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 (2018)。106年簡易生命表,取自 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Z=1&sn=6026 方勇 (主編) (2010)。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理書 (2012)。陰影與陽光120730,取自 https://lishu.typepad.com/lovetraining/2012/07/%E9%99%B0%E5%BD%B1%E8%88%87%E9%99%BD%E5%85%89-120730.html 王晴佳、古偉瀛 (2006)。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王夢鷗 (譯) (2000)。René Wellek、Austin Warren著。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 白先勇 (2016)。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台北:時報文化。 朱儀羚等 (譯)(2004)。Michele Crossley著。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 江先聲 (譯)(2017)。Sarah Bakewell 著。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台北:商周。 江光榮 (2001)。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台北:果實出版社。 余民寧 (2015)。幸福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秋雨 (1995)。山居筆記。台北:爾雅。 吳汝鈞 (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台灣商務。 吳宜親(2007)。敘說一位研究型大學教師之自我座落。桃園: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芝儀 (譯)(2008)。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著。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嘉義:濤石。 吳靖國(2004)。G. Vico「詩性智慧」的哲學構造與教育蘊義。教育研究集刊,50(3),頁31-59。 呂育生(2009)。以關懷為核心的師生關係-諾丁之關懷倫理學在道德教育上的運用。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呂姿瑩 (2010)。高學歷女性生涯發展歷程及其重要他人之敘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3)。Nancy J.Chodorow著。母職的再生產。台北:群學。 張荔 (2003)。夢與醒的邊界:徐志摩的女性世界。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李文湉 (譯)(1987)。Abraham Harold Maslow著。存在心理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 李幼蒸 (譯)(2002)。Edmund Husserl著。純粹現象學通論。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柏毅 (2008)。探究一位教學傑出教師的生命特質-以外甥與研究生角色進行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 (2003)。理性與感性:人的雙重面。應用心理研究,17,頁1–5。 車文博 (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周沛郁 (譯) (2016)。David Bainbridge著。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台北:如果出版。 周念縈 (譯)(2008)。James W. Vander Zanden著。人類發展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季思聰 (譯)(2015)。哈金著。戰廢品War Trash。台北:時報出版。 林克明 (2014)。受傷的醫者: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台北:心靈工坊。 林妤珊 (2017)。高教退場聲中-私校大學教師心路歷程之敘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林旻慧(2017)。私立科技大學教師生存策略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香君 (2015)。立於實踐—我對自我敘說研究方法的辨識與選擇。應用心理研究,第 63,頁189-238。 林淑芬 (2015)。未竟事物在悲傷歷程的意涵與影響。諮商與輔導,356,頁14-17。 林淑菁 (2011)。選擇性注意力與再認記憶的正向情緒效果。台北: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讓均 (2017)。女性投身科學阻力多 職業首選仍是「三師」。遠見,370,取自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22836 邱瑞鑾 (譯) (2015)。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金樹人 (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頁187–228。 哈金 (2010)。歷史事件中的個人故事。思想,16,頁1-24。 柯文哲(2013)。生死的智慧。台北場TED演講。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zhdMwD2Z8。 洪瑞璇 (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洪慧芳 (譯) (2014)。Sheryl Sandberg著。挺身而進。台北:天下雜誌。 洪蘭 (2011)。中年其實是人生的顛峰。天下雜誌,310。台北:天下文化,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685 胡幼慧 (1991)。性別、社會角色與憂鬱症狀。婦女與兩性學刊,2,頁1-18。 胡紹嘉 (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 頁275- 303。 胡紹嘉 (2014)。中文摘要。記憶寫作、日常生活與社會存在:以詹宏志的懷舊敘事為例。新聞學研究,118,頁87-129。 胡紹嘉(2017)。個人生命經驗與歷史敘述─以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為例。人文社會學報,17,頁P231 - 263。 胡適 (1933)。自序。四十自述。台北:遠流,2005年。 夏欣茁 (譯)(2007),Ian McEwan著。