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233.8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杜惠英
作者(外文):Tu, Hwei-Ying
論文名稱(中文):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三位中年女性大學教師的生命敘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The Narrative Inquiry as a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Explore the Life Career of Three Middle-Aged Female University Teachers
指導教授(中文):陳美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Mei-Ju
口試委員(中文):蘇永明
王為國
張美玉
簡紅珠
口試委員(外文):Shu, Yung-Ming
Wang, Wei-Kuo
Chang, Mei-Yu
Chien, Hong-Chu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209738007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女性大學教師生命敘事關係人本主義
外文關鍵詞:female university teacherslife narrationrelationshiphumanis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邀請三位中年女性大學教師站在主體意識基礎上,透過敘說及深度訪談的方式,回顧生命歷程各個階段遭逢的重大事件,以及對這些生活經驗的感知與省思,作為理解台灣女性知識分子家庭成長背景、學校養成教育、婚姻生活經營以及工作職場表現等生命圖像,並探究其與重要他人之間的關係聯結,以及行動實踐背後的價值信念。

本研究首先以存在主義作為理論基礎,探討生命的主體性;次則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視角,探討人性及生命經驗的意義性;並援以生命歷程論探究生命軌跡中的轉折及轉捩點;最後以敘事探究法理解三位研究參與者的生命體驗和行動。

文本以敘事體方式呈現三位中年女性大學教師50多年縱向的生命經歷,不僅著重內在我的探勘,也強調交互我的勾勒,凸顯相當個人化、特殊化、歷史性和情境性的獨特生命故事。歸納本研究三份截然不同的生命文本,顯示「愛」與「工作」是台灣中年女性大學教師生命經驗中最重視的兩項主題,而如何正確因應和妥善處理「關係」,是她們人生最大的學習功課。
Adopting narratives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is research has invited three middle-aged female university teachers to retrieve the major life events they had encountered at different phases and their introspection of these st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ity. This research could be us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fe images of family background, school education, marriage and workplace performance of Taiwanese female intellectuals and for discussing the relational bonds between the significant others and the values behind fulfilling their life goals.

This research is first based on existentialism, discussing the subjectivity of life; then further narra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manism, discussing the humanit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experiences. It also applies life course theory to elaborate more on the transition and turning points in their lives. Eventually,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e three interviewees’ actions and life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narrative inquiry.

This research shows three middle-aged female university faculties’ 50-year life stories through narration. It does not only emphasize on the intra-personal exploration, but also puts stress on the inter-personal portray, which highlights the individuality, specialty, history and situation of their unique life stories. To conclude the research with these three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we can say that “love” and “work” are the two issues that they value the most; and how to tackle with the “human relationship” is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 in their liv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關懷與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背景…………………………………………………… 11
第三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意識…………………………… 1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9
第一節 存在主義的生命觀………………………………… 29
第二節 人本主義的人性觀………………………………… 34
第三節 心理學取徑的生命歷程論…………………… 41
第四節 現象學的敘事探究………………………………… 50
第五節 中國女性的生命史研究………………………… 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敘事探究…………………………………………………… 60
第二節 研究進程…………………………………………………… 64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67
第四節 研究者立場與角色………………………………… 69
第五節 文本蒐集整理與分析…………………………… 72
第六節 研究適當性與研究倫理………………………… 79

第四章 留與他年說夢痕……………………………………… 82
第一節 四季分明的人生……………………………………… 82
第二節 坐一場冤獄的人生…………………………………… 90
第三節 活在當下的人生……………………………………… 109

第五章 綜合分析與討論……………………………………… 117
第一節 緊鬆彈簧般的生命樣態………………………… 118
第二節 天鵝般的生命樣態…………………………………… 127
第三節 毛毛蟲般的生命樣態……………………………… 135
第四節 人生重要事件反思…………………………………… 142
第五節 父女及母女關係………………………………………… 157

第六章 總結與省思………………………………………………… 163
第一節 女人愛情世界裡的關係…………………………… 164
第二節 女人工作世界裡的關係…………………………… 168
第三節 中年女性的自性轉化………………………………… 173
第四節 研究者省思…………………………………………………… 176
第五節 未來研究建議……………………………………………… 179
後記 ………………………………………………………………………… 182

