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6.218.2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許志豪
作者(外文):Hsu, Chih-Hao.
論文名稱(中文):菓林國小國際交流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Development in Guol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林志成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h-Cheng
口試委員(中文):陳寶山
陳美如
顏國樑
范熾文
口試委員(外文):Chen, Bao-Shan
Chen, May-Ru
Yen, Kuo-Liang
Fan, Chih-We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209938004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4
中文關鍵詞:國際交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行動智慧MIRAGE雁型模式
外文關鍵詞:international exchange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MIRAGE flying-geese model of Wisdom for A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行動研究於研究者任職學校之菓林國小,組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進行國際交流發展之研究,採取訪談、文件分析蒐集相關資料,以探究「TPLC國際交流發展樣貌」、「TPLC國際交流發展的迷失」、「發展國際交流行動智慧MIRAGE雁型模式的六大支持性策略」及「利用行動智慧MIRAGE雁型模式的六大支持性策略系統化探究兩個國際交流『新加坡教育合作』與『福岡亞太兒童會議(APCC)』行動方案,揭露TPLC中習見的問題及解決歷程」。根據理論、研究與實務的對話,研究發現如下:
TPLC國際交流發展出五大樣貌及其啟示:第一樣貌-教師出國參訪洽商合作計畫,自我覺知勇於接受挑戰;第二樣貌-兩國國小兩校合作,磨合理解包容彼此差異;第三樣貌-兩國國小三校策略聯盟,相知相惜邁向成熟穩健;第四樣貌-師生出國參加國際會議,擴大視野強化學習深度;第五樣貌-中小學三校策略聯盟接待日生寄宿家庭,親師一家親學校大家庭,TPLC國際交流發展歷程可依五大樣貌的啟示實施規劃。
TPLC國際交流發展有六大迷失需克服:國際交流共識方向與願諾難凝聚,意見易流於紛雜;國際交流課程主軸與內容難聚焦,課程易流於表層化;國際交流教學實施難轉化,教學易流於活動化;國際交流行政支援難靈活,處室本位易流於固著化;國際交流文化交融難深入,交流易流於形式化;國際交流學習成效難掌握,成果易流於淺碟化。
TPLC宜善用國際交流行動智慧MIRAGE雁型模式六大支持性策略:鏡照(Mirror)策略─行動智慧導引自身反照激發熱情;整合(Integration)策略─國際交流在地化課程整合發展;反思(Reflection)策略─國際交流教學時時反思演化升級;務實(Accessibility)策略─國際交流行政務實因應高效領導;雁行(Geese)策略─國際交流雁型流動相互支援;檢核(Evaluation)策略─國際交流多元評量躍升學習能力。
This study aims to lear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development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PLC) in Guolin Elementary School through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case study and action research.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development for TPLC in Guol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development for TPLC in Guol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six supporting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hrough MIRAGE flying-geese model of Wisdom for Action and exploring “Collaboration with Singapore school” and “Asia pacific children conference in Japan” by applying MIRAGE flying-geese model of Wisdom for Action to expose common issues in TPLC and solutions to them. According to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Five strategies progress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exchange development for TPLC in Guolin Elementary School:
(1) Collaboration plan for teachers visiting abroad
(2) Collaboration between two schools in two countries
(3)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ree schools in two countries
(4)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broad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5)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to accommodate Japanese students homestay
2. Six issues to overcom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development for TPLC:
(1) Difficulty in reaching a common understanding due to difference in cultures
(2) Difficulty to go depth into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3) Tendency for teaching to become entertainment act ivies
(4) Difficulty for administration support to be flexible
(5) Difficulty to go depth in learning different cultures
(6) Difficulty in controlling learning effectiveness
3.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ix supporting strategies in MIRAGE flying-geese model of Wisdom for Action by TPLC:
(1) Mirror – self reflection to lead to inspire passion
(2) Interaction – localiz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course to integrate development
