玄、楊熾康、李芷螢、王亞慧(2016)。運用活動本位AAC介入三部曲模 式對提升一位學前中度智障幼童溝通能力之探討。東華特教,56,21-31。 余玻莉(2007)。國內常用的三種語言評量工具在鑑定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信效 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生傳(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 林淑莉(2007)。如何幫助使用輔助溝通系統之學生融入融合環境中。特殊教育 季刊,104,1-13。 林霓苗(2011)。平板電腦改善自閉症兒童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寶貴(2014)。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 林寶貴(2004)。溝通障礙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 林寶貴(2011)。語言障礙兒童的鑑定與評量。取自17.20.100/ictep/commomX/ctep/ sp/reading/R28.pdf 林寶貴、林竹芳(1993)。語言障礙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聽 語會刊,9,31-67。 林寶貴、錡寶香(2006)。語言障礙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主編。 杜正治(2010)。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 李翠玲、黃澤洋(2014)。自閉症學童輔助溝通系統介入成效:系統性回顧與後 設分析。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7,23-49。 李旻青(2005)。替代性溝通訓練在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童購物技能學習之 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淑貞、黃玉怡、何季蓉譯(2009)。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編碼。 行政院衛生署97-99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 邱燕華(2012)。輔助溝通系統對無口語自閉症幼兒語言表達效果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胡雅婷(2010)。輔助溝通系統對國小無口語中度智能障礙學童溝通表達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柯惠菁編譯(2009)。身心障礙者的輔助科技(原著:Diane Pedrotty Bryant & Brain R. Bryant)。臺北:心理出版。 洪湘綾(2006)。運用溝通輔具對自閉症幼兒口語表達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洪瑞成、連盈捷、陳立青(2008)。輔助科技在融合環境下之應用類型及應考量 之因素。屏師特殊教育,16,38-48 姜雅玲(2010)。運用輔助科技對增進國小中度自閉症學生溝通能力之研究。工 業科技教育學刊,3,77-86。 陸晴(2016)。輔助溝通系統介入對提升無口語唐氏症兒童溝通能力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10),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學生支持服務辦法。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 張世彗、藍瑋琛(2016)。特殊教育學生評量。臺北:心理出版。 張毓蓉(2007)。溝通輔助系統在早期療育的介入探討。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 雜誌,20,67-77。 莊妙芬(2001)。替代性溝通訓練對低功能自閉症兒童溝通能力與異常行為之影 響。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9,181-212。 莊妙芬(2002)。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的異常行為與溝通功能之研究。東台灣特 殊教育學報,4,55-79。 陳群曄(2013)。溝通筆對國小無口語自閉症學生溝通行為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淑琴、程鈺菁(2013)。幼兒園教師面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之輔導研究。幼兒 教育年刊,24,67-85。 陳淑琴(2000)。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獲得理論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2,93-112。 陳翠鳳(2012)。運用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之教學策略對口語受限重度智能 障礙學生社交互動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明聰(2016)。從特殊教育相關法規用詞談輔助科技的內涵。雲嘉特教,24, 1-8。 郭美滿(2015)。美國特殊教育立法及發展。特殊教育發展期刊,59,45-56。 郭千瑜(2018)。高科技輔助溝通系統方案對自閉症兒童的溝通技巧成效 高科技輔助溝通系統方案對自閉症兒童的溝通技巧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馮詠儀(2018)。對話本位對使用低科技輔助溝通系統的多重障礙學生之溝通成 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光慧(2010)。輔助溝通系統介入對提升無口語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語言表達能 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黃麗娟、林月仙(2016)。正向行為支持方案改善疑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行為問 題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季刊,138,29-37。 黃琬清、鈕文英(2011)。正向行為支持對極重度自閉症學生自傷行為之成效。 南屏特殊教育,2,1-22。 鈕文英(2016)。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臺北:心理出版。 楊碧珠編譯(2009)。幼兒特殊教育 (原著:Stephen R. Hooper & Warren Umansky)。臺北:心理出版。 楊簣芬(2006)。自閉症學生之教育。臺北:心理出版。 楊熾康(2007)。輔助科技原則與實行。臺北:心理出版。 楊佩蓉(2017)。核心反應訓練對提升發展遲緩幼兒口語溝通能力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楊熾康、鍾莉娟(2009)。台灣輔助溝通系統發展趨勢之探討。東華大學花師教 育學院特教通訊,45467,1-6。 楊熾康、朱怡珊(2017)。智慧科技運用在溝通障礙兒童早期療育之探討。 輔具之友,41,37-43。 趙若婷(2014)。輔助溝通系統對增進國小腦性麻痺學童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愛華(2008)。提升特幼班自閉症幼兒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明松、許惠雯(2008)。普通班教師輔導語言發展遲緩兒童之經驗分享。臺東 特教,28,25-28。 劉羽珊(2011)。運用應用語音產生裝置(Speech Generating Device, SGD)對低功 能自閉症兒童進行溝通訓練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市。 劉馨憶(2013)。輔助溝通系統對一位國中重度聽障學生溝通表達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鄭偉萍(2016)。以調整之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增進聽覺障礙伴隨智能障礙學生溝 通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雅容(2014)。語音輸出溝通輔具對身心障礙學生溝通與問題行為介入成效之 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歐真真、張茹茵(2012)。輔助溝通系統教學對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溝通與 行為之介入成效。國小特殊教育,54,68-80。 錡寶香、張旭志、洪書婷(2012)。學前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進入小學的追蹤研 究:語言、讀寫表現之探討。特殊教育學報,36,61-92。 錡寶香(2014)。語言障礙兒童的鑑定。基隆特教專刊,7,4-7。 盧明、柯秋雪、曾淑賢、林秀錦(2017)。早期療育。臺北:心理出版。 蕭翔玲(2018)。輔助溝通系統結合繪本教學應用於學前重度障礙幼兒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世真(2008)。輔助溝通系統介入腦性麻痹多重障礙幼兒溝通能力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衛福部(2015),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衛福部(2012),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辦法。 鍾儀潔、鈕文英(2004)。自閉症兒童固著行為的功能分析與介入成效之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10,177-199。 戴瑋辰、宋旻翰、張茹茵(2011)。擴大性及替代性溝通系統輔助教學對唐氏 症 兒童主動溝通行為之介入成效。南屏特殊教育,2,79-98。 謝淑珍(2002)。發展遲緩幼兒溝通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藍瑋琛、王華沛、楊熾康、鍾莉娟、陳明聰、蔡孟儒、曹真、吳雅萍、陳明德(2016)。 輔助溝通系統之原理與應用。臺北,華騰文化出版。
