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178.21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庭庭
作者(外文):Chen, Ting-Ting
論文名稱(中文):龍瑛宗對法國文藝思潮的受容與意象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Lung Ying-tsung's Reception and Imagery in French Literary Trends
指導教授(中文):王惠珍
指導教授(外文):Wang, Huei-Chen
口試委員(中文):陳萬益
陳允元
口試委員(外文):Chen, Wan-Yi
Chen, Yun-Y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9049501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龍瑛宗受容翻譯殖民地台灣法國文藝思潮
外文關鍵詞:Lung Ying-tsungreceptiontranslationcolonial TaiwanFrench literary trend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
  • 收藏收藏:0
龍瑛宗(1911~1999)在以寫實為主流的日治時期台灣小說家中,因為身處以西川滿為
首、以日人作家為主的文學社群,且表現方式與左翼以反抗為文學寫作之訴求相異,文學風
格注重藝術美感,使得他的作品定位始終在各家研究者眼中於浪漫與寫實間搖擺不定。雖然
各家研究者對龍瑛宗曖昧的文學形象各有解讀,惟龍瑛宗在台灣小說家中具有強烈異質性是
眾家共通的認知。針對龍瑛宗小說作品具有異質性的原因,眾多研究者雖皆提及西方文學的
影響,相關研究成果卻僅散見於針對單篇作品的分析,未見結合作家文學受容經驗及其文學
表現兩者的綜合性論述。
另則,龍瑛宗由於小說領域的傑出表現,使他的詩人身分鮮少受到關注。然而筆者認為
龍瑛宗是經由詩歌受容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美學思潮,從而對他的小說創作產生跨文類
的影響。因此,龍瑛宗在詩領域的創作,以及以日譯本為媒介對法國文學思潮、作品的受容
經驗,將是筆者探究的重點所在。
本文首先透過提供龍瑛宗對法國文藝思潮的受容概況,深化後續文本分析的內涵。次之,
經由意象分析,筆者將指出殖民地作家透過重層翻譯接觸西方文藝思潮的特殊經驗,如何使
龍瑛宗的作品展現多元混雜的美學。筆者亦運用色彩學理論,視覺化呈現龍瑛宗文學世界中
豐富的色彩意象,期待提供一個新的觀看、閱讀龍瑛宗文學的方式。
龍瑛宗是一位如此複雜的文學家,重視文學本身的美感,但思想的核心內涵與題材往往
又是絕對的現實關懷。本研究希望以具體的受容研究與文本分析為基礎,重新論述龍瑛宗獨
特的文學風格與作家形象,並肯定殖民地作家對掌握世界思潮脈動的渴望,致力提升台灣文
化處境與自身文化素養的企圖,及其所創造出的獨特的文學意象成果。
Lung Ying-tsung (1911-1999), among Taiwan novelists during the predominantly realistic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tood out due to his association with the literary community led by
Seikawa Mitsuru, primarily composed of Japanese writers. His literary approach differed from the
left-wing emphasis on resistance, as he focused on artistic aesthetics, leaving his works oscillating
between the realms of romance and realism in the eyes of various researchers. While scholars offer
varied interpretations of Lung Ying-tsung's ambiguous literary image, the consensus remains that
he possessed a strong sense of distinctiveness among Taiwan novelists. Despite numerous
references to Western literary influences as reasons for Lung Ying-tsung's heterogeneity in his
novels, research results are scattered and limited to analyses of individual works, lacking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s that integrate the author's literary reccptio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s.
Moreover, Lung Ying-tsung'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novels have
overshadowed his identity as a poet. Nevertheless, I argue that Lung Ying-tsung's acceptance of
symbolism and surrealism in poetry had a cross-genre influence on his novel creations. Therefore,
exploring Lung Ying-tsung's poetic creations and his experiences in embracing French literary
trends and works through translated versions will be a focal point of this study.