(3) Reflection – self-exa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o advance teaching
(4) Accessibility – practical administration to promote efficient leadership
(5) Geese –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 flying-geese paradigm to gain mutual support
(6) Evaluation – multi-level assessment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o promote learning abil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國際交流之意涵、重要性與價值-------------------------- 17
第二節 國際交流常見之運作方式、問題與可行途徑------------------ 23
第三節 國際交流之跨界行動智慧哲思與牽引-----------------------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者角色---------------------------------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處理方法------------------------------- 55
第四節 研究的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1
第一節 多元國際交流樣貌的分析與討論-------------------------- 71
第二節 新加坡國際交流六大支持性策略分析與討論------------------ 114
第三節 日本亞太兒童會議國際交流六大支持性策略分析與討論--------- 1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3
第一節 結論---------------------------------------------- 183
第二節 建議---------------------------------------------- 194
參考文獻------------------------------------------------- 197
壹、中文部分---------------------------------------------- 197
貳、外文部分---------------------------------------------- 202
附錄----------------------------------------------------- 205
附錄一 InnoSchool 2010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特優方案重點摘要------- 205
附錄二 教師訪談大綱----------------------------------------- 218
附錄三 學生版訪談大綱--------------------------------------- 219
附錄四 各階段教案舉例-臺灣與新加坡學生交流昆蟲教案-------------- 220
附錄五 各階段行程及工作計畫舉隅-第一樣貌:臺星交流接觸期---------- 222
附錄六 國際交流學生作品與創作心得舉隅-------------------------- 232
附錄七 個案資料編碼清單-------------------------------------- 233
附錄八 訪談逐字稿及回應舉隅----------------------------------- 235
附錄九 家長相關文件舉隅-------------------------------------- 239
附錄十 媒體報導舉隅------------------------------------------ 241
附錄十一 菓林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國際交流發展詳表----------------- 244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集體效能感關係模式驗證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7,1-26。
丁一顧、張德銳(2010)。臺北市教學導師教師領導與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0,55-84。
于承平、林俞均(2011)。從教育之歐洲向度析論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8(5),49-64。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11版)。臺北市:五南。
王如哲(1990)。比較與國際教育初探。比較教育,46,67-82。
王秀玲、康瀚文(2012)。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215,17-29。
王秀紅、周汎澔(2011)。創造國際交流新局面與喬治亞大學學術交流 經驗分享。高醫人,34,013-014。
王為國(2007)。從實務社群談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2), 41-63。
朱啟華(2013)。臺灣國際教育的反思—以《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0, 1-20。
江嘉杰(2014)。偏鄉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運作及影響之探究。學校行政,89,142-163。
何國旭(2016)。從多元文化的思維談國際移動力的培養。學校行政,102,65-78。
吳清山(2011)。培養學生國際視野的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8(5),1-3。
吳清山(2015)。全球移動力。教育研究,259,119-120。
吳慧蘭(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宋佩芬、陳麗華(2008)。全球教育之脈絡分析兼評臺灣的全球教育研究.。課程與教學,11(2),1-25。
李宛蓉(譯)(2006)。無國界的世界---民族國家的終結(原作者:大前研一)。臺北市:立緒(原著出版年:1996)。
李思範、陳美如(2011)。姊妹校交流的困境與突破。師友,529,13-17。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
周佩儀(2011)。全球教育在地化。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8(5),5-16。
林永豐(2011)。強調學校本位與課程融入的英國全球教育。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8(5),25-36。
林志成(2002)。學校行政行動智慧的意義與教學批判省思。初等教育學報,8,67-99。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林志成(2003)。批判省思、專業對話的理念與做法。學校行政,23,3-14。
林志成(2004a)。校長卓越領導之行動智慧。學校行政,33,10-20。
林志成(2004b)。教育行政行動智慧的概念建構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志成(2004c,5月)。行動智慧概念對學校行政理論的轉化與實踐之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主辦之「中華民國學校行政論壇第十二次研討會論文集」(35-58),臺北市。
