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193.12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燕卿
作者(外文):LIN, YEN-CHING
論文名稱(中文):國小高年級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困擾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rning Disturbances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of 5th and 6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中文):巫俊明
指導教授(外文):WU, CHUN-MING
口試委員(中文):蘇宏仁
蔡樹旺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數理教育研究所
學號:21008600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學習困擾學習動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DisturbancesLearning Motiv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的習困擾和學習動機現況,並探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情形。研究對象為新竹市國小高年級470位學童,研究工具為「學生科學動機量表」和「自然科的學習困擾問卷」,主要結論如下:
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動機為中等偏高,表現最好的層面是主動學習策略和科學學習價值。
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困擾為低程度,學習困擾的最大來源是個人層面。
不同背景變項的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動機之差異,以學習成就及家庭氣氛最為顯著,其次為區域與有無課外學習。不同性別、年級、父親管教方式與父親教育程度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動機之差異並不大,其餘教師管教態度、家庭狀況、母親管教方式和母親教育程度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動機之差異並未達顯著差異。
不同背景變項的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困擾之差異,以學習成就及家庭氣氛最為顯著,其次為區域部分。不同性別與父親教育程度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困擾之差異並不大,其餘年級、課外學習、教師管教態度、家庭狀況、父親管教方式、母親管教方式和母親教育程度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動機之差異並未達顯著差異。
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典型相關分析均顯示,在整體量表中,科學學習動機與學習困擾呈負相關,代表學童若對於科學的學習動機越強烈時,在學習困擾上的感受程度則會越低。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顯示,僅成就目標動機與家庭因素困擾的相關係數未達顯著水準,而以自我效能動機與個人因素困擾的相關性最高;典型相關分析顯示,學習動機三個典型因素共可說明學習困擾的三個分層面總變異量33.012%,其中學習動機中「自我效能」與「科學學習價值」最能影響學習困擾的各個層面。
   最後根據研究的結論,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作為家長、國小教師及爾後相關研究之參考。
  This research aims to not only probe into the present state of learning disturbances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ong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but als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subjects of the research are 470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and the research tools being used are Students’ Motivation Toward Science Learning and Learning Disturbances of Science Questionnaire.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ong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is medium to high, with the best aspects being 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cience learning value.
Learning disturbances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ong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are low-level, with personal factors being the greatest source of learning disturbance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ong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is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area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family atmosphere, followed by district and whether there is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There is no hug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respect to gender difference, grade difference, and the father’s discipline techniques and educational level. Furthermo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regard to teachers’ disciplinary attitude, family situation, and mother’s discipline techniques and educational level.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disturbances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ong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are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area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family atmosphere, followed by the district. There is no indication of huge discrepancy in learning disturbances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respect to gender difference, and the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Furthermo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regard to grade difference,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teachers’ disciplinary attitude, family situation, father’s discipline techniques, and mother’s discipline techniques and educational level.
Both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 tha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disturbances in science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overall scal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tronger learning motivation towards science results in lower learning disturbances felt by student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chievement-goal motivation and family factor disturbances, while the correlation is the strongest between self-efficacy motivation and personal factor disturbance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three typical factor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can explain the total variation of 33.012% in three aspects of learning disturbances; with self-efficacy and science learning valu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having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all aspects of learning disturbances.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s reference for parent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related studies in the future.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學習的意涵與學習理論 6
第二節 學習困擾 10
第三節 學習動機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4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7
第 肆 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0
第一節 學童背景變項之分布情形 60
第二節 學童科學學習動機與學習困擾之現況分析 6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童之科學學習動機之差異分析 68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童之學習困擾之差異分析 86
第五節 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及學習困擾之相關分析 99
第 伍 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8
一、中文部份 108
二、英文部份 116
一、中文部份
丁月理(2005)。國小學童學習動機、科學批判思考與「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願景與藍圖。http://12basic.edu.tw/content.php?ParentNo=8&LevelNo=230