The paper begins by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Lung Ying-tsung's reception of French literary
trends to deepen the subsequent textual analysis. Through image analysis, the author will illustrate
how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colonial writers encountering Western literary trends through
layered transl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iverse and blended aesthetics in Lung Ying-tsung's works.
The study also employs color theory to visually present the rich color imagery in Lung
Ying-tsung's literary world, aiming to offer a new way of viewing and reading Lung Ying-tsung's
literature.
Lung Ying-tsung is a complex literary figure, valuing th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while
addressing absolute concerns of reality in the core them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reevaluate Lung
Ying-tsung's distinctive literary style and authorial image based on concrete reception studies and
textual analysis. It acknowledges the desire of colonial writers to grasp the pulse of global
intellectual trends, striving to enhance Taiwan's cultural situation and their own cultural literacy.
This endeavor has resulted in the creation of unique literary images.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二、概念釋義…………………………………………………………………………6
三、前行研究……………………………………………………………………… 12
四、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19
五、章節架構……………………………………………………………………… 21
第二章 幻想與實證的光譜――受容作品與創作之間的影響關係…………………… 24
一、前言:龍瑛宗對法國的文化受容經驗……………………………………… 24
二、〈村姑娘逝矣〉(〈村娘みまかりぬ〉)………………………………… 31
(一)譯詩與源詩:上田敏〈このをとめ〉、Paul Fort
« La fille morte dans ses Amours » 的翻譯比較研究……………… 32
(二)翻譯的痕跡與創造…………………………………………………… 35
(三)法國詩境與熱帶幻想的融合………………………………………… 39
三、〈某個女人的記錄〉與莫泊桑《一生》………………………………45
(一)自然主義與莫泊桑:龍瑛宗的受容與作品定位…………………… 46
(二)〈某個女人的記錄〉與《一生》的文本關聯性…………………… 53
四、龍瑛宗的文學風格象限――受容經驗與寫作策略………………………… 61
(一)現實――幻想:閱讀與文學觀……………………………………… 61
(二)抒情――實證:寫作風格與策略…………………………………… 65
五、小結…………………………………………………………………………… 69
第三章 詩人龍瑛宗――詩歌受容經驗與花卉意象分析………………………………70
一、龍瑛宗的詩歌受容經驗與發表活動………………………………………… 70
(一)文學啟蒙:《萬葉集》……………………………………………… 70
(二)絢爛的青年時期:日本近代詩與西洋譯詩………………………… 72
(三)戰爭期前後:擺盪的文學審美……………………………………… 74
(四)重登文壇:日語詩作中譯出版活動與中文創作…………………… 75
二、花卉意象――法、日審美經驗融混的文學表現…………………………… 77
(一)殖民地都市近代化的現代性風景:〈花與痰盂〉………………… 80
(二)在地的文化想像:圖像景物詩〈夏天的庭院〉…………………… 72
三、舶來的薔薇――外來意象的異質性與演繹………………………………… 92
(一) 「薔薇」:意象的旅行與聯想的偏移…………………………… 93
(二) 龍瑛宗文學世界中的「薔薇」…………………………………… 96
四、小結:龍瑛宗詩歌風格描述…………………………………………………104
第四章 華麗與黑影――跨文類的象徵主義文學表現……………………………… 107
一、以四時景致為題的三篇小說――〈夕影〉、〈早霞〉與〈宵月〉………107
(一)〈夕影〉的聯想性:黃昏、晚年與被遺忘的社會弱勢……………107
