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1968年1月27日)。 大專院校教育學程及設立標準(1995年6月15日)。 中小學實施生產技能訓練辦法大綱(1952年3月1日)。 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校教師教育學程科目及學分審核原則(2017年6月17日)。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1942年5月)。 中華民國憲法(1946年12月25日)。 王兆基(2002)。組織歷程與教師身分形構:台北縣教師會研究。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紅宇譯(1990)。William E. Doll著,後現代課程觀。台北:桂冠。 王宏志(1955)。師範學澳課程的演變及其改革問題。教育輔導月刊,5(3),頁15-17。 王泰升(1999)。台灣戰後初期的政績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1945-1949)。台大法學論叢,29(1) ,頁1-90。 王清波(1998)。發揚南師精神。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32-333。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王琡棻(2003)。良師典範的理念與實施。屏師特殊教育,6。 王興財(1997)。校友回憶。載於花師五十年。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台灣省教育廳(1955)。十年來的台灣教育。臺中:臺灣省教育廳。 民族精神教育實施方案(1971年11月)。 生活教育方案(1952年)。 光復大陸教育文化重建綱要(1970年8月)。 全國師範學校學生公費待遇實施辦法(1944年)。 行政院主計處(2009)。國民所得統計(98年)。行政院主計處。 吳念真(1997)。無言的山丘-福壽山農場,載於臺灣念真情之尋找臺灣角落,68-71。臺北:麥田。 吳薇薇(2002)。哈利波特中的教師形象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佑忱(1986)。屏師今昔。載於屏師四十年專輯,114-127。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 周朱枕(1998)。母校-南師憶往。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34-336。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林文瑛、王震武(1993)。台灣教育的管制、規範或扭曲:「鬆綁原則」整合研究。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 林本(1963)。世界各國師範教育制度:我國師範教育制度之研究。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林玉体(1988)。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文景。 林玉体(2003)。臺灣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美谷(2014)。康們紐斯《大教學法》中教師圖像對我國小學教師之啟示。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清江(1990)。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逢祺、洪仁進(2008)。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臺北:五南。 青年報國教育實施方案(1973年10月)。 非常時期教育綱領(1950年)。 姜得勝 (1998)。跨世紀教師角色的蛻變與新圖像的建立。高市文教月刊,63,25-29。 洪蘭(2005)。理應外合。臺北:遠流。 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復文。 紀金山、黃毅志(2009)。教育勞力市場化的初期情況和影響機制:以七所師資培育中心的合格中等師資初職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0(2),137-166。 胡國臺訪問、郭瑋瑋紀錄(1993)。劉真先生訪談紀錄(口述歷史叢書5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范壽康(1946)。行政會議開會致詞。載於1946年6月26日臺灣新生報。 唐賢龍(1947)。臺灣事變內幕記。收錄於1991年鄧孔昭主編,二二八事變資料集,第四卷。臺北:稻香。 孫邦正(1964)。美國師範教育實施現況及其問題。載於中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研究,頁49-68。臺北:正中。 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臺北:商務。 師資培育法(1994年2月7日)。 師範生公費待遇辦法(1947年)。 師範教育法(1979年11月21日)。 師範教育法施行細則(1982年1月15日)。 師範學校法(1954年) 師範學校規程(1938年8月)。 秦孝儀(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十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翁世超(2010)。國小師生對優良教師素質看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薰芳(2002)。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實施之研究:職前教師全球視野之培育。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73-122。臺北:學富。 國民政府組織法(1928年10月8日)。 國家統一綱領(1991年3月14日)。 國家總動員令(1942年3月29日)。 基本教育法(1999年6月23日)。 張玉法(2001)。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 張居聰(1997)。校友回憶。載於花師五十年。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張芬芬(1992)。體罰問題面面觀及其對師資培育的啟示。臺灣教育,496,9-13。 張春興(1983)。從師大學生的求學心態檢討師教法“加強師範生專業精神”構想的成效。教育心理學報,16期,頁1- 28。 教育部(1955)。提高國民學校師資素質實施方案。教育部公報,1955年9月。 教育部(1967)。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6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7-58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9)。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8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70)。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9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7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60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中華民國教育統計94年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5)。師鐸獎實施要點。2015年5月10日取自教育部良師興國網站。網址:http://excellentteacher.moe.edu.tw/ 教育部(2015)。教師專業標準指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長潘文忠(2016)。資料來源:2017年1月9日引自教育部電子佈告欄http://www.edu.tw/News.aspx?n=4F8ED5441E33EA7B&sms=B69F3267D6C0F22D# 教師法(1995年8月9日)。 符碧真(2000)。從美國醫學教育之歷史發展論師資培育之專業化。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10(3),頁378-402。 莊佳玲(2005)。師資培育多元化衝擊下師範學院課程調整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極燉(1996)。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 郭丁熒(1995)。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之決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丁熒(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頁161-186。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復文。 郭柏秀(2009)。1945-1976年臺灣師範教育法公布前中等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探究。2009年5月23日發表於銘傳大學主辦「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學術研討會」。桃園。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6)。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春生(1998)。南師紅樓夢。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48-349。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陳昭儀(1997)。良師典範與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季刊,62,頁11-14。 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37,39-100。 彭煥勝(2008)。二次大戰後臺灣師範教育的發展與挑戰(1946-2006)。教育研究月刊,165,p81-92。 彭煥勝(2009)。二次大戰後臺灣師範教育的發展與挑戰。載於彭煥勝主編,臺灣教育史,p363-382。高雄:麗文。 復國建國教育綱領(1970年8月24日)。 馮莉雅(2004)。中小學教師人格特質量表之發展。南大學報,38(2),115-130。 黃金鰲(2003)。校長致廳長書。載於成長與蛻變-中師八十年。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黃俊傑(2009)。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黃國彥(2000)。文件分析法,教育大辭書。2015年6月3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網址: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 黃婉婷、孫志麟(2003)。面臨抉擇的師範學院:改革困境與策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257-280。 黃照星(1986)。屏師點滴。載於屏師四十年專輯 楊洲松(2003)。修正「師資培育法」的檢視。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6。2003年6月。頁23-41。 楊師昇(2011)。專訪彭仲衡老師-桃李滿天下。資料來源:2014年5月11日取自http://club.ntu.edu.tw/~wwwclub/daahc/object07/two.txt 楊婷喬(2014)。歷史脈絡下臺灣師資培育制度與理想教師特質轉變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 楊銀興、林政逸、劉健慧(2007)。我國多元化師資培育政策問題影響評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6,1-21。 葉蕙芬(2009)。國小優良教師素質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臺北。 解惠婷(2001)。臺灣國小師資培育制度與期課程演變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詹家怡(2005)。台灣師資培育政策爭論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1970年5月5日)。 臺灣省中等、國民學校教員甄選辦法 (194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9)。