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88.212.5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聖智
作者(外文):Lin, Sheng-Chih
論文名稱(中文):竹竹苗地區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心理資本及生涯召喚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areer Call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指導教授(中文):顏國樑
指導教授(外文):Yen, Kuo-Liang
口試委員(中文):謝卓君
賴協志
口試委員(外文):Hsieh, Chuo-Chun
Lai, Hsieh-Chi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11093511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國中教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參與心理資本生涯召喚
外文關鍵詞: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psychological capitalcareer call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心理資本及生涯召喚關係之現況及差異情形,分析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心理資本與生涯召喚之關係,以及社群參與、心理資本對生涯召喚的預測力。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分層隨機抽樣抽取竹竹苗地區(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國民中學教師共535位,回收問卷491份,有效問卷483份,可用率約為98%。問卷回收後分別以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依據研究結果,歸納結論如下:
一、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屬中高程度,其中以 「反思回饋」層面程度最高。
二、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心理資本屬中高程度,其中以 「希望」層面程度最高。
三、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生涯召喚屬中高程度,其中以 「利他助人」層面程度最高。
四、不同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地區及學校規模的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擔任職務及學校規模的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在教師心理資本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學校地區及學校規模的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在教師生涯召喚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七、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心理資本與生涯召喚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八、竹竹苗地區國中教師的「韌性」對生涯召喚有最高的預測力。
依據上述的研究結論,研究者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國中教師本身以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differenc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areer call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It also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areer calling, as well as the predictive role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career calling.
The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in the study to survey teach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adopted to select 535 teachers, 491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and 48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an availability rate of 98%. After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is at a medium to high level, with the "Reflection and Feedback" dimension being the highest.
2.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is at a medium to high level, with the "Hope" dimension being the highest.
3.The level of career call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is at a medium to high level, with the "Altruism" dimension being the highest.
4.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years of service, job positions, school regions, and school sizes.
5.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genders, job positions, and school sizes.
6.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career call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school regions and school sizes.
7.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areer call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8."Resilience"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region Hsinchu and Miaoli has the highest predictive power for career calling.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心理資本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生涯召喚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社群參與、心理資本與生涯召喚的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4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49
第一節 國中教師社群參與、心理資本與生涯召喚之現況 49
第二節 國中教師社群參與、心理資本與生涯召喚差異分析 51
第三節 國中教師社群參與、心理資本與生涯召喚相關分析 67
第四節 國中教師社群參與、心理資本與生涯召喚影響關係 70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93
壹、中文部份 93
貳、英文部份 101
附錄 107
附錄一 「國中教師學習社群」相關碩博士論文摘要表 107
附錄二 「國中教師心理資本」相關碩博士論文摘要表 111
附錄三 「生涯召喚」相關碩博士論文摘要表 117
附錄四 預試問卷 125
附錄五 正式問卷 127
附錄六 問卷授權同意書 131

壹、中文部份
丁一顧(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集體效能感關係模式驗證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7,1-26。
丁一顧(2014)。國小校長教練式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7(3),117-151。
丁一顧、江姮姬(2020)。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徵研究之分析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6(2),135-162。
尤天利(2012)。台中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方伯晃(2017)。桃園市國小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對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
王玉珍、吳清麟(2017)。成人生涯召喚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9(1),1-21。
王秀槐(2018)。從心出發:教師生涯使命感之概念探討,量表編製與實踐策略研究。取自國科會歷年專題研究計劃查詢網頁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2022134
王俊傑(2012)。國中體育教師心理資本對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之預測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王俊傑、王元聖(2014)。北部高中職體育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36,1-11。