(二)農村的〈早霞〉:內在實景化與敘事時間線的結合………………111
(三)〈宵月〉與冰冷的「光」意象:感受不到溫度的社會情誼………113
二、色彩意象在小說中的操作――〈黑妞〉與〈燃燒的女人〉………………118
(一)〈黑妞〉………………………………………………………………121
(二)〈燃燒的女人〉:「色相」與作品的視覺印象……………………126
三、華麗的文學世界與陰影――龍瑛宗的色彩與烏鴉意象……………………134
(一)龍瑛宗文學色彩事典:色彩、配色與畫面…………………………135
(二)烏鴉意象:華麗幻想世界中的陰影…………………………………148
四、小結……………………………………………………………………………153
第五章 結論…………………………………………………………………………… 155
參考文獻 …………………………………………………………………………………161
附錄一:保羅˙福爾〈這女孩死於愛情〉(La fille morte dans ses Amours)
及各翻譯版本對照…………………………………………………………… 173
附錄二:龍瑛宗文學色彩事典˙色碼表……………………………………………… 177
附錄三:色彩轉譯實作――龍瑛宗文豪詩色拾藏展………………………………… 180
一、外文文獻
(一)日文文獻
上田敏著,茅野蕭々編,《上田敏詩抄》,(東京:岩波文庫,1927.1)
上田敏著,山內義雄、矢野峰人編,《上田敏全訳詩集》,(東京:岩波文庫,
1973.8)
崛口大學訳,《月下の一群》,(東京:岩波書店,2013.5)
島田謹二,〈上田敏の「海潮音」-文學史的研究〉,《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
文學科研究年報》(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1934.5.25)
金田一京助、金田一春彥,《明解古語辭典》東京都 : 三省堂,1967)。
和田三造,《配色事典――大正・昭和の色彩ノート》(京都市:株式會社青幻
舍,2010.7)
遠山博雄,〈『海潮音』の夜の「象徴詩」〉,《外国語論集》8(2010.3),頁 23-46。
村松定史,〈西洋文学移入一斑――ローデンバック詩の邦訳――〉,《名城論
叢》4:3(2004.3),頁 151-164。
尾崎秀樹,〈台湾文学についての覚え書――台湾人作家の三つの作品〉,《近
代文学の傷痕―旧植民地文学論》(東京:岩波書店,1991.6.1),頁 195-209。
〈第十話 「ストック」〉,《旬花百科》(來源:
https://www.hanagoto.daiichi-engei.jp/syunka/415.html,檢索日期:
2023.11.4)。
〈カーネーション/carnation〉,《語源由来辞典》(來源:
https://gogen-yurai.jp/carnation/,檢索日期:2023.11.4)。
〈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 小項目事典 「アンニュイ」の意味・わかりや
すい解説 / アンニュイ〉,《コトバンク》(來源:
https://kotobank.jp/word/%E3%82%A2%E3%83%B3%E3%83%8B%E3%83
161
%A5%E3%82%A4-161888,檢索日期:2023.11.4)。
〈金史良 光の中に〉,《青空文庫》(來源:
https://www.aozora.gr.jp/cards/000252/files/1398_49527.html,檢索日期:
2023.11.16)
〈色彩図鑑/色の名前と色見本・カラーコード〉,《カラーセラピーライフ》
(來源:https://www.i-iro.com/dic/,檢索日期:2023.11.20-27)
(二)法文文獻
1. 專書
Rimbaud, et Varèse, L. (1961) Une Saison En Enfer & Le Bateau Ivre.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 Co.
Gide, A. (1986) Anthologie de la poésie française. Paris : Gallimard.
Maupassant, Guy de. (1986) Une vie. Paris : Gallimard.
2. 電子書
Baudelaire, C. (1857) Les Fleurs du mal. Paris: Poulet-Malassis et De Broise. sur :
https://archive.org/details/lesfleursdl00baud/mode/2up (Consulté le :16 février
2023).
Fort, P. (1913) Choix de Ballades françaises. Paris : E. Figuière. sur :
https://archive.org/details/poesiescompletes0000lafo_r6x9/mode/2up
(Consulté le :16 février 2023).
Masson, G.A. (1922) Paul Fort : son oeuvre : document pour l'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Paris : Ed. du Carnet-critique. Sur :
https://archive.org/details/paulfortsonoeuvr00mass/mode/2up (Consulté le :15
février 2023).
