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 (2013)。淺談教學有困難教師協助策略:教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 (12),80-85。 丁一顧、陳佳琳 (2019)。善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師專業資本。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 (3),1-8。 王金國(2014)。「公開課」的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 (4),95-98。 王金國(2017)。談共備與有效共備之建議。台灣教育評論月刊,6(11),92-95。 王金國 (2022)。中小學實施公開授課的探討與建言。台灣教育研究期刊,1(1): 193-223。 王亭予 (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前導學校推行公開授課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王育靜 (2020)。執行教師公開授課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教師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王勝忠 (2019)。108 課綱施行後教師公開授課的新取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1),178-183。 王慈雅 (2022)。臺南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公開授課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南臺科技大學。 卯靜儒 (2017)。課程發展的典範轉移與文化建立:十二年國教課綱之教育想像與課程實踐。載於白亦方主編,課程改革 2016 回顧與展望(頁145-164)。臺北市:五南。 李子建、尹弘飆 (2005)。教師對課程變革的認同感和關注:課程實施研究的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107-128。 李俐瑩 (2019)。公開授課介入對國小六年級國語文學習成效與動機之影響 〔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朱亦琪 (2020)。臺北市小學教師公開授課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巫南萱、白雲霞 (2022)。國高中輔導科教師在公開授課中之歷程與調適研究。2022高等教育教學實踐研究教學實踐研究與創新研討會,中華大學,14-23。 何金針 (2004)。教育研究的效度問題探討。社會科學學報,12,47-82。 呂毅明 (2021)。實施公開授課之中學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對創意教學行為影響之研 究 - 以內外控信念為中介變項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 從教室出發的改革(黃郁倫、鍾啟泉,譯)。臺北市: 親子天下。 沈進成、曾慈慧、吳雅筠(2008)。休閒對壓力是種壓抑或者緩衝效果?壓力壓抑與緩衝模式之比較。戶外遊憩研究,21(4):59-92。 吳俊憲(2014)。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學習共同體之評析。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4,39-60。 吳俊憲、吳錦惠、楊家惠 (2015) 。新竹縣中小學參與學習共同體試辦計畫之研究-以國中小各一所學校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3),132-157。 吳俊憲、吳錦惠、紀藶珊、姜宏尚 (2016)。公開授課討論用 推動「精進教學」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運作模式-以學習共同體為焦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64-196。 吳清山、高新建、楊坤祥、熊儒卿、黃政傑、黃馨誼 (2019)。中小學校長公開授課。台灣教育,718,1-22。 吳清山 (202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重要議題分析及建言。台灣教育研究期刊, 1(6),1-19。 吳麗君(2017)。公開課需要更細緻的規劃與配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123-125。 林文生 (2019)。從公開授課的實踐論教師必備的備課觀課議課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37-43。 林永豐 (2018)。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轉化與教案特色。教育研究月刊,289,41-53。 林明宏 (2019)。新北市國中教師公開授課認同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林政逸、吳珮瑩(2016)。學習共同體前導學校實施情形、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師 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9(2),59-88。 林國凍(2009)。學課研究(lesson study)之初探及其在我國小學實施的可能性 探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2(1),43-60。 周家卉 (2016)。國中生活科技「公開授課」實務之探討。中等教育,67(3),96-113。 馬郁凝、柯皓仁 (2012) 。以關注本位採用模式探討大學教師參與開放式課程之研究。圖書資訊學刊,10(1),117 - 153。 洪承宇、王淳瑩 (2021) 。新制師資培育課程基準下的課程發展:「合作教學」與「教師專業社群」融入「教育實踐課程」設計。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9(2)33-60。 洪詩喬 (2022)。108課綱下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文權、盧家潔、劉家君、廖國文、姚清元 (2019)。國中教師共備觀議課困境與策略之案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121,141-156。 張孝慈、賴素卿、林淑惠(2014)。有效教學一點訣開放課堂行思學藉由共同備課、 公開授課、觀課議課與組成教師專業團隊等策略,提高英語教學效能之教學分享。國教新知,61(2),63-74。 張孟莉、張景然 (2011)。 國中綜合活動教師在教育情境中的行動選擇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3(2),33-53。 張善培(1998)。 課程實施程度的測量。教育學報,26(1),149-170。 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王瓊珠(2011)。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教育研究月刊,201,5-27。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冠學文學。 張嘉慧 (2021)。前導學校對實施公開授課之認知、參與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究 - 以桃 園市一所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張德銳(2017)。教學觀察三部曲:備課、觀課和議課。師友月刊,597,40-44。 柯慈音 (2021)。高雄市一所國民小學教師面對公開授課新政策心態、困境及因應策略 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胡佩琳 (2020)。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公開授課態度及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高新建 (2007)。課程改革理念轉化與省思。師大書苑。 郝永崴 (2014)。有效教學面面觀 (原作者:Gary D. Borich)。學富文化。 陳昱靜 (2020)。澎湖縣國民小學實施公開授課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陳柏霖 (2022)。以品味策略為調節角色:國中初任與資深教師品味信念與圓滿人生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53(3),587–616。 陳國慶 (2021)。國中教師參與公開授課之研究 - 以甜心國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徐碧芳 (2019)。新北市國民小學公開授課政策執行之研究 - 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許佳綺 (2017)。