王品霏(2018)。國小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休閒調適策略影響教學投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王敏(2020)。活出使命—經生涯轉換諮商心理師之生涯召喚經驗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王維芳(2017)。護理臨床教師感受到的壓力和支持以及其使命感:重複測試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江嘉杰(2014)臺灣地區教師領導研究之分析。學校行政月刊,90,1-25。
江蕙伶、張繼寧(2011)。師資培育小辭典。台灣師資培育電子報,24,1-6。
余碧榕(2015)。桃園市國小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對工作滿意度與敬業貢獻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
吳芓嫻(2019)。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
吳函芸(2009)。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五南。
吳欣怡(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吳俊德(2023)。服務領導與生涯召喚對留任意願之影響-以微型餐飲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醒吾科技大學。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三化取向理念與實務。五南。
吳彥彣(2016)。國民中學組織創新氣氛對教師創新教學影響之研究:以心理資本為中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吳盈瑩(2023)。國小教師社會認知取向生涯召喚滿意模型之驗證暨團體諮商介入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吳清山(2012)。教育幸福的理想與實踐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20,5-15。
呂宛蓁、陳志一、吳明翰(2018)。運動員使命感中文版量表的發展與驗證。臺大體育學報,35,11-19。
宋宥賢(2017)。提供愛與關懷背後的辛酸(二)—國中專輔教師之工作滿意度探究:實務與政策的對話。新社會政策,51,70-80。
李旭梅、林如玉(2016)。以資源保存理論,論心理資本、幸福感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聯性。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1),69-89。
李政龍、張維志、許吉越、侯碧燕(2017)。角力選手心理資本對運動表現之影響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1),106-115。
李家安、郭昭佑(2014)。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新觀點—從第三域的視角出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2),101-105。
李新民(2009)。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及其與工作表現的潛在關聯。幼兒保育學刊,7,1-23。
李靜瑀(2014)。國民中學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李懿文(2023)。中年女性助人者生涯召喚之自我敘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周昱帆(2019)。諮商心理師外在工作滿意度、生涯召喚與生涯承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周啟葶、黃玟君(2015)。線上學習社群與職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1,1-32。
周進洋、陳雅智(1999)。國中理化教師的行動研究:專業改變與學習社群。科學與教育學報,3,27-51。
周聖邦(2017)。主管心理資本、團隊工作敬業與團隊績效關係-團隊成員交換關係扮演的調節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林文正(2012)。國小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學效能、工作滿意度及主觀幸福感關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妤蓁、吳勁甫(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研究之後設分析:教師與學校背景變項效應之探討。教育科學期刊,16(2),27-52。
林志鈞、邱美璇(2019)。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心理資本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知識分享為中介變項。明新學報,43(2),44-65。
林志鈞、莊坤財(2018)。國小教師心理資本對團體凝聚力的影響-情緒勞務、休閒調適之中介效果。慈惠學報,14,72-100。
林孟郁、鍾武龍、張月霞(2015)。實踐社群中的知識螺旋:高職教師在開發科學實驗課程的知識轉化。教育實踐與研究,28(2),117-148。
林忠仁(2010)。國民小學校長分佈領導、灰猩猩效應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梅琴(2012)。教師熱情與教育使命感對師資培育的意義。臺灣教育,676,2-9。
林惠彥、陸洛、吳珮瑀、吳婉瑜(2012)。快樂的員工更有生產力嗎? 組織支持與工作態度之雙重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4(4),451-469。
林斯嫺(2013)。國民中學校長靈性領導、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林祺然(2022)。桃園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情緒勞務、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林寶羚(2018)。國中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經驗之探究-以參與精進師培計畫之社群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林獻堂(2018)。國中教師職涯停滯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以心理資本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邱美櫻(2016)。教師生涯召喚、生涯調適力與生涯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施政宏(2015)。高中科展指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壓力來源與教學效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洪妙如(2015)。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情緒勞務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洪慈妤(2018)。新北市國中教師心理資本、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胡珈華(2019)。家庭優勢對生涯召喚發展之影響經驗研究-以邁向成年之成年前期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范植棠(2020)。全職實習諮商師生涯召喚對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倪福德、曾敏豪、陳文銓、張家銘(2015)。大學羽球選手心理資本與運動成就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2(2),29-45。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教育行政雙月刊,69,138-158。
徐淑華、葉弼雯(2010)。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苗栗地區國小教師為例。台灣首府大學學報,1(1),1-21。
涂茵晴(2019)。高雄市國中小教師心理資本與專業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秦夢群、簡瑋成、張義雄(2018)。國中校長學習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生學習表現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41(1),1-30。
翁暄睿、陳慧綺(202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教學創新影響之研究:以正向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項。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3(3),113-138。
馬喃瑜(2022)。國中教師自我領導、心理資本與職務傾注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高子云(2020)。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探究-以「星平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夏雯(2010)。台北縣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張國保(201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角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15-18。
張媛甯、張書鳳(2016)。臺南市國民中學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102,175-200。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陳美丞與林淑華(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與王瓊珠(2011)。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教育研究,201,5-27。
