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101.15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嚴媚玲
作者(外文):Yen, May-Lin
論文名稱(中文):閱讀裡的生命壯遊 - 尋.任運相續中的自我敘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grand tour of life course and reading : A self narrative inquiry
指導教授(中文):陳美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Mei-Ju
口試委員(中文):簡紅珠
范信賢
成虹飛
蘇永明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209938006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9
中文關鍵詞:自我敘說命理閱讀旅行生命課程
外文關鍵詞:Self-narrativeNumerologyreadingtravellife cours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以自我敘說方式及生命壯遊之隱喻探尋我的生命歷程,以我所推動的閱讀認證活動為開端,在帶領同學從閱讀理解生命的過程中,進而開啟了我回觀個人生命之旅,我將閱讀的視野放大,並參照所瞭解的紫微命理及近年參與的朝聖旅行,闡釋自我生命中的課題。本研究在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時,另輔以阿德勒心理學、靈性學習與呂格爾之敘事理論,用以詮釋我對生命的醒悟,這亦是一套自我理解的生命課程。

我設計的生命壯遊行程從觀遊外相開始,即生命中外在的表相,敘說影響我生命的幾個重要故事,包括成長歷程與性格、情感上的無我與執我、職場工作之遭逢、生命中的貴人、關於期待與被期待、專業與學習之跨越等,最後因外相的種種產生之自我衝突與認同和解。

另外一條路線是自內相開始,理解我之所以成為我的內在轉化,有三條路徑,即命理、閱讀與旅行。命理,帶我理解自己,我如何觀看,如何影響我的生活,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可能;閱讀,帶我看到別人的生命故事,讓我領略深層生老病死之業。而旅行,伴隨著信仰與友善團體的支持,帶我親自深入他處,尼泊爾、西藏、五台山與印度,這些從來沒有想過會去的異域,見識了不同的風景與處境,看見人們對生命的態度及對應自我的理解參照。

回到生命位置之落腳,生命位置是什麼?是天命、是任務,亦或是責任?每個人都有屬己的生命位置,生命位置應該是一種內在的依歸,不管是什麼位置均不斷地在試探與尋找,那我找到了嗎?

最後,三年的生命壯遊,深刻感觸,萬物表相之衝擊與煩惱,皆與生應然,生命的功課即是學習安頓我們的心,臣服遭逢之境,回復我們的真,最終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
The study explores my life course and its metaphor through self narrative inquiry. With the reading activities that I promoted as a starting point, I started the journey which looks back to my personal life. By means of enlarging vision of reading, making reference to the Ziwei Numerology and the pilgrimage travels I have taken in recent years, it aims to explain the subject of my life. The study also expresses my understanding of life with Adler psychology, spiritual learning and Ricur narrative theory, which is a self-understanding life course as well.

Firstly, the journey of life course started from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of life. It contains several important stories that affect my life, 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personality, emotional selflessness and persistence, encounters in workplace, benefactors in life, to expect and be expected, and progress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en it goes to the process of self-conflict and identification reconciliation.

Secondly, the journey continued to the inner phase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within myself. It presents what Numerology, reading and traveling have affected upon me. With Numerology it lets me understand myself more, know how I watch and how it affects my life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With reading it shows me life stories of others and the way life, aging, disease, and death goes. With traveling it brings me different landscapes and situations and helps me understand the attitude and correspondence people take in exotic places.

When it comes to the position of life, what is it indeed? Is it the destiny? Is it the task? Or is it the responsibility? Everyone has his or her own position of life, which should be an internal settlement. No matter what the position is, it is always in trial and search. Then have I found mine?