林志成(2004d,7月)。校長領導之行動智慧─策略領導等多元領導方式的省思與實踐活用。楊銀興(主持人),校長領導方式與學校運作。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現代教育論壇--校長領導」,台中師院。
林志成(2005)。 從行動智慧概念看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29,5-14。
林志成(2007)。教育行動研究的迷思與省思。載於元智大學主編《第二屆倫理與身體思維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54-70,中壢。
林志成(2011)。課程發展與課程領導的行動智慧。教育資料與研究,102,175-202。
林志成、林翠玲(2009)。桃園縣國際英語村體驗學習的功能、省思與展望。載於《邁向國際航空城 發展教育新紀元》(273-287)。桃園市:桃園縣政府教育處。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出自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3,高雄:麗文文化。
林忠仁(2009)。國民小學校長分佈領導、灰猩猩效應與TPLC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4618809627679038389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香君(2015)。在互為主體性中建構主體性:以批判實踐取向敘說與對話為方法的教學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28(2),181-212。
林素卿(2008)。全球化下師資培育之新議題全球教育師資培育課程之探究。研習資訊,25(4),29-35。
林素卿(2011)。課程如國際文本—全球教育課程與實踐之省思。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8(5),17-24。
林瑛錫(2003)。社區巡守隊之成效評估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1459420458869103173
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熱情卓越新典範,7-76。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麗娟、林志成(2011)。大陸特色小學經營之現況與評析― 以武漢市為例。學校行政,74,146-174。
洪雯柔、郭喬雯(2012)。建構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師專業成長團體規劃模式:三所偏鄉學校策略聯盟的經驗。課程研究,7(2),55-83。
范熾文(2010)。培育優質師資生的專業精神 。師友月刊,517,51-56。
范熾文(2012)。教育行政即反省實踐。學校行政,77, 142-157。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69,138-158。
桃園市國際教育資訊網(2014)。桃園市(中小學)國際教育事務中心宗旨。取自http://www.tiec.tyc.edu.tw/
高強華(1991)。個案研究法。載於黃光雄與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91-308)。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良姿(2015)。BRIEF資訊圖:提案簡報的好工具。經理人,123,44-45。
張明文、陳聖賢(2006)。桃園市初等教育國際化及其政策。教育資料與研究,71,63-78。
張媛甯、張書鳳(2016)。臺南市國民中學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102,175-200。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教育部(2009a)。立足臺灣接軌國際教部推從小做起。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384#
教育部(2009b)。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ietw.moe.gov.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A-2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14)。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206
教育部(2016)。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取自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8UCrcucabIgJ:https://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3Fn%3DD33B55D537402BAA%26sms%3D954974C68391B710%26s%3D25E5D13B7CE7B54E+&cd=2&hl=zh-TW&ct=clnk&gl=tw
梁琍坽(2013)。紐澳資歷架構在終身學習的應用與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6623551654455608300
許育典(2007)。在學關係下教育行政的法律監督──以中小學生為核心。教育研究集刊,53(2),73-101。
許芯瑋、上官良治(2013)。報告!這裡沒有校長室:印度河濱學校的六堂課,化知道為做到的熱血教育。臺北市:天下雜誌。
許健將(2004)。批判省思能力的培養: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教育科學期刊,4(2),1-18。
連安青(2011)。經營數學TPLC—以國立東華大學附小國數社為例。教育研究,201,49-60。
郭玉慧、葉興華(2014)。媒體人與教育人的跨界實踐-以媒體素養課程發展為例。課程與教學,17(2),43-66。
郭玟嬨(2013)。iEARN專案式學習教師信念、專案認知與專案教學取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2085102200325524274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怡潔(2011)。開啟英國與亞洲的對話~國際交流課程在崇明國中。師友,529,22-25。
陳美如(2010)。面對國際教育:學生學習、文化與科學課程及教師專業的思考。教育研究,189,107-117。
陳美如(2011)。融入原住民文化的科學課程發展:一所原住民小學的試驗。臺灣原住民族研究,4(3), 61-99。
陳惠邦(2013)。論國際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230,5-13。
陳超明(2013)。下一波的國民競爭力:國際移動力與跨文化思維。教師天地,183,14–20。
陳碧祥(無年代)。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視野交融。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707/
陳翠霞(2011)。國小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字母拼讀法教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燕嬌、范熾文(2007)。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49, 189-210 。
陳麗華(2011)。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議題課程設計模式與實踐案例。臺灣民主季刊,8(1),47-82。
湯瑪斯.佛里曼(2006)。世界是平的。商界: 評論,7, 28-35.
