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22.18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瑋宸
作者(外文):Lin, Wei-Chen
論文名稱(中文):務農如何可能?青年農民從農與留農的社會條件與支持網絡──以麥寮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How is Farming Possible? Social Conditions and Support Networks for Young Farmers to Start Engaging and Continue Working in Agriculture — A Case Study of Mailiao
指導教授(中文):陳瑞樺
指導教授(外文):Chen, Jui-Hua
口試委員(中文):許甘霖
鍾怡婷
口試委員(外文):Hsu, Kan-Lin
Chung, Yi-T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10045507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青年農民農業社會條件支持網絡麥寮
外文關鍵詞:Young FarmersAgricultureSocial ConditionsSupport NetworksMailiao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麥寮被在地人稱為風頭水尾之處,意指風大又是水源尾端,這句話被用來指稱不宜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惡劣地理環境。但在六輕設址建廠之後,麥寮搖身一變,成為雲林海線發展最為快速的鄉鎮。麥寮當前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與六輕為共生的關係,在這樣的發展下,原有的農業該何去何從?本研究聚焦於農業人力的延續,以訪談和參與式觀察為方法,探討青年農民如何得以務農?其所憑藉的條件為何?青年農民如何取得這些社會資源?這些資源又是鑲嵌在什麼網絡間?網絡如何運作,讓資源得以流通?
  本研究提出青農從農與留農所需務農條件包含客觀資源和主觀因素。客觀資源包含資金、土地、知識與技術、人力、通路等五項條件,青農在從農與留農不同時期,對於各項條件的需求會有程度上的差異。條件獲取的管道,主要可以分為公部門、家庭、農村鄰里,最關鍵的角色為家庭,青農需藉由人情以及提升種植技術,以維繫網絡並取得所需的務農條件。除了客觀資源外,青農亦會受主觀因素影響從農與留農的意願,青農的內在動力不僅是他們從農的動機,他們也在務農的過程中,檢視自己的內在動力,並持續打造讓自己得以留農的內外在條件。
  Mailiao, often referred to by locals as a place with "windward and water's end," signifies strong winds and being at the end of water sources, a phrase used to describe an unfavorabl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for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However,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xth Naphtha Cracking Plant, Mailiao transformed rapidly into the fastest developing township along the Yunlin coastal lin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ailiao is significantly intertwined with the presence of the Sixth Naphtha Cracking Plant. Amidst such development, what is the future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ector?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ontinu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employing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methods to explore how young farmers can engage in farming, what conditions they rely on, how they acquire these social resources, what networks these resources are embedded in, and how these networks function to facilitate the flow of resources.
  The study identifies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young farmers to start engaging and continue working in agriculture, which include both objective resources and subjective factors. Objective resources encompass five conditions: capital, land,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labor, and market channels. The demand for each of these conditions var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young farmers' engagement in agriculture. The channels for obtaining these conditions are primarily divided into public sector, family, and rural neighborhood, with family playing the most crucial role. Young farmers need to utiliz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improve planting techniques to maintain networks and secure the necessary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o objective resources, subjective factors also influence you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start and stay in farming.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is not only the reason they engage in farming, but also a factor they continuously evaluate and build upon throughout their agricultural journey to sustain their farming endeavo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現象 1
第二節 文獻評述 6
第三節 研究設計 1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9
第二章 麥寮農業整體圖像 21
第一節 風頭水尾、鹹水煙 21
第二節 資源創新 24
第三節 麥寮農業網絡 26
第四節 小結 27
第三章 資金:「一年五十萬,哪個年輕人一開始有」 29
第一節 從農的錢哪裡來? 30
第二節 穩定資金:開源、兼業 40
第三節 小結 43
第四章 土地:「沒有地,東西要種在哪裡」 46
第一節 土地從哪來? 47
第二節 出租土地的考量 52
第三節 小結 56
第五章 知識與技術:「你不會管理,你再大的面積都沒有用」 58
第一節 務農知識從哪來? 59
第二節 知識如何與實務接軌? 67
第三節 小結 69
第六章 人力:「缺工,一定都會遇到缺工問題」 71
第一節 人力哪裡來? 72
第二節 如何維繫流動的人力? 79
第三節 小結 81
第七章 通路:「種東西,賣不出去也沒有用」 84
第一節 行銷管道 85
第二節 如何維繫行銷管道 92
第三節 小結 95
第八章 內在動力:「農業是有價值的」 97
第一節 「家」的義務 97
第二節 自主性 99
第三節 農業理想 101
第四節 小結 103
第九章 麥寮、農業與六輕 105
第一節 大宗雜作 105
第二節 溫網室 108
第三節 自產自銷 110
第四節 小結 111
第十章 麥寮農業的未來 113
第一節 公民農業的可能 114
第二節 地方推手:農會與鄉公所 116
第三節 農民自主行動 120
第四節 小結 123
第十一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各章回顧 125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29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30
參考文獻 132

王章逸,2019,《回家種田:當代農家子弟的回農與繼承過程分析》。台北:台灣
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章逸、闕河嘉,2017,〈台灣當代農家子弟的農業認同〉。《傳播與發展學報》
34:106-133。
王驥懋,2018,〈鄉村與農業食糧研究:機會與挑戰〉。《臺灣鄉村研究》13:1-34。
江明修,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李丁讚,2011,〈公民農業與社會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4:431-464。
吳宗澤,2019,《學「做」農:以埔里穀笠合作社為例試論新農的身份認同與社
群性》。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人類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慶鐘,2021,《從世代觀點探討留農關鍵因素》。宜蘭: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