Finally, through the grand tour of life course it brings out profound feelings. The impact and annoyance of all things on the earth are meant to be. The lessons of life are to learn to settle down our hearts, accept everything encountered and try to find our true selves. In the end, it is integrated with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第一章--陰霾中的光 1
天使前言:唯有自己現身,才能找到自己 1
天使之旅.一:閱讀與閱讀認證之於妳 2
天使之旅.二:從閱讀看到生命 4
天使之旅.三:生命還可以怎麼追尋 7
天使之旅.四:我的行李箱 11
第二章--敘事中的逝去與尋回 18
第一相 理解與詮釋生命之論述 18
第二相 生命經驗學習相關研究 36
第三相 敘事理論探究自我 51
第三章--生命外相之相遇 67
第一相 我的愛與性格 67
第二相 疤痕安撫叛逆之心 72
第三相 情感的無我與執我 78
第四相 感恩老館長的提攜 84
第五相 退縮為前進做改變 89
第六相 成全開啟專業轉職 97
第七相 一個人旅行.真勇敢? 102
第八相 關於期待與被期待 109
第九相 人生歸零,重新開始 114
第四章--生命內相之探知 121
第一相 宿命預知-紫微的論斷 121
第二相 讀命遇見-閱讀浮命 140
第三相 行命碰撞-旅意心生 167
第五章--探尋生命位置 191
第一相 關於位置之初探 191
第二相 生命位置在哪兒 195
第三相 誰影響了我的位置 202
第四相 我重要嗎? 210
第六章--回歸‧返真 214
天使告白:真心話現聲與陪伴 214
天使之語.一:現實的修煉 215
天使之語.二:慈悲的天意 220
天使之語.三:觀己與待世的角度 226
天使之語.四:生命自有應然樣態 229
參考文獻--236
中文部份 235
西文部份 247
中文部份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3)。知識可以專精,生命卻必須寬廣。2015年1月25日,取自http://cge.cycu.edu.tw/index.php/welcome/about
孔祥明(2001)。媳婦?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載於朱瑞玲(主編),本土心理學研究16:婆媳之間:自己人乎?外人乎? (頁43-87)。臺北市: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劉貴傑(2001)。中國傳統佛學有關人的義蘊。載於尤煌傑、潘小慧(主編),人的意義(頁137-155)。臺北市:應用心理研究雜誌社。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與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 : 臺灣的探索(頁23-57)。臺北市:心理。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2011)。Paulo Freire著。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文融(譯)(2003)。保爾.利科著。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王幼玲(1990)。何事問卜,卜為何?。載於中國人的幸福觀(頁135-144)。臺北市:張老師。
王偉忠(2007)。歡迎大家收看:王偉忠的※◎*#…。臺北市:天下文化。
白先勇(2002)。臺北人。臺北市:爾雅。
白裕承(譯)(1998)。Mitch Albom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市:大塊。
成維安(編譯)(2005)。Henry David Thoreau著。湖濱散記。臺北縣:華文網。
江亦麗、羅照輝(譯)(1992)。Radmila Moacanin 著。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臺北市:臺灣商務。
羊恩媺(譯)(2011)。山下英子著。斷捨離。臺北市:平安文化
何畫瑰(譯)(2012)。Rudolf Steiner著。認識更高層世界:一條通往奧義的現代之路。新北市:光佑文化。
余德慧(1991)。中國人的自我蛻變:破繭與超越。臺北市:張老師。
余德慧(1992)。中國人的生命轉化。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余德慧、王幼玲(1990)。中國人的命運觀。載於中國人的幸福觀(頁121-134)。臺北市:張老師。
利翠珊、蕭英玲(2008)。壓力下婚姻韌性的展現:夫妻情感與互動行為之影響。應用心理研究,38,頁151-172。
吳東林(2011)。略論羅森塔爾效應的價值及應用。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6,7-8。
吳書榆(譯)(2015)。Alfred Adler著。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吳慎慎(2006)。藝術人的終身學習:生命故事敘說的教學實踐。藝術教育研究,12,1-38.
