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8.75.22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郭柏秀
作者(外文):Kuo, Po-Hsiu
論文名稱(中文):國小理想教師圖像變遷之研究-從師資培育機構變革檢視
論文名稱(外文):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l Teacher’s Image at Elementary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hanges at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指導教授(中文):沈姍姍
指導教授(外文):Shen, San-San
口試委員(中文):彭煥勝
梁福鎮
洪仁進
王為國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209938001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理想教師圖像師資培育機構
外文關鍵詞:Ideal Teacher’s Image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培育國小師資的九所師範院校在1945年至2017年之間,因師資培育機構的轉型或變革致使認知的理想教師圖像的轉變樣貌。
本研究係質性研究,以歷史作為主軸,並以文件分析與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法,透過訪談曾就讀師範學校、師範專科學校、師範學院與教育大學等17位人員,了解各時期師資培育的實際情況,從中分析每一個時期認知及形塑的理想教師圖像之樣貌及差異。研究者從研究中獲致下列結論:
一、政策、制度與法規影響師資培育機構的改變,教師圖像走向分科專門化。
二、政治影響在師資培育的課程中逐漸衰退,教師圖像從師範學校與師專時期強調黨國意識及愛國思想到師範學院與教育大學時期轉而強調普羅的「負責」、「真誠」、「熱忱」等人格特質發展。
三、師範學校與師範專科學校時期形塑師培生對未來成為一位經師與人師懷有濃厚的使命感,師範學院與教育大學時期則偏重養成師培生的專業技能。
四、師範學校及師專時期強調師培生的團體生活紀律,師範學院與教育大學時期則轉而重視個人負責與自律態度。
五、師範學校時期強調教師具備勞動生產力,師範專科學校重視培育符合國小包班制需求的教師,師範學院與教育大學時期的教師圖像則受師資培育白皮書、教師專業標準等公布影響,趨向具體化與標準化。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mage transformation for the ideal teachers, which 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in nine normal schools over different periods between 1945 and 2017.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which takes history as the main streamline while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are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Seventeen interviewees who had studied in normal schools, normal colleges, normal colleges and education universities were interview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encoding via verbatim transcripti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er’s training in each period is reproduced, and the ideal teacher images of every period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ers drew conclusions from the study and made specific advice for the teacher training policies,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following are the five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ers drew from the study:

I. The policy, system, and regulation have influ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enter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image for ideal teachers has been tending specialized in each field.
II. The effects of the politics toward teacher education had decreased, and the image for ideal teachers had altered from party-country ideology and patriotism towards general personalities such as responsibility, genuineness, and passion.
III. During the time of normal schools and normal colleges, student teachers were expected to have a strong responsibility for being a teacher. As for the time of normal colleges and education universities, the emphasis was more on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IV. Normal schools and normal colleges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discipline of group, while normal colleges and education universities considered self-responsibility and self-regulation more important.
