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52.1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蔡欣潔
作者(外文):Tsai, Hsin-Chieh
論文名稱(中文):後戰爭時期存活為人──論甘耀明歷史小說 《成為真正的人》
論文名稱(外文):Surviving as Human in the Post-War Era: A Study of Gan Yao-ming's Historical Novel minBunun
指導教授(中文):劉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Liu Shu-Qin
口試委員(中文):董恕明
陳芷凡
口試委員(外文):Tung, Shu-Ming
Chen, Chih-F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學號:109141507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1
中文關鍵詞:後戰爭甘耀明歷史小說《成為真正的人》布農族酷兒書寫三叉山事件創傷
外文關鍵詞:Post-warGan Yao-minghistorical novelminBununBununqueer writingSancha Mountain Incidenttraum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摘要
在今日台灣,為何我們要談後戰爭的議題?因為後戰爭能克復創傷,使餘生者存活為人、繼續建設,是邁向和平未來的必要過程。在亞洲,二次世界大戰也曾影響在中央山脈以東之原住民傳統領域,本文欲以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小說為中心,回顧當地某布農族後戰爭的歷程。小說背景設定於日治理蕃戰爭到二戰結束之後,以美軍空襲、三叉山事件等歷史事實,向外再現堆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大小戰爭,其餘生者如何度過餘生,形成後戰爭的新生之姿;向內則以酷兒書寫,刻劃同性之愛的禁忌與追求,對讀不同原住民族對同性之愛的詮釋,歸納出後戰爭時期,成為一個人的多元意義。
本論文援引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戰爭之框(frames of War)、後戰爭(Post-war)等理論,探討戰爭當下,受到戰爭之框所影響的敵我之分,形成對立立場,以及在戰後,餘生者面對戰爭遺留的創傷,走出生命的意義,並以酷兒理論(queer theory)分析甘耀明書寫同性愛,勾勒殖民時期同性情感的可能性。
在文本分析上,以《成為真正的人》為核心,旁及甘耀明小說作品《殺鬼》、《邦查女孩》,從甘耀明寫作的脈絡中,回望後戰爭時期對常民的影響,以及創傷的成長路徑,進而闡發《成為真正的人》中,布農族神話傳說與抗日歷史的對應,到民族共融之轉變。接著分別論述二戰時期到後戰爭時期,遭逢死亡和餘生者的當下困境與心境。最後,爬梳甘耀民的酷兒書寫,對讀原住民族作家群,如:馬翊航、程廷與黃璽的作品,理解同性愛,探詢存活為人的靈魂觀與生命價值,並成為真正的人。
經由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小說創作,筆者歸納兩大發現。第一種為敘事特色,有四:一,甘耀明將布農族神話傳說與禁忌的精髓注入小說中,展現高度寓意、二,後戰爭的創傷展現呈現美學化、三,以死亡之眼回眸戰爭的記憶、四,兩男之間單純的愛情羈絆;以及第二種為議題的橫跨,有四:一,後戰爭時期的創傷、二,酷兒書寫、三,存活為人的生命意涵、四,多族群文化的交融與共生精神。藉此總結,甘耀明在後戰爭時期的大框架之中,構築創傷與死亡、族群與族群、酷兒與關懷等多重議題,揉合於文學作品之中,據以延展更多生命意義的可能。