吳銘祥(2008)。靈性修持者生命意義感與生命實踐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呂美女(譯)(2008)。稻盛和夫著。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臺北市:天下雜誌。
呂家茵(譯)(2017)。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著。達賴喇嘛說金剛經。新北市:眾生文化。
妙法因陀羅(2017年8月25日)。達賴喇嘛尊者語錄。西藏新聞。2017年8月28日,取自 https://kearyhuang.wordpress.com/2017/08/24/
宋文里(譯) (1990)。C.R.Roger著。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On Becoming a Person)。 臺北市:桂冠。
李子寧(譯)(1996)。 Joseph Campbell著。神話的智慧 : 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縣:立緒文化。
李幸美(2010)。探索重要生命經驗與其實踐—一位環境教育者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輝(1994)。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中國文學研究集刊,4,415-440。
李彦岑(2012,10 月16日)。简论利科的叙事统一性理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研究生論文。2014年11月16日,取自http://philosophy.fudan.edu.cn/ed/de/c6863a60894/page.htm
李家沂(譯)(1997)。Wilhelm Dilthey著。人文研究。載於Jeffrey C. Alexander,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頁40-51)。臺北市:立緒文化。
李貴美(2013)。一位資深社工員生命成長歷程的自我敘說。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德材(2008)。海德格《存有與時間》與生命教育之哲學基礎初探。止善,4,145-173。
汪芸(譯)(2001)。Steve Zikman 著。旅行,聆聽心的呼喚:自我的探索、發現與成長。臺北市:天下遠見。
汪芸(譯)(2007)。Deepak Chopra著。死後的生命-繼續前進與成長的秘密。臺北市:天下文化。
汪麗華(2010)。身心靈與全人生命教育的目標。南昌大學學報,41(4),27-31。
沈清松(2000)。呂格爾。臺北市:東大。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市:心靈工坊。
周志建(2013)。擁抱不完美: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臺北市:心靈工坊。
周和君(譯)(2004)。一行禪師著。觀照的奇蹟。臺北市:橡樹林文化。
周瑞宏(2006)。識透生命真相。臺北市:和氣大愛文化事業。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羅傑.渥許(Roger Walsh)與法蘭西絲.方恩(Frances Vaughan)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文婷(2013)。休閒-靈性調適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宏濤(譯)(1995)里克爾保羅著。詮釋的衝突。臺北市:桂冠。
林志平(2003)。找人:全人的思考與落實。臺北市:宇宙光。
林怡君(2013)。逆境新聲——疾病、醫療與生命經驗的自我敘說。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惠蓮(2007)。在職進修成人職場靈性觀與工作價值觀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鴻信(2007)。敘事情節當中的自我與他者—從利科觀點看自我與他者。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4(2),1-26。
邱淑芬(2002)。靈性面向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成人教育學刊,6,頁51-72。
金樹人(2014)。如是深戲:觀.諮商.美學。臺北市:張老師。
阿夜(譯)(2013)。松浦彌太郎著。給40歲的嶄新開始。臺北市:麥田。
俞曉群(1997)。數術學對哲學與科學史研究的意義。科學史通訊,16,29-34。
姚巧梅(譯)(2008)。曾野綾子著。晚年的美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施宜煌、賴郁璿(2010)。「教師即陌生人」隱喻對教師教學的啟示。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1),頁111-145
柯志明(1997)。談惡:呂格爾《惡的象徵》簡釋。臺北市:台灣書店。
柯蕙蘭(2011)。旅行夢不熄~女性背包客生命經驗之敘說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蘭、曾志朗、吳嫻 (2007) 。腦與生命教育。載於黃政傑(主編),生命是什麼 (頁207-263) 。高雄市:復文。
若水(譯)(1992)。李安德著。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 臺北市:桂冠。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效智(2004)。當前台灣社會的重大生命課題與願景。哲學與文化,31(9),3-20。
孫效智(2009)。台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12(3),1-26。
孫效智(2010)。打開生命的16封信。臺北市:聯經。
孫效智(2013)。大學生命教育的理念與策略。生命教育研究,5(2),1-37。
孫雲平(2011)。文本、詮釋與實踐--呂格爾《由文本到行動》的詮釋學。哲學與文化,38(8),21-39。
