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8.139.5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蔡之浩
作者(外文):TSAI, CHI-HAO
論文名稱(中文):我即風景‧風景即我所在處:從梅洛龐蒂談當代風景觀看體驗
論文名稱(外文):I am Where the Landscape is: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Representations Using Merleau-Ponty's Theory
指導教授(中文):張琳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LIN
口試委員(中文):黃冠閔
高榮禧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210124433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8
中文關鍵詞:梅洛龐蒂塞尚當代風景觀看體驗
外文關鍵詞:Merleau-PontyCézanneContemporary LandscapeViewingExperien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藉梅洛龐蒂對身體感知的理論,以風景題材的藝術作品進行探討,重新理解在一片風景中的觀看行為。
本論文在第一章點出笛卡兒、牛頓的空間概念限制,並提問:有沒有非主客分離的風景作品?第二章發現唯獨人物造成的阻隔無法擺脫、跨越,所以最後企圖在沒有人的風景畫中,尋找到非主客分離風景作品的可能。第三章,筆者闡釋與整理梅洛龐蒂著作,提出了事件結構與腳本效能的浪潮比喻、生活體驗的視野與存在的動態方式等概念。第四章以三件風景作品印證上述概念。
本研究試圖提出新的風景觀看方式,當代風景觀看以沒有主客分離的觀看方式,以整全的身體感知面對身處的場所與環境。
This thesis, using Merleau-Ponty's theory on perception, explores landscape-related art works and aims to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on viewing the landscape.
Chapter one points out the limits of viewing the landscape as set out by Descarte’s and Newton’s theories. There I raise a question: is there such a landscape painting where the viewer and the painted scene are not divided? Chapter two finds out that the painted figures might keep the viewer from the painted scene, and thus turns to some other landscape painting that depicts no human figures. Chapter three tries to interpret Merleau-Ponty's idea about a structure of the event and a virtue peculiar to the scenario、the lived perspective、the active manner of being.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drawn from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illustrates the conclusion with three specific landscape-related art works.
This study thus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on viewing the landscape: if we view the landscape representations giving up the idea of the viewer and the painted scene, then we allow our entire body to perceive the landscape as whole and surrounding.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主題 ........................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7
第四節 章節安排 ................................ 1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14
第二章 沒有人的風景畫 ........................... 17
第一節 風景畫中的自我完成狀態 .................... 18
第二節 設法越過因畫面自我完成所產生的距離 ......... 23
第三節 沒有人的風景畫 ........................... 28
小結 ........................................... 37
第三章 開啟新的風景觀看方式 ...................... 38
第一節 梅洛龐蒂對於事件結構與腳本效能的浪潮比喻 .... 39
第二節 纏繞、糾結、共生的動態平衡 ................. 48
第三節 梅洛龐蒂與塞尚對深度問題的探索 ............. 60
小結 ........................................... 68
第四章 我即風景 ................................. 69
第一節 打開風景 ................................. 70
第二節 走入風景 ................................. 75
第三節 風景即我所在處 .............................79
小結 ............................................82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 85
參考書目 .........................................87
英文書目
Gombrich, Ernst H.J. Art and Illusion (London: Phaidon, 1960; 2002)
Merleau-Ponty, Maurice. trans. Hubert L. and Patricia Allen Dreyfus, Cezanne's Doubt in Sense and Non-Sense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4) pp. 9-25
Wylie, John. Landscape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中文書目
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黃金菊譯,《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遠流出版,2009。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廖新田譯,《風景入藝》,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3。
何靜,《身體意象與身體圖示》,東華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宋灝,〈袁廣鳴錄像裝置與當代風景〉,《藝術觀點》,No.52,2012。
吳易澤,《內外觀照-吳易澤油畫創作論述》,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論文,2014。
麥可.佛韓(Michael Fordham),陳韻祥、佚恩章譯,《衝浪之書—終極指南》,台北十力文化出版,2010。
洪如玉,〈梅洛龐蒂思想在審美教育上的意義─從〈塞尚的疑惑〉談起〉,《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2期,2004。
幽蘭(Yolaine Escande),〈中西景觀之觀的美學問題初探〉,《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11期,2012。
宮布里西(Ernst H.J. Gombrich),雨云譯,《藝術的故事》,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羅國祥譯,《可見與不可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龔卓軍譯,《眼與心》,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2。
陳學志、賴惠德、邱發忠,〈眼球追蹤技術在學習與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五十五卷第四期,2010 。
馮士筰、李少菁,《海洋科學導論》,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2003。
張心龍,《印象派之旅》,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黃冠閔,〈出入山水間:風景現象學的一條通道〉,《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11期,2012。
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歐善惠、張憲國,《永不寧靜的海面—波浪》,台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2007。
齊邦諦(Baldine Saint Girons),劉千美譯,〈園林之邊風景旁〉,《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11期,2012。
瑪格麗特‧魏特翰(Margaret Wertheim),薛絢譯,《空間地圖》,台灣商務印書,2001。
劉連杰,《梅洛龐蒂身體主體間性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劉繼潮,《游觀—中國古典繪畫空間本體詮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龔卓軍,《身體部署: 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10。

網站
http://cyberisland.teldap.tw/graphyer/photo/zpRl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jonathanjonesblog/2013/jul/29/walter-de-maria-art-lightnin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