162
Laforgue, J. Poésies complètes II: L’imitation de Notre-Dame la Lune : Le Concile
féerique : Des Fleurs de bonne volonté. Paris : Gallimard, 1979. Sur:
https://archive.org/details/poesiescompletes0000lafo_r6x9/mode/2up
(Consulté le :15 février 2023).
Le Parnasse contemporain : recueil de vers nouveaux. (1866) Paris: Alphonse
Lemerre. Sur :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199820 (Consulté le :18
février 2023).
Le Parnasse Contemporain: Recueil de vers nouveaux Ⅲ. (1971) Genève : Slatkine
Reprint. Sur :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3065703f» (Consulté
le :18 février 2023).
Verlaine, P. (1866) Poèmes Saturniens. Paris : Librairie Alphonse Lemerre. Sur :
«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71276f.image# » (Consulté le :18
février 2023).
Gourmont, R. Simone : poème champêtre. Paris : Au Mercure de France. Sur :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74433f/f1.item» (Consulté le :18
février 2023).
Rodenbach, G. (1891) Règne du Silence. Paris : Charpentier. Sur :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5742868r.texteImage» (Consulté le :18
février 2023)
Bernard, C. (1865) Introduction à l'étude
de la médecine expérimentale. Paris: Éditions Garnier-Flammarion, 1966, 318 pp.
http://dx.doi.org/doi:10.1522/cla.bec.int (Consulté le: 25 septembre 2023)
Maupassant, Guy de. (1883) Une vie. Paris : Victor Havard. Sur :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113357j ((Consulté le: 25 septembre
2023)
163
3. 報章雜誌
Une Vie par M. de Maupassant ( 1883, 21 février ) Gil Blas. Sur :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75233872» (Consulté: le 21 septembre
2023)
(三)英文文獻
Newberry, John Strong. Selected poems and ballads of Paul Fort. New York :
Duffield and company., 1921.
Sakai, Naoki. Translation and Subjectivity: On Japan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Kuhn, Reinhard. The Demon of Noontide: Ennui in Western Litera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Rooker, J. K. (1914). Paul Fort: Ballades Françaises.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
199(701), 600–608. http://www.jstor.org/stable/25120233
二、中文文獻
(一)專書
張冬芳等著;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 12:望鄉》(台北:
遠景,1982.05)
莫泊桑著,徐文達譯,《女人的一生》(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84.2)
龍瑛宗著,鍾肇政等譯,《午前的懸崖》(台北市:蘭亭書店,1985.5)
波特萊爾著,胡品清譯,《巴黎的憂鬱》(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85.10)
繆塞等著,莫渝譯,《法國十九世紀詩選》(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86.1)
莫泊桑著,黎烈文譯,《脂肪球˙流浪者》(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86.11)
164
李蕭錕審定,呂月玉、張榮森編譯,《色彩意象世界》(台北市:漢藝色研文化
事業有限公司,1987.5)