徐玉芹(譯)(2000)。奧古斯丁著。奧古斯丁懺悔錄。臺北市:志文。
栗筱雯(譯)(2004)。Mitch Albom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臺北市:大塊文化。
翁仕杰(譯)(2015b)。達賴喇嘛著。逆境中更易尋快樂:達賴喇嘛的生活智慧。臺北市:天下文化。
翁仕杰(譯)(2015a)。達賴喇嘛著。開心:達賴喇嘛的快樂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馬向陽(譯)(2015)。Baptiste Beaulieu著。實習醫生狂想曲:急診室的1001個生命故事。新北市:奇光。
高民凱(2011)。生涯發展歷程中真實自我的發現與實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詹燦(譯)(2012)。 孝行執行委員會著。別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臺北市:漫遊者。
張啟耀(2016)。八字算命作為人才招募工具之研究。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淑美(譯)(2007)。John P.Miller著。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臺北市:學富。
張淑美、蔡淑敏(譯) (2007)。Ron Miller著。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 全人教育思潮。臺北市:心理。
張淑美等(譯)(2009)。John P. Miller著。生命教育 : 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張瑋珊、許忠仁(2009)。以塔羅牌為媒介用在青少年輔導諮商上的自我探索。諮商與輔導,288,44-47。
張碧雲(2005)。生命交織的「結」與「解」:擔任輔導志工對女性生命經驗的意義與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花蓮市。
張德芬(譯)(2008)。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著。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臺北市:方智。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1-36)。臺北市:巨流。
莊雅琇(譯)(2016)。特掃隊長著。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個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臺北市:時報文化。
莊耀嘉、楊國樞(1997)。角色規範的認知結構。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研究 7: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頁282-338)。臺北市: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許海燕(譯)(1997)。托爾斯泰著。伊凡。伊里奇之死。臺北市:志文。
郭彥婷(2009)。編織生命樣貌—一位工藝藝術師與研究生共同勾勒美的故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郭靜晃等(2002)。生命教育。臺北市:揚智。
陳美娟(2012)。國立空中大學社團學生服務學習活動參與動機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若吟(2009)。敘事理論之哲學諮商應用—呂格爾<時間與敘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惠冠(2011)。教師生命經驗對於教育現場影響之探究-一種自傳研究。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琴富(2013)。明心見性:六祖壇經修行法要。臺北市:商訊文化。
陳琴富(譯)(2010)。達賴喇嘛著。安住於清淨自性中。臺北市:橡樹林文化。
陳貴珍(2013)。莊子生命美學在成人靈性學習應用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榮華(2006)。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陳翠珍(2005)。不同教學模式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以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和直接教導教學模式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增穎(2010)。負傷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陳學毅(2013)。呂格爾模仿概念的形成與認同關係。哲學與文化,470,33-49。
陳錦惠(2013)。閱讀歷程之美感經驗探究。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陸洛、楊國樞(2005)。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觀:概念分析與實徵初探。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研究 23:自我實現與自我實現者(頁3-69)。臺北市: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傅佩榮(1995)。自我的意義:齊克果.馬塞爾.海德格.卡繆。臺北市:洪健全。
傅佩榮(2016)。最後一張王牌—尋求靈魂的現代人。臺北市:九歌。
傅偉動(1986)。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臺北市:東大。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1998)。慧光集61:四聖諦。2017年12月12日,取自http://larong-chuling.org/upload_images/PDF/61.pdf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2015)。讀懂,生命這本書。臺北市:喇榮文化。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 臺北市:貓頭鷹。