張覺夫(2022)。使命感與利他行為調節工作特質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社工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部(2009a)。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注意事項。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b)。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52
粘家綺(2016)。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集體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許銘顯(2011)。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
郭盈彣(2022)。在陪伴中活出真我-偏鄉孩童照顧者生命經驗與生涯召喚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貞伶(2014)。高雄市國中教師組織溝通、正向心理資本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立強(2017)。教師生涯使命感內涵及發展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0(3),68-88。
陳佳君(2022)。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社會支持、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陳怡安(2021)。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班級經營與教師主觀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陳泓宇(2022)。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陳芝穎(2020)。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陳柏霖、洪兆祥、余民寧(2014)。大學生心理資本與憂鬱之關係:以情緒幸福感為中介變項。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4),23-45。
陳美純、吳貞慧(2019)。參與Facebook 網路學習社群與提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萬能學報,4,31-52。
陳美惠(2021)。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困境分析與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陳殷哲、賴儀娟(2021)。角色壓力與職場退縮傾之研究-以心理資本為調節變項。中華行政學報,28,45-77。
陳堂瑋(2019)。諮商心理師生涯召喚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銘峰(2011)。嘉義縣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陳慧綺(201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彭愉鈞(2021)。國民中學教師學習領導、專業學習社群參與和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彭瑞振(2017)。真誠領導、團隊敬業貢獻、正向心理資本與員工創造力:一個跨層次的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7(4),37-60。
湯凱筑(2017)。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的態度及行為對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馮雅涵(2021)。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學效能與職業認同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黃秀芳(2012)。新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專業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黃建翔、吳清山(2013)。提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可行策略探究:「資料導向決定」觀點。教育研究學報,47,39-58。
黃政傑(2021)。開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未來。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5),1-8。
黃琪媛(2018)。知覺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核心自我評價為中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黃詠晴(2019)。使命感、諮商自我效能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諮商心理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黃毓琪(2012)。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健康、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態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黃照貴、顏郁人(2009)。以關係承諾觀點探討虛擬社群不同參與程度成員之行為。資訊管理學報,16,57-81。
黃寧瑤(2022)。體驗教育引導員生涯召喚、專業承諾、工作滿意度與恆毅力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麗鴻、黃芳銘(2012)。國小教師心理資本、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αβγ量化研究學刊,4(1),29-53。
楊珮琪(2017)。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的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楊珮綺(2021)。醫院藥師生涯召喚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組織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楊順翔(2022)。邁向成人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積極因應與生涯召喚之關係—認同探索型態調節效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葉子明、朱貴鳳(2022)。影響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前置因素研究。國立金門大學學報,10(1),1-31。
詹子弘(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品質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詹汝筠(2023)。父母心理控制、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召喚之相關研究-以桃園市某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劉育綺(2015)。國中教師心理資本、工作負荷與工作倦怠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劉佳昀(2022)。讓使命感延續:TFT教師支持系統與教師工作形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劉品君(2018)。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信任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劉倚禔、吳勁甫(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6(1),157-169。
劉曉芬、陳清梅(2020)。矢志為師--師資生靈性取向生涯召喚之探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3(1),1-26。
蔡佩真(2017)。新北市國小教師情緒勞務、生涯召喚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孟樺、蔡孟寧、陳學志、湯凱筑(2020)。專業學習社群態度及參與學習社群頻率對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之影響。創造學刊,10(2),29-51。
蔡俐萍(2014)。國民中學組織健康、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蔡舜宇(2021)。選你所愛:生涯召喚探尋歷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蔡進雄(2003)。學校領導的新思維:教師學習社群的建立。技術與職業教育,78,42-46。
蔡進雄(2006)。論心理資本與學校經營領導。台灣教育,639,33-37。
蔡雅如(2020)。使命感、核心自我評價、知覺組織氣氛與國小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鄭如華(2016)。屏東縣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鄭博真、鄭詩怡(2018)。技職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1),103-123。
鄭意茹(2015)。成為一位教師的使命感之敘說研究-以曾是代理身分之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鄭燕娟(2019)。臺南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教師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鄭瀛川、宋承岷(2021)。臺灣心理資本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臺灣諮商心理學報,9(1),1-30。
