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21.12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黃𤦭芳
作者(外文):Huang, Ching-Fang
論文名稱(中文):綠意國中運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閱讀教學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n the Use Teachers’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o Develope Reading Teaching —Take Lu-Yi Junior High School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中文):顏國樑
指導教授(外文):Yen, Kuo-Liang
口試委員(中文):單文經
鄭淵全
口試委員(外文):Shan, wen-jing
Cheng, Yuan-Ch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9093503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8
中文關鍵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閱讀教學個案研究
外文關鍵詞:teachers’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reading teaching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綠意國中閱讀教學專業學習社群的推動背景、形成過程、運作理念、運作現況、面臨困境及因應方式、教師的專業成長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個案研究,研究採用訪談法,訪談校長、行政人員、導師、專任教師及學生共11人,輔以文件分析法進行資料蒐集,並加以分析與討論,獲致以下結果:
一、透過教師跨領域共備社群,以學習者為中心,在閱讀中實踐素養導向教學的理念,滾動修正實施方式,師生皆從中成長獲益。
二、推動過程面臨的困境有:成員由行政端協調參加、教師異動率高、少數教師思維固著、小校教師工作量繁重,以及教材為新出版書籍,教師備課壓力沉重等困難。綠意國中行政端盡所能協助教師排除可能的困難、善用經驗傳承與分享,以及在備觀議課對話中,營造專業分享氛圍並解決課程設計上問題。綠意國中社群成員以開放的心態及視野面對困境與挑戰,有助於社群發展與運作。
三、教師在閱讀課程設計、教學及專業精進與責任皆呈現正向發展,唯年段間課程連貫性待建立。
四、學生在社群推動閱讀教學下,在閱讀理解能力、各類議題感知、思考能力、口語表達、團隊合作能力、自我要求的態度皆向上提升,唯閱讀主動性與行為,師生間感受有差異。
本論文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供綠意國中、類似場域或規模之學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for reading teaching in Lu-Yi Junior High School,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perational philosophy, current operation, dilemmas as well as responses. A case study was also conducted on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students. The study adopted the interview method, interviewing 11 principals, administrators, instructors, full-ti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upplemented by document analysis to collect data to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Through a cross-disciplinary community of teachers, we put into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literacy-oriented teaching in reading with 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By roll planning method,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nefited from this concept.
2.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promotion process included the participation of members coordinat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the high rate of teacher turnover, the fixed mindset of a few teachers, the heavy workload of teachers in small schools, and the heavy pressure on teachers to prepare lessons due to the newly published textbooks. The Lu Yi Junior High School administration made every effort to assist teachers in overcoming possible difficulties, to pass on and share experiences, and to create a professional sharing atmosphere and solve curriculum design problems during Lesson preparation, observation and debriefing conversations. The members of the Lu Yi Junior High School community fac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with an open mind and vision, which helps the community to develop and operate.
3.The teachers showed positive development in reading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improvement and responsibility, but the continuity of curriculum between grades is yet to be achieved.
4.Under the community-driven reading instruction,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perception of various issues, thinking skills, verbal expression, teamwork skills, and self-demanding attitudes have all improved.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erms of reading initiative and behavior.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this paper presents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Lu-Yi Junior High School, schools in similar settings or sizes, and subsequent researche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意義與內涵 11
第二節 閱讀教學之意義與內涵 31
第三節 閱讀教學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實施流程 6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6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78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82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8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1
第一節 綠意國中運作閱讀教學專業學習社群情形 91
第二節 綠意國中教師在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下閱讀教學的專業 成長 -----133

第三節 綠意國中學生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長期推動閱讀教學 下的學習效果 1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3
第一節 結論 193
第二節 建議 204
參考文獻 211
壹、中文部分 211
貳、英文部分 219
附錄 221
附錄一 綠意國中校長訪談大綱 221
附錄二 綠意國中主任訪談大綱 222
附錄三 綠意國中教師訪談大綱 223
附錄四 綠意國中學生訪談大綱 224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 225
附錄六 邀請參與綠意國中推動晨間品書研究暨家長同意書 226
附錄七 綠意國中議題式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示例 228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1)。會談技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成功的關鍵。教育研究月刊,201,28-38。
丁一顧、王淑麗(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成功的關鍵:信任。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14-19。
丁一顧、陳佳琳(2019)。善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師專業資本。臺
灣教育評論月刊,8(3),1-8。
丁一顧、江姮姬(2020)。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徵研究之分析與展望。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6(2),135-162。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彩雯(2015)。閱讀策略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與態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惠英(2018)。在閱讀中向未知前進。取自https://reurl.cc/Xj0Qm0。
