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127.19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沛樺
作者(外文):Lee, Pei-Hua
論文名稱(中文):東亞《論語》詮釋研究 ——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為焦點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The Analects” in East Asia:Focusing on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指導教授(中文):游騰達
指導教授(外文):Yu, Teng-Ta
口試委員(中文):洪巳軒
李蕙如
口試委員(外文):Hung, Szuh-Suan
Li, Hui-R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華文文學研究所
學號:109143504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東亞儒學論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朱熹朝鮮儒學丁若鏞江戶儒學荻生徂徠
外文關鍵詞:East Asian ConfucianismThe AnalectsZhu Xi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論語》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知識人共同的經典文本,透過對該書各種詮釋觀點的解讀可以具體而微地看到儒學在歷史長河中豐富且多元的發展特色。本研究基於學界對於孔子的生命歷程呈現不同面貌的好奇,特選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一章作為研究的焦點,梳理十五至十九世紀中、日、韓儒者對於此一篇章的詮釋觀點。
因為朝鮮時代與江戶時期的儒學觀點都立基於朱熹的《論語集注》,所以,在中國方面,以朱子的註解為開端,詳細地說明他如何解釋孔子的志學、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乃至不踰矩的學思歷程,其中涉及到「生知安行」的聖人是否真有成學階段的問題。繼之,明代復有《論語集注大全》之作,在強化的同時也越出了朱子的詮釋觀點。又在陽明心學興起後,更有學者提出「即心是矩」的詮釋觀點。至於清代以後則著重表現考據學「以經證經」的釋經特色。
對照宋、明、清的詮釋特點,朝鮮儒者特別尊崇朱子的詮釋觀點,他們不滿意《論語集注大全》的論點,因而努力彙編《論語或問》、《朱子語類》乃至朱子的書信,試圖尋索出朱注的奧旨與真義。因此,對於這一篇章的核心關鍵字詞多所討論(志、學、矩),以及深入探討此章究竟是夫子的進學之序,還是勉人之語。至於江戶儒者則呈現出開放多樣的思想面貌,有批評朱注的古學派,如伊藤仁齋、荻生徂徠,主張折衷調和的懷德堂中井履軒,以及自成一套「開物學」的皆川淇園,乃至帶有陽明學色彩的佐藤一齋等。因此,他們對於「十五志學」章的詮釋觀點不僅呈現出反省與批評朱注過於虛玄,力求返回經典原義的特色,也更加強調孔子生命歷程的外王經世面向與著眼於實際生活的道德踐履。
相信本研究透過分析中、日、韓學者對《論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的詮釋觀點,比較其異同,將可看到儒學在東亞各地的整體性發展趨向與區域性獨立特色。
"The Analects" is a classic text shared among intellectuals in the East Asian Hanzi cultural sphere. Through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ne can observe the rich and divers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roughout histor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hapter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selected due to curiosity about the different facets of Confucius' life. It examine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chapter by Confucian scholars from the 15th to 19th centuries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During the Joseon and Edo periods, Confucian perspectives were based on Zhu Xi's "Collected Notes on the Analects." In China, starting with Zhu Xi's commentary, the study explains how he interpreted Confucius' process of aspiring to learn, establishing oneself, reaching maturity, understanding fate, being receptive to guidance, and adhering to moral principles. The issue of whether the "sage who learns while standing" truly went through stages of learning is also addressed.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Complete Collected Notes on the Analects"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expanded on Zhu Xi's interpretations. Following the rise of Yangming Neo-Confucianism, scholars propos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ligning the mind as a compass."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beyond, there was a greater emphasis on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using classics to verify classic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hapter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in "The Analects" by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scholars, comparing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t sheds light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s and regional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ism in East Asia.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文獻探討與問題的提出 2