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 大學。 粘芷瑄 (2022)。國民小學校長公開授課差異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屏東大學。 教育部 (2006)。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6)。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7)。教育部辦理十二年國教課綱 - 教師公開授課與教學精進研習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活動領域。臺中市:作者。 教育部(202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諮商輔導支持體系設立辦法。臺北市:作者。https://tcare.k12ea.gov.tw/。 黃月美、歐用生(2013)。美國大學教學改革的新典範~日本「單元教學研究」的應 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6(2),57-88。 黃心瑜 (2020)。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行教師 主導教學觀察 (TDO) 公開授課之 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黃心瑜、王金國 (2020) 。國小教師專業社群推行授課教師主導教學觀察(TDO)公開授課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129,93-114。 黃旭鈞、章寶仁。(2022)。實施公開授課提升教師專業初探:現況、挑戰與因應策 略。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3),121-151。 黃怡瑜 (2022)。教師公開授課對於教學效能與時間管理關係之研究 - 以桃園市國小 教師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黃昭勳(2019)。「打開教室,看見專業」—教師公開授課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7),107-111。 黃庠崴 (2022)。臺北市國小教師公開授課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黃政傑 (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冠學文化。 黃惠卿(2017)。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觀課之現況及影響觀課因素之研究 〔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黃源河、符碧真(2011)。揭開日本學生傑出表現背後的祕密:教學研究。教育 科學研究期刊,56,69-97。 黃嘉晧 (2020)。國小教師學校組織氣氛、公開授課看法與教學效能之關聯性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梁璋玲 (2022)。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十二年課程綱要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之研 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游秀靜、唐淑華 (2015)。因「被看見」而「能看見」:「學習共同體公開授課」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66(1),16-39。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5)。公開授課:課程教學領導新趨勢。新北市:作者。 國教署 (2016)。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臺中市:作者。 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育資源整合平台 (2022)。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臺中市:作者。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22)。臺北市:作者。 楊晴芳 (2021)。教師專業成長對話 - 公開授課之議課探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 楊嘉雯、李麗日(2013)。國小代理教師壓力與壓力影響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4:137-165。 劉世雄(2017)。臺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2),43-76。 劉世雄(2020)。素養導向的教學實務:教師共備觀議課的深度對話(2版),五南出版社。 劉世雄、陳怡君 (2023)。深化備觀議課內涵以促進教師分享式專業對話之研究。 教育學誌,49,1-32。 劉芯玓 (2022)。國民中學校長實施公開授課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 大學。 劉玳君 (2021)。108課綱下國小校長公開授課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 蔡清田、 陳延興 (2013)。國民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意涵。課程研究,8(1),1-14。 蔡瑞軒 (2022)。運用層級分析法探究國民小學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蔡麗萍 (2019)。宜蘭縣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公開授課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東華大學。 鄭章華、林佳慧、蔡曉楓 (2021)。發展以教師對話為取向之數學課堂教學研究分析架 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7(3),1-39。 潘淑琦(2019)。面對十二年國教校長公開授課之實施與因應。學校行政,121,157- 184。 潘慧玲、李麗君、黃淑馨、余霖、薛雅慈(2014)。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1.1 版。 http://mail.tku.edu.tw/panhlw/hamdbook1.1/mobile/index.html 潘慧玲(2017)。促動改變的扳手:學習共同體影響學校變革之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 刊,62(4),209-239。 潘慧玲、洪瑞璇 (2022)。共治共學觀關乎課程變革?教師對十二年國教課綱變革意向 的影響因素。當代教育研究季刊,30(1),1-37。 歐用生(2013)。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21-148。 歐宗明 (2019)。系統觀察法於體育課公開授課觀察之應用。學校體育,10,13-27。 賴光真、張民杰(2019)。授課教師主導的教學觀察(TDO)與公開授課的分析比較。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73-80。 賴光真 (2022)。公開授課實施缺失之檢討評析-兼論課綱法規及學校實施之修訂調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7),112-121。 盧敏玲 (2007)。能優化課堂教與學的觀課。教師中心傳真,62,2-3。 蕭錫錡、楊豪森、黃天助 (2007)。面對課程變革高職校長課程領導困境之研究。 高雄師大學報,23,51-66。 謝育臻 (2020)。國小教師參與十二年國教體育教學增能與公開授課。學校體育, 181,66-75。 謝翠霞 (2018)。國民小學校長實施公開授課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 大學。 簡紅珠(2007)。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改善:借鏡日本小學教師的學課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58,130-140。 顏國樑 (2017)。國民中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的做法、困境及因應策略。新竹縣教育 研究集刊,17(1),1-18。 藍偉瑩(2017)。三部曲—共備、觀課與授課。2021.12.22引用 http://case.ntu.edu.tw/CASEDU/?p=9933 。