關鍵詞:後戰爭、甘耀明、歷史小說、《成為真正的人》、布農族、酷兒書寫、三叉山事件、創傷
Abstract

Why should we discuss post-war issues in present-day Taiwan? Because the post-war period is crucial for overcoming trauma, enabling survivors to continue living as human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peaceful future. In Asia, World War II also had an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i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he eas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Ran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Gan Yao-ming's novel minBunun to revisit the post-war experiences of a certain Bunun tribe in that region.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period from the governing of aborigine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o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novel outwardly reconstructs various conflicts that occurred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uch as the Air Raid by the US Air Force and the Sancha Mountain Incident, illustrating how survivors navigate their lives and reshape themselves in the aftermath of war. Inwardly, the novel also explores the forbidden and pursued love of same-sex relationships through queer writing, interpreting the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on same-sex love and capturing the diverse meanings of being a human in the post-war era.
Drawing on Judith Butler's theories of the frames of war and post-war,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frames of war on the formation of binary oppositions and adversarial positions during the war and explores how survivors confront the traumas left by war and seek the meaning of life in the post-war era. The study also employs queer theory to analyze Gan Yao-ming's portrayal of same-sex love, reveal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same-sex emotions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 centered on minBunun and referencing Gan Yao-ming's other works, such as Killing Ghosts and The Bangcah Girl,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post-war era on common people and the growth path of trauma.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Bunun myth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ethnic integration.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mindset faced by individuals encountering death and survival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and post-war periods. Finally, it investigates Gan Yao-ming's queer writing in comparison with the works of Ma Yi-hang, Apyang Imiq and Huang Xi to understand same-sex love, exploring the soul's perspective on and the life value of surviving as a human and truly becoming one.
Based on Gan Yao-ming's novel minBunun, this study identifies two significant findings. Firstly, there are four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1) Gan Yao-ming infuses the essence of Bunun mythology and taboos into the novel, demonstrating a high level of allegorical meanings; (2) The portrayal of post-war trauma is aestheticized; (3) Memories of war are revisited through the eyes of death; (4) The simple bond of love between two men. Secondly, the study identifies four cross-cutting themes: (1) The trauma in the post-war era; (2) Queer writing; (3) The meaning of life in surviving as a human; (4) The integr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multiculturalism. In conclusion, within the broader framework of the post-war era, Gan Yao-ming weaves together multiple issues, including trauma and death, inter-ethnic relations, queer identities, and compassion, in his literary works, opening up possibilities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ife.

Keywords: Post-war, Gan Yao-ming, historical novel, minBunun, Bunun, queer writing, Sancha Mountain Incident, trauma.
目錄
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6
一、在二戰結束後,鮮為人知的三叉山事件 6
二、走回艱難的時代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13
一、研究目的 13
二、問題意識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7
一、文本分析法 17
二、相關引用理論 18
第四節 文獻回顧 23
一、有關甘耀明小說的學位論文 23
二、以甘耀明或其作品為題的相關研究 25
第五節 章節架構及重點說明 26
第二章 戰起與新生:布農族的抗日與肆應 31
前言 31
第一節 射日寓言與歷史變局 33
一、布農族的神話傳說與抗日世代的形成 33
二、後抗日世代與反戰心願 38
第二節 反禁忌與新的生存策略 47
一、聖鳥海碧斯、螃蟹與嘎嘎浪 47
二、夢占 52
三、黑熊 55
第三節 命名、混種與殖民現代性 60
一、植物的融合 60
二、森林之外的現代世界 69
本章小結 甘耀明歷史小說中的布農族 73
第三章 回「悼」後戰爭:找到餘生的理由 75
前言 75
第一節 餘生者如何「祭」念 80
一、給海努南的詩 81
二、櫻吹雪之球 92
三、在現代文學作品中的悼念 93
第二節 戰爭之痛,死亡之殤 96
一、海努南之死 96
二、神風特攻隊 97
三、戰場上的無名犧牲者 100
四、三叉山事件的罹難者 101
第三節 三叉山事件的啟示 104
一、上山的第一搜救隊──日警、憲兵與布農 107
二、偕同救難的第二搜救隊──查屋馬、桃子醬 111
三、美軍生還者──湯瑪士 112
本章小結 後戰爭時代下淬鍊的生命 118
第四章 不能言明的戰爭:布農的酷兒 120
前言 120
第一節 禁制的同性之愛 124
一、布農的傳統,性別與分工 124
二、同齡女性 128
第二節 共鳴與異聲 133
一、甘耀明的酷兒書寫 134
二、對讀原住民族作家文學作品 139
第三節 怎樣成為真正的人 145
一、「我是誰」的生命旅程 146
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148
本章小結 甘耀明的酷兒關懷 154
第五章 結論 156
第一節 主要發現 156
一、敘事特色 157
二、議題的橫跨 159
第二節 未來課題 162
一、比對作家群的原住民文學作品 162
二、後戰爭時期的跨域書寫 163
參考書目 164

