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紹儀 1996[1848]《東瀛識略》。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片岡巖 1990[1921]《臺灣風俗誌》,陳金田譯。台北:眾文。 王甫昌 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夫子 2013《殯葬文化學: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新北:威仕曼。 王毓翔 2005《清代新竹地區墳墓建築調查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御風等 2018《覆鼎金物語:高雄市墓葬史初探》。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王俊秀 2023《新竹清華園的歷史現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石暘睢 1953〈臺灣明墓考〉。《臺南文化》3(1):25-28。 石萬壽 1975〈記新出土的明墓碑〉。《臺灣文獻》26(1):37-47。 1978〈記牛稠子新出土的明墓碑〉。《南瀛文獻》23:109-113。 朱峰 1953〈臺灣的明墓雜考〉。《臺南文化》3(2):44-55。 伊能嘉矩 2017[1928]《臺灣文化志(上、中、下)》。新北:大家。 2021[1909]《臺灣地名辭書》。新北:大家。 安煥然 2014〈地方史研究與華人文化〉。《人文研究期刊》12:7-17。 佐倉孫三 2017[1903]《臺風雜記:日治初期台灣的社會風貌》。台北:南港山文史工作室。 李國祁 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33-159。 李光周 1982〈考古學對其研究現象之解釋〉。《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9:55-68。 李亦園 2010《信仰與文化》。台北:Airiti Press Inc.。 李匡悌 2002《國立清華大學新校區雞卵面公墓清理及遷移歷史考古學監控及搶救計畫期末報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2004《靈魂與歷史的脈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李光偉 2011《宜蘭的墳塚與墓碑》。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 李民鋒 主編 2014《臺灣殯葬史》。台北:殯葬禮儀協會。 李作婷 2016《中部科學工業園區考古疑似文化遺址A區搶救發掘案-第二階段搶救發掘計畫-大排沙農場II遺址古窯搶救發掘》。委託單位:科技部中科管理局,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2019《彰化縣鹿港第一公墓墓區起掘工程考古監看計畫》。委託單位:台研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2022《彰化縣鹿港第一公墓考古試掘探勘評估計畫成果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呂理政 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 呂明燦 2010〈台灣石材工藝之發展〉。《台灣文獻》61(2):225-250。 何彬 1995《江浙漢族喪葬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沈茂蔭 1993[1894]《苗栗縣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宋惠中 2010〈由土著化與內地化至多元文化論述:由《歷史的臺灣》觀察台灣移民史論述的一個側面〉。國族、想像、離散、認同:從電影文本再現移民社會研討會。 宋燕鵬、潘碧絲 2017〈生命回歸:東南亞華人籍貫與鄉土認同演變──以吉隆坡福建義山墓碑資料為考察中心〉。《哲學與文化》44(5):25-42。 吳瀛濤 2010[1992]《臺灣民俗》。台北:眾文。 周鍾瑄 1999[1717]《諸羅縣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周璽 1993[1836]《彰化縣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周婉窈 1994〈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新史學》5(2):117-158。 2003〈「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史的研究〉。《當代》70:64-77。 林謙光 1979[1685]《臺灣紀略》。台北:眾文。 林衡道 主編 1984[1977]《臺灣史》。台北:眾文。 林衡道文、高而恭圖 1968〈臺灣的古墓〉。《臺灣文獻季刊》19(1):45-50。 林廷武 1999〈新竹窯業〉。《竹塹文獻》11:58-73。 林玉茹 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台北:聯經。 2022《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新北:聯經。 林文龍 2010〈臺灣螺溪硯的早期發展〉《台灣文獻》61(2):85-110。 林瑋嬪 主編 2018《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淑惠 2012〈日本殖民台灣時期統治政策之演變〉。《政修通識教育學報》9:85-102。 林塘泫 2021《日本統治時代における台湾葬祭礼俗の研究――葬祭礼俗の変容を中心に――》。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與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伶 2013《清代臺灣義塚之探討》。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詩容 2022《清代竹塹城歷史現場的再詮釋:從墓葬結構探討新竹市第一公墓在地化的過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邱鴻霖 2004《宜蘭縣礁溪鄉淇武蘭遺址出土墓葬研究-埋葬行為與文化變遷的觀察》。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22《新竹市第五公墓遷葬文化資產調查評估委託專業服務案成果報告書》。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施添福 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張智欽 2002〈臺灣漢人之堂號──兼論閩南人與客家人堂號之差異〉。《宜蘭技術學報》9:17-33。 韋煙灶 主編 2018《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韋煙灶 2015〈新竹市世居家族之祖籍空間分布特色〉。《閩臺文化研究》42:35-46。 2016〈清末-日治初期新竹市居民祖籍之空間分析〉。《竹塹文獻雜誌》62:65-79。 高拱乾 1983[1694]《臺灣府志》。台北:成文。 柴田廉 1999[1923]《臺灣同化策論》。台北:成文出版社。 徐福全 2001〈臺灣殯葬禮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96:99-108。 2008《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台北:徐福全。 郭哲銘 2008《滄海紀遺譯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張捷夫 1995《中國喪葬史》。台北:文津。 2003《喪葬史話》。台北:國家。 張德南 2002〈竹塹研究劄記(1)--王世傑開墾竹塹埔年代的商榷〉。