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192.19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葉 欣
作者(外文):Yeh, Hsin
論文名稱(中文):身體隱喻在臺灣閩南語地名的體現 ——以新竹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Body Metaphors in Taiwanese Place Names: A Case Study on Hsinchu City
指導教授(中文):鄭縈
指導教授(外文):Cheng, Ying
口試委員(中文):葉美利
許婷婷
口試委員(外文):Yeh, Mei-Li
Hsu, Ting-T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學號:109197517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中文關鍵詞:認知語言學隱喻身體隱喻地名臺灣閩南語
外文關鍵詞:Cognitive linguisticsMetaphorBody metaphorPlace namesTaiwanese Southern Mi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臺灣在漢人移入後人口數大幅增加,閩南族群為多,並在數百年間成為優勢,為了能夠正確指認生活環境中的某個空間範圍,人們為其命名,大量臺灣閩南語地名隨之而來。認知語言學從身體經驗和認知出發,探詢語言背後隱藏的認知方式,以身體隱喻分析地名得跳脫傳統地名辭書的地名解釋,以宏觀的角度看待臺灣閩南語地名由來。
研究從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取得《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聚落類》資料,其中地名由來引用自《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篩選出含身體詞的地名後,藉新竹市清代至日本時代閩客族群分布圖確認為臺灣閩南語地名,透過Lakoff & Johnson「概念隱喻」理論、林清淵(2003)以身體隱喻映射至「物體、空間、時間、事件」域的概念及Heine(1997)提出隱喻基於「形體相似、位置相似、功能相似」的三種分類,分析地名內「頭、尾、腳、口」的不同語意。
研究發現,閩南族群運用身體詞進行地名的命名,具有很高的系統性和一致性。身體隱喻在地名上多以「位置相似」映射至物體和空間上,以表示前後、上下方位的「頭、尾、腳」為主;基於「形狀相似」的則是本身形狀具突出特點的「頭」、長形圖式的「尾」;「功能相似」則只有被視為「容器」隱喻「外部、通道」等概念的「口」字。同時發現「尾、腳」雖然皆表示「末端」,兩者在地名上的使用卻相當分明,「尾」多和「頭」字對應,表示與地面平行之「後、前」或「下、上」意義;「腳」則是和臺灣閩南語不視為身體詞,卻大量使用於地名的「頂」字相對,表達與地面垂直之「下、上」涵義。
Many place names in Taiwan are named with Taiwanese Southern Min pronunciation, and by analyzing th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place names in Taiwan, we can understand the naming methods of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 In this thesis, we discuss Taiwanese Southern Min names in Hsinchu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first obtaining and filtering toponymic data, and then analyzing them with body metaphors to sort out the naming practices of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 The study found that Taiwanese Southern Min language has a high degree of systematization in place naming, and that body metaphors in place naming are mostly “positional similarity” mapping to objects and space, with “head, tail, and foot” indicating front and back, up and down orientation; “shape similarity” is based on“head”, which is a distinctive shape, and “tail”, which is an elongated pattern; and “functional similarity” is only found in the word “mouth”, which is regarded as a “container” metaphor for concepts such as “exterior, passageway”, etc.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mouth”, which is regarded as a “container” metaphor for concepts such as “exterior, passageway”, is the only one that is functionally similar. The only character with similar functions is “mouth”, which is regarded as a container and a metaphor for the concepts of “exterior, passageway”. It is also found that although “尾” and “腳” both denote “end”, their use in place names is quite distinct. “尾” mostly corresponds to the character “頭” to denote “back, front” or “down, up” parallel to the ground, while “腳” corresponds to the character “頂” which is not regarded as a body word by th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language, but is used a great deal in place names, to denote “down, up” perpendicular to the name of a place.
摘要 i
致謝 iii
目 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5
1.3 研究範圍與方法 7
1.3.1 研究範圍 7
1.3.2 研究方法 9
1.4 新竹市人文地理 12
1.5 論文架構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2.1 概念隱喻理論 14
2.1.1 隱喻 16
2.1.2 轉喻 22
2.2 身體部位隱喻 24
2.2.1 頭 26
2.2.2 尾 32
2.2.3 腳、跤 34
2.2.4 口、嘴、喙 35
2.3 空間指涉框架 37
2.4 地名研究 39
2.4.1 臺灣閩南語地名研究 40
2.4.2 認知角度地名研究 41