尤正琦(2007)。國小學童的內、外在學習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尤思淳(2010)。台南市國民小學中年級學生知覺數學學習困擾來源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文科(主譯)(1989)。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原作者:B. R. Hergenhahn)。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天助(2011)。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九年ㄧ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高年級學童學習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晴雯(2013)。臺北市公立高中視覺障礙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雅伶(2013)。屏東縣新移民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淑娟(2012)。澎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知覺數學學習困擾來源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皮連生、邵瑞珍(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行政院主計處(2001)。臺灣地區青少年工作與生活狀況之研析。臺北市:行政院。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朱銘裕(2012)。5E探究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幾何單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何旻穎(2011)。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何倖君(2007)。不同類型的科學故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的科學學習、科學本質觀及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余宛錡(2008)。台灣與亞洲地區小四學童科學學習成就之國際比較分析:以timss2003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鴻穎(2006)。高職學生數學學習困擾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坤璋、吳裕益、黃台珠(2005)。科學探究能力測驗的編制與信、效度考驗。測驗學刊,52(2),119-148。
吳幸宜譯(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原作者:Margaret E. Gredler著)。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2004)青少年問題與對策。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吳知賢(1990)。學習動機的研究-成就動機、制握信念、習得無助、歸因理論的文獻探討。初等教育學報,3,277-326。
吳淑娟(1999)。國中學生理化科學習動機面貌及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靜吉、程炳林(1992)。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Psychological Testing),39,59-78。
吳應祥(2017)。國小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影響因素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玉菁(2006)。國中資優生與普通生的自然科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育玟(2017)。探究活動對國中低成就學生在自然科之創造力及學習動機的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李咏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李咏吟主編(2001)。學習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明杉(1998)。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業學習困擾技藝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冠章(2007)。職校電子科學生學習意願與學習困擾之研究-以高雄市電子科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淑雯(2017)。國中生學習生物學的學習動機與學習困擾探討—以高雄市國中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會展管理與貿易行銷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月菁(2007)。科學故事電子繪本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對學童對科學的態度及科學學習動機之成效。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玉如、陳淑娟(2005)。學習動機在教學策略上的應用。松山工農學報,3,106-111。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世倡(2005)。國中生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困擾。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生傳(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志展(2005)。臺北市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美德(2015)。高職學生國文學習困擾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俊德(2006)。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建平 (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建平(2003)。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新知,49(3),17-27。
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進材(2010)。從學習困擾與因應論有效學習策略的運用。師友月刊,515,64-69。
林國暉(2013)。國中八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碧如(2013)。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奮穗(2003)。平地學校原住民兒童學習困擾之研究─以香草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燕伶(2006)。國中生的家庭環境、人格特質與自然科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未出版,彰化縣。
林寶山(1994)。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版)。臺北市:五南。
洪文良、謝金青(2002)。理想抽樣有效人數對照表。引自http://www.nhcue.edu.tw/~king0120/
洪彰懋(2010)。國中生自然科學習態度、學習困擾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紀雅芳(2008)。5E學習環融入數學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胡金枝(1994)。國小資優生的學習動機、批判思考與其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段曉林、靳知勤與謝祥宏(2001)。科學學習動機問卷的效化研究。林陳涌(主持人),知識經濟、科教領航。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會年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技教育中心演講廳。
侯明玉(2012)。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妙玲(2013)。國小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康寧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宥廷(2016)。台中市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施宥廷(2016)。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困擾:理論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7),P 111-128。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所,未出版,臺北市。
莊懷義(1990)。青少年問題與對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許定邦(2002)。高中高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國中生學習困擾及學習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許朝信(1999)。高屏地區國小教師教室內數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許瀚文(2013)。國中學生在理化科之學習動機、學習策略 與求助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文哲(譯)(2005)。教育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E. Slavin 著)。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志銨(2002)。高職新課程實施後汽車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國綱(2017)。以建構理論學習初等數學對國小職前教師數學教與學的影響。屏東大學科學教育2017年,3,2-30。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臺灣之光--TIMSS勇奪世界第二、PIRLS大躍進-臺灣參加2011年TIMSS&PIRLS成果發表」,2012年12月11日,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16024&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2012/12/11)。
郭淑禎(2003)。從建構取向教學的教室環境營造提昇學童科學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李綢、郭妙雪(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祈伶(2015)。實施探究教學對七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低成就生科學學習動機和科學學習參與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陳奎伯、顏思瑜(譯)(2008)。教育心理學(原作者:Angela M. O’Dommell, Johmnarshall Reeve, Jeffrey K.Smith著)。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宥儒等(譯)(2010)。教育心理學-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 Wendy M. Williams著)。臺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陳俐君(2016)。臺北市文山區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文化資本、自然科學 習興趣對自然科學習動機之影響:縱貫性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陳密桃(1994)。認知取向的學習。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陳進冬(2004)。高職實施新課程後電機電子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靖涵(2008)。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數學學習困擾來源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瑞洲(2003)。我國高中職汽車科多元入學管道學生實習課程學習態度、學習困擾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鳳蘭(2001年12月17)。學生發聲教改比聯考痛苦。中國時報,6版。
陳芸慧(2006)。建構主義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3期。
教育部(2015)。科學教育白皮書。引自 :https://www.most.gov.tw/sci/ch/detail?article_uid=cc56396a-3613-42d0-a81b-5f85284cdc47&menu_id=aa20fc35-9772-47b2-b4e2-e39ce049c148&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2016)。《專題報導》科教中心執行國際教育成就調查 臺灣學生數學、科學成就高。引自 http://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6393