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正木、曾竫萌、劉興榮,2017,〈花宜地區青年農民經營有機農業關鍵成功因
素之研究-以在地青年農民為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35:59-
73。
林勇信,2011,〈影響新進農民從農因素之研究-以漂鳥結訓學員為例〉。《高雄
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22(2):18-36。
林淳華,2021,《東勢的創新小農:高接梨社區的社會誌》。台中:東海大學社會
學系博士論文。
柯志明,1989,〈農民與資本主義:日據時代台灣的家庭小農與糖業資本〉。《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6:51-84。
柯志明、翁仕杰,1993,〈臺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
刊》,72:107-150。
陳介玄,1998,《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轉型中的中小企業》。新北:聯經。
陳宇翔,2005,《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台灣茶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
北: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玠廷,2018,〈「再小農化」的有機實踐:以官田水雉綠色保育計畫為例〉。《臺
灣鄉村研究》13:57-93。
陳瑞樺,2022,〈麥寮與六輕:雙母體的矛盾共生〉。頁69-104,收錄於陳瑞樺
編,《福利之鄉.煙囪之城: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台北:群學。
陳震遠,2022,〈網絡建構與意義協商:台塑農漁業輔導計畫中的知識轉譯〉。頁
189-236,收錄於陳瑞樺編,《福利之鄉.煙囪之城: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
台北:群學。
張育賢,2016,《青年返鄉從農及繼續留農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台
中:中興大學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淑媚,2006,《有機蔬菜產業發展限制與社會資本的關係-以彰化縣為例》。台
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莊琇媛,2016,《青年回農現象與社會設計分析-以高雄地區六位青農為例》。雲
林: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論文。
傅仰止,2005,〈社會資本的概念化與運作:論家人重疊網絡中的「時間投資」
機制〉。《台灣社會學》9:165-203。
楊文全、賴青松,2022,《半農理想國:台灣新農先行者的進擊之路》。台北:遠
流。
葉守禮,2015,《小農經濟現代變遷:東勢果農的商品化之路》。台中:東
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 2021,〈地方後勤網絡:山城多樣化園藝農業的社會基礎與交換網絡〉。《台
灣鄉村研究》16:87-133。
蔡宏進,1997,《台灣農業與農村生活的變遷》。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
合訓練會。
—— 2003,《台灣新鄉村社會學》。台北:全華。
蔡培慧,2009,《農業結構轉型下的農民分化(1980-2005)》。台北:台灣大學生
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臺灣農業機械發展史編輯委員會,2013,《臺灣農業機械發展史》。臺北:財團法
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
劉芷安,2022,《入鄉青年地方創生行動:以公館鄉紅棗產業為例》。台北:台灣
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健哲,2004,〈台灣農村面臨之挑戰與機會〉。《鄉村發展》5:49-60。
鍾怡婷、謝國雄,2021,〈當代台灣農業的動力:斗南、美濃和池上的市場交換、
再分配與互惠〉。《台灣社會學》41:1-50。
謝國雄,2013,《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台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所。
顏碧吟,2008,〈由農業資材行的運作看屏東平原1980年代以來產業栽培技
術的發展與擴散〉。《臺灣文獻季刊》59(4):263-306。
Albizua, Amaia, Elena Bennett, Unai Pascual and Guillaume Larocque, 2020, The Role
of The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on The Spread of Intensive Agriculture: An Example from Navarre, Spain. 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 99-114.
Barclay, Elaine, Ros Foskey and Ian Reeve, 2007, Farm Succession and Inheritance:
Comparing Australian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Kingston: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RIRDC).
Bourdieu, Pierre,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Pp.241-258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Richardson, J: Westport,
CT: Greenwood.
Cadger, Kirstie, Andrews K. Quaicoo, Evans Dawoe and Marney E. Issac, 2016,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s and Agriculture Adaption: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Farmer Knowledge Transfer in Ghana. in Agriculture. 6(3): 32-45.
Chayanov, Alexander著、蕭正洪譯,1996,《農民組織經濟》。北京:中央編譯出
版社。
Coleman, Jame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Donaldson, John and Q. Forrest Zhang , 2010, From Peasants to Farmers: Peasant
Differentiation, Labor Regimes, and Land-Rights Institutions in China’s Agrarian
Transition. in Politics and Society 38(4): 458-489.
Fischer, Heike and Rob J. F. Burton, 2014, Understanding Farm Succession as Socially
Constructed Endogenous Cycles. in Sociologia Ruralis 54: 417-438.
Greenberg, Zeevik, Farja, Yanay and Eli Gimmon, 2018, Embeddedness and Growth
of Small Businesses in Rural Regions. i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62(1): 174-182.
Kennedy, Liam, 1991, Farm Succession in Modern Ireland: Elements of a Theory of
Inheritance. i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44(3): 477-499.
Lenin, Vladimir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84,《列
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Lobley, Matt, 2010, Succession in The Family Farm Business. Journal of Farm
Management 13(12): 839-851.
Nan, Lin著、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新北:弘智。
Putnam, Robert著、王列、賴海榕譯,2001,《使民主運轉起來:現代意大利的公
民傳統》。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Thuo, Mary et al, 2014,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s among Groundnut Farmers. in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Extension. 19(4): 339-359.
Uchiyama, Tomohiro, Matt Lobley, Andrew Errington and Shunsuke Yanagimura, 2008,
Dimensions of Intergenerational Farm Business Transfers in Canada, England, the
USA and Japan. in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Rural Economics. 10: 33-4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