(一) 研究現況 2
(二) 問題的提出 13
三、研究範圍說明 15
四、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15
(一) 研究方法 15
(二) 研究步驟 18
第二章 宋明清儒者對「十五志學」章的詮釋特點 19
前 言 19
第一節 朱熹《論語集注》 20
一、志學到而立 20
二、不惑到知天命 26
三、耳順到從心不踰矩 30
第二節 明代的詮釋觀點 32
一、《論語集注大全》的補充與發揮 32
二、明代心學的詮釋特色 37
第三節 清代考據學的經解特色 42
結 語 48
第三章 朝鮮儒者對「十五志學」章的詮釋特點 50
前 言 50
第一節 修訂與增補《論語集注大全》 51
第二節 重要議題淺析 62
一、篇章關鍵詞——「志」、「學」與「矩」 62
二、進學之序與勉人之語 65
結 語 69
第四章 江戶儒者對「十五志學」章的詮釋特點 71
前 言 71
第一節 日本《論語》學發展概述 71
第二節 重要議題淺析 80
一、反對朱子學 80
二、孔子形象 88
結 語 95
第五章 結論 96

參考書目 100

參考書目
(一) 典籍(依時代先後排列)
1. 中國典籍
〔漢〕伏勝撰,嚴一萍輯:《尚書大傳》,第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21 年。
〔唐〕杜佑撰:《通典》,臺北:新興書局,1965年。
〔唐〕韓愈、李翱:《論語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6年。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明〕胡廣編:〈四書大全提要〉,《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5冊,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胡廣編,周群、王玉琴點校:《四書大全校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呂柟著,劉學智點校:《四書因問》,《呂柟集.涇野經學文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年。
〔明〕孫應鰲撰,趙廣升編校整理:《孫應鰲全集》,第一冊,貴陽,貴州民族出版,2016年。
〔清〕孫奇逢著,張顯清主編:《四書近指》,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孫奇逢著,朱茂漢點校:《夏峰先生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4年。
〔清〕毛奇齡著,胡春麗點校:《四書改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清〕王夫之:《四書箋解》,《船山全書》,第六冊,長沙:嶽麓書社,1992 年。
〔清〕王夫之著:《讀四書大全說》,《船山全書》,第六冊,長沙:嶽麓書社,1992 年。
〔清〕李顒著,張波編校:《四書反身錄》,《李顒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4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清〕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國立華北編譯館,1943年。


2. 日本典籍
〔日〕伊藤仁齋:《論語古義》,《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三卷,東京:大空社,2011年。
〔日〕荻生徂徠:《論語徵》,《荻生徂徠全集》,第三卷,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年。
〔日〕荻生徂徠:《論語徵》,《荻生徂徠全集》,第四卷,東京:みすず書房,1978年。
〔日〕荻生徂徠:《大學解》,《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一卷,東京:大空社,2011年。
〔日〕中井履軒:《論語逢原》,《懷德堂文庫復刻叢書》,東京:吉川弘文館,1996年。
〔日〕皆川淇園:《論語繹解》,《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五卷,東京:大空社,2011年。
〔日〕龜井南冥:《論語語由》,荒木見悟編:《龜井南冥昭陽全集》,第一冊,福岡:葦書房有限會社,1928年。
〔日〕松浦清:《論語繹解》,《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五卷,東京:大空社,2011年。
〔日〕佐藤一齋:《論語欄外書》,《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三卷,東京:大空社,2011年。
〔日〕安井小太郎:〈論語欄外書題解〉,《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三卷,東京:大空社,2011年。
〔日〕松平賴寬編:《中國典籍日本注釋叢書:論語卷(全七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3. 韓國典籍
〔朝鮮〕朴知誡:《箚錄——論語》,《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1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李惟泰:《四書答問─論語》,《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1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宋時烈:《論語或問精義通攷》,《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3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宋時烈:《宋子大全》,《韓國文集叢刊》,第112冊,首爾:景仁文化社, 2005年。
〔朝鮮〕朴世堂:《思辨錄─論語》,《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1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鄭齊斗:《論語說》,《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4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魚有鳳:《論語詳說》,《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5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李瀷:《星湖先生僿說》,漢城 : 民族文化推進委員會,1966年。