彭懷真(2015)。家庭與家人關係。臺北市:洪葉文化。
曾文星(主編)(1996)。華人的心理與治療。臺北市:桂冠。
游韻馨(譯)(2016)。山下英子著。中年斷捨離。臺北市:太雅
馮朝霖(2013,10月)。十二年國教課綱與全人教育理念。載於國立台灣大學舉辦之「第九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40),臺北市。
黃子恩(2009)。大學生課外閱讀動機與行為之調查研究─以中部一所大學為例。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光國(1997,12月)。科學視域與宗教問題。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聯合舉辦 之「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黃光國(譯)(2006)。Adler, Alfred 著。自卑與超越。臺北市:志文。
黃孝光、曾慶豹、潘正德、蘇友瑞、楊坤原、林姿瑩、尤嫣嫣、李清義 (2005)。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臺北市:心理。
黃宗堅、葉光輝與謝雨生(2004)。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略為例。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研究21:婚姻關係與親職角色(頁3-48)。臺北市: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黃俊傑(2006)。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黃冠閔(2013)。詮釋何往?呂格爾的想像論與詮釋空間。哲學與文化,470,5-31。
黃涓芳(譯)(2013)。 John Green著。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臺北市:尖端。
黃筱慧(1991)。論文本詮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筱慧(2004)。文本論述與敘事理論在哲學諮商中的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1(1),41-50。
黃筱慧(2008)。論述之詮釋行動理論中的時間與敘事。哲學與文化,35(1),71-81。
黃筱慧(2009)。敘事論述與靈性關懷中的生命重構。哲學與文化,36(2),47-56。
黃錦敦(2013)。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敘事治療與旅行的相遇。臺北市:張老師。
黃騰(2012)。風險社會下的生命教育課程:從「生命意義」到「生活政治」。生命教育研究,4(1),1-25。
楊中芳(1997)。如何研究中國人。臺北市:桂冠。
楊定一(2017a)。全部的你。臺北市:天下生活。
楊定一(2017b)。我是誰。臺北市:天下生活。
楊定一(2017c)。神聖的你。臺北市:天下生活。
楊定一(2017d)。落在地球。臺北市:天下生活。
楊定一、楊元寧(2014)。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21世紀最實用的身心轉化指南。臺北市:天下生活。
楊采蓁(2010)。命理諮商(算命、改名)與前世催眠對身心靈療癒影響之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深耕 (2004)。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成人的靈性智能。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2,98-122。
楊斐華(譯)(1979)。鄔斯賓斯基著。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臺北市:斐華。
葉小燕(譯)(2014)。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著。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臺北市:究竟
葉玄(譯)(1979)。雷登.貝克等著。存在主義與心理分析。臺北市:巨流。
賈馥茗 (1999)。人格教育學 。臺北市:五南。
鄒川雄(1997)。和諧型思維與張力型思維:<<老子>>與<<聖經>>思維方式之比較。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研究7: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頁30-68)。臺北市: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圖登諾布仁波切(傳講)(1998)。慧光集28:開顯遍智妙道。2015年11月14日,取自 http://larong-chuling.org/upload_images/PDF/28.pdf
廖玉儀(譯)(2016)。Rudolf Stenier著。神智學。宜蘭縣:人智學基金會。
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2010)。楊瑞珠,Milliren,Alan, & Blagen,Mark 著。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臺北市:張老師。
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Viktor E. Frankl著。活出意義來 : 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市:光啟。
趙敏亨(2012)。成人宗教靈性學習形塑靈性意識歷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趙麗月(2008)。邁向愛與關懷的行動教師:「大姊」的故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趙鑫(1997)。命理與人生選擇。臺北市:聯經。