貳、英文部分 Asanuma, S. (2012). Lesson study and curriculum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Japa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1),25-32. Bell, A., & Mladvonic, R.(2008). The benefits of pee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 for tutor development. High Education, 55,735-752. Berliner, D.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 Charles W. Haunt Memorial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 New Orleans, LA. Berman, P., & McLaughlin, M. W.(1976).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e Educational Forum, 40(3),354-370. Cochran-Smith, M., & Lytle, S. L. (1999). Chapter 8: Relationships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eacher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4(1),249‒305. Doppenberg, J. J., den Brok, P. J., & Bakx, A. W. E. A. (2012). Collaborative teacher learning across foci of collaboration: Perceived activities and outcom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8(6),899-910. Fullan, M.(1992).Successful school improve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erspective. Open University Press. Fullan, M. & Pomfret, A.(197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1),335-397. Fuller, F. F. (1969). Concerns of teachers: 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6,207-226. Fuller, F. F., & Bown, O. H. (1975). Becoming a teacher. Teacher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Goodson, I.(2001). Social histories of educational chan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2(1), 45-63. Good, T., C. Wiley & Florez, I. (2009). “Effective Teaching: an Emerging Synthesis”, in Saha L.J. and Dworkin A.G. (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s and Teaching, Springer, Boston,MA,https://doi.org/DOI:10.1007/978-0-387-73317-3_51 Gupta, D., Appelgate, M., Dick, L., Soto, M., & Broderick, S. (2018). Reaching new possibilities on lesson study collaboration. Curriculum & Teaching Dialogue, 20(1,2),129‒131. Hall, G. E., George, A.A., & Rutherford, W. L.(1977). Measuring stages of concern about the innovation: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SoC Questionnaire. Austin, TX: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ERIC No.: ED147 342). Hall, G., Hord, S. (1987). Change in Schools: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Kwakman, K. (2003).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activiti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2), 149-170. Lewis, C., Perry, R., Friedkin1, F., & Roth1, J. R. (2012). Improving teaching does improve teachers: Evidence from lesson stud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63(5), 368-375. Lincoln, Y. 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London,UK: Sage. Martinez, F., Taut, S., & Schaaf, K. (2016). Classroom observation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49,15-29. Matheson, D (2001). Those unschooled minds: home-educated children grow up. Educational Review, 53(1),88-88.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Murata, A. (2010). Teacher learning with lesson study. Oxford, England: Elsevier. Nicholls, A., & Nicholls, S. H. (1978). Developing a curriculum: A practical guide (2nd e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Prochaska, J. O., Redding, C. A., Harlow, L. L., Rossi, J. S., & Velicer, W. F. (1994).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 and HIV prevention: A review.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21(4),471-486. Richardson, V., & Placier, P.(2001). Teacher change. In Richardson, V.(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4th ed.)(pp.905-950).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ito, E., & Atencio, M. (2013). A conceptual discussion of lesson study from a micro-political perspective: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pupil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31,87-95. Snyder, J., Bolin, F., & Zumwalt, K.(1992).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402-435). New York: Macmillan Pub. Co. Siddiqui, Z. S., Jonas-Dwyer, D., & Carr, S. (2007). Twelve tips for pee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 Medical Teacher, 29,297-300. Tayor S.J., &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cond Edition. London:Wilsy. Unruh, A., & Turner, H. E. (1970). Supervision for change and innovation. Houghton Mifflin. Waugh, R. F., & Godfrey, J.(1995). Understanding teachers’ receptivity to system-wide educational chan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3(3),3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