〔朝鮮〕尹鳳九:《論語講說》,《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4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柳長源:《四書纂註增補─論語 (附:小註考疑─論語)》,《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7冊,漢城: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崔左海:《五書古今註疏講義合纂—論語》,《韓國經學資料集成33(論語篇)》,第16冊,漢城: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丁若鏞:《論語古今註》,《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10冊,漢城 : 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柳健休:《東儒論語解集評》,《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11冊(漢城:成均館大學大東文化研究所,1990年)。
〔朝鮮〕徐俊輔:《魯論夏箋》,《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11冊,漢城: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朝鮮〕朴文鎬:《論語集注詳說》,《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篇)》,第14冊,漢城:成均館大學校,1990年。


(二)近人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1. 研究專著
(1) 專書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上)》,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18年。
朱華忠:《清代論語學》,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金培懿:《近代日本《論語》詮釋流變》,臺北:萬卷樓,2017年。
張文朝:《日本江戶時代《論語》學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8年。
張文朝:《江戶時代經學者傳略及其著作》,臺北:萬卷樓,2014年。
張崑將:《東亞論語學:韓日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 : 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199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黃俊傑:《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一)》,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俊傑:《東亞視域中孔子的形象與思想》,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修訂一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黃俊傑、安藤隆穗:《東亞思想交流史中的脈絡性轉換》,臺北: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22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2年。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局,2009年。
錢穆:《論語新解》,《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三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年。
(2) 單篇論文
介江岭:〈「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自由意涵〉,《湖北經濟學院學報》,第12卷第7期(2015年7月),頁13-14。
孔令琼:〈以孔子身心歷程的轉變為視角考察其「不惑」境界〉,《孔學研究》,第19輯(2013年),頁39-50。
王志瑋:〈蔡清《四書蒙引》的治經態度──以《大學蒙引》的詮解為例〉,《東亞漢學研究》第10號(2020年9月),頁239-252。
石濤:〈試論孔子的「三十而立」思想〉,《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第1卷第2期(1999年5月),頁85-88。
朱承:〈在規矩中自由——由「從心所欲,不踰矩」看儒家自由觀念〉,《現代哲學》第6期(2008年11月),頁97-101。
朱蘅:〈論語中「三十而立」之新探〉,《青年文學家》2010年,頁203。
吳孟謙:〈晚明心學成聖論述的變化——以羅近溪、管東溟為主要線索〉,《台大中文學報》第四十四期(2014年3月),頁103-105+107-148。
吳偉明:〈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李氏朝鮮之學術思想及其《易》學析論〉,《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2014年9月),頁1-18。
宋惠如:〈試探龜井南冥《春秋左傳考義》的研究價值〉,《淡江中文學報》第三十六期(2017年6月),頁105-132。
李彩霞:〈論「四十而不惑」與學習〉,《孔學研究》第19輯(2013年),頁28-32。
李瑞全:〈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當代儒學研究》第21期(2016年12月),頁1-26。
李振宏:〈《論語》「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是偽作〉,《清華大學學報》第35卷第1期(2020年),頁17-34。
町田三郎著,連清吉譯:〈日本的《論語》研究〉,《經學研究論叢》第二十四輯(2018年10月),頁93-112。
周克庸:〈孔子「六十而耳順」新解〉,《晉陽學刊》第3期(2001年5月),頁102-103。
林啟屏:〈「夫子自道?」:以明清解者對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的討論為中心〉,《台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年6月),頁251-294。
金培懿:〈伊藤仁齋《論語古義》在日本《論語》注釋史上的地位〉,《書目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1997年12月),頁7-31。
金培懿:〈龜井南冥《論語語由》之解經方法〉,《漢學論壇》第一輯(2002年6月),頁63-91。
