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201.25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童于珊
作者(外文):Tung, Yu-Shan
論文名稱(中文):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之研究:以二位教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Emotional Labor in Preschool Teachers’ Lifeworld A Case Study of Two Preschool Teachers
指導教授(中文):李安明
指導教授(外文):Li, An-Min
口試委員(中文):林志成
江志正
口試委員(外文):Lin, Chih-Cheng
Chiang, Chih-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9093508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7
中文關鍵詞: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情緒勞務教保服務人員
外文關鍵詞:emotional laborpreschool teacher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Ac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兩位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比較兩位教保服務人員工作環境與情
緒勞務之異同,進而探討兩位教保服務人員在工作環境、教學工作、師生互動、親師互
動上的情緒勞務發展歷程,分析兩位教保服務人員所面臨之困境及其因應策略。
本研究採取多重個案研究法,以半結構訪談及紮根理論、轉換混合設計作為資料蒐
集方式,訪談兩位不同學校的公立附設幼兒園的教保服務人員及其兩位同仁,了解其面
對的情緒勞務。
本研究經過資料整理與分析程序後,歸納結論如下:
一、園所規模及制度是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的主要來源
二、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是教保服務人員所遵從的責任與義務
三、幼生異質性高使教保服務人員處在壓力中工作
四、營造正向溝通及合作的親師關係
五、教保服務人員呈現的情緒勞務具正向貢獻與負向意義
六、教保服務人員情緒調解關鍵在情緒獲得同理與支持

並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建議:
一、教保服務人員宜突破創新,自我實現,保持教育初心
二、教保服務人員宜相互學習、合作之原則,勿淪為口號
三、教保服務人員宜主動尋求增能經驗,以作為自我成長的基礎
四、教保服務人員宜分工明確,作為工作責任制的界線
五、幼兒園宜發展專業學習社群與輔導機制,以凝聚共識
六、主管機關宜酌減班級人數,提供師生友善教保環境
七、主關機關宜研擬教保員職責工作,以獲得尊重公平的感受
This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labor in preschool teacher’s lifeworld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preschool teacher’s work environment and emotionallabor. Explore two preschool teacher’s work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motional labor service ininteraction, analyzes the dilemma faced by two pre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and theiremotional strategie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multiple case study method. Furthermore, us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grounded theory and conversion mixed designs as data colle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hopes to comprehend pre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by interviewing the
main preschool teachers and two teachers, the official teachers of the public kindergartens intwo different schools.The results after data organization and analysis procedure show as follows:
1. The scale and system of the kindergarten are the main source of emotional labor for preschool teachers.
2.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Act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3. The high heterogeneity of young children makes preschool teachers work under pressure.
4. Create a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with posi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5. The emotional labor presented by preschool teachers has positive contribution and negative significance.
6. The key to emotional medi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lies in the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empathy and support.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1. Preschool teacher should make breakthroughs in innovation, self-realization, and maintain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education.
2. The principle that preschool teacher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cooperate, and not become a slogan.
3. Preschool teacher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eek empowerment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for self-growth.
4. Preschool teacher should have a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as the boundary of the work responsibility system.
5. Kindergartens should develop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preschool guidance program to build consensus and help each other.
6.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sh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classes and provide a friendly education and protection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7.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should formulate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educare giver in order to gain a sense of respect and fairnes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議題 7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教保服務人員工作特性 9
第二節 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意涵分析 15
第三節 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相關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場域 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4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 36
第五節 蒐集資料的方法與研究工具 37
第六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42
第七節 資料的檢證 46
第八節 研究倫理….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A老師的故事─恪盡職守,任重道遠 49
第二節 B老師的故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71
第三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8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9
壹、 中文部分 109
貳、 英文部分 112

附錄 113
附錄一 研究參與邀請書 113
附錄二 知情同意書 114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15
附錄四 訪談記錄逐字稿與省思札記 116
附錄五 訪談回覆函 117
壹、 中文部分
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之進用考核及待遇辦法(民110年12月30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8
尤俐云(2021)。高雄市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不同親師溝通方式之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屏東縣。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民111年6月29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kw=%e5%b9%bc%e5%85%92%e6%95%99%e8%82%b2%e5%8f%8a%e7%85%a7%e9%a1%a7%e6%b3%95
幼兒園行政組織及員額編制標準(民108年5月28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6
朱子君(2013)。知識就是力量-幼教工作者知識分享意願研究初探。幼兒教育,311,20-33。
江麗莉(1998)。幼稚園同班搭檔教師間的合作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吳淑鈴、藍依萍(2017)。教保服務人員主動性人格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情感性友誼的中介效果。學校行政雙月刊,110,82-104。
吳綉春(2018)。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身心健康現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
李玉惠(2006)。學校附幼組織特性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45,91-106。 doi:10.6423/HHHC.200609.0091
李安明、黃芳銘、呂晶晶(201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之發展與編製,測驗學刊,59(3),451-486。
李新民(2003)。高屏地區幼兒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其影響因素之初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21,149-171。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及其對工作倦怠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0,67-89。
林上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8(3),427-447。
林育瑋(2015)。幼兒園教室中的雙人舞-談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幼兒教育(317),4-22。
林宛容(2019)。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對教保服務人員教學歷程轉變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芳菁(2009)。幼兒教師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2,65‒100。
林惠彥、陸洛、吳珮瑀、吳婉瑜(2012)。「快樂的員工更有生產力嗎?組織支持與工作態度之雙重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4,451-469。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屏東縣。
胡惟喻、陳依婷、邱華凱、周家瑜(2017)。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務、角色壓力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9.