參考文獻 ………………………………………………………………………… 184
中文部分 ………………………………………………………………………… 184
西文部分 ………………………………………………………………………… 190

附錄一 研究參與知情及受訪同意書………………… 192
附錄二 訪談紀錄表…………………………………………………… 193
附錄三 半結構式訪談題綱……………………………………… 194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生命重要事件……………………… 195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 (2018)。106年簡易生命表,取自
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Z=1&sn=6026
方勇 (主編) (2010)。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理書 (2012)。陰影與陽光120730,取自
https://lishu.typepad.com/lovetraining/2012/07/%E9%99%B0%E5%BD%B1%E8%88%87%E9%99%BD%E5%85%89-120730.html
王晴佳、古偉瀛 (2006)。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王夢鷗 (譯) (2000)。René Wellek、Austin Warren著。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
白先勇 (2016)。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台北:時報文化。
朱儀羚等 (譯)(2004)。Michele Crossley著。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
江先聲 (譯)(2017)。Sarah Bakewell 著。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台北:商周。
江光榮 (2001)。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台北:果實出版社。
余民寧 (2015)。幸福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秋雨 (1995)。山居筆記。台北:爾雅。
吳汝鈞 (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台灣商務。
吳宜親(2007)。敘說一位研究型大學教師之自我座落。桃園: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芝儀 (譯)(2008)。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著。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嘉義:濤石。
吳靖國(2004)。G. Vico「詩性智慧」的哲學構造與教育蘊義。教育研究集刊,50(3),頁31-59。
呂育生(2009)。以關懷為核心的師生關係-諾丁之關懷倫理學在道德教育上的運用。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呂姿瑩 (2010)。高學歷女性生涯發展歷程及其重要他人之敘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3)。Nancy J.Chodorow著。母職的再生產。台北:群學。
張荔 (2003)。夢與醒的邊界:徐志摩的女性世界。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李文湉 (譯)(1987)。Abraham Harold Maslow著。存在心理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
李幼蒸 (譯)(2002)。Edmund Husserl著。純粹現象學通論。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柏毅 (2008)。探究一位教學傑出教師的生命特質-以外甥與研究生角色進行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 (2003)。理性與感性:人的雙重面。應用心理研究,17,頁1–5。
車文博 (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周沛郁 (譯) (2016)。David Bainbridge著。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台北:如果出版。
周念縈 (譯)(2008)。James W. Vander Zanden著。人類發展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季思聰 (譯)(2015)。哈金著。戰廢品War Trash。台北:時報出版。
林克明 (2014)。受傷的醫者: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台北:心靈工坊。
林妤珊 (2017)。高教退場聲中-私校大學教師心路歷程之敘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林旻慧(2017)。私立科技大學教師生存策略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香君 (2015)。立於實踐—我對自我敘說研究方法的辨識與選擇。應用心理研究,第
63,頁189-238。
林淑芬 (2015)。未竟事物在悲傷歷程的意涵與影響。諮商與輔導,356,頁14-17。
林淑菁 (2011)。選擇性注意力與再認記憶的正向情緒效果。台北: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讓均 (2017)。女性投身科學阻力多 職業首選仍是「三師」。遠見,370,取自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22836
邱瑞鑾 (譯) (2015)。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金樹人 (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頁187–228。
哈金 (2010)。歷史事件中的個人故事。思想,16,頁1-24。
柯文哲(2013)。生死的智慧。台北場TED演講。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zhdMwD2Z8。
洪瑞璇 (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洪慧芳 (譯) (2014)。Sheryl Sandberg著。挺身而進。台北:天下雜誌。
洪蘭 (2011)。中年其實是人生的顛峰。天下雜誌,310。台北:天下文化,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685
胡幼慧 (1991)。性別、社會角色與憂鬱症狀。婦女與兩性學刊,2,頁1-18。
胡紹嘉 (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
頁275- 303。
胡紹嘉 (2014)。中文摘要。記憶寫作、日常生活與社會存在:以詹宏志的懷舊敘事為例。新聞學研究,118,頁87-129。
胡紹嘉(2017)。個人生命經驗與歷史敘述─以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為例。人文社會學報,17,頁P231 - 263。
胡適 (1933)。自序。四十自述。台北:遠流,2005年。
夏欣茁 (譯)(2007),Ian McEwan著。星期六Saturday。台北:天培文化。
孫維三 (2016)。如何說故事:幾個呈現經驗的現象學命題。中華傳播學刊,29,頁
84。