V. Normal school paid attention to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a teacher, and normal colleges value teachers who were able to take care of the whole class. As for normal colleges and education universities, the image for ideal teachers was effected by the announce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White Paper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 which had become more specific and standardized.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研究方法、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6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研究倫理………………………………………………………12
第五節 名詞釋義……………………………………………………………………12
第二章 教師圖像之演進與發展……………………………………………………15
第一節 理想教師之期望與描繪……………………………………………………15
第二節 我國傳統的理想教師圖像分析………………………………………….....22
第三節 教師理想圖像之特質...................................24
第三章 師資培育政策制度與法令沿革影響之教師圖像……………………………31
第一節 《師範教育法》公布前的時期(1945年-1978年)…………31
第二節 《師範教育法》轉變至《師資培育法》的時期(1979年-1993年)…………53
第三節 《師資培育法》公布後的時期(1994年迄今)………………61
第四節 本章總節………………………………………………………………70
第四章 從師資培育機構課程與教學變革探討教師圖像……………………75
第一節 師範學校課程形塑的理想教師圖像…………………………………75
第二節 師範專科學校課程形塑的理想教師圖像…………………………………86
第三節 師範學院與教育大學時期課程形塑的理想教師圖像…………………97
第四節 本章總結……………………..…………….………………………105
第五章 從生活管理、師長期許及師培生自我期許方面探討教師圖像……………107
第一節 生活管理呈現的理想教師圖像…………………………………107
第二節 師長期許及學生自我期許呈現的理想教師圖像……………………121
第三節 本章總結……………………………………..……………………12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32
第一節結論……………………………………………..………………132
第二節建議……………………………………………..………………134
參考文獻………………………………………………..………………………….139
附錄………………………………………………..………………………….149
附錄一 個別訪談知情同意書……………………………………..………………149
附錄二 訪談大綱……………………………………..……………………150
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1968年1月27日)。
大專院校教育學程及設立標準(1995年6月15日)。
中小學實施生產技能訓練辦法大綱(1952年3月1日)。
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校教師教育學程科目及學分審核原則(2017年6月17日)。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1942年5月)。
中華民國憲法(1946年12月25日)。
王兆基(2002)。組織歷程與教師身分形構:台北縣教師會研究。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紅宇譯(1990)。William E. Doll著,後現代課程觀。台北:桂冠。
王宏志(1955)。師範學澳課程的演變及其改革問題。教育輔導月刊,5(3),頁15-17。
王泰升(1999)。台灣戰後初期的政績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1945-1949)。台大法學論叢,29(1) ,頁1-90。
王清波(1998)。發揚南師精神。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32-333。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王琡棻(2003)。良師典範的理念與實施。屏師特殊教育,6。
王興財(1997)。校友回憶。載於花師五十年。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台灣省教育廳(1955)。十年來的台灣教育。臺中:臺灣省教育廳。
民族精神教育實施方案(1971年11月)。
生活教育方案(1952年)。
光復大陸教育文化重建綱要(1970年8月)。
全國師範學校學生公費待遇實施辦法(1944年)。
行政院主計處(2009)。國民所得統計(98年)。行政院主計處。
吳念真(1997)。無言的山丘-福壽山農場,載於臺灣念真情之尋找臺灣角落,68-71。臺北:麥田。
吳薇薇(2002)。哈利波特中的教師形象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佑忱(1986)。屏師今昔。載於屏師四十年專輯,114-127。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
周朱枕(1998)。母校-南師憶往。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34-336。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林文瑛、王震武(1993)。台灣教育的管制、規範或扭曲:「鬆綁原則」整合研究。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
林本(1963)。世界各國師範教育制度:我國師範教育制度之研究。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林玉体(1988)。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文景。
林玉体(2003)。臺灣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美谷(2014)。康們紐斯《大教學法》中教師圖像對我國小學教師之啟示。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清江(1990)。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逢祺、洪仁進(2008)。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臺北:五南。
青年報國教育實施方案(1973年10月)。
非常時期教育綱領(1950年)。
姜得勝 (1998)。跨世紀教師角色的蛻變與新圖像的建立。高市文教月刊,63,25-29。
洪蘭(2005)。理應外合。臺北:遠流。
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復文。
紀金山、黃毅志(2009)。教育勞力市場化的初期情況和影響機制:以七所師資培育中心的合格中等師資初職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0(2),137-166。
胡國臺訪問、郭瑋瑋紀錄(1993)。劉真先生訪談紀錄(口述歷史叢書5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范壽康(1946)。行政會議開會致詞。載於1946年6月26日臺灣新生報。
唐賢龍(1947)。臺灣事變內幕記。收錄於1991年鄧孔昭主編,二二八事變資料集,第四卷。臺北:稻香。
孫邦正(1964)。美國師範教育實施現況及其問題。載於中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研究,頁49-68。臺北:正中。
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臺北:商務。
師資培育法(1994年2月7日)。
師範生公費待遇辦法(1947年)。
師範教育法(1979年11月21日)。
師範教育法施行細則(1982年1月15日)。
師範學校法(1954年)
師範學校規程(1938年8月)。
秦孝儀(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十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翁世超(2010)。國小師生對優良教師素質看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薰芳(2002)。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實施之研究:職前教師全球視野之培育。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73-122。臺北:學富。
國民政府組織法(1928年10月8日)。
國家統一綱領(1991年3月14日)。
國家總動員令(1942年3月29日)。
基本教育法(1999年6月23日)。
張玉法(2001)。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
張居聰(1997)。校友回憶。載於花師五十年。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張芬芬(1992)。體罰問題面面觀及其對師資培育的啟示。臺灣教育,496,9-13。