蕭子辰(2015)。組織支持、心理資本和健康影響國中教師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
蕭子辰、黃芳銘(2016)。組織支持、心理資本和健康影響國中教師工作倦怠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5(1),121-135。
蕭佳純(2020)。創意教學信念與創意教學行為關聯之研究:以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的動機與情形為中介變項。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8(1),1-37。
蕭佳純(2023)。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量表編製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54(3),583-607。
賴佩青(2015)。臺中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社會支持與正向心理資本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賴協志(2014)。活化教學的動能:教師專業學習觀點。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3),83-90。
賴協志(2018)。國民中小學教師正向領導量表之建構與運用:學習領域召集人觀 點。教育政策論壇,21(2),131-164。
賴亮瑋(2021)。運用混合研究探討我國勞動檢查員情緒勞務、生涯召喚與工作滿意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龍志浩(2016)。國民中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教師心理資本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謝紫菱(2019)。組織支持、有效專業發展活動、專業發展正向影響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清華教育學報,36(2)。91-122。
謝傳崇、李孟雪(2017)。國民小學校長翻轉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0(2),151-184。
謝傳崇、李俊璋(2015)。校長肯定式探詢對教師心理資本影響之研究。學校行政,100,1-23。
簡睿清(2023)。工作卑微感與工作改變意圖影響機制之研究:職業使命感的調節式中介模型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顏國樑(2016)。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帶動教師專業成長的浪潮。師友月刊,588,14-18。
顏國樑、倪惠軒(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成長新取向。台灣發展教育論壇,1,1-30。
蘇聖富(2017)。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態度、心理資本、主觀幸福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鐘珮純、余民寧、許嘉家、陳柏霖、趙珮晴(2013)。從幽谷邁向巔峰: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態類型與促進因子之探索。教育心理學報,44(3),629-646。


貳、英文部份
Allan, B. A., & Duffy, R. D. (2013). Calling, goal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2(3), 451-464.
Argyris C. (1994). Good communication that blocks learn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 77–85.
Avey, J. B., Luthans, F., & Mhatre, K. H. (2008). A call for longitudinal research in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9, 705-711.
Avey, J., Reichard, R., Luthans, F., & Mhatre, K. H. (2011).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performanc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2, 127-152.
Avey, J. B. (2014). The left sid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New evidence on the antecedents of PsyCap.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1(2), 141-149.
Bunderson, J. S., & Thompson, J. A. (2009). The call of the wild: Zookeepers, callings, and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deeply meaningful work.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4(1), 32–57.
Cole, M. S., Bruch, H., & Vogel, B. (2006). Emotion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supervisor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hardiness on employee cynicism.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4), 463–484.
Cheng, L., Zhang, H. M., Wu, H. P., and Chen, R. (2020). The effect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career commitment, with moderating mediating effects. Teach. Educ. Res. 32, 87–95.
Dik, B. J., & Duffy, R. D. (2009). Calling and vocation at work: Definitions and prospect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7, 424-250.
Dik, B. J., Duffy, R. D., & Tix, A. P. (2012). Religion, spirituality, and a sense of calling in the workplace. In P. C. Hill & B. J. Dik (Eds.),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workplace spirituality (pp.113-134). Charlotte, NC: Information Age.
Dobrow, S. R., & Tosti-Kharas, J. (2012). Listen to your heart? Calling and receptivity to career advice. J. Career Assess. 20, 264–280.
Dobrow, S. R., & &Tosti-Kharas, J. (2011). Ca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cale measure. Person. Psychol. 64, 1001–1049.
Douglass, R. P., & Duffy, R. D. (2015). Calling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6, 58–65.
Duffy, R. D., & Sedlacek, W. E. (2010). The salience of a career call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Exploring group differences and links to religiousness, life mean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Carr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9(1),27-41.
Duffy, R. D., Dik, B. J., Douglass, R. P., England, J. W., & Velez, B. L. (2018). Work as a calling, a theoretical model. J. Counsel. Psychol, 65, 423–439.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Bloomington, 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DuFour, R., DuFour, R., & Eaker, R. (2008). Revisi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New insights for improving schools. Solution Tree.
DuFour, R. (2004).What is a ”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1(8), 6-11.
Elangovan, A. R., McLean, M., & Pinder, C. C., (2010). Calling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6(3), 428-440.
Festinger, L., Schachter, S., & Back, K. (1950). Social pressures in informal groups; a study of human factors in housing. Harper.