星期六Saturday。台北:天培文化。 孫維三 (2016)。如何說故事:幾個呈現經驗的現象學命題。中華傳播學刊,29,頁 84。 徐宏杰著 (2017)。三位獨生子女實習諮商師原生家庭自我覺察歷程初探。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馬岳琳 (2018)。龍應台:我對兒子的愛需索無度,卻從未想過母親可能想念我。天 下,646,頁88-95。 常若松著 (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果實出版。 張可 (2017)。我記得所有的事—超憶症是特異功能還是大腦疾病?。端傳媒,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12-dailynews-remember/ 張旺山 (1999)。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頁69-86。 張曼娟 (2018)。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台北:天下文化。 張愛玲 (1969)。半生緣。臺北市:皇冠。 張穎 (2009)。自殺與儒家的生死價值觀:以《列女傳》為例。中外醫學哲學,7(2),頁67-86。 張瓊文(2011)。惠能指月-大學通識教育哲學課程教師之轉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記雯等(2012)。社會焦慮者的自傳式記憶:敘事內容與記憶清晰度的分析。中華心理學刊,54(2),頁169-184。 莊勝涵 (2018)。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選手與裁判座談會」:支撐寫作的是寫作之外的事,聯合報,2018年10月20日,取自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347/3431617 郭静姿等 (2007)。重要他人對於高中資優班畢業女性生涯發展的影響。資優教育研究,7(2),頁1 –18。 陳世勳、伍如婷(譯)(2012)。Murray Stein著。自性的追尋。台北:心靈工坊。 陳佩雯(2007)。不惑之年的真情-中年單身女性之姊妹情誼。台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陳若曦 (1999)。女兒的家。台北:探索文化。 陳詩潔、吳麗娟 (2008)。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1),頁153-178。 陳慧玲 (2014)。關係論述下之生命史重寫—從鍾平妹/台妹到我自身。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陳潔詩 (譯)(1995)。Toril Moi著。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 陳寶鎧 (譯)(1990)。C. Buhller著。人本主義心理學導論。北京:華夏出版。 陸巧嵐(2010)。921・我・921~地震之創傷與失落經驗。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勞動部 (2018)。近年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狀況。勞動統計通報,取自 https://www.mol.gov.tw/media/5759086/近年女性勞動參與狀況.pdf 彭泗清、楊中芳 (1999)。人際交往關係發展過程的訪談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2,頁291-312。 彭運石 (2001)。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果實。 曾端真 (2016)。傾聽生命故事與敘說的療癒力: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台北:張老師文化。 曾慶豹(2017)。青年路德導讀:品嘗心理與宗教間的辯證性關係,第二部分,取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3154 游勝翔 (2003)。反芻型反應風格、自傳式記憶與憂鬱之關聯性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 (2014)。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台北:五南。 游鑑明、胡纓、季家珍 (譯) (2015)。Susan Mann等著。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 甯應斌 (1998)。Harding的女性主義立場論。哲學論文集。中研院社科所出版,頁261-296。 程樹德 (1990)。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黃文宏 (譯) (2017)。E. Husserl著。現象學的觀念。新竹:清華大學。 黃秀媛 (譯) (1999)。Gail Sheehy 著。男人新中年主張:豐盛四十.無畏五十.整合六十。台北:天下文化。 黃素菲 (2018)。敘事諮商歷程與敘事結構特徵中生活目標改變之詮釋分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1,頁143-179。 黃富順 (2018)。高齡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楊洲松 (1998)。哈伯瑪斯(J. Habermas)「現代性哲學論辯」與李歐塔(J-F.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的論戰及其教育意義,教育研究集刊,40,頁73-92。 葉舒憲 (2010)。六十而耳順:成聖的隱喻─兼論儒家神話。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廖炳惠撰 (2005)。記憶寫作(上)。聯合報,2005年1月17日E7版。 廖慈惠、溫金豐 (2012) 。中年危機?角色壓力、健康壓力與就業力對職場退縮傾向的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2),頁49–66。 劉玉鈴 (2015)。台灣女性自我分化與婚姻關係。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劉靜貞 (2003)。歐陽修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台大歷史學報, 32,頁59-73。 廣梅芳譯 (2001)。Lawrence J. Friedman著。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 老師文化。 蔡璧如 (譯)(2018)。John C. Maxwell著。與人同贏。台北:商業周刊。 蔡耀明 (2008)。生命與生命哲學:界說與釐清。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5,頁155-190。 蔣勳 (2017)。說文學之美:感覺宋詞。台北:有鹿文化。 鄭仕坤 (2005)。事件相關腦電位在情節記憶的研究進展。應用心理研究,28,頁75 –90。 玉菁 (譯)(2008)。Pamela Abbott, Claire Wallace, Melissa Tyler 著。女性主義社會學者。台北:巨流。 鄭振煌(譯)(1998)。索甲仁波切著。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 盧娜 (譯)(2014)。Alfred Adler 著。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台北:人本自然文化。 蕭嫣嫣 (1996)。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24(11),頁56-68。 蕭德蘭 (譯) (1997)。Gail Sheehy 著。新中年主張: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十。台北:天下文化。 謝秀芬 (1997)。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頁1-46。
