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14.8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文吉
作者(外文):Lin, Wen-Chi
論文名稱(中文):戰後臺灣私廟研究 —以臺北市中正區興安宮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aiwan Private Temple after World War II—Case Study of Sing-An Temple in Taipei Zhongzheng District
指導教授(中文):江天健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Tien-Chien
口試委員(中文):王志宇
榮芳杰
口試委員(外文):Wang, Chih-Yu
Jung, Fang-Chi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學號:108195506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私廟濟世傳統乩童興安宮女性神
外文關鍵詞:private templebenefit living creaturetraditional Taoist spirit mediumSing-An templefemale go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文探討戰後臺灣私廟發展實況,以臺北市中正區興安宮為個案研究。在都市化的背景下,戰後新立私廟富有乩童個人色彩,神媒濟世是私廟核心,信仰傳播的主力。其次,在創立過程中,以神的天啟展開乩童訓乩,並創建私廟,透過既定的宗教性程序,確證私廟正統性。戰後初期女性乩童在性別分工的傳統觀念下較不被社會認同,但透過私廟靈驗逐漸呈現女性參與神聖事務的情形。
因著神媒的復興,神明世界也隨之發展,有新興神明與晉升情形。本文透過興安宮神明安座脈絡看見神明的自主性,名號則顯現神明有晉封的情形。在濟世信仰的形塑,天神不具有男女之分,女性神祇的展現反倒以私廟為本體。
私廟濟世打造濟世功利社群,濟世的教化轉化人群,信眾依照自身信仰與歸屬情感,穿梭在志工服務社群與管理核心社群等。此外,有家庭皈依的現象。最後,私廟組織由私轉公的治理歷程與困境,其間組織的輔佐性格與主事者家族色彩扮演重要的關鍵。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private temples after World War II, Sing-An temple is a case study to have a holistic comprehens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the newly organized private temples after World War II are full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oist spirit medium. Taoist spirit medium benefits living creatures that is a normal condition of contemporary and it is a way to promote the belief in private temples. In temple initial process, the revelation of gods is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 of Taoist spirit medium and then establish the private temple. The religiosity procedure is a strategy to confirm the legitimacy of a private temple. However,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World War II, female Taoist spirit mediums were less recognized by society under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but through the spiritual efficacy of a private temple,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sacred affairs was gradually revealed.
Due to re-enchantment of mediums, the world of gods has also developed with new gods and promotions. In a case study, it seems likely that gods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without being controlled by anyone else, and their names appear that the gods have been promoted. In the belief domain, the gods are not divided into males and females and are based on the private temple.
To benefit living creatures develops utilitarian community and with the enlightenment believers will transform to volunteer service community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re communit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beliefs and feelings of belonging. In addition, there is the phenomenon of family conversion. Finally, the governance process and predicament of the private temple organization from private to public which is the auxiliary character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family colour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key role.
摘要 i