第三章 身體隱喻在新竹市臺灣閩南語地名中的體現 45
3.1. 頭 46
3.2. 尾 60
3.3. 腳 71
3.4. 口 85

第四章 結論 95
4.1. 研究結果 95
4.2. 待研究課題 97

參考文獻 99

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周世箴譯.2006.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臺北:聯經出版社。
Heine, B., U. Claudi and F. Hünnemeyer. 1991a.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ine, B., U. Claudi and F. Hünnemeyer. 1991b. From cognition to grammar: evidence from African language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by E. Trougott & B. Heine. pp. 149-187.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Heine, B., U. Claudi. 1997.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gramm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Shie, Jian-Shiung. 2004. Master tropes and metaphorical extens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mpany.
Ungerer, F. & H.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新竹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hsinchu.aspx# (2024/5/20)
王國娟. 2011.〈從認知角度看漢語“口”的隱喻用法〉,《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 33 卷 第 1 期 117-119。
地名資訊服務網-地名查詢:https://gn.moi.gov.tw/GeoNames/ (2024/5/20)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1996.《修辭通鑑》,台北:建宏出版社。
李科旻. 2018. 〈新竹市閩、客式地名與族群分布之探討〉,韋煙灶,《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96-130。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李臻儀. 2004. 〈「頭」字的語意延伸與語法化:歷時研究〉,《第五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5 月 22-23 日,台中靜宜大學。
林清淵. 2003. 《閩南語身體詞的隱喻與代喻》。國立中正大學學位論文。
林聖欽.2021.〈臺灣地名辭書在地名文化的研究意義〉。《在地_本土教育半年刊》:42-49。
邱虹雯.2013. 〈臺灣閩南語方位詞及空間詞組句法結構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學位論文。
邱湘雲. 2011. 〈客、閩、華語三字熟語隱喻造詞類型表現〉。《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3期,241-272。
邱湘雲. 2012. 〈客家話人體詞隱喻及轉喻研究〉。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柯仰庭.2023.〈台灣閩南語「喙」與「口」的詞彙語義對比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學位論文。
洪明仕. 2018. 〈竹塹自然環境與物種的生態變遷〉,韋煙灶,《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440-478。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韋煙灶、曹治中. 2013. 〈以閩、客式地名來重建臺灣閩、客族群原鄉之歷史方言界線〉。《臺灣博物季刊》,32.4:54-49。
韋煙灶. 2018. 〈清末日治初期新竹市居民祖籍分析〉,韋煙灶,《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65-79。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翁佳音.2018.〈台灣地名野生思考:紅毛井與諸羅山〉。(2024/5/20),取自:https://www.hi-on.org/article-single.php?At=58&An=167838。
高婉瑜. 2006.〈漢文佛典後綴「頭」的語法化歷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第23期,頁357-376。
曹逢甫、蔡中立、劉秀瑩. 2001. 《身體與隱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台北:文鶴出版社。
許世融. 2018. 〈新竹三百年:人口與族群分布的變遷〉,韋煙灶,《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24-51。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連金發.1999.〈臺灣閩南語“頭”的構詞方式〉,殷允美、楊懿麗、詹惠珍 (編)《第五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239-252。
陳后生. 2008.〈臺灣地名中的閩南方言文化要素_兼論日据時期臺灣地名的變更〉。《臺灣社會》,4:52-57。
陳國章. 1996. 〈台灣地名中的「頭」與「尾」〉。《地理教育》,22:1-12。
陳國章. 2004. 《台灣地名辭典(合訂版)》。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程俊源. 2018. 〈新竹市百年來的語言分布與變遷〉,韋煙灶,《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52-69。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黃舒榆. 2011. 《臺灣俗諺語身體隱喻與轉喻研究---以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學位論文。
廖忠俊.2007. 〈從地名分類看臺灣傳統地名〉。《臺灣文獻》,58.3:175-222。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聚落類,取自:政府資料開放平台(https://data.gov.tw/dataset/53677)。(2024/03/01)
蔡淑玲. 2004. 《臺灣閩南語地名之語言研究-兼論其文化意涵與演變》。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位論文。
鄧孟倫. 2021. 《華語、臺灣閩南語及日語身體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位論文。
鄭縈、陳雅雯. 2009. 〈閩南語「頭」字的用法與其教學〉。
黎淑珍. 2015. 《客庄地名詞的隱喻及轉喻體現--以新竹縣寳山鄉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位論文。
賴惠玲. 2006. 〈身體、認知與空間: 以客語的身體部位詞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賴進貴.2021.〈地名資訊與鄉土教育結合〉。《在地_本土教育半年刊》:8-9。
謝健雄.2008.〈當代臺灣漢語慣用轉喻:認知語言學取徑〉。《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4.1:55-65。
蘇以文、畢永峨. 2009.《隱喻與認知》。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