Hairon, S., Goh, J.W.P., & Chua, C.S.K. (2015). Teacher leadership enactment in PLC contexts: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35(2), 163-182.
Hall, D. T., & Chandler, D. E. (2005). Psychological success: When the career is a calling.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6, 155-176.
Harris, A. (2008). Distributed school leadership: Developing tomorrow’s leaders. Routledge.
Hipp, K. K., Huffman, J. B., Pankake, A. M., & Olivier, D. F. (2008). Sustai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9(2), 173–195.
Hirschi, A. (2012). Callings and work engagement: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work meaningfulness, occupational identity, and occupational self-efficacy. J Couns Psychol, 59(3), 479-485.
Hoban, G.F. (2002). Teacher learning for educational change.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rd, S. M. & Summers, W. A. (2008). Lea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Voice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 Corwin.
Hord, S.M. (Ed.) (2004).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s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rd, S.M. (1997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of continu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Hord, S.M. (1997b).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what are they and why are they important? Issues About Change, 6(1), 1-8.
Huffman J., Olivier D., Wang T., Chen P., Hairon S., & Pang N. (2015). Global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rocess: Transitioning from country perspectives to international commonal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19(3), 327-351.
Kruse, S. D., Louis, K. S., & Bryk, A. S. (1995). An emerging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K. S. Louis & S. D. Kruse (Eds.), Professionalism and community: Perspectives on reforming urban schools (pp. 23-42). Corwin Press.
Lee, M., Kim, J. W., Mo, Y., & Walker, A. D. (2022). A review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 instru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60(3), 262-287.
Leithwood, K., & Louis, K. S. (1998).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in schools. Lisse: Swets & Zeitlinger.
Letcher, L., & Niehoff, B. (2004).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ages: A behavioral economic approach. Paper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Midwe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Minneapolis, MN.
Lian, L., Guo, S., Wang, Q., Hu, L., Yang, X., & Li, X. (2021). Calling, character strengths, career identity, and job burnout in young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 a chain-mediating model. Child. Youth Serv. Rev. 120, 1–31.
Lieberman, A., Miles, M. B., & Saxl, E. R. (1988). Teacher leadership: Ideology and practice. In A. Lieberman (Ed.),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culture in schools (pp. 148–166).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uthans, F. (2002a). 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3, 695-706.
Luthans, F. (2002b).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psychological strength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6, 57-72.
Luthans, F., & Youssef, C. M. (2004). 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 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3(2), 143-160.
Luthans, F., Luthans, K. W., & Luthans, B. C. (2004).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Business Horizons, 47(1), 45-50.
Luthans, F. (2012). Psychological capital: Implications for HR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future direction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3(1), 1-8.
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 Norman, S. M.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Person. Psychol, 60, 541–572.
Luthans, F., Avolio, B. J.,Walumbwa, F. O., & Li,W. (2005).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Manag.Organ. Rev, 1, 249–271.
OECD (2008), TALIS 2008 Technical Report, OECD Publishing.
OECD (2013), Foster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among teachers. In Teaching in Focus, available at: https://www.oecd.org/education/school/TiF%20(2013)–N%C2%B04%20(eng)–v2.pdf
OECD (2019). TALIS 2018 results: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as lifelong learners Paris, France: OECD.
Osmond-Johnson, P. (2017). Lea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capital: The saskatchewa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t’s facilitator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er Leadership, 8(1), 26-42. Paris, France: OECD.
Pishghadam, R., Shakeebaee, G., & Rahmani, S. (2019). Sensory capital in education: the missing piece? Ital. J. Sociol. Educ. 11, 265–282.
Seligman, M. E. P.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3–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Doubleday.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1st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rzesniewski, A., McCauley, C. R., Rozin, P., & Schwartz, B. (1997). Jobs, careers, and callings: People's relations to their wor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1, 21-33.
Xie, B. G., Xin, X., and Zhou, W. X. (2016). Sense of work mission, a resurgent research topic. Adv. Psychol. Sci. 24, 783–793.
Zhang, C. Y., Wei, J., Zhang, J. F., and Li, C. (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training students’ sense of professional mission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Psychol. Develop. Educ. 29, 101–108.
Zhao X., Wu K., Sun B., Li W. (2022). Teacher career calling reduces burnout: the mediation effects of work eng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Front. Psychol. 1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