Summery 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問題背景和研究目的 - 1 -
一、 問題背景 - 1 -
二、 研究目的 - 3 -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4 -
一、 臺灣公廟與私廟研究 - 4 -
二、 乩童研究 - 9 -
三、 臺灣宮廟組織研究 - 12 -
第三節 研究設計、方法及限制 - 15 -
一、 研究設計與方法 - 15 -
二、 研究限制 - 18 -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19 -
一、 民間信仰 - 19 -
二、 宮廟 - 19 -
三、 童乩 - 20 -
四、 濟世 - 21 -
第二章 戰後臺北地區的都市發展與社會變遷 - 23 -
第一節 臺北地區的都市發展與中正區的變化 - 23 -
一、 臺北地區發展脈絡 - 23 -
二、 中正區發展概勢 - 25 -
三、 舊崁頂庄發展大要 - 27 -
第二節 戰後臺北地區的人口 - 29 -
一、 戰後臺北市人口概述 - 29 -
二、 人口成長與分佈 - 30 -
三、 年齡組合與家庭組合 - 32 -
四、 教育程度發展 - 33 -
第三節 戰後臺北地區的經濟與職業變化 - 35 -
一、 農業與工業 - 35 -
二、 商業與職業 - 37 -
第三章 興安宮與濟世信仰 - 40 -
第一節 興安宮源流與發展分期 - 40 -
一、 興安宮源流 - 40 -
二、 興安宮發展與分期 - 43 -
第二節 興安宮的辦事濟世 - 45 -
一、 興安宮私廟辦事濟世情形 - 45 -
二、 興安宮私廟辦事濟世性質 - 47 -
三、 宗教性程序與私廟驗證 - 49 -
第三節 興安宮的乩童 - 51 -
一、 興安宮女性乩童 - 51 -
二、 興安宮神媒自我詮釋 - 55 -
第四章 興安宮的神祇與網絡 - 59 -
第一節 興安宮的神像建置 - 59 -
第二節 興安宮眾神明關係 - 70 -
一、 興安宮神明安座 - 70 -
二、 興安宮神明名號 - 73 -
三、 興安宮的女性神明 - 76 -
第三節 興安宮進香、歸屬和交流 - 79 -
一、 興安宮進香規劃的模式 - 79 -
二、 興安宮溯源驗證的歸屬 - 80 -
三、 興安宮進香的聯誼交流 - 84 -
第五章 神蹟靈驗與興安宮治理 - 90 -
第一節 興安宮信徒靈驗事蹟 - 91 -
一、 靈驗的探討 - 91 -
二、 醫治靈驗事蹟 - 93 -
三、 爐主靈驗事蹟 - 96 -
四、 儀式靈驗事蹟 - 99 -
第二節 興安宮的信徒分析 - 101 -
一、 興安宮信徒的背景 - 101 -
二、 興安宮信徒參與情形 - 105 -
三、 興安宮信徒家庭皈依 - 106 -
第三節 興安宮的治理 - 109 -
一、 興安宮私廟組織演變 - 109 -
二、 興安宮私廟的治理型態- 119 -
三、 私廟治理的困境 - 125 -
結論 - 132 -
參考文獻 - 135 -
附錄 - 145 -
興安宮田野調查資料 - 145 -
興安宮訪談大綱 - 146 -
興安宮個別訪談同意書- 148 -
口述訪談基本資料表 - 149 -
專書:
丁仁傑(譯)(2012)。神、鬼、祖先:一個臺灣鄉村的民間信仰(原作者:David K. Jordan)。臺北市:聯經。
王詩琅、曾國藩(1983)。臺北市志四。臺北市:成文。
李亦園(2010)。文化與修養。新北市:華藝。
李力庸(2015)。續修臺北市志 卷四‧經濟志-農業與工業篇。取自https://www.chr.gov.taipei/cp.aspx?n=EEBCFC3935F53838&ccms_cs=1(點閱日期:2022/8/10)
吳學明(2015)。總論。載於李力庸(主編),續修臺北市志 卷四‧經濟志-農業與工業篇(2015)(頁X I- XXVI)。取自https://www.chr.gov.taipei/cp.aspx?n=EEBCFC3935F53838&ccms_cs=1(點閱日期:2022/8/5)
宋光宇(1995)。宗教與社會。臺北市:東大。
林美容(1991)。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市 : 中研院民族所。
林美容(2008)。祭祀圈與地方社會。新北市蘆洲區:博揚。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新北市:臺北縣文化中心。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4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富士(2016)。巫的世界。廣州市:廣東人民。
林聖欽(2018)。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二臺北市・上。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林承緯(2018)。臺灣民俗學的建構。臺北市:玉山社。
林瑋嬪(2020)。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高雄市:巨流圖書。
段凌平(2018)。閩南與臺灣民間神明廟宇源流。臺北市:崧燁。
高傳棋(2014)。古地圖看臺北。臺北市:玉山。
許地山(1987)。道教史。臺北市:久大文化。
許麗芩(2016)。凝視臺北:庶民影像人文地景篇。臺北市:臺北市立文獻館。
陳光輝(1967)。臺北市社會變遷因素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宏田(2010)。臺南地區王爺信仰。臺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府。
陳信木(2015)。續修臺北市志 卷六‧社會志-人口篇。取自https://www.chr.gov.taipei/cp.aspx?n=EEBCFC3935F53838&ccms_cs=1(點閱日期:2022/8/9)
黃文博(1999)。臺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臺北市:常民文化。
黃秀政、蕭明治(2017)。續修臺北市志 卷首。取自https://www.chr.gov.taipei/cp.aspx?n=EEBCFC3935F53838&ccms_cs=1(點閱日期:2022/8/6)
董芳苑(1984)。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市 : 長青。
董芳苑(1996)。探討臺灣民間信仰。臺北市 : 常民文化。
曾迺碩(1988)。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宗教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王月鏡(1988)。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人口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鄭志明(2011)。臺灣宗教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文津。