《竹塹文獻雜誌》22:125-130。 陳其南 1975《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1990《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 1998《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文化。 陳孔立 1988〈評「土著化」和「內地化」的爭論──清代台灣社會發展的模式問題〉。《當代雜誌》30:61-75。 陳國揚 1994〈清代竹塹開發與信仰、文教之開展〉。《中興史學》1:87-151。 陳國川 1996《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炳容 1997《金門的古墓與牌坊》。金門:金門縣政府。 陳朝龍 2011[1894]《新竹縣采訪冊》。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陳甫鼎、陳沛悌 2011〈新竹市客雅山的皇明丙辰重修林士樸墓〉。《竹塹文獻雜誌》49:144-149。 陳緯華 2004〈人類學漢人親屬研究:回顧與批評〉。《漢學研究通訊》23(1):1-12。 2014〈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臺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民俗曲藝》183:253-338。 2017〈從墓碑來看「土著化」現象:清代以來臺灣社會祖籍認同的變化〉。《民俗曲藝》197:185-231。 盛清沂 1971〈清代本省之喪葬救濟事業〉,《臺灣文獻》22(2):28-48。 曾景來 1998[1939]《臺灣宗教的迷信陋習》。台北:武陵。 曾純純 2021〈屏東縣內埔第一公墓既存墓葬調查與保存初議〉。《全球客家研究》16:197-254。 黃叔璥 1996[1724]《臺灣使槎錄》。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黃旺成 1957《臺灣省新竹縣志稿》。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黃典權 1960〈「皇明監國魯王壙誌」研究〉。《臺南文化》7(1):1-76。 1968《蔣鳳墓誌銘研究》。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黃應貴 2004《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4[2008]《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 黃阿有 2013《嘉義市市定古蹟葉明邨墓修復再利用調查研究計畫》。委託單位:嘉義市文化局,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2014〈嘉義市市定古蹟葉明邨墓形制與墓主之研究〉。《臺灣文獻》65(3):139-182。 黃翠梅、李匡悌、盧泰康 2004〈臺南縣歸仁鄉歸仁窯遺址學術調查與研究〉。《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集刊2003》,頁43-60。 黃日進 2006《台灣石材產業經營困境與未來發展方向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營建技術與管理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鈺文 2017《清代臺灣墳塚地文化探討》。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大衛 2012《神˙鬼˙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新北:聯經。 游智勝 2015《臺灣總督府海運政策之研究(1895-1945)》。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英 1995《從征實錄》。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楊士賢 2007《台灣的古墓》。台北:遠足。 奧利華等 2014〈1944到1946年間台澎地區的墓碑:適應、迴避,與傳統的形成〉。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奧利華、詹雅晴 2016〈玄武岩、雕刻師與墓碑上的堂號使用:從西嶼傳播到台灣的雕刻〉。第16屆國際學術研討會。 蒲慕州 1993《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聯經。 廖漢臣 1953〈臺灣明墓雜考〉。《臺灣文獻季刊》6(2):31-40。 廖倫光、殷可馨 2002〈清代竹塹地區的墓區經營〉。《竹塹文獻雜誌》25:84-97。 廖倫光 2004《台灣傳統墳塚的地方性樣式與衍化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9《彰化縣鹿港第一公墓基礎調查及搶救策略評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廖倫光、黃俊銘 2009〈臺灣傳統漢人墳墓的墓作變貌與文化意義〉。《文資學報》5:1-31。 臺灣慣習研究會 1901《臺灣慣習記事》。台北:臺灣慣習研究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7《淡水廳築城案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2006[1871]《淡水廳志》。台北:遠流。 臧振華 1972〈關於墓葬研究〉。《人類與文化》1:19-21。 1990〈什麼是歷史考古學〉。《人類與文化》26:48-50。 2004《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份搶救考古計畫期末報告》。委託單位: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執行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潘英 1992《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台北:自立晚報。 潘英海 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刊於《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莊英章編,頁235-25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刊於《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主編,頁445-474。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佈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刊於《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潘英海主編,頁163-20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紹豐 2013《美濃地區家塚形制及其文化意涵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紹豐、曾純純 2016〈美濃墳制構件在客家文化中的意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0(4):1-22。 蔡錦堂 2004〈日治時期日本神道在台灣的傳播與局限〉。《東疆學刊》21(4):27-34。 盧善棟 1984〈臺灣石材工業應為經營革新與發展的趨向〉。《中國鑛冶工程學會學刊》28(4):49-52。 盧泰康 2019〈臺南明鄭古墓出土珍貴文物〉。《故宮文物月刊》430:94-108。 2021〈臺南發現的「月港」銘墓碑與南山公墓的重要性〉。刊於《碑碣、文獻與地方社會》。