參考書目

一、文本


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台北:寶瓶文化,2021年)。
甘耀明,《冬將軍來的夏天》(台北:寶瓶文化,2017年)。
甘耀明,《邦查女孩》(台北:寶瓶文化,2015年)。
甘耀明,《殺鬼》(台北:寶瓶文化,2009年)。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二魚,2007年)。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台北:麥田,2015年)。
馬翊航,《山地話/珊蒂化》(台北:九歌,2020年)。
程廷,《我長在打開的樹洞》(台北:九歌,2021年)。


二、專書


方有水、印莉敏,《布農傳說故事及其早期生活習俗》(台北巿 :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5年)。
王蜀桂,《台灣原住民重統織布》(台中市:晨星,2004年)。
司馬嘯青,《台灣日本總督》(台北:玉山社,2005年)。
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等,《台灣理論關鍵詞》,(新北:聯經文庫,2019年)。
田益哲,《臺灣古代布農族的社會與文化 上冊》(南投縣: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瓦歷斯‧諾幹著,周英雄、劉紀蕙編,〈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現代文學的幾點思考〉,《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宋素鳳 譯,《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認同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中國: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申昀晏譯,《戰爭的框架》(北市:麥田,2022年)。
艾莉斯‧楊(Iris Marion Young)著,陳雅馨譯,《正義與差異政治》(台北:商周,2017年)。
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新北:左岸文化,2020年)。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新北:稻香,1991年)。
吳親恩、張振岳,《人文花蓮》(花蓮縣:財團法人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年)。
吳淑芬,《花的奇妙世界》(台北:綠生活,1995年)。
吳文星、施添福著,《關山鎮誌》(台東:台東縣關山鎮公所,2001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2003年)。
近藤正己著,林詩婷譯,《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 上》,(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
阿部賢介,《關鍵七十一天》(台北:蔚藍文化,2020年)。
林二郎(Badai)總編輯,《Kavaluwan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106年第8屆》(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年)。
紀大偉主編,《酷兒啟示錄:台灣當代Queer論述讀本》(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臺北市 :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6年)。
馬淵東一《台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台北:南天,2014年)。
鹿野忠雄著,楊南郡譯註,《山、雲與蕃人》(北市:玉山社,2000年)。
張維斌,《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台北:前衛,2015年)。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北市:萬卷樓圖書,2010年)。
陳建忠,《記憶流域: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市:南十字星,2018年)。
陳柏琮,《護國丸──被遺忘的二戰臺籍海軍史》(新北:月熊,2018年)。
黃昭堂,《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1989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苗栗:桂冠圖書,1992年)。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朱侃如 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1997年)。
趙川明,《日出台東──縱谷文化景觀》(台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2011年)。
黃應貴纂修,《臺東縣史布農族篇》(台東:臺東縣政府,2001年)。
董恕明,《山海之內天地之外:原住民漢語文學》(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年8月)。
葉重新,《心理學》(台北:心理,2004年)。
維克多‧雨果(Hugo, Victor)著,程曾厚譯,《雨果詩選》(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劉亮雅,《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20年)。
霍斯陸曼‧伐伐,《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新北:稻鄉,1997年)。
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 : 經驗與理論的反思》(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年)。
謝世宗著,黃應貴、葉春榮主編,〈族內異觀與類種族主義的族群關係:三種界定台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