徐宏杰著 (2017)。三位獨生子女實習諮商師原生家庭自我覺察歷程初探。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馬岳琳 (2018)。龍應台:我對兒子的愛需索無度,卻從未想過母親可能想念我。天
下,646,頁88-95。
常若松著 (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果實出版。
張可 (2017)。我記得所有的事—超憶症是特異功能還是大腦疾病?。端傳媒,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12-dailynews-remember/
張旺山 (1999)。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頁69-86。
張曼娟 (2018)。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台北:天下文化。
張愛玲 (1969)。半生緣。臺北市:皇冠。
張穎 (2009)。自殺與儒家的生死價值觀:以《列女傳》為例。中外醫學哲學,7(2),頁67-86。
張瓊文(2011)。惠能指月-大學通識教育哲學課程教師之轉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記雯等(2012)。社會焦慮者的自傳式記憶:敘事內容與記憶清晰度的分析。中華心理學刊,54(2),頁169-184。
莊勝涵 (2018)。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選手與裁判座談會」:支撐寫作的是寫作之外的事,聯合報,2018年10月20日,取自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347/3431617
郭静姿等 (2007)。重要他人對於高中資優班畢業女性生涯發展的影響。資優教育研究,7(2),頁1 –18。
陳世勳、伍如婷(譯)(2012)。Murray Stein著。自性的追尋。台北:心靈工坊。
陳佩雯(2007)。不惑之年的真情-中年單身女性之姊妹情誼。台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陳若曦 (1999)。女兒的家。台北:探索文化。
陳詩潔、吳麗娟 (2008)。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1),頁153-178。
陳慧玲 (2014)。關係論述下之生命史重寫—從鍾平妹/台妹到我自身。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陳潔詩 (譯)(1995)。Toril Moi著。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
陳寶鎧 (譯)(1990)。C. Buhller著。人本主義心理學導論。北京:華夏出版。
陸巧嵐(2010)。921・我・921~地震之創傷與失落經驗。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勞動部 (2018)。近年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狀況。勞動統計通報,取自
https://www.mol.gov.tw/media/5759086/近年女性勞動參與狀況.pdf
彭泗清、楊中芳 (1999)。人際交往關係發展過程的訪談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2,頁291-312。
彭運石 (2001)。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果實。
曾端真 (2016)。傾聽生命故事與敘說的療癒力: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台北:張老師文化。
曾慶豹(2017)。青年路德導讀:品嘗心理與宗教間的辯證性關係,第二部分,取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3154
游勝翔 (2003)。反芻型反應風格、自傳式記憶與憂鬱之關聯性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 (2014)。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台北:五南。
游鑑明、胡纓、季家珍 (譯) (2015)。Susan Mann等著。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
甯應斌 (1998)。Harding的女性主義立場論。哲學論文集。中研院社科所出版,頁261-296。
程樹德 (1990)。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黃文宏 (譯) (2017)。E. Husserl著。現象學的觀念。新竹:清華大學。
黃秀媛 (譯) (1999)。Gail Sheehy 著。男人新中年主張:豐盛四十.無畏五十.整合六十。台北:天下文化。
黃素菲 (2018)。敘事諮商歷程與敘事結構特徵中生活目標改變之詮釋分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1,頁143-179。
黃富順 (2018)。高齡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楊洲松 (1998)。哈伯瑪斯(J. Habermas)「現代性哲學論辯」與李歐塔(J-F.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的論戰及其教育意義,教育研究集刊,40,頁73-92。
葉舒憲 (2010)。六十而耳順:成聖的隱喻─兼論儒家神話。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廖炳惠撰 (2005)。記憶寫作(上)。聯合報,2005年1月17日E7版。
廖慈惠、溫金豐 (2012) 。中年危機?角色壓力、健康壓力與就業力對職場退縮傾向的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2),頁49–66。
劉玉鈴 (2015)。台灣女性自我分化與婚姻關係。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劉靜貞 (2003)。歐陽修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台大歷史學報,
32,頁59-73。
廣梅芳譯 (2001)。Lawrence J. Friedman著。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
老師文化。
蔡璧如 (譯)(2018)。John C. Maxwell著。與人同贏。台北:商業周刊。
蔡耀明 (2008)。生命與生命哲學:界說與釐清。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5,頁155-190。
蔣勳 (2017)。說文學之美:感覺宋詞。台北:有鹿文化。
鄭仕坤 (2005)。事件相關腦電位在情節記憶的研究進展。應用心理研究,28,頁75 –90。
玉菁 (譯)(2008)。Pamela Abbott, Claire Wallace, Melissa Tyler 著。女性主義社會學者。台北:巨流。
鄭振煌(譯)(1998)。索甲仁波切著。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
盧娜 (譯)(2014)。Alfred Adler 著。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台北:人本自然文化。
蕭嫣嫣 (1996)。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24(11),頁56-68。
蕭德蘭 (譯) (1997)。Gail Sheehy 著。新中年主張: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十。台北:天下文化。
謝秀芬 (1997)。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頁1-46。