Jean Suberville(讓˙絮佩維爾)著,洪濤譯,《法國詩學概論》(四川:四川文
藝出版社,1990.11)
施淑編,《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12)
Stendhal(斯湯達爾)著、黎烈文譯,《紅與黑》(台北市:桂冠文學,1994.1)
張秉真、黃晉凱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4.7)
西川滿著、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 2》(高雄市:春暉,1997.2)。
葛雷、梁棟著,《現代法國詩歌美學描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4)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市:春暉,1997.4)
莫渝譯著,《香水與香頌:法國詩歌欣賞》(台北:書林出版,1997.5)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6)
Pierre Brunel(皮埃爾˙布呂奈爾)、Yvonne Bellenger(伊沃納˙貝朗瑞)等著,
鄭克魯、黃慧珍等譯,《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1)
曾啟雄,《色彩的科學與文化》(台北市:思想生活屋,1999.1)
何政廣編,《魯本斯:巴洛克繪畫大師》(台北市:藝術家,1999.4)
陳德鴻、張南峰編,《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城市大學,2000.05)
胡品清著,《迷你法國文學史》(臺北市:桂冠,2000.7)
莫渝著,《法國文學筆記》(臺北市:桂冠,2000.11)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 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台南市立藝術中心,
2000.11)
Renée Balibar(荷內˙巴里巴)著,胡其德譯,《法國文學史》(臺北市:麥田出
版,2002.5)
葉渭渠著,《日本文學思潮史》(臺北市:五南,2003)
陳萬益編,《龍瑛宗全集(中文卷)》(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1)。
___編,《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4)。
___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07 龍瑛宗》(台南:國立台灣文學
館,2011.3)
戴文鋒編,《葉笛全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05)
David Harvey(大衛˙哈維)著,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臺北市:群
學,2007.5)
單德興,《翻譯與脈絡》(臺北市:書林出版,2009.09)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〇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
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臺北市:聯經,2012.2)
劉芳,《詩歌意象語言研究》(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5)
戴孟宗,《現代色彩學:色彩理論、感知與應用》(新北市:全華,2013.3)
王惠珍著,《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臺北市:臺
大出版中心,2014.6)
李桂媚,《色彩˙符號˙圖象的詩重奏》(台北市:秀威經典,2018.9)
李桂媚、王文仁,《臺灣新詩色彩美學六家論》(台北市:秀威,2021.10)
張上冠、蔡新樂、趙彥春等著,《橘枳之間:西方翻譯理論再思與批判》(新北
市:臺灣商務,2015.11)
Émile François Zola(左拉)著,周明佳譯,《巴黎之胃》(臺北市:聯合文學,
2016.1)
Charles Baudelaire(波特萊爾)著,杜國清譯,《惡之華》(臺北市:國立臺灣
大學出版中心,2016.5)
阮若缺著,《解讀法國文學名著》(臺北市:五南,2017.11)
程增厚編譯,《法國抒情詩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12)
梶井基太郎著,李旭、曾鴻燕譯,《檸檬》(新北市:新雨,2019.1)
陳允元、黃亞歷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 I 暝想的火災》(台
166
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9.6)。
_______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 II 發自世界的電
波》(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9.6)。
John Julius Norwich(約翰˙朱利葉斯˙諾里奇)著,何修瑜譯,《法蘭西全史:
從凱撒的高盧戰記到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國,歐陸強權法蘭西的二千年史》
(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2020.5)