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市:心理。
王梅玲、曾湘怡(2013)。兒童閱讀教學活動成效評估。國家圖書館館刊,2,83-110。
王瑋姁(2016)。由《今日台灣》看中級閱讀的語篇教學模式。華語學刊,21,39-47。
江平(2017)。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健志(2013)。國中國文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幸真(2012)。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實施閱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吳俊憲、蔡淑芬、吳錦惠(2015)。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再聚焦、續深化」
的精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29-145。
吳勁甫(2021)。在教育變革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習之著力點。取自:https://epaper.tc.edu.tw/application/show-article?id=4280
吳清山(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生學習。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4。
吳雅雯(2014)。新竹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宋穎柔(2019)。國中輔導活動科跨縣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歷程探究與啟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怡嫻(2018)。臺南市偏鄉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崇建(2017)。引導孩子愛上閱讀,關鍵是......。取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4050
李漢文(2021)。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學周刊,3,135- 136。
周育德(2007)。臺灣公民資質之論述-以社區大學場域為焦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慧玲(2014)。兒童閱讀教育推動計畫的規劃與實施情形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義學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慧菁(2011)。用閱讀,搭起一座希望之橋。天下雜誌(299),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11324
林明貴、陳怡雲、許珍琳、廖純英、薛仲平(2012)。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現況分析。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國民中小學校務經營與專業發展,55-82,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林美岐(2021)。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之行動研究-以「戶外教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林貞雯(2018)。新北市國小英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專業成長之研究- 社群集人及社群參與人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2012)。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裡學-認知取向(第三版)。臺北市:遠流。
邱貴嬨(2019)。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輯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功用,307-349。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柯華葳(1993)。學習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柯華葳(1994)。從心理學的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華文世界,74,63-67。
柯華葳(2017)。閱讀真的有那麼好嗎?取自:https://reurl.cc/Wr2Ove。
柯慶輝(2014)。國小教師閱讀教學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On Reading)(原著:Ken Goodman)。臺北市:心理。
洪詠善(2019)。台灣課程改革脈絡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學報,47(1),49-69。
洪儷瑜(2013)。教出閱讀力,閱讀理解策略之教學研習簡報檔。取自:https://www.slideserve.com/bien/4441999
紀麗雲(2013)。PIRLS 評比與閱讀教育政策:香港與臺灣國小學童閱讀教育政策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柳雅梅(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臺北市:心理。
倪惠軒(201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個案研究-以彩虹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淑慧(2014)。以閱讀教學活動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郡韓(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推動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1)。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81584/
張民杰(2016)。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105 年版規準解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15-118。
張佳琳(2012)。有效促進理解的閱讀教學方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3),83-90。
張志翔(2019)。國民小學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張泳家(2019)。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應用於國中國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張松濤(2015)。語文閱讀教學中須關注的客觀因素分析。現代話文,29,
105-107。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
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張德銳、李俊達(2017)。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鑒: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張慧琳、王金國(2020)。UbD逆向設計結合六層次閱讀認知能力提問教學對國中一年級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40,77-105。
張麗蓮 (2017)。從社群領導人的觀點談教師專業社群永續經營的困境與解決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45-50。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再版)。臺北市。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取自:
https://reurl.cc/Gb16WA。
教育部(201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105年)。取自:https://reurl.cc/lox15j
教育部(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
https://reurl.cc/Qj4pgo。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再版。臺北市:教育部。
許秀萍(2015)。閱讀理解策略結合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識字能力及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育健(2020)。聽,鯨在唱歌-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臺北市:五南。
許坤鎮(2020)。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家驊(2017)。臺灣教師專業發展政策下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運作實施內容、可能困難與因應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1-
9。
陳文瑜(201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困境與突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54-5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9)。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洪葉文化。
陳明蕾(2018)。課文本位閱讀策略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表現與策略使用覺知情形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9,581-609。