張春興(1983)。從師大學生的求學心態檢討師教法“加強師範生專業精神”構想的成效。教育心理學報,16期,頁1- 28。
教育部(1955)。提高國民學校師資素質實施方案。教育部公報,1955年9月。
教育部(1967)。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6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7-58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9)。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8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70)。中華民國教育統計59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7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60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中華民國教育統計94年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5)。師鐸獎實施要點。2015年5月10日取自教育部良師興國網站。網址:http://excellentteacher.moe.edu.tw/
教育部(2015)。教師專業標準指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長潘文忠(2016)。資料來源:2017年1月9日引自教育部電子佈告欄http://www.edu.tw/News.aspx?n=4F8ED5441E33EA7B&sms=B69F3267D6C0F22D#
教師法(1995年8月9日)。
符碧真(2000)。從美國醫學教育之歷史發展論師資培育之專業化。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10(3),頁378-402。
莊佳玲(2005)。師資培育多元化衝擊下師範學院課程調整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極燉(1996)。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
郭丁熒(1995)。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之決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丁熒(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頁161-186。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復文。
郭柏秀(2009)。1945-1976年臺灣師範教育法公布前中等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探究。2009年5月23日發表於銘傳大學主辦「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學術研討會」。桃園。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6)。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春生(1998)。南師紅樓夢。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48-349。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陳昭儀(1997)。良師典範與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季刊,62,頁11-14。
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37,39-100。
彭煥勝(2008)。二次大戰後臺灣師範教育的發展與挑戰(1946-2006)。教育研究月刊,165,p81-92。
彭煥勝(2009)。二次大戰後臺灣師範教育的發展與挑戰。載於彭煥勝主編,臺灣教育史,p363-382。高雄:麗文。
復國建國教育綱領(1970年8月24日)。
馮莉雅(2004)。中小學教師人格特質量表之發展。南大學報,38(2),115-130。
黃金鰲(2003)。校長致廳長書。載於成長與蛻變-中師八十年。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黃俊傑(2009)。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黃國彥(2000)。文件分析法,教育大辭書。2015年6月3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網址: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
黃婉婷、孫志麟(2003)。面臨抉擇的師範學院:改革困境與策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257-280。
黃照星(1986)。屏師點滴。載於屏師四十年專輯
楊洲松(2003)。修正「師資培育法」的檢視。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6。2003年6月。頁23-41。
楊師昇(2011)。專訪彭仲衡老師-桃李滿天下。資料來源:2014年5月11日取自http://club.ntu.edu.tw/~wwwclub/daahc/object07/two.txt
楊婷喬(2014)。歷史脈絡下臺灣師資培育制度與理想教師特質轉變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
楊銀興、林政逸、劉健慧(2007)。我國多元化師資培育政策問題影響評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6,1-21。
葉蕙芬(2009)。國小優良教師素質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臺北。
解惠婷(2001)。臺灣國小師資培育制度與期課程演變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詹家怡(2005)。台灣師資培育政策爭論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1970年5月5日)。
臺灣省中等、國民學校教員甄選辦法 (194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9)。臺灣省通誌卷五教育志教育行政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臺灣省通誌卷五教育志教育設施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立師範專科學校學生羣育成績考察暫行實施要點(1978年8月7日)。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一年來的台灣教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十五年度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54)。四年來教育施政概。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60)。臺灣省教育概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1945年9月20日)。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台灣物價統計月報。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7)。台灣物價統計月報。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76)。一年來臺灣省教育革新工作的重點。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臺灣省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原則(1946年)。
臺灣省師範專科學校能力本位教育實施要點(1982年9月17日)。
臺灣省師範專科學校學生板書、說故事、琴法基本能力抽測試行要點(1982年10月29日)。
臺灣省教育廳(1962)。臺灣省教育統計五十學年度。臺北:臺灣省教育廳。
臺灣省教育廳(1987)。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
臺灣接管計劃綱要(1945年10月25日)。
趙迺傳(1945)。臺灣教育設施的趨向,載於1945年11月9日臺灣新生報。
劉北成、楊遠嬰譯(2009)。規訓與懲罰(原作者:Foucault)。北京:三聯書店。
劉茂男(1998)。懷念與珍惜。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54-355。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潘振球(2004)。潘振球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蔡阿鶴(1998)。離情恰似春草,更形更遠還生-憶我母校南師。載於南師壹百年。頁350-353。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鄭玉卿(2011)。畢業同學錄校長贈言之歷史意義探析(1945-2010)──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為例。教育學刊,36,175-213。