包慧怡、陳傑、姜林靜,《沙崙的玫瑰:英法德三語文學和繪畫中的經典意象》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8)
王惠珍《譯者再現:臺灣作家在東亞跨語越境的翻譯實踐》(台北市:聯經,
2020.10)
戶思社著,《西方象徵主義詩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6)
林昆範編著,《色彩原論》(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1.08)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申昀晏譯,《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
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台北市:麥
田出版,2022.1)
井上のきあ著、謝爾鎂譯,《色彩大事典 : 設計人的配色實戰寶典》(臺北市 :
旗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01)
大伴家持等著,陳黎、張芬齡譯,《萬葉集:369 首日本國民心靈的不朽和歌》
(新北市:黑體文化,2023.3)
Stendhal(斯湯達爾)著、胥弋譯,《紅與黑》(台北市:時報出版,2023.9)
(二)論文
1. 期刊論文
富山一郎著、陳幸均譯,〈殖民主義與熱帶科學:“島民”差異的學術分析〉,《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28 期(1997.12),頁 121-143。
167
陳雅純,〈龍瑛宗《女性的素描》一書評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 9 期(1999.9),
頁 185-206。
畢恆達,〈災難與性別〉,《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 53 期(1999.12),頁 1-4。
董志強,〈西方理论语境中的“意象”(“image”) 概念〉,《學術月刊》第 9 期
(2003.9),頁 80-87。
巫毓荃、鄧惠文,〈熱、神經衰弱與在台日人——殖民晚期台灣的精神醫學論
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54 期(2004.6),頁 61-103。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
(2006.4),頁 59-93。
劉乃慈,〈形式美學與敘事政治-日據時期台灣自然主義小說研究〉,《台灣文
學研究》創刊號(2007.04),頁 111-138。
唐毓麗,〈從左拉「實驗小說論」觀點探討戰後臺灣自然主義小說〉,《東海大
學文學院學報》第 49 期(2008.07),頁 165-197。
陳建忠,〈熱帶的憂鬱-談龍瑛宗文學中的幾種植物〉,《新地文學》第 10 期
(2009.12),頁 65-69。
林巾力,〈西川滿「糞現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台灣〉,《中外文學》
第 34 卷第 7 期(2005.12),頁 145-174。
___,〈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臺灣文學
學報》第 15 期(2009.12),頁 79-110。
___,〈追求詩的純粹性:從楊熾昌到紀弦〉,《中外文學》第 39 卷第 4 期
(2010.12),頁 85-113。
___,〈帝國底下的兩個「南方」:從西川滿與龍瑛宗的詩作看起〉,《臺灣文
學研究集刊》第 9 期(2011.02),頁 21-52。
___,〈建構「台灣」文學-日治時期文學批評對泰納理論的挪用、改寫及
其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 83 期(2015.11),頁 1-35。
陳瑩真,〈日據「皇民化」時期臺灣自然主義小說的特色〉,《問學集》第 18
168
期(2011.6),頁 101-111。
陳允元,〈台灣風土、異國情調與現代主義-以楊熾昌的詩與詩論為中心〉,《臺
灣文學學報》第 19 期(2011.12),頁 133-162。
___,〈尋找「缺席」的超現實主義者—日治時期台灣超現實主義詩系譜的
追索與文學史再現〉,《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 16 期(2013.04),頁 9-45。
___,〈紀弦、覃子豪的東京經驗及戰後在台詩歌活動潛藏的日本路徑〉,《臺
灣文學研究學報》第 31 期(2020.10),頁 191-232。
陳采玉,〈台灣現代詩與日本「超現實主義」及「新即物主義」的接點〉,《科
學與人文研究》第 1 卷第 2 期(2012.09),頁 40-53。
柳書琴,〈從「昭和摩登」到「戰時文化」-〈趙夫人的戲畫〉中大眾文學現
象的觀察與省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89 期(2012.12),頁 1-45。
王惠珍,〈文學地景的想像與重構:以跨時代作家龍瑛宗的故鄉書寫為例〉,《台
灣學誌》第 11 期(2015. 4)頁 61-89。
鄭安群,〈莫泊桑短篇小說中之兩性書寫:形式和內容〉,《外國語文研究》第
27 期(2017.12)頁 125-153。
黃琪椿,〈詩情與散文精神:同時代人對龍瑛宗的接受(1937-1945)〉,《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 18 期(2018.09),頁 221-237。
周國強,〈戰前留日中・韓・台學生之唯美主義文學活動考〉,《長崎中國學會
會刊》創刊號(2010.7)頁 191-206。
張詩勤,〈台灣新詩初現的兩條源流-由張我軍以前(1901-1924)的相關論述
及創作觀之〉,《臺灣詩學學刊》第 22 期(2013.11),頁 149-176。