陳孟萍(2020)。非典型兒童文學的閱讀教學─以鄭清文童話和蘇紹連童詩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怡靜(2012)。高雄市國小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奎廷(2019)。國民小學實施閱讀教育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研究:
以一所閱讀磐石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市。
陳昭珍、林吟燕、陳雅萍、高榛澧、張羽芳、梁鴻栩(2017)。概念導向閱讀教學(CORI)對國中生閱讀投入影響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12,37-78。
陳瑩爵(2021)。臺北市普通高中校刊社學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曾素秋、陳昭宇(2019)。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與實施成效個案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2(4),81-128。
湯凱筑(2018)。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的態度及行為對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建翔、吳清山(2013)。提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可行策略探究:「資料導向決定」觀點。教育研究學報,47(1),39-58。
黃恒滿(2020)。教師推動「新住民及其子女海外培力計畫」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某高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黃國珍(2019)。閱讀素養:黃國珍的閱讀理解課,從訊息到意義,帶你讀出深度思考力。臺北市:親子天下。
黃智慧(2017)。國小教師透過社群運作發展閱讀理解教學專業知能之個案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瑞琴(1997a)。幼兒的語文經驗。臺北市:五南。
黃瑞琴(1997b)。幼兒讀寫蒙發課程。臺北市:五南。
黃瑞琴(201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靜芳(2021)。推動「素養導向」閱讀教學的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167-172。
楊子萱(2018)。一所高職跨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持續性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佳(2021)。建構幼兒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模式之行動研究—以中國大陸某集團幼兒園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塗瑞芳(2020)。國中七年級學生閱讀寫作教學研究(未出版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葉家熏(2020)。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素養導向教學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董書孜(201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現況與困境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趙鏡中(2011)。提昇閱讀力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臺北市:萬卷樓
廖珮辰、曾怡華、邱鈺淇、黃小芬、張淑芬(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以大大國小閱讀課為例。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7,87-118。
劉宛芸(2019)。臺南市國小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閱讀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孟琪(201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施之研究- 以南投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蔡金田(201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6(1),91-112。
鄭玟玟(2018)。國民小學閱讀磐石獎學校推動閱讀教育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鄭雅丰、鄭雅靜(2010)。教師在閱讀討論教學中的引導行為之探討。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165-180。
劉育榕(2019)心智圖應用於國小四年級國語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盧慧玲(2012)。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建構國小各年段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蕭惠云(2010)。閱讀教學經驗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國小教師閱讀教學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鮑慧門(2013)。知識管理應用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3,134-155。
薛玉綢(2011)。國民小學實施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功能、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謝傳崇、李孟雪(2017)。國民小學校長翻轉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0(2),151-184。
顏國樑(2016)。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帶動成長的浪潮。師友月刊,588,
14-18。
羅玉霞(2017)。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研究-以品格教育結合閱讀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羅婉珍(2015)。提問策略融入閱讀教學對幼兒閱讀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蘇億純(2016)。國小閱讀教學行動研究之質性綜合分析-以 2008年至 2012 年臺灣未出版碩士論文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貳、英文部分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nd ed.).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Goodman, Y. M. (1986). Children coming to know literacy. In W, H. Teale, & E, Sulzby(Eds), Emergent literacy: Writing and reading(pp. 1-14). Norwood, NJ: Ablex.
Goodman, K. S. (1994). Reading, writing, and written texts: A transactional
sociopsycholinguistic view. In R. B. Ruddell, M. R. Ruddell & H. Singer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 ), ( pp. 1093-1130). Newark, 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Glense, C. (2005).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 An introduction (3rd ed. ).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himuang, S. (201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of teachers: A
hypothesis model development. The 2018 International Academic
ResearchConference in Vienna. Retrieved from
http://www.ijbts-journal.com/images/main_1366796758/36%20VI18-1116_Full%20Paper-Sucheera%20Mahimuang.pdf.
Rayner, K., & Pollastsek, A. (1989). The turne reading psychology of reading.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Ryan, R. M., & Deci, E. L. (2009). Promoting self-determined school
engage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and well-being. In K. R. Wenzel & A. Wigfield(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t school (pp. 171-195). New York, NY:Routledge/Taylor&Francis Group.
Serviss, J. (2020). 4 benefits of an activ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te.org/explore/4-benefits-active-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Yang, X. (2021). Exploring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of a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hrough the Lens of activity theory: A chinese perspective. Education Journal, 49, pp. 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