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63.14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麗年
作者(外文):Chen, Li-Nien
論文名稱(中文):尋求愛與平靜 - 小百合老師生命歷程之敘說
論文名稱(外文):Search for Love and Peace - The Life Process of Teacher Lily’s Narrative Inquiry
指導教授(中文):王淳民
指導教授(外文):Wang, Chun-Min
口試委員(中文):成虹飛
洪敏玲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0998100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敘說探究
外文關鍵詞:narrativ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研究者以一位資深教師的角色,探討生命旅程中為人妻、為人母及為人師的歷程。
在每個生涯規劃出現「矛盾」與「挫折」時,心靈總會做一些調適;在每次即將偏離「教學初衷」時,透過省思、藉由敘說,探究自己的心路變化。
研究者從敘事探究中更了解自我,並期許成為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服務過程裡,從學生與自己相互影響中,發現自我的價值。教學經歷中,學會等待學生,同理學生行為背後渴望被理解的內心。
在教學生涯中,研究者的弱點不斷被揭示出來。藉教學歷程和省思,為曾經失落的過去找到出口,啟動未來重新得力的生命能量。
The thesis was written by a seni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who was seeking to investigate her multiple roles as a wife, a mother, and a teacher in her career.
Whenever encountering "contradiction" and "frustration" during career planning, she inevitably has to adjust her inner self to fit the real world. Whenever deviated from her "original intention of teaching," she always delves into the dribs and drabs of her psychological journey through reflective narratives.
Through the narrative process, the researcher has been able to understand herself more deeply and become a better educator. During her career, she learns from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and through reflection and narration she recovers her identify and worth as being a teacher. In every step of life, there would be “contradictions” and “turning points. ”To make meaning out of these life experiences, one needs to revalue his/her own “original intention” .While teaching, Lily learns to be patient with students and their juvenile delinquencies, and knows that what lies beneath these deviant behaviors is indeed a longing for understanding and empathy.
From time to time, within the inherently reflective and reflexive career of an educator, Lily sincerely brings her weaknesses in teaching to life and demystifies her preconceived ideas of teaching. In the grand tour of one’s educational pursuits, reflective and reflexive thinking in action research helps the researcher-teacher to reclaim the original intention long lost in time and restore the youthful enthusiasm of teaching in years to come.
目次
Abstract III
表次 VI
緒論 1
第一章 談起初的愛 3
第一節 初為人母 3
第二節 初為人師 4
第三節 初接行政 6
第二章 隱形的翅膀 11
第一節 生命教育 12
第二節 環境教育 16
第三節 作文教學 19
第三章 最美的時光 29
第一節 行政與我 29
第二節 家長和我 36
第三節 學生與我 48
第四章 領悟 59
第一節 教養問題 60
第二節 我和他們的故事 66
第三節 可以說的秘密 72
第五章 我相信我盼望我愛 83
第一節 卻顧所來徑 83
第二節 智慧中行事 90
第三節 圓融人生 94
附錄一 97
附錄二 99
參考文獻 103


表次
表 2-3-1 寫作策略法 19
表 3-3-1班級事件處理流程法 62


圖次
圖 1-1敘說方式呈現故事 2
圖1-2-2 環境教育在班級中的實施 17
圖 2-3-1寫作技巧內容結構圖 26
圖 3-3-1 ADHD 的利他能之路 5368
圖 4-3-1推動「行動學習」研討 94
中文部分
王以仁(2010)。婚姻與家庭:配偶及家人間的溝通和調適。臺北市:心理。
王政忠(2014)。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原作者: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3)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 (2004)。吳芝儀校閱。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林韶怡、蔡敦浩(2013)。自我敘說的再回觀:經驗、書寫與批判。應用心理研究,57期。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胡紹嘉(2005)。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12,17-44。
施香如(2016)。青少年網路使用的親職教養。輔導季刊,52 (2),62-7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透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學研究,16,19-69。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4)發展心理學: 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原作者:Philip, N & Barbara, N )。台北市: 揚智。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黃騰(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1(44):89-116。
孫志麟(2001)。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下職前教師的專業認同。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59-89。
曾雅雯(2004)。回家~一個助人「專業」學習者的生命敘說與主體實踐歷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美娟(2012)。生命書寫一段自我療癒之旅。心靈工坊。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鄭宇珊(2010),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中等教育,61 (3),32-51。
財團法人台灣福音書房編輯部(2000)。詩歌(補充本)。。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福音書房。
黃怡(無日期)。我們從鄭捷身上看到什麼?學到什麼?。民103年9月,取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5/article/18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