___,〈日治台灣的「詩精神」與「新精神」:以《風景》、《茉莉》、《風車》
為例〉,《台灣文學學報》第 39 期(2021.12),頁 99-138。
楊彩杰,〈文學風格的回應──保爾.穆杭、橫光利一和劉吶鷗〉,《清華學報》
(47:1,2017.3),頁 117-154。
范淑文,〈佐藤春夫《田園之憂鬱》中的「他」因何憂鬱?:剖析「他」與「自
169
然」之關係〉,《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7:2(2014.6),頁 145-168。
施懿琳,〈憂鬱的南方──孫元衡《赤嵌集》的臺灣物候書寫及其內在情蘊〉,《成
大中文學報》第 15 期(2006.12),頁 107-136。
曾立維,〈日治至戰後初期水果產業發展──香蕉、鳳梨與柑橘〉,《台灣學通
訊》第 63 期(2012.3),頁 10-11。
高嘉勵,〈黑木謳子詩集中台灣自然書寫的斷裂與現代重組〉,《台灣文學研究
學報》第 34 期(2022.4),頁 199-244。
楊宗翰,〈詩人批評家楊熾昌與印象式批評〉,《當代詩學》第 8 期(2013.2),
頁 31-46。
林萬億,〈戰爭、脆弱性與韌性社會〉,《社區發展季刊》第 181 期(2023.3),
頁 7-30。
木山元彰,〈言與不言之間:龍瑛宗〈蓮霧的庭院〉中「灣生」的意義〉,《台
灣文學學報》第 42 期(2023.6),頁 35-62。
2. 學位論文
蔡鈺淩,〈文學的救贖:龍瑛宗與爵青小說比較研究 (1932-1945)〉(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惠萍,〈小說與人生:龍瑛宗〈趙夫人的戲畫〉之析論〉,(客家社會與文化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8)
陳春梅,〈日治時期臺灣養女習俗與小說研究(1895-1945)〉(台中市:國立中興
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2)
張詩勤,〈台灣日文新詩的誕生──以《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1895-1926)
為中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林祈佑,〈自我」的複調:中島敦、龍瑛宗與日本殖民地文學的表述機制〉(台
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170
陳允元,〈殖民地前衛──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王綉惠,〈西川滿戰前作品中臺灣符號的圖文互涉:以《媽祖祭》與《臺灣繪
本》為例〉(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2023)
楊女慧,《總力戰下的動員書寫:以臺灣作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
士在職專班,2016)
3. 會議論文
鄧慧恩,〈世界的表情:龍瑛宗眼中的世界文學〉,《第四屆台灣客家文化研討
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 年 11 月)頁 141-152。
山田敬三,〈悲哀的浪漫主義者──論日據時期的龍瑛宗〉,賴和及其同時代的
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承辦,1994
年 11 月。
4. 專書論文
林瑞明,〈不為人知的龍瑛宗――以女性角色的堅持和反抗〉,《臺灣現當代作
家研究資料彙編 07 龍瑛宗》(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11.3),頁
117-136。
下村作次郎,〈論龍瑛宗的〈宵月〉〉,《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
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8),
頁 172-198。
(三)報刊雜誌
崔萬秋,〈東京漫步之十三:法國文學與日本(一)〉,(聯合副刊,1966.10.02)
171
崔萬秋,〈日本見聞記之六十三:法國文學與日本(二)〉,(聯合副刊,1966.10.09)
崔萬秋,〈日本見聞記之六十四:明治二十年之翻譯〉,(聯合副刊,1966.10.16)
崔萬秋,〈日本見聞記之六十六:明治三、四十年之翻譯〉,(聯合副刊,1966.10.29)
崔萬秋,〈日本見聞記之六十七:明治時代之自然主義文學〉,(聯合副刊,
1966.11.05)
崔萬秋,〈日本見聞記之六十八:法國文學對大正文學之影響〉,(聯合副刊,
1966.11.12)
崔萬秋,〈日本見聞記之六十九:昭和年代法國文學之譯介〉,(聯合副刊,
1966.11.19)
崔萬秋著,莫渝編譯,〈法國詩歌之日譯〉,《法國十九世紀詩選》(臺北市:志
文出版社,1986.1)
黃國賓,〈日本天空下的文化色彩〉,《美育》第 206 期(2015.7-8),頁 35-42。
(四)網路資料
Nayeri, Farah,〈我們該徹底停止欣賞高更了嗎?〉,《紐約時報中文網》(來源: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91122/gauguin-national-gallery-london/zhhant/,檢閱日期:2023.11.3)
(五)其它
陳萬益、許維育、黃琪椿、蘇敏逸、黃淑芳、游勝冠、洪珊慧,《龍瑛宗先生
藏書目錄》,「《龍瑛宗全集》搜集、整理、翻譯、出版計劃」第一年度成
果(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1997.4-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