戴寶村,《台灣政治史》(新北:五南,2006年)。
戴冠民,〈族群、世代的錄鬼簿:談甘耀明《殺鬼》之庶民認同混聲圖像〉,《第七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
藍適齊著,汪宏倫主編,〈可悲傷性,「戰爭之框」與台籍戰犯〉,《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北市:聯經,2014年)。
譚馨‧史帕哥Tamsin Spargo,林文源 譯,《傅柯與酷兒理論》(北市:貓頭鷹;城邦,2002年)。
蘇姚崇主編,《台灣終戰事務處理資料集》(台北:台灣古蹟,2007年)。
蘇碩斌,江昺崙,吳嘉浤,馬翊航,楊美紅,蔡旻軒,張琬琳,周聖凱,蕭智帆,盛浩偉等著,《終戰那一天──台灣戰爭世代的故事》(新北:衛城,2017年)。
露絲‧本尼迪克特著,呂萬和、熊達雲、王智新譯,《菊與刀》(台北:迪藤,2015年)。
フルール‧フルール著,蕭雲菁譯,《品花語‧玩花飾》(台北:臺灣東販,2011年)。
Edgar A. Porter, Ran Ying Porter,《被遺忘的人群:神風特攻隊員、助產士、學生、教師,日本平民的二戰歷史記憶》(Japanese reflection on World War II and the American Occupation)(新北:臺灣商務,2021年)。
Robert A. Neimeyer主編,章惠安譯,《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台北:心理,2015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福澤諭吉《文明論之概略》精讀〉,《文化研究》第五期(2007年秋季),頁208-235。
王雅萍,〈蕃人公學校〉、〈蕃人教育所〉,《原教界》(2005年9月),頁45。
王相華、沈恕忻、黃俐雯,〈布農族耆老談傳統狩獵文化〉,《林業研究專訊》(第25卷,第6期146號,2018年),頁15-20。
王國安,〈甘耀明《冬將軍來的夏天》探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二十一期(2020年5月),頁39-53。
李喬,〈女性的追尋──鍾肇政的女性塑像研究〉,《台灣文藝》第75期(1982年2月),頁251-282。
汪宏倫,〈戰爭的省思:戰爭與社會:對二戰結束七十週年的觀察與反思〉,《國史研究通訊》第十期(2015年12月),頁121-131。
李時雍,〈後戰爭、物質與記憶:施叔青《風前塵埃》的文野之戰〉,《中國現代文學》第三十九期(2021年6月),頁49-64。
林芳誠〈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組織 Pakalungay 的文化重建〉,《文資學報》,第七期(2012年),頁1-45。
林淑慧,〈成長之旅:《邦查女孩》的生命敘事〉,《台灣文學學報》第三十四期(2019年6月),頁33-60。
紀大偉,〈如何做同志文學史:從1960年代台灣文本起頭〉,《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三期(2003年12月),頁63-100。
孫大川,〈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中外文學》,第21卷,第7期(1992年12月),頁153-178。
陳美惠、彭健豪,〈丹大布農族狩獵文化調查研究〉,《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創刊號,2009年),頁59-82。
陳彥蓉,〈論甘耀明《喪禮上的故事》中的敘事策略〉,《雲漢學刊》第三十四期(2017年4月),頁115-133。
陳柏棕,〈臺籍戰歿日本兵紀念場域的形塑:以新竹北埔濟化宮為例〉《國史館館刊》第六十二期(2019年12月),頁165-198。
陳佩甄,〈現代「性」與帝國「愛」:台韓殖民時期同性愛再現〉,《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三期(2013年12月),頁101-136。
陳芷凡,〈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六期(2018年4月),頁157-184。
陳芷凡,〈成為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族文學獎場域中的同志議題與非寫實風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三十四期(2022年4月),頁79-117。
程淑華,〈愛情嫉妒對親密伴侶選擇攻擊策略之調節效果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8:2期(2015年4月),頁45-78。
黃應貴,〈「政治」與文化: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臺灣政治學刊》第三期(1998年12月),頁115-193。
黃應貴,〈失落的內本鹿:一個邊疆社會跨越族群界線的區域中心〉,《東台灣研究》 第6期(2001年12月),頁139-172。
詹閔旭,〈重構原漢關係:台灣文學裏原住民族、漢人移民與殖民者的跨種族接觸〉,《中山人文學報》第48期(2020年1月),頁73-95。
劉柳書琴,〈印刷媒介中的尖石鄉族李崠山事件記憶〉,《台灣文學學報》第三十七期(2020年12月),頁123-164。
劉亮雅,〈愛慾、性別與書寫: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中外文學》,第26卷,第3期(1997年8月),頁8-30。
劉亮雅,〈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年代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十八期(2015年8月),頁45-82。
劉亮雅,〈重返1940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六期(2018年4月),頁221-250。
劉亮雅,〈傳奇與謎團:甘耀明的《邦查女孩》中的歷史重構〉,《中外文學》第五十一卷第一期(2022年3月),頁15-53。
蔡林縉,〈新南方論述:《邦查女孩》與定居殖民批判〉,《中山人文學報》第五十一期(2021年7月),頁51-80。
魏貽君,〈「布農文學」的行程及構造的初步考察〉,《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二期(2013年6月),頁153-194。


