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33.2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郭念亭
作者(外文):Guo, Nian-Ting.
論文名稱(中文):身體意象──郭念亭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Body Image: An Art Statement by Guo, Nian-Ting
指導教授(中文):張晴文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Ching–Wen
口試委員(中文):胡以誠
吳正義
口試委員(外文):Hu, Yi-Cheng
Wu, Zheng-Y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108593506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5
中文關鍵詞:筆墨視覺錯覺拼貼拓印身體意象
外文關鍵詞:paint brush and inkvisual illusioncollagerubbingbody imag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論文以個人在研究所期間 (2019–2022)之系列創作為研究對象,並藉由創作回應自身經驗,以微觀、筆墨的轉化、視覺錯覺、不同的觀看方式等作為主要研究方向。我以自身的器官或身體部位作為主要描繪對象,在創作上,使用毛筆、墨汁、葉片、半礬京和紙等媒材,將自身想詮釋的身體意象透過筆墨語言呈現。

內容包含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學理基礎」,研究當代在筆墨精神轉變之下所推演出的筆墨語言,以及探討藝術家對於身體感官經驗的想像,並利用視覺錯覺的原理,探究不同的觀看方式。第三章「創作理念、形式與技法」,描述自己透過微觀,發現各種痕跡,引發一連串的想像圖形,投射出內心世界認為的美。並在此章節中分析作品形式的改變,以及在筆墨上如何將紋理與拓印的痕跡結合,形成自己的繪畫語言。第四章「作品分析」,進行作品的剖析,內容包含「細胞系列」、「放大鏡系列」、「像這個又像那個系列」、「拼布系列」。第五章「結論」,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我利用拓印和拼貼等技法,逐漸發展出自身的筆墨語言,也透過多義的圖形來詮釋自身所想像的身體意象。






關鍵字:筆墨、視覺錯覺、拼貼、拓印、身體意象

Abstract

This thesis takes the series of creations I mad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uring my master’s study (2019–2022), and responds to my own experience through these creations. My research focuses on subtle details, painting diversities, visual illusions, and perspective styles. I use my own organs or body parts as the main objects of depiction. In my creation, I use brushes, ink, leaves, half alum Japanese paper and other materials to present the body image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paint brush and ink.
I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motivation, purpose, content and method of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Theoretical Basis", studies the contemporary brush and ink language dedu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irit of brush and ink, explores the artist's imagination of the sensory experience of the body, and uses the principle of visual illusion to explore different perspective styles. The third chapter, "Creative Concepts, Forms and Techniques", describes how I discover various traces through subtle observation, which triggers a series of imaginary figures and projects the beauty inside my heart. In this chapter, I als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work styles, and how to combine the traces of the texture strokes pattern method and rubbing method to form my own painting language. The fourth chapter, "Work Analysis", analyzes the works, including "Cell Series", "Magnifying Glass Series", "Like This and That Series", and "Collage Series".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I use techniques like rubbing and collage to develop my own personal ink language, and use ambiguous figures to interpret imaginary body images.

Keywords: paint brush and ink, visual illusion, collage, rubbing, body image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圖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學理基礎 6
第一節 筆墨的轉化 6
一、筆墨運用的轉變 6
二、筆法的古今變異 9
第二節 身體意象 23
一、皮囊的感知 23
二、皮囊的想像與拼湊 24
第三節 體中物象 26
一、有意識的選擇 26
二、觀看的主觀性 32
第三章 創作理念、形式與技法 38
第一節 創作理念 38
第二節 形式分析 40
一、多義圖像 40
二、從單件到組件 41
第三節 技法的運用 42
一、變形 42
二、拓印 44
三、拼貼 47
第四章 作品分析 51
第一節 「細胞系列」 51
第二節 「放大鏡系列」 57
第三節 「像這個又像那個系列」 62
第四節 「拼布系列」 68
第五章 結論 70
參考書目.............................................................................................................................71
參考書目
一、古籍書目
南朝.謝赫,《古畫品錄》,台北縣 : 藝文出版社,1966。
清朝,石濤,《畫語錄》,台北市:連貫出版社,1973。
二、中文書目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
Gombrich Ernst Hans,《藝術與錯覺 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長沙市: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Marc Le Bot,《身體的意象》,湯皇珍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6。
Nicholas Mirzoeff,《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6。
Arthur Schopenhauer,《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劉大悲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4。
Zeki Semir,《腦內藝術館 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潘恩典譯,台北市:商周出版, 2001。
Eddie Wolfram,《拼貼藝術之歷史》,傅嘉琿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4。
王南溟,《藝術必須死亡》,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吳冠中,《筆墨等於零》,南京市: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何政廣主編,《歐姬芙 沙漠中的花朵》,台北市:藝術家出版,1999。
林葆華,《25年典藏精粹》,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2009。
謝鴻均,《陰性.酷語 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
羅成典,《西洋現代藝術大師與美學理論》,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0。
三、網路資料
羅淑君,〈群聚、列陣、遊移——黃致陽《千靈顯》個展專訪〉,伊通公園網站,網址,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91/561/262。(2021/12/6)
崔光宙,「移情說」,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資訊網,網址,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0639/。(2021/11/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