郎家卿(2016)。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高屏地區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Strauss, A. & Corbin, J.)。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翁祥惠(2017)。高雄市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知覺的正向領導與其情緒勞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一婷(2021)。幼兒園教師及家長應用即時通訊軟體於親師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臺北市。
張乃文(2005)。臺北市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張乃文(2009)。教師情緒素養建立之研討情緒勞務負荷的觀點。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1),75-98。
張盈堃(2013)。幼教工作者生活世界的探究朝向。教育資料與研究,111,29–53。
張純子、洪志成(2008)。幼兒教師之情緒勞務-勞心勞力的脈絡情境分析。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 42(2),45-66。
張唯宸(2017)。論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教師分級制度—從 Lilian Katz。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103-106。
許玉齡(2004)。公立幼稚園園長的行政專業能力來源與工作困境。新竹師院學報,18,169-205。
許鳳真(2017)。情緒勞務及敬業貢獻對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之影響-以幼兒教保服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陳美如(2004)。教師專業的展現與深化。教育研究月刊,127,45-54。
陳菀揚(2021),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進行親師溝通與情緒勞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彭佳宜(2017)。幼教工作者情緒勞動研究面向之探討。國教新知,64(4),85-97。
曾秋芳(2017)。幼托整合下國小附設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之爭議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129-131。
游舒儀(2017)。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情緒勞務與情緒調節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新北市。
黃宣榕(2018)。幼兒園教師兼任園主任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 265-269。
楊淑雯(2021)。臺灣地區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休閒調適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廖惠卿(2018)。改善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中的「相敬如冰」現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98-303。
劉乙儀、張瑞村(2018)。教保服務人員離職傾向之初探。學校行政,115,190-203。
劉馥夢、陳般哲(2016)。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情緒勞務關聯性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05,85-110。
歐姿秀(1998)。幼兒園裡的親密關係-幼教老師同班共處問題面面觀。成長幼教刊,34,17-20。
蔡淑桂(2009)。幼兒園行政管理與班級經營創新模式之研究。南亞學報,29,297‒330。
鄭名茱(2020)。臺中市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對工作壓力之影響-以休閒調視為干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簡捷(譯)(2019)。EQ致勝(原作者:Bradberry, T. & Greaves, J.)。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9)。
簡淑温(2014)。教保服務人員知覺幼兒園長轉型領導與情緒勞務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藍秀雯、張弘勳(2020)。教保服務人員知識分享與專業發展之研究。學校行政,128, 296-318。
顏士程(2011)。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76,205-219。
蘇毓敏、黃娟娟(2017)。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以臺中市為例。高應科大體育學刊,16,77-89。
饒見維(2005)。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觀點初探如何協助在職教師提昇情緒涵養。教育科學期刊,5(2),138-153。
貳、 英文部分
Alison, L. K.,Berthelsen, D. C.(1995).Preschool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stres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1(4),345-357.
Carver, C. S., & Scheier, M. F.(1990).Origins and func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A control-process view. Psychological Review, 97(1): 19-35.
DeSimone, R. L., Werner, J. M.(2012).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6th International Edition), South-Western: Cengage Learning
Greenberg, J. (1990). Employee theft as a reaction to underpayment inequity: The hidden cost of pay cu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5(5), 561–568.
Haddad, L. (2002).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UNESCO Early Childhood and Family Policy Series no.3 October 2002.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 Unervisety of California.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6).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986‒1010.
Szreter, S., & Woolcock, M.(2004). Health by association? Social capital,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33: 650-6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