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35.19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哲民
作者(外文):Chen, Che-Min
論文名稱(中文):在傳統與文明之間尋找希望:當代那羅部落的社會生活
論文名稱(外文):Seeking Hope In Between Tradition and Civilization: The Social Life of the Contemporary Naro Tribe
指導教授(中文):林浩立
指導教授(外文):Lin, Hao-Li
口試委員(中文):童元昭
邱韻芳
口試委員(外文):Tung, Yuan-Chao
Chiu, Yun-F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號:110046502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中文關鍵詞:前山與後山泰雅族線條理論希望
外文關鍵詞:Exterior Mountain and Interior MountainTayal peopleTheory of linesHop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過往的研究顯示,新竹縣的尖石鄉,在特定的歷史脈絡下,被分割成了「前山」與「後山」兩個區域。在日治時期,前山被視為是降伏的泰雅人,後山則是未降伏的泰雅人,且隨著政治中心被定位在淺山區域,前山變成文明、進步的象徵,後山則是代表貧窮與落後。然而隨著觀光興起,以及政治條件的轉變,後山泰雅人轉變成為「純淨」且保留傳統文化的泰雅人,前山則成為受「污染」漢化的泰雅人。在這樣的情景下,隨著新自由主義的浮現,後山再進一步的成為抵抗外來資本入侵的傳統領域守護者,前山則進入了階級化的社會。
然而本研究透過被定位為中繼站,位於前山的那羅部落為案例,試圖打破過往理解「前山」與「後山」,文明/自然,現代化/傳統,平權/階級等過於二元對立的視角,望向介於兩者之間動態且複雜的地帶,說明當代那羅部落的居民,是如何超越以土地為基礎的抵抗方式,來回應新自由主義與國家的力量。並且透過Tim Ingold 線條理論哲學式的思考方式,進一步地說明「前山」與「後山」並不單純只是兩個區域朝向不同的發展方向,而是一個尖石泰雅人與國家和資本應對的一個過程。而從那羅一個名「守護部落希望工程」的案例中,將再進一步地去看見人們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尋希望的可能性。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Jianshi Township in Hsinchu County was divided into two regions,“Exterior Mountain 前山”and“Interior Mountain後山,” with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Exterior Mountain was considered the territory of the surrendered Tayal people, while the Interior Mountain was home to the unsurrendered Tayal people. As the political center was established in the shallow mountain areas, the Exterior Mountain became a symbol of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whereas the Interior Mountain represented poverty and backwardness. However, with the rise of tourism and changes in political conditions, the Interior Mountain Tayal people transformed into the "pure" and culturally traditional Tayal, while the Exterior Mountain Tayal became "polluted" and assimilated with Han culture. In this scenario,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oliberalism, the Interior Mountain further became the guardian of traditional territory resisting external capitalist invasion, while the Exterior Mountain entered a stratified society.
However, this study uses the Naro tribe, located in the Exterior Mountain and positioned as a relay station, as a case to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binary perspectives of "Exterior Mountain" and "Interior Mountain," civilization/nature, modernization/tradition, and equality/class. It aims to explore the dynamic and complex area between these dichotomies. The study illustrates how contemporary residents of the Naro tribe transcend land-based resistance methods to respond to the forces of neoliberalism and the state. By employing Tim Ingold's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lines, it further explains that "Exterior Mountain" and "Interior Mountain" are not merely two regions heading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directions but represent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Jianshi Tayal people, the state, and capital. Through the example of the Naro tribe's "Hope Guardian Project," the study further examines how people find possibilities for hope within this proces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9
第四節 研究貢獻 ..................................................................................... 2
第五節 章節安排 ..................................................................................... 12
第二章 那羅一到六:沒有中間的中繼站...................................................... 14
第一節 那羅一到六,是一個也是多個部落.................................................. 14
第二節 那羅(Lalu):從長滿柿子的地方到香草部落................................. 19
第三節 山川、溪谷、獸路,爸爸的楓樹林、與哥哥牽手走過的路............... 24
第四節 小結 ............................................................................................ 31
第三章 在文明的道路之間:往返於部落與城市的生活................................. 33
第一節 回到故鄉.......................................................................................... 35
第二節 在都市與部落之間............................................................................ 45
第三節 離開部落?...................................................................................... 53
第四節 小結................................................................................................ 61
第四章 在部落與他者(被迫?)共存.......................................................... 64
第一節 從黑暗的時代到部落教室的建立室................................................... 68
第二節 被接納的外地人............................................................................... 70
第三節 外來者與其他的外來者.................................................................... 71
第四節 作為外來者:我是尤命也是mugan(漢人).................................... 74
第五節 結語:面對未來............................................................................... 79
第五章 望向守護部落希望的工程.................................................................. 82
第一節 承接:那羅蔬果站............................................................................ 83
第二節 離散與聚集:那青籃球隊.................................................................. 87
第三節 凝聚:部落音樂會............................................................................ 90