臺灣省通誌卷五教育志教育行政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臺灣省通誌卷五教育志教育設施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立師範專科學校學生羣育成績考察暫行實施要點(1978年8月7日)。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一年來的台灣教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十五年度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54)。四年來教育施政概。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60)。臺灣省教育概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1945年9月20日)。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台灣物價統計月報。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7)。台灣物價統計月報。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76)。一年來臺灣省教育革新工作的重點。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臺灣省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原則(1946年)。 臺灣省師範專科學校能力本位教育實施要點(1982年9月17日)。 臺灣省師範專科學校學生板書、說故事、琴法基本能力抽測試行要點(1982年10月29日)。 臺灣省教育廳(1962)。臺灣省教育統計五十學年度。臺北:臺灣省教育廳。 臺灣省教育廳(1987)。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 臺灣接管計劃綱要(1945年10月25日)。 趙迺傳(1945)。臺灣教育設施的趨向,載於1945年11月9日臺灣新生報。 劉北成、楊遠嬰譯(2009)。規訓與懲罰(原作者:Foucault)。北京:三聯書店。 劉茂男(1998)。懷念與珍惜。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54-355。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潘振球(2004)。潘振球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蔡阿鶴(1998)。離情恰似春草,更形更遠還生-憶我母校南師。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50-353。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鄭玉卿(2011)。畢業同學錄校長贈言之歷史意義探析(1945-2010)──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為例。教育學刊,36,175-213。 賴澤涵(2005)。戰後台灣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載於賴澤涵(主編),台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變遷(頁239-259)。桃園:中央大學。 總動員期間社會教育實施綱要 顏碧雲(2007)。我國公教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懲治叛亂條例(1949年5月24日)。 羅人杰(1975)。校長的話。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畢業紀念冊。臺中:臺中師範專科學校。 Althusser, 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New York, NY:Monthly Review Pres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AACTE)(1986). A call for change in teac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AACTE. Apple, M.(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Routledge Arnon, S., & Reichel, N. (2007), Who is the ideal teacher? Am I?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 of students of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teacher and of their own qualities as teachers,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3(0), 441-464. Bauman, Z.(1998).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stor, A.(1953).Educational wastelands: The retreat from learning in our public school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Bestor, A.(1955). The restoration of learning: A program for redeeming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American education. NY: Knopf. Carnegie Task Force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1986). 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Hyattsville, MD: 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Conant, J. B. (1963). The education of American teachers. New York: McGraw-Hill.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0).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The schools white paper 2010, London, England: AUTHOR. Duffe, L., and Aikenhead, G. S.(1992).Curriculum change, student evaluation, and teacher practical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6:493-506. Gold, Thomas B.(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 E. Sharpe. Heck, S. F., & Williams, C. R. (1984). The Complex Roles of the Teacher: A Ecological Perspective. N. 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lmes Group (1986). Tomorrow’s teachers: A report of the Holmes Group. East Lansing, MI: Author. Holmes Group (1995).Tomorrow’s schools of education. East Lansing, MI: Author. Hoyle, E. (1969),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London: RKP. Lawrence, I. (1992). Power and politice at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London: Cassell.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1983). A nation at risk. Washington, D.C.: Governmetn Printing Offic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1997). A nation at risk.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g Offic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and America''s Future(1996). What matters most: Teaching for America's futur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Transforming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A National Strategy to Prepare Effective Teachers & America’s Future, NCTAF.(1997). What matters most: Investing in quality teaching. New York: Author;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in 1958 (1958)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1). The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Popkewitz, T. S. (1991).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eidecker, D., & Freeman, W. (1999). Bringing Out the Best in Students: How legendary teachers motivate kid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Smith, P., Harris, C., Sammons, L., Waters, J., Jordan, D., Martin, D., Smith, N., & Cobb, P.(2001). Using multimedia portfolio to assess preservice teacher and P-12 student learning. In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2(4). pp.28-39. Taylor, P.H.(1962). Children’s 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od teacher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2,258-266. Teeple, G.(1995).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Reform. Toronto: Garamond Press.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0). Transforming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A national strategy to prepare effective teachers: Report of the blue ribbon panel on clinical preparation and partnerships for improved student learning.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2011). Our Future, Our Teachers: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lan for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mprovement.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sites/default/files/our-future-our-teachers.pd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Organization(UNESCO) (1966).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