二、西文文獻 Acker, Sandra (1994). Gendered Education: Sociological Reflections on Women, Teaching, and Feminis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ird, E. Forrest (2010). Philosophic Classics: From Plato to Derrida. British:Routledge. Blanchflower, David G. & Oswald, Andrew (2007). Is Well-being U-Shaped over the Life Cycl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 Working Paper, No. 12935. Cameron, William Bruce (1963). Informal Sociology: a Casu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Thinking. New York: Random House. from https://quoteinvestigator.com/2010/05/26/everything-counts-einstein/ Code, Lorraine (ed.) (2002).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nway, Martin A. et al. (2005). 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On the Universality and Cultural Variation of the Reminiscence Bump.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36(6) ,739-749. Coser, Lewis (1974). Greedy Institutions: Patterns of Undivided Commitmen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eiger, Brian (2017). Why We Have to Overcome Ourselves: Nietzsche on Human Growth. from https://medium.com/mental-life/why-we-have-to-overcome-ourselves-nietzsche-on-human-growth-d28d2c3b0e53 Golsworthy, R. & Coyle, A. (1999). Spiritual Beliefs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Among Older Adults Following Partner Loss. Mortality, 4(1), 21-40. James, William(1890). Self-Concept, cited from Pajares, Frank & Schunk, Dale H.(2001). Self-Beliefs and School Success: Self-Efficacy, Self-Concept and School Achievement. Chapter in Riding, R. & Rayner, S. (Eds.) from https://www.uky.edu/~eushe2/Pajares/PajaresSchunk2001.html Levinson, Daniel J. (1986).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eterson, B. E., & Klohnen, E. C. (1995). Realization of Generativity in Two Samples of Women at Midlife. Psychology and Aging, 10(1), 20-29. Randall, William L. & McKim, A. Elizabeth (2008). Reading Our Lives: The Poetics of Growing Old.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Rocheleau, Gabriel (2016). 3 Metamorphoses: Nietzsche’s Map of Human Growth. from https://www.updevelopment.org/3-metamorphoses-nietzsches-map-human-growth/ Rogers, Carl R. (1995).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 Mariner Books. Shapiro, Patricia Gottlieb (2001). Heart to Heart: Deepening Friendships Between Women at Midlife. New York: Berkley Trade. Sheehy, Gail (1995). New Passages: Mapping Your Life Across Tim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Sheehy, Gail (1998). Understanding Men’s Passages-Discovering the New Map of Men’s Live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Sunshine, Linda (2006). How Not to Turn into Your Mother. Kansas City, Missouri: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Williams, Raymond(1977, reprinted 2009). Marxism and Literature.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