湯維玲、蔡佩娟(2013)。一位國小校長推動攜手計畫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16(1),69-92。
童鳳嬌、林志成、莊楹蕿(2000)。建立有品校園之行動研究。學校行政,70,207-233。
黃乃熒(2009)。臺灣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之行動建構。教育資料集刊,42,1-24。
黃三吉(2011)。國際交流的實質效益。師友月刊,529,9-12。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碧智(2012)。臺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之推動與反思―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融入課程規劃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楊振富、潘勛(譯)(2007)。世界是平的(原作者:湯瑪斯.佛里曼)。臺北市:雅言文化。 (原著出版年:2005)
楊淙富(2012)。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深坑(1998)。教育知識的國際化或本土化? 兼論臺灣近年來的教育研究。當代華人教育學報,2(1),取自http://www.fed.cuhk.edu.hk/~hkier/jecc/jecc9911/jecc991103.htm
葉于正(2014)。行動智慧導向之大學生基本權保障檢核指標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和然(2010)。打開孩子的國際視野 培育二十一世紀國際化人才。北縣教育,72,4-5。
歐用生(2010)。課程研究新視野。臺北市: 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文輝(1993)。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蔡進雄(2007)。國民中學教師教學領導之建構與發展──以學習領域召集人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2,20-43。
蔡駿奕、陳麗華(2011)。實踐國際教育志工服務—培養具全球觀與行動力的師資。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8(5),37-48。
蔡今中(2008)。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成功發表秘笈。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鄭夙珍、鄭瀛川(2014)。高等教育職能融入教學行動研究-以心理系課程為例。課程與教學,17(1),31-60。
鍾靜(2010)。學校層級數學教學領導者培育與專業學習社群經營。教育研究,190,5-16。
黃永和(2009)。情境學習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貳、外文部分
Anonymous.(2005). Governors strive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global marketplace. International Educator, 14(5), 10.
Davis, N., & Morrow, D.(2010). Synergy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nd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our active identities. Educational Action.
ECA(2017). Exchange programs. Retrieved from http://exchanges.state.gov/us
Epstein, E. H.(1994).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verview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 918-923.
Frank, J. R., Snell, L., ten Cate, O., Holmboe, E. S., Carraccio, C., Swing, S. R., Harris, P., & Glasgow, N. (2010). 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Theory to practice. Medical Teacher, 32(8), 638-645.
Gadamer, H. G. (1990). Wahrheit und Methode: 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Massacbusetts: Bergin & Garvey.
Giroux, H. A. (1992). Border crossings. New York: Routledge.
Glesne, C. (1999).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2nd ed.). Don Mills, Ontario, Canada: Longman.
Halls, W. D.(1990). Trends and Issu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W. D. Halls(Ed.),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trends(pp.21-65).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Hayden, M., & Thompson, J.(1995).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crossing of frontiers. 15(1), 13-20.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62663819?accountid=11510
Heifetz, R. A. & Linsky, M.(2002). Leadership on the line: Alive through the dangers of leading.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iggins, P., & Kirk, G.(2006).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in Scotland: The impact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outdoor education.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30(2), 313-326.
Hinchcliff-Pelias, M., & Greer, N. S.(200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KNOXVILLE-, 33(2), 5-18.
Hord, S. H. & Hirsh, S. A. (2008). Making the promise a reality. In A. M. Blankstein, P. D. Houstion, & R. W. Cole (Eds.), Sustai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pp.23-40).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Jerald, C. D.(2008). Benchmarking for Success: Ensuring US Students Receive a World-Class Education.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504084)
Kemmis, S.(2009). Action research as a practice-based practice.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17(3), 463-474.
Neff, A. R.(2001). Discovering heritage and more by studying abroad. Black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 18(2), 38.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 (3rd Ed.). Thousands Oaks, California: Sage.
Pike, G.(2000). Glob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ursuit of mean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39(2), 64-73.
Roberts, M. S., & Pruitt Z. E. (2003). School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llaborative &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Inc..
Schulz, S. A., Lee, J. J., Cantwell, B. J., McClellan, G., & Woodard, D.(2007). Moving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tudent affairs graduate prepar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Student Affairs Research and Practice, 44(3), 1008-1030.
Stoll, L., & Louis, K. S. (2007).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ivergence, depth and dilemmas. McGraw-Hill Education (UK).
Swing, S. R. (2010). Perspective on 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from the learning sciences. Medical Teacher, 32, 663-668.
Vestal, T. M.(1994).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ts history and promise for today. ABC-CLIO.
Weick, K. E.(1995). Sense making in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Wenger, E., McDermott, R., & Snyder, W. M. (2002).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 guide to managing knowledg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lcott, H.(1990).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