賀孝銘(1989)。中部地區高中生的困擾問題與求助態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彭國勝(2012)。高職機械群學生專題製作課程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純紅(2012)。專科學生學習動機與學業成績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湯梓辰、葉佳宜、簡嘉誼、梁嘉惠(譯)(2010)。教育心理學教室之窗(Paul Eggen, Don Kauchak著)。臺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童鈺能(2010)。探究國一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間之關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秀珍(2014)。我國高職流行服飾科學生對縫紉實習課程學習動機、學習困擾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昌誠(1990)。空中大學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思芸(2005)。高職學生國文科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黃娟茹(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淑菁(2000)。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生對國中理化教師教學策略之學習感受--個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絢質(2010)。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鈺雯(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煜程、段曉林(2001)。國中理化教師之教學變化對其學生成就動機的影響–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95-110。
黃德祥(1995)。班級的常規經營。學生輔導,45:54-59。
黃德祥(1995)。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4):1-7。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溫世頌(2012)。心理學導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楊淑蓉(2005)。在職進修研究生學習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研究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惟程(2014)。論證為主的探究教學模式對六年級學童探究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趙居蓮(譯)(1997)。學習與教學(原作者:R. M. Gagne著)。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雅雯(2007)。國小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動機與學習焦慮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廖佳紅(2004)。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歐秀英(2013)。澎湖縣國中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理化科)學習困擾來源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歐源榮(1995)。國中學生學習困擾與輔導策略。學生輔導雙月刊,38,76-83。
鄧伊芳(2017)。數學探究教學對七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鄧舜方(2008)。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關係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宜倖(2003)。繪本式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惠雅(2013)。臺南市國中三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困擾及其因應策略。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蔣恩芬(2000)。學習動機相關因素探討與學習動機方案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孟芳(2006)。國小高年級學習風格、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劉佩修(2009)。臺灣是第4名的孩子。商業周刊,1109(2),78-81。
賴坤課(2008)。高職(中)機械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賴昱瑞(2016)。彰化縣國民中學學生知覺自然科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私立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鍾武龍(2007)。中等學校農業類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簡新哲(2012)。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教師支持、學習投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易裕(2004)。中部地區高中職工科學生因應技專校院實施多元入學其學習困擾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慶華(2017)。國中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動機、學習參與和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末出版,彰化縣。
顏弘志(2010)。國小學生之學習動機對其物質溶解概念改變影響之研究-以數位學習平台為基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魏禹綸(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學習動機、科學學習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魏瑋婷(2013)。臺中市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蕭名鈞(2013)。東部地區高中職原住民學生學習困擾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羅丞君(2017)。台灣大學生商務西班牙文學習動機與學習困擾之研究。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蘇禹銘、黃台珠(2010)。生命系統觀國小科學課程發展:教師課程信念對學童學習影響之個案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010年,24(1),47-49。
蘇啟發(2008)。高職化工科學生學習動機之探討。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英文部份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y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eck, J. S. (1995). Cognitive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 New York: Guilford.
Bos, C. S., & Vaughn, S. (1994).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and behavior problems. Boston: Allyn & Bacon.
Bridges, K. M. B. (1932).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Early Infancy. Child Development, (3), 324-342.
Brophy, J. (1987).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on students to communication skill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rophy, J. (1998). Classroom management as socializing students into clearly articulated roles. The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33(1), 1-4
Covington, M.V. (1984). The self-worth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inding and implic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Learning, 85, 5-20.
Eccles, J. (1983). Expectancies, values & academic behaviors. In J. T. Spece (Ed.),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es. San Francisco: Freeman.
Gredler, M. E. (2004). Games and simul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learning. In D. H. Jonasse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2nd ed., 571-582.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unter, M. C.(1982). Mastery teaching. Segundo, CA: TIP Publications.
Jersild, A. T., Markey, F. V., & Jersild, C. L. (1933). Children’s fears, Dreams, Wishes, Day dreams, Likes, and Dislikes, Pleasant and Unpleasnat, Memories: a study by the interview method of 400 children aged 5 to 12. Child Development Monograph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E.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pp. 383-43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Lee, O. (1989). Motivation to learning science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aehr, M. L., & Archer, J. (1987). Motivation and school achievement. In L. G. Katz (Ed.), Current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 85-107). Norwood, NJ: Ablex.
McKeachie, W. J. (1961). Motiv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llege learning. In M. R. Jones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pp. 111-142).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McCown, R., Driscoll, M., & Roop, P. G. (1996).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to classroom practice (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Munn, N. L., Fernald, D. L., & Final, P. S. (1969).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Boston: Hougmton Miffin.
Pintrich, P. R. (1989). The dynamic interplay of student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In C. Ames, & M. Maehr (Eds.), 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enhancing environments. (pp. 117-160). CT: JAI Press.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1996).Motivation in edu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intrich, P. R., Smith, D. A., & McKeachie, W. 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Slavin, R. E. (199 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 Allyn & Bacon.
Stipek, D. (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 (1), 209-223.
Tuan, H. L., Chin, C. C., Shieh, S. H.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students' motivation towards scienc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6), 639-654.
Weiner, B. (1974). (Ed.). Cognitive views on human motiv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