賴澤涵(2005)。戰後台灣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載於賴澤涵(主編),台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變遷(頁239-259)。桃園:中央大學。
總動員期間社會教育實施綱要
顏碧雲(2007)。我國公教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懲治叛亂條例(1949年5月24日)。
羅人杰(1975)。校長的話。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畢業紀念冊。臺中:臺中師範專科學校。
Althusser, 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New York, NY:Monthly Review Pres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AACTE)(1986). A call for change in teac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AACTE.
Apple, M.(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Routledge
Arnon, S., & Reichel, N. (2007), Who is the ideal teacher? Am I?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 of students of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teacher and of their own qualities as teachers,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3(0), 441-464.
Bauman, Z.(1998).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stor, A.(1953).Educational wastelands: The retreat from learning in our public school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Bestor, A.(1955). The restoration of learning: A program for redeeming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American education. NY: Knopf.
Carnegie Task Force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1986). 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Hyattsville, MD: 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Conant, J. B. (1963). The education of American teachers. New York: McGraw-Hill.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0).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The schools white paper 2010, London, England: AUTHOR.
Duffe, L., and Aikenhead, G. S.(1992).Curriculum change, student evaluation, and teacher practical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6:493-506.
Gold, Thomas B.(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 E. Sharpe.
Heck, S. F., & Williams, C. R. (1984). The Complex Roles of the Teacher: A Ecological Perspective. N. 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lmes Group (1986). Tomorrow’s teachers: A report of the Holmes Group. East Lansing, MI: Author.
Holmes Group (1995).Tomorrow’s schools of education. East Lansing, MI: Author.
Hoyle, E. (1969),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London: RKP.
Lawrence, I. (1992). Power and politice at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London: Cassell.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1983). A nation at risk. Washington, D.C.: Governmetn Printing Offic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1997). A nation at risk.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g Offic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and America''s Future(1996). What matters most: Teaching for America's futur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Transforming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A National Strategy to Prepare Effective Teachers & America’s Future, NCTAF.(1997). What matters most: Investing in quality teaching. New York: Author;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in 1958 (1958)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1). The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Popkewitz, T. S. (1991).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eidecker, D., & Freeman, W. (1999). Bringing Out the Best in Students: How legendary teachers motivate kid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Smith, P., Harris, C., Sammons, L., Waters, J., Jordan, D., Martin, D., Smith, N., & Cobb, P.(2001). Using multimedia portfolio to assess preservice teacher and P-12 student learning. In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2(4). pp.28-39.
Taylor, P.H.(1962). Children’s 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od teacher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2,258-266.
Teeple, G.(1995).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Reform. Toronto: Garamond Press.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0). Transforming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A national strategy to prepare effective teachers: Report of the blue ribbon panel on clinical preparation and partnerships for improved student learning.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2011). Our Future, Our Teachers: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lan for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mprovement.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sites/default/files/our-future-our-teachers.pd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Organization(UNESCO) (1966).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