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rgson, Henri 1991[1912] Matter and Memory. Nancy Margaret Paul and W. Scott Palmer trans. New York: Zone Books. Clifford, James and George E. Marcus 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James Clifford and George E. Marcus ed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 La Cadena, Marisol 2015 Earth Beings: Ecologies of Practice across Indian Worlds. Duke: Duke University Press. Deleuze, Gilles 1991[1966] Bergsonism.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iam trans. New York: Zone Books. 1997[1985] Cinema 2: The Time-Image.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trans.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merson, Robert M. 1983 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 A Collection of Readings. Pp.1-15. Prospect Heights, Illinois: Waveland. Esenova, Saulesh 1998 ‘Tribalism’ and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circumstances: The case of Kazakstan. In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 17, 1998, issue 3, pp. 443-462. Foucault, Michel 1974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Gupta, Akhil and James Ferguson 1997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The Field as Site, Method, and Location in Anthropology. In Anthropological Location. Boundaries and rounds of a Field Science. Akhil Gupta and James Ferguson, ed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 Pp.1-46. Hanks, William F. and Severi, Carlo 2014 Translating Worlds: The epistemological space of translation. In 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 4(2): 1-16. Hooper-Greenhill, Eilean 1992 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assiter, Luke 2005 Collaborative Ethnography and Public Anthropology. In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46, No. 1 (February 2005), pp. 83-106. Narayan, Kirin 1993 How Native Is a “Native” Anthropologist? 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Sep., 1993, New Series, Vol. 95, No. 3 (Sep., 1993), pp. 671-686. Smith, Laurajane 2006 Uses of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Mona, Awi(蔡志偉) 2009 〈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六期,頁27-54。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 2006 《金峰鄉志》。臺東:臺東縣金峰鄉公所。 包惠玲 2017 《當代東排灣族pulingau(巫師)社群內部中的實踐角色:從patjaljinuk頭目家談起》,《刻畫排灣學,文化的持續與變遷》,Tjuku Ruljigaljig主編。板橋: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江昱仁 2019 〈原住民部落農業發展之地方感探討-以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為例〉,《社區永續觀光研究》3卷2期,頁13-26。 江昱仁、莊鑫裕 2018 〈大學協力部落「旅」力發展之經驗-以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為例〉,《社區永續觀光研究》2卷2期,頁1-18。 吳明季 2022 〈價值、參與和主權: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實踐的三個面相〉,博士學位論文,頁1-326。 吳東祐 2017 〈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災後帝景建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頁1-124。 吳燕和 1993 〈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7期,頁7-402。 官大偉、林益仁 2008 〈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期:頁109-141。 林秀蘭 2015 〈東排灣巫文化的延續與變遷:以土坂村Patjalinuk頭目家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頁1-136。 林建成 2010 《重生與感恩-關懷嘉蘭村莫拉克風災心靈、教育重建計畫成果專輯》。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3 〈嘉蘭村傳統歌舞的集體情感與交流經驗〉,《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3期,頁97-113。 林時吉、陳文山 2009 《炭火相傳:白鷺部落文史紀錄》。屏東:屏東縣來義鄉白鷺社區發展協會。 林頌恩 2012 〈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東台灣研究》9期,頁143-180。 亞榮隆・撒可努、孫大川 2013 《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四)》。台北:新自然主義。 邱新雲 2011 〈東排灣巫師purhingaw之研究:以台東縣土阪村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頁1-241。 松澤員子 1986[1976] 〈東部排灣族之家族與親族——以ta-djaran(一條路)之概念為中心〉,《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頁445-478。台北:聯經。 胡台麗 2011[1999] 〈百步蛇與鷹:排灣族的文化認同與表徵〉,《排灣文化的詮釋》。台北:聯經。 陳文玲 2012 〈莫拉克風災後嘉蘭村的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1(1):157-173。 陳孟君 2010 〈排灣族口頭敘事探究:以「palji」傳說為中心〉,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頁1-150。 張佩瑜 2005 〈臺灣排灣族婚禮舞蹈之研究-以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頁1-240。 傅君 2001 《台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童春發 2001 《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新德 2012 〈東排灣族部落的行程與遷徙-以台坂村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頁1-145。 葉一飛 Suliljaw・Lusausatj 2012 〈東排灣的男子會所(palakuwan)與社會階序—以Tjavualji為例〉,碩士學位論文,頁1-228。 楊南郡 2011a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文本篇》。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011b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二冊資料篇》。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014 《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佈》,楊南郡譯注。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董新華 2012 〈莫拉克颱風嘉蘭村災後家園重建與社會文化的復振〉,《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3):77-98。 瑪達拉・達努巴克 2020 〈當paiwan部落僑民遇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政策:傳統領域自主宣告的行動反映〉,《深耕排灣學:空間的呢喃》。屏東:國立屏東大學。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003[1921]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五冊》。台北:中央研究院。 蔣斌 1984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頁1-48。 1999 〈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編,頁157-22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香君 2006 〈賣地的頭目:嘉蘭人的土地觀念變遷〉,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頁1-117。 顏正一 2007 〈排灣族東排灣群傳統歌謠研究-以土坂部落(tjuwabal)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頁1-389。 譚昌國 2005 〈基督教教義、傳統文化與實踐初探:以東排灣拉里巴聚落台坂長老教會為例〉,《臺灣宗教研究》4卷2期,頁113-158。 2009 〈當代排灣族頭目權威的建構:以土坂村Patjalinuk頭目家為例〉,《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創刊號,頁145-176。 蘇雅婷、楊程宇 2011 〈在舊社遺址上蓋永久屋~嘉蘭重建政策爭議不斷〉,《部落,活出來》第4期。
網路資源 台邦・撒沙勒 2018 〈從泛原運、部落主義到民族議會:回首走過的路〉 網址: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