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yi, A. M., & Chen, S. F. ( 2023 )。高齡健康促進之在地老化與高齡友善政策. 長期照護雜誌, 26(1), 17-26。 丁玉珍, & 林子倫. ( 2015 )。政府協助非營利組織朝向社會企業發展之角色探討 (Doctoral dissertation, Guo li Taiwan da xue).。 天下雜誌,台灣老人臨終前平均臥床8年!北榮院長陳威明:延緩退休更健康,2023年1月,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411(最後瀏覽日期:2024年3月)。 王仕圖( 2013 )。非營利組織在社區照顧服務的協調合作: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臺大社工學刊,27期,頁185-228。 王雅蓉, & 王仕圖( 2021 )。社區型社會企業之高齡人力資源運用及社會影響:以高雄市圓富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期,頁45-96。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議題研析、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設置巷弄長期照顧站之探討,無日期,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179383(最後瀏覽日期:2024年3月)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長照2.0,讓照顧的長路上更安心,2022年7月,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1e9bc8a6-99bc-41a5-b91f-96e6df4df192(最後瀏覽日期:2024年3月) 吳淑瓊、莊坤洋( 2001 )。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0(3),192-201。https://doi.org/10.6288/TJPH2001-20-03-05。 吳鄭善明( 2015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年人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頁 1-140。 卓春英(2017)。社會福利民營化之實踐與省思-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實施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9),112-140。 官有垣、杜承嶸、王仕圖( 2018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的社會影響:台灣家 扶基金會的個案分析〉。《國家與社會》,20,1-52。 林金定, 嚴嘉楓, & 陳美花. ( 2005 ). 質性研究方法: 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 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3(2), 122-136。 社企流,從光譜圖認識社會企業的精神與運作內涵,2021年3月,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7774(最後瀏覽日期:2024年5月)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高齡化時程,2022年8月,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D527207EEEF59B9B(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3月) 張育銓. ( 2016 )。明星社造團隊沒有轉型為社會企業的因素探索. 育達科大學報, (43), 141-162。 梁易慈, & 王仕圖( 2023 )。從社會資本談社區型社會企業的發展與創新: 以東片寶石村社會企業為例。 陳慶餘( 2018 )。迎向長照2.0-緒言。台灣醫學,22(3),252-252。 廖彩雲、蘇琦雯( 2022 )。長期照顧服務使用意願之研究。商管科技季刊,23(3),287-319。 蔡振義(2021)。社區型社會企業與生態系統發展-價值共創觀點。輔仁管理評論,28(1),69-106。 鄭夙芬、林雅琪、洪曉婷、葉雅玲、謝文中、鄭期緯( 2009 )。高雄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永續發展可能性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26 期,頁 254。 黎淑媛、賀湘邦、黃長發(2022)。社區關懷據點的發展與困境-由NPO的觀點視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7(1),25-42。 Chrisman, J. J. and A. M. Peredo (2006). Toward a Theory of Community-Based Enterpris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1(2), 309-328. Somerville, P. and G. McElwee (2011). Situating Community Enterprise: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3(5), 317-330. Wiles, J. L., Leibing, A., Guberman, N., Reeve, J., & Allen, R. E. (2012). The meaning of “aging in place” to older people. The gerontologist, 52(3), 357-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