齊若蘭(譯)(2017)。Sheryl Sandberg、Adam Grant。擁抱B選項。臺北市:天下。
劉小蘭、鄔海明、陳行龍(2003)。整合知情意行提高德育實效。南昌大學學報,34(6),172-175。
劉自強(譯)(1999)。蒙甘著。從文本到行動:保爾利科傳。北京市:北京大學。
劉致毅(2015)。阿德勒社會興趣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效鵬(譯)(2008)。亞里斯多德著。詩學。臺北市:五南。
劉翔平(2001)。 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市:貓頭鷹。
劉慕沙(譯)(1990)。井上靖著。孔子。臺北市:時報文化。
慧心齋主(1991c)。紫微斗數開發潛能1。臺北市:時報文化。
慧心齋主(1991a)。紫微斗數新詮。臺北市:時報文化。
慧心齋主(1991b)。紫微斗數開發潛能2。臺北市:時報文化。
潘小慧(2004)。哲學諮商的意義與價值:以「對話」為核心的探討。哲學與文化,31(1),23-40。
潘正德、魏主榮(2006)。全人教育的意涵與研究變項分析。人文與社會學報,1(9),163-196。
潘定凱(編譯)(2008)。Rudolf Stenier著。靈性科學入門。臺北市:琉璃光。
蔡美玲(譯)(1990)。Alfred Adler 著。了解人性。臺北市:遠流。
蔡錚雲(譯)(2004)。德穆莫倫(Dermot Moran)著。現象學導論。臺北市:桂冠。
蔣小剛(2017)。從紫微斗數探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志明(2004)。中國命運觀的文化意識。文明探索叢刊,37,10-27。
鄭振煌(譯)(2017)。達賴喇嘛著。達賴喇嘛談心經(手抄靜心版)。臺北市:圓神。
黎惟東(譯)(1989)。Carl G. Jung etc.著。自我的探索:人類及其象徵。臺北市:桂冠。
黎雅麗(譯)(1998)。Jeffrey A. Kottler, Ph.D著。旅行,重新打造自己。臺北市:天下遠見。
盧彥中(2000)。時間與統整自我的探尋:以呂格爾之「人的時間」回應奧古斯丁之「心靈的延伸╱分裂」。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盧娜(譯)(2014)。Alfred Adler著。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臺北市:人本自然文化
蕭富元(2012,7月3日)蔣勳:忘不掉、捨不得,是幸福的開始。天下雜誌。2017年8月28日,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9545
蕭景容(2003)。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瑞隆(2012)。影響花蓮中年環境行動者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形成歷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臺北市:揚智。
謝伯讓、高薏涵(譯)(2010)。荷西.奧德嘉.賈塞特 (Jose Ortega y Gasset)著。哲學是什麼?臺北市:商周出版。
謝佳真(譯)(2012)。Spencer Johnson著。誰搬走了我的乳酪?臺北市:平安文化。
鍾文音(2017)。捨不得不見妳:女兒與母親,世上最長的分手距離。臺北市:大田。
瞿海源(1997)。術數、巫術與宗教行為的變遷與變異。載於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 (頁95-138)。臺北市:桂冠。
瞿海源(1999)。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臺灣社會學刊,22,1-45。
簡政珍(導讀)(2010)。讀者反應閱讀法。臺北市:文建會。
顏再興(2010)。人智學靈性修思想之初探。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羅正心(1997)。算命與心理輔導。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研究2:文化、心病及療法(頁316-337)。臺北市: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羅芝嫺(2009)。彩繪生命之舞的折翼天鵝--肢體障礙舞者生命經驗之探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暐茹(2011)。靈性教育方案對高齡者靈性健康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譚家瑜(譯)(2012)。Daisy Wademan著。記得你是誰。臺北市:天下雜誌。
譚智華、李瑞玲(譯)(1996)。威廉.葛拉瑟(William Glasser)等著。你在做什麼?成功改變自我、婚姻、親情的真實故事。臺北市:張老師。
蘇永明(1998)。主體的爭議與教育 : 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臺北市:心理。
顧瑜君、廖千惠、石佳儀與蘇素珍(2014)。真知,才能相助。課程與教學季刊,17(4),頁25-48。
龔威嬪(2013)。面對生涯難題的另一種思考-以紫微斗數作為成人生涯輔導媒介的當事人之經驗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英文部份

Applegate,Anthony J., Applegate, Mary DeKonty, Mercantini,Martha A., McGeehan,Catherine M., Cobb,Jeanne B., DeBoy, Joanne R., Modla,Virginia B. & Lewinski,Kimberly E.(2014). The Peter Effect Revisited: Reading Habit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Literacy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53(3), 188-204.