貳、西文部分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2005) . Rolesand responsibilities of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ists with respect to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 asha.org/NR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2017). Definitions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and vari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ha.org/ policy/RP1993-00208/ Beukelman, D.R., & Mirenda, P. (2013).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upporting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complex communication needs (4th ed.).(2015).Feasibility study of short-term, intensiv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with mandarin chinese speak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the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of Taiwan,34,87-108. Gevarter, C. , O'Reilly, M.F. ,Rojeski, L. , Sammarco, N. , Sigafoos, J., Lancioni G.E. , Lang R..(2014) Comparing acquisition of AAC-based mands in three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using iPad applications with different display and design element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44(10).2464-2474. Hornero, G., Conde,D., Quilez M., DomingoS. , Rodiguez, M. P., Rormero, B., Casaa&Oscar.(2015) A wireless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eople with speech disabilities. IEEE Access .3,1288-1297. Hutchins, T. L., & Prelock, P. A. (2014) Using communication to reduce challenging behaviors in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 23(1), 41–55. Light, J. & McNaughton, D.(2014)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or individuals who requir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 new definition for a new era of communication.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30,1-18. McKinnon, D. H., McLeod, S., & Reilly, S. (2007). The prevalence of stuttering, voice, and speech-sound disorders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Australia. Language,Speech &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38 (1), 5-15. Natália M., Augusto L. L., Thiago P. L., Edson A. S., Rinaldo J. L. & Robson N.(2017,June)A recall analysis of core word lists overchildren’s utterances for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2017 IEEE 3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Based Medical Systems (CBMS), Thessaloniki, G, N., M. C.& Light, J.(2013)The iPad and mobile technology revolution: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for individuals who requir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29,107-116. Pinheiro Jr, C. G., Naves, E.L., Pino , P. , Losson , E., Andrade, A. O. & Bourhis, G.(2011)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people with severe motor disabilities: a survey.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31-58. Schlosser, R. W., & Wendt, O. (2008)Effects of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on speech production in child with autism: A systematic review.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17,212-230. Chen, S.-K., Hill, K., Ridenour, T. R., Sun, k., Su, C.., & Chen,M.-C.(2015)Feasibility study of short-term intensiv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with Mandarin Chinese speaking children with Autism.Journal of the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of Taiwan,34,87-108 Romski,M.A. ,Sevcik,R.A. (2005)Augmentative Communica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Myths and Realities.Infants & Young Children.18(3),174-185 Romski, M. A. & Sevcik, A.(2009)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nsidera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4,83-93. Son ,S. H.,Sigafoos J., O’Reilly M.&. Lancioni,G. E. (2009)Comparing two types of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Pediatric Rehabilitation.4,481-489. Van der Meer, L., Didden, R., Sutherland, D. et al.(2012)Comparing thre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modes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Physical Disabilities,24(5),451-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