(二)學位論文


王瓊涓,《瀕臨邊境的可逆之旅:九○年代以降台灣現代小說的死亡書寫》(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論,2006年)。
朱立雯,〈後鄉土小說的歷史記憶:以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及甘耀明《殺鬼》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年)。
馬翊航,〈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2017年)。
陳秀珍,〈甘耀明小說《殺鬼》的鄉土、歷史與美學風格〉(台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陳震宇,〈世代、性別與族群交織的成長之路──甘耀明《殺鬼》與《邦查女孩》之比較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舒懷緯,〈論甘耀明《殺鬼》的後鄉土書寫〉(台中: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黃美惠,〈甘耀明《殺鬼》中的台灣原住民神話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2015年)。
劉昭廷,〈甘耀明小說的歷史與鄉土書寫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國文學教學碩士論文,2018年)。
蕭幼丹,〈周芬伶作品中的酷兒書寫〉(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饒展彰,〈甘耀明新鄉土小說中的死亡書寫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四、電子媒體


中央社,〈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 獲紅樓夢獎〉,《聯合新聞網》,2022年8月3日(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509871,檢索日期:2022年8月3日)。
甘耀明,臉書《成為真正的人》2022年1月20日之貼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minhalmut,檢索日期:2023年1月2日)。
施添福,〈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發表於「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2000年10月6-7日(來源:https://blog.xuite.net/kenneth.teng/twblog/131407100,檢索日期:2023年1月23日)。
張哲民,〈能高棒球隊──第一支打進甲子園的臺灣原住民球隊〉,《原史風雲》第十三期(2014年2月),(來源: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153,檢索日期:2023.06.23)。
黃宣衛,〈阿美人的kawas觀念與宗教生活〉,《原住民族文獻》第二十六期,2016年4月(來源: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308,檢索日期:2023年6月25日)。
蔡穎璇,〈內本鹿事件〉,《國家文化記憶庫》(來源: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3520&IndexCode=Culture_Object,檢索日期:2023年06月13日)。
盧太城,〈記者重返現場揭三叉山軍機墜毀神秘面紗〉,《中央通訊社》(來源:https://www.cna.com.tw/project/201801_mountain/,檢索日期:2022年5月26日)。
顏國昌,〈300游擊隊,抗日18年──布農族抗日英雄Dahu-ali(拉荷.阿雷)〉,《原住民族文獻》第13期2014年(來源: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155,檢索日期:2022年5月21日)。
藍適齊,〈把「臺灣」放回「戰爭記憶」:從二次大戰的歷史記憶開始臺灣的「歷史和解」〉,《歷史學柑仔店》(來源:https://kamatiam.org/把臺灣放回戰爭記憶/,檢索日期:2022年8月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