金培懿:〈融通一貫之經學/敬學——鮮儒崔象龍《論語辨疑》研究〉,《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4卷第2期(2017年12月),頁121-169。
姚彥淇:〈當代學者對於孔子「知天命」詮釋綜述〉,《漢學研究通訊》,第29卷4期(2010年11月),頁16-26。
姜恩智:〈朝鮮儒者中華認同的新解釋-「天下」與「國家」的整合分析〉,《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九十六期(2017年6月),頁31-60。
孫聖鑒:〈從「人」到「聖人」——《論語》「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章疏解〉,《教育理論研究》,2013年,頁1-3。
馬耘:〈《論語》「仁」概念朱注獻疑-兼論「仁」概念之確義〉,《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7期(2002年7月),頁638-651。
馬玉紅:〈從《論語》探論孔子的天命思想),《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11-127。
張慶凱:〈日本戰後註解「上論語」與朱註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五期(1962年5月),頁151-192。
張麗珠:〈理學在清初的沒落〉,《國文學誌》第四期(2000年12月),頁99-177。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頁83-124。
張崑將:〈荻生徂徠「不言」的詮釋方法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三期(2005年11月),頁139-169。
張崑將:〈荻生徂徠「不言」的詮釋方法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三期(2015年11月),頁139-169。
張云:〈孔子何以「三十」而立〉,《現代語文》第1期(2016年1月),頁59-60。
習應玄:〈人到四十就不惑了嗎?〉,《孔學研究》第18輯(2012年),頁48-52。
習應玄:〈智者不惑〉,《孔學研究》第19輯(2013年),頁15-18。
郭梨華:〈孔子哲學思想探源——以天、德、中三概念為主〉,《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4期(2012年4月),頁97-98。
陳來:〈道學視野下的船山心性學(上)——以《讀四書大全說》的大學部分為中心〉,《鵝湖月刊》第336期(2003年6月),頁7-14。
陳威瑨:〈佐藤一齋《言志四錄》的「天」思想及其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33卷(2011年9月),頁67-99。
陳威瑨:〈皆川淇園「開物學」架構與應用試析〉,《漢學研究》第32卷第1期(2014年3月),頁209-241。
陳逢源:〈四書「官學化」進程:《四書大全》纂修及其體例〉,《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長崎中國學會會刊》創刊號(2010年7月),頁78-102。
陳逢源:〈重塑道統─《四書大全》中的新安學脈〉,《成大中文學報》第六三期(2018年12月),頁39-78。
陳棋助:〈王船山與諸子工夫論比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61期(2016年10月),頁23。
湯城吉幸:〈中井履軒《論語逢原》的特徵─多用比喻的具體解釋〉,《國際漢學論叢》第五輯(2016年1月),頁215-241。
馮正強:〈自由的理解亦或任意的獨斷?——就《論語》「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真偽問題的理解〉,《孔子研究》第3期(2021年5月),頁51-57。
黃俊傑:〈伊藤仁齋《論語》的解釋〉,《中山人文學報》,2002年8月,頁21-42。
黃俊傑:〈荻生徂徠詮釋《論語》的三個支點:兼論作為政治學的經典詮釋學的特色〉,《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11-134。
黃文樹:〈孫奇逢的讀經觀〉,《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十七期(2013年1月),頁61-85。
楊錦富:〈王船山《四書箋解》析論〉,《美和學報》第二十九卷第二期(2010年9月),頁91-110。
葉建昭:〈顧炎武「經學即理學」詮釋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21。
趙榮鳳:〈「內轉」與「外推」的循環圈——由孔子的「從心所欲,不踰矩」談起〉,《陜西教育(理論版)》第8期(2006年8月),頁233、235。
劉鐔靖:〈論《論語》中「顏淵」二種詮釋-以劉寶楠《論語正義》與朱熹《論語集注》為核心〉,《輔大中研所學刊》第35&36期(2017年4月),頁19-41。
鄭仁在:〈西學和丁茶山的「性嗜好」學說〉,黃俊傑主編:《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
蔡振豐:〈丁若鏞的四書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三期(2005年11月),頁177-188。
蔡家和:〈宋漢之間——程朱、船山、程樹德《論語.漆雕章》之比較〉,《當代儒學研究》第17期(2014年12月),頁49-75。
蔡至哲:〈「我朝同於趙宋」──十八世紀朝鮮儒者對宋代中華秩序的詮釋〉,《成大歷史學報》第六十一號(2021年12月),頁131-172。
蔡至哲:〈康熙與朝鮮正祖對朱子學詮釋的比較〉,《思與言》第59卷第4期(2021年12月),頁53-106。
盧秀仁:〈「耳順」之「耳」字義及非衍考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11卷第3期(2017年9月),頁33-53。
藍弘岳:〈荻生徂徠的古代中國史觀與政治思想—「聖人之道」的重構與「宋學」批判〉,《漢學研究》第33卷第3期(2015年9月),頁169-203。
譚若麗:〈「六十而耳順」的釋義〉,《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第6期(2017年12月),頁101。
顧肇基:〈「從心所欲不逾矩」微探〉,《孔子研究》第三期(1987年10月),頁30-32。
2. 學位論文(依時間順序)
李金縈:《伊藤仁齋思想中「學」的意涵與工夫》,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12年,碩士,黃俊傑、楊儒賓指導。
蕭詠燮:《呂柟《四書因問》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2年,碩士,陳逢源指導。
王志瑋:《《四書》義理詮解中的對話──以明初纂修《四書大全》為考察對象》,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6年,博士,陳逢源指導。
張育豪:《朱子《論語》注中的二程經說研究:文獻引錄與思想比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21年,碩士,車行健指導。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