李建緯主編,頁45-74。台中:逢甲大學。 2023《臺灣陶瓷史》。新北: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盧泰康、李匡悌 2009《發現臺南水交社前清墓葬群》。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盧泰康、邱鴻霖 2020《古笨港的歷史考古學研究》。雲林:雲林縣政府。 藍鼎元 1997[1722]《東征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蘇峰楠 2010a〈記臺南市新發現的兩座明代古墓──兼論其墓碑形制〉。《臺灣文獻》61(3):367-400。 2010b〈文化遞嬗與風格綜融:臺南市南山公墓日治時期墳墓的觀察〉。《臺灣史學雜誌》9:91-121。 2015〈遇見皇民──藏在墳墓中的臺灣史〉。https://reurl.cc/r6q4zk,2022年10月10日上線。 蘇秋金 2015〈八里觀音山石傳統打石業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Astuti, Rita 2017 《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斐索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誌》 People of the Sea: Identity and Descent among the Vezo of Madagascar,郭佩宜譯。新北:左岸。 Barnard, Alan 2012 [2000] 《人類學的歷史與理論》 History and Theory in Anthropology,徐雨村譯。高雄:巨流。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Binford, Lewis R. 1971 Mortuary Practices: Their Study and Their Potential. In Approaches to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Mortuary Practices, Edited by James A. Brown. Memoirs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25:6-29. Bhabha, Homi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Bayly, Cristopher A. 2014[1986] The Origins of Swadeshi(Home Industry): Cloth and Indian Society, 1700-193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arke, David L. 1978 ” Ch4 Material Culture Systems: Attribute and Artefact; Ch5 Artefact and Type. ” In Analytical Archae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93 Why We Need Things. In History from Things: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 Steven Lubar and William D. Kingery, eds.Pp.20-29.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Deetz, James 1996[1977] Remember Me as You Pass By. In Small Things Forgotten: an Archaeology of Early America Life. Pp. 89-124. Freedman, Maurice 1974 ”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9-41. Gennep, Arnold Van 1960 The Rites of Passage.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Hertz, Robert 1960 A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of Death. In Death and the right hand, edited by Rodney Needham and C. Needham, pp. 29-86. Free Press, Glencoe, Ill. Kroeber, Alfred L. 1948 Anthropology. New York: HBJ Book. Lynn, Clark 1987 Gravestones: Reflections of Ethnicity or Class? In Consumer Choice in Historical Archaeology. Pp. 383-395. Mullins, Paul R. and Paynter, Robert 2000 Representing Colonizers: An Archaeology of Creolization, Ethnogenesis, and Indigenous Material Culture among the Haida. Historical Archaeology 34(3):73-84. Ortner, Sherry B. 2016 Dark Anthropology and Its Others: Theory Since the Eighties. 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 6(1): 47-73. Pearson, Parker 1982 “Mortuary Practices, Society and Ideology: An Ethnoarchaeological Study” from Ian Hodder, Symbolic and structural archaeology Pp.99-11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dcliffe-Brown, A. R. 1922 The Andaman Islanders: A Study in Social Anthrop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Reimers, Eva 1999 Death and Identity: Graves and Funerals a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rtality 4(2): 147-166. Steward, Julian H. 1972[1955] 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hampaign IL. Said, Edward W. 1978 Orientalism. Pantheon, New York. Tylor, Edward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John Murray, London. Watson, James L. 1988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Sequence, 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 In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Edited by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 Rawski. Pp.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