Barnett, Carole K, Krell, Terence C & Sendry,Jeanette (2000). Learning to learn about spirituality: A categorical approach to introducing the topic into management cours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 24(5), 562-579.
Chawla,Louise (1998).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1), 11-21.
Chen, Su-Yen(2007).Extracurricular reading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Findings from two national survey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8(8), 642-653
Dybicz, Phillip (2010). Mimesis:linking postmodern theory to human behavior.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6(3), 341-355.
Frankl, Viktor (196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A. A. Knopf.
Frankl, Viktor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First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Heine,Steven J., Proulx,Travis & Vohs,Kathleen D.(2006). 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On the Coherence of Social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2), 88-110.
Heintzelman,Samantha J. & King, Laura A.(2013). On knowing more than we can tell: Intuitive process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6), 471-482.
Hendry ,Petra Munro (2010). Narrative as Inquiry.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03(2), 72–80.
King, Laura A.& Hicks, Joshua A.(2009). Detecting and constructing meaning in life event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4(5), 317-330.
King, Laura A., Hicks, Joshua A.,Krull, Jennifer L.&Gaiso, Amber K. Del(2006).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1), 179-196.
Lee, Eun-Kyoung Othelia, Yoon ,Hyunsook , Lee ,Jungui, Yoon, Jiyoung & Chang, Eunjin(2012). Body-Mind-Spirit Practice for Healthy Aging.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8, 473–485.
Leontiev,D.A.(2005). Three Facets of Meaning.Journal of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 43(6), 45-72.
Merriam, Sharanb B.& Clark,M.Carolyn(1993). Learning from life experience:What makes it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2(2) , 129-138
Mueller, P. S., Plevak, D. J.,& Rummans,T.A.(2001).Religious involvement, spirituality,and medicine :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76(12), 1225-1235.
Palmer, Richard E.(1980). Hermeneutics: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fahl,Nancy Lloyd,Wiessner,Colleen Aalsburg (2007).Creating New Directions with Story:Narrating Life Experience as Sory in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Contexts.Adult Learning,Summer-Fall, 18(3-4), 9-13
Rankin, Jenny (2002). What is Narrative? Ricoeur, Bakhtin, and Process Approaches. Concrescence:Th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rocess Thought, 3, 1-12.
Ricoeur, Paul.(1992). Oneself as Another. translated by Kathleen Blame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senblatt, Louise M. (1982). The Literary Transaction: Evocation and Response. Theory Into Practice, 21(4), 268-277.
Routledge,Clay, Wildschut ,Tim, Sedikides, Constantine, Juhl ,Jacob, and Arndt, Jamie(2012). The power of the past: Nostalgia as a meaning-making resource.MEMORY, 20 (5), 452-460.
Ryff, Carol D.& Singer, Burton (1998). The Contours of Positive Human Health. Psychological Inquiry, 9(1), 1-28.
Steger ,Michael F., Kawabata, Yoshito, Shimai,Satoshi & Otake ,Keiko(2008).The meaningful lif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 660-678.
Stenier, R. (1996).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experience. (R.F.Late ; N.P. Whittaker, Trans.) Hudson, N.Y: Anthroposophic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2)
Taggart,Geoff(2001). Nurturing Spirituality: a rationale for holistic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Children’spirituality, 6(3), 325 -339.
Tedeschi,Richard G.& Calhoun,Lawrence G.(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
Tompkins, Jane P. (1980). Reader response critici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Verhesschen, Piet.(2003).‘The Poem’s Invitation’: Ricoeur’s Concept of Mimesis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Nar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7(3), 449-46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