第四節 小結.................................................................................................. 95
第六章 結論...................................................................................................98
參考文獻..........................................................................................................103
丁立偉
2022 多面性基督宗教在臺灣南島民族的體現:新竹縣山區部落及都市社區的泰雅族基督徒之神學觀與信仰實踐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丁華、古允文
2006 戰場轉換-青壯年常備役退伍軍人轉業困境初探。復興崗學報88:123-147。
小花電影有限公司
2018 Muakai的跨世紀婚禮。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王梅霞
2023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靜儀
2010 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營造:臺中縣的個案研究(1965-2005)。臺灣文獻卷期61(4): 299-325。
李亦園
1979 社會文化變遷中的臺灣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五個村落的初步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 1-29。
李威宜
2021 環境人類學方法論的探索:與Tim Ingold對話。臺灣人類學刊 19(2):1-8。
邱韻芳
2012 服務、學習與觀光:當人類學家遇見大專山地服務團。華人應用人類學刊1(1):89-115。
林一宏、王惠君
2007 從隘勇線到駐在所:日治時期李崠山地區理蕃設施之變遷。臺灣史研究14(1):71-137。
林益仁
2021 我在泰雅生態農耕敘事中的走動:對Tim Ingold的呼應。臺灣人類學刊 19(2):9-56。
吳秋緯
2013 泰雅gaga的消逝與重生:以尖石鄉前山部落的兩個事件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
官大偉
2013 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 Mrqwang 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70:69-105。
2014a 原住民族土地權的挑戰:從一個當代保留地交易的區域研究談起。考古人類學刊80:7-51。
官大偉、林益仁
2008 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P109 – 141。
周政男 編
2017 新竹地區煤礦史論著彙編(上冊)。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2017 新竹地區煤礦史論著彙編(下冊)。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林開世
2014 對臺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刊於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林淑蓉、陳中民、陳瑪玲主編,頁217-251。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洪廣冀、林俊強
2004 觀光地景、部落與家從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的觀光發展 探討文化與共享資源的管理。地理學報37:51-97 。
洪廣冀、何俊頤
2018 自然資源治理與原住民部落發展:後發展與後人類的視角。考古人類學刊89:93-141。
陳文德
2014 文化產業與部落發展:以卑南族普悠瑪(南王)與卡地布(知本)為例。考古人類學刊80:103-140。
2016 當代地方社會的面貌:以一個卑南族聚落空間的發展為例。刊於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黃應貴、陳文德編,頁131-175。臺北:群學。
2020 從社會到社群性的浮現: 卑南族的家、部落、族群與地方社會。 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文學、邱韻芳
2017 大學協力下的部落治理-以暨南大學參與眉溪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1):1-26。
陳昱安
2017 臺灣水稻田轉作政策之思維演變。農政與農情 301。
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
2010 台灣原住民的遷移及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刊於[In] 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黃樹民、章英華主編,頁51-120。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猴子拿相機工作室
2018 cenvulj ta vuvu祖靈的召喚。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鄒宗翰
2012 生活中的保力達--新竹縣泰雅國中生的成長故事。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黃郁茜
2021 論路徑、行走,與創造路徑——從雅浦與蘭嶼的村落路徑談起。臺灣人類學刊 19(2):57-106。
黑帶 巴彥
2022 泰雅文化新編。新竹:新竹縣文化局縣史館。
黃厚銘、曹家榮
2015 「流動的」手機:液態現代性的時空架構與群己關係。新聞學研究124: 39-81。
黃應貴
1975 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85-95。
1992 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2a 「文明」之路。第一卷,「文明化」下布農文化傳統之形塑(1895-1945)。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2b 「文明」之路。第二卷,「現代化」下文化傳統的再創造(1945-199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2c 「文明」之路。第三卷,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地方社會(1999迄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6 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及社會想像。刊於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黃應貴、陳文德編,頁1-46。臺北:群學。
2022 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臺北:三民。
楊士範
2014 都市阿美族工地板模工班的勞動過程:一個日常生活史角度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2010 成為板模師傅:近五十年台北縣都市阿美族板模工師傅養成與生命史。台北:唐山。
葉高華
2023 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董建宏
2012 站在台灣農業發展的十字口:1970年代台灣農業政策轉變對農地與農業、農村發展之衝擊。大學與社會參與2:56-76。
鄭宇荃
2022 國有/私有制下土地權利觀的斷裂、延續與再生:以尖石鄉那羅四部落泰雅族人戰後的經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
劉柳書琴
2020 印刷媒介中的尖石鄉泰雅族李崠山事件記憶。臺灣文學學報37: 123-164。
錢乃瑜
2014 尖石泰雅鄉的前山與後山:地域資本化下的族群政治空間。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清美
2019 香菇衝突-泰雅族尖石後山部落在林務局治理下的歷史反思。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
顏愛靜、陳亭伊
2011 原住民傳統領域共同管理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地理學報61:1-30。
Clifford, James
2017[2013] 復返: 21世紀成為原住民,林徐達、梁永安譯。臺北:桂冠。
Friedman P. Kerim
2018 The Hegemony of the Local: Taiwanese Multiculturalism and Indigenous Identity Politics. boundary 2 45 (3): 79–105.
Ingold, Tim.
2007 Lines: A Brief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2015 The Life of Lines. London: Routledge.
2017  On Human Correspondenc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23(1): 9-27.
2018  Anthropology: Why It Matters. Cambridge: Polity.
2021  Correspondences. Cambridge: Polity.
Ingold, Tim and Jo Lee Vergunst, eds.
2008  Ways of Walking: Ethnography and Practice on Foot.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Creativity and Perception. Aldershot: Ashgate.
Moore Jerry D.
2019 Visions of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and Theorists, Fifth Edition.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ld.
Stainton, Michael
2006[1999] 後山、前山、Mugan: Categories of self and other in a Tayal village。刊於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93-424。台北市 : 順益
We Can工作室
2015 主場:那羅部落籃球隊。新竹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