二、西文文獻
Acker, Sandra (1994). Gendered Education: Sociological Reflections on Women, Teaching, and Feminis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ird, E. Forrest (2010). Philosophic Classics: From Plato to Derrida. British:Routledge.
Blanchflower, David G. & Oswald, Andrew (2007). Is Well-being U-Shaped over the Life Cycl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 Working Paper, No. 12935.
Cameron, William Bruce (1963). Informal Sociology: a Casu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Thinking. New York: Random House. from https://quoteinvestigator.com/2010/05/26/everything-counts-einstein/
Code, Lorraine (ed.) (2002).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nway, Martin A. et al. (2005). 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On the Universality and Cultural Variation of the Reminiscence Bump.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36(6) ,739-749.
Coser, Lewis (1974). Greedy Institutions: Patterns of Undivided Commitmen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eiger, Brian (2017). Why We Have to Overcome Ourselves: Nietzsche on Human Growth. from https://medium.com/mental-life/why-we-have-to-overcome-ourselves-nietzsche-on-human-growth-d28d2c3b0e53
Golsworthy, R. & Coyle, A. (1999). Spiritual Beliefs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Among Older Adults Following Partner Loss. Mortality, 4(1), 21-40.
James, William(1890). Self-Concept, cited from Pajares, Frank & Schunk, Dale H.(2001). Self-Beliefs and School Success: Self-Efficacy, Self-Concept and School Achievement. Chapter in Riding, R. & Rayner, S. (Eds.) from https://www.uky.edu/~eushe2/Pajares/PajaresSchunk2001.html
Levinson, Daniel J. (1986).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eterson, B. E., & Klohnen, E. C. (1995). Realization of Generativity in Two Samples of Women at Midlife. Psychology and Aging, 10(1), 20-29.
Randall, William L. & McKim, A. Elizabeth (2008). Reading Our Lives: The Poetics of Growing Old.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Rocheleau, Gabriel (2016). 3 Metamorphoses: Nietzsche’s Map of Human Growth. from
https://www.updevelopment.org/3-metamorphoses-nietzsches-map-human-growth/
Rogers, Carl R. (1995).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 Mariner Books.
Shapiro, Patricia Gottlieb (2001). Heart to Heart: Deepening Friendships Between Women at Midlife. New York: Berkley Trade.
Sheehy, Gail (1995). New Passages: Mapping Your Life Across Tim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Sheehy, Gail (1998). Understanding Men’s Passages-Discovering the New Map of Men’s Live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Sunshine, Linda (2006). How Not to Turn into Your Mother. Kansas City, Missouri: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Williams, Raymond(1977, reprinted 2009). Marxism and Literature.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