鄭政誠(2015)。續修臺北市志 卷四‧經濟志-商業與金融篇。取自https://www.chr.gov.taipei/cp.aspx?n=EEBCFC3935F53838&ccms_cs=1(點閱日期:2022/8/8)
謝宗榮(2018)。圖解臺灣傳統宗教文化。臺中市:晨星。
戴炎輝(1984)。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
戴寶村(2015)。續修臺北市志 卷六‧社會志-社會發展篇。取自https://www.chr.gov.taipei/cp.aspx?n=EEBCFC3935F53838&ccms_cs=1(點閱日期:2022/8/8)
瞿海源(1997)。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市:桂冠。
羅啟宏、林志重(2014)。續修臺北市志 卷二‧土地志-城市發展篇。取自https://www.chr.gov.taipei/cp.aspx?n=EEBCFC3935F53838&ccms_cs=1(點閱日期:2022/8/10)
龔鵬程(1991)。道教新論。臺北市:臺灣學生。


論文期刊:
李丁讚、吳介民(2005)。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9,143-184。
丁仁傑(2012a)。廣澤尊王遊臺灣:漢人民間信仰神明階序的結構與展演。民俗曲藝,177,1-61。
丁仁傑(2012b)。靈驗的顯現:由象徵結構到社會結盟,一個關於漢人民間信仰文化邏輯的理論性初探。臺灣社會學刊,49,41-101。
丁仁傑(譯)(2020)。中國宗教象徵符號中的女性性別:觀音、媽祖和「永恆之母」(原作者:P. Steven Sangren)。華人宗教研究,15,155-188。
丁仁傑(2021)。女神拯救父權社會?!女性成神歷程中的性別對話與靈驗展現。華人宗教研究,17,27-81。
王邦雄(1986)。「大家樂」的災情甚於韋恩颱風。鵝湖月刊,136,0-0。
余光弘(1983)。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67-103。
余光弘(2000)。臺灣區神媒的不同形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91-105。
余德慧、劉宏信(2003)。臺灣民間宗教虔信者的「啟蒙神學」。新世紀宗教研究,1(4),63-94。
吳明訓(2013)。從家族性私廟看小琉球民間信仰的變異。屏東文獻,17, 243-278。
周婉窈(1994)。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新史學,5(2),117-158。
林衡道(1976)。臺灣民間信仰的神明。臺灣文獻,26(4),96-103。
林瑋嬪(2003)。臺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臺灣人類學刊,1(2),115-147。
林美容(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95-12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林美容、李峰銘(2015)。臺灣通靈現象的發展脈絡:當代臺灣本土靈性運動試探。思與言,53(3),5-46。
林德福、劉昭吟(2004)。全球經濟中的新空間形式-北臺都會區域的歷史性浮現。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2,19-44。
林承緯(2007)。臺灣民間祀神主從關係的形成與特質。臺灣文獻,58(1),163-190。
洪健隸(1988)。從臺灣民間信仰勃興的現象分析宗教人的心態。臺灣神學論刊,10,53-104。
徐大易(2012)。物有能動性?以大家樂時期的落難神像為例。人類與文化,43,79-83。
陳杏枝(2003)。臺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臺灣社會學刊,31,93-152。
郭文般(2013)。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階級分析。載於瞿海源(主編),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99-123頁)。高雄市:巨流。
夏婉雲(2015)。唐捐詩文中的乩童意象和幻土追索。臺灣詩學學刊,25,159-184。
唐蕙韻(2014)。乩示中的神、靈與儀式、習俗的系統關係:金門中堡威靈殿張公壇乩示紀實。民俗藝曲,183,71-138。
張珣(2002)。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8,78-111。
張珣(2021)。以文字或以身體傳教?女神研究芻議:以媽祖信仰為例。華人宗教研究,17,1-25。
張家麟(2011)。政教關係與宗教法制:論臺灣〈宗教團體法草案〉的形成與影響。宗教哲學,55,35-57。
張家麟(2018)。自主與發展--論旱溪媽祖廟的組織建構與變遷。海洋文化學刊,25,89-128。
張家麟(2018)。階層、理想與實際-對「中華道教神明系統溯源表」的分析。宗教哲學,85,73-93。
張家麟(2019)。論神祇信仰傳播的動力:誰為媽祖立廟?。宗教哲學,90,59-89。
梅慧玉(2006)。社會記憶的書寫與實踐:一個地方版廟誌的產生。民俗藝曲,154,77-131。
梅慧玉(2014)。社會中的體化實踐:臺南安平乩童濟世成神個案研究。民俗藝曲,183,7-69。
游淑珺(2018)。在場,或者被缺席—臺灣傳統民俗文化資產活動中的女性位置。文化資產保存學刊,46,7-24。
黃聖哲(2016)。危機與宗教性:論Oevermann的宗教社會學。臺灣社會學刊,59,187-218。
黃運喜(2019)。從封神模式談臺灣神明的升格問題。竹塹文獻,69,119-129。
黃金麟(2018)。騷動下的寂靜:走向自我監管的高等教育(1980-1995)。臺灣社會學刊,63,168-204。
童恩正(1995)。中國古代的巫。中國社會科學,5, 180-197。
楊曉蓉(2018)。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新北市文化季刊,30,50-53。
鄭志明(1996)。臺灣民間信仰的多重至上神觀。宗教哲學,6,135-155。
鄭志明(2002)。華人的信仰心理與宗教行為。鵝湖月刊,324,12-24。
鄭志明(2014)。臺灣宗教團體經濟資源的吸納與運用。宗教哲學,67,39-54。
趙容俊(2005)。巫術的定義。宗教哲學,32,186-218。
蔡主恩(1987)。臺灣民間宗教的區域發展研究。臺灣神學論刊,9,95-150。
瞿海源(2013)。宗教與術數態度和行為的變遷(1985-2005)—檢驗世俗化的影響。載於瞿海源(主編),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1-44頁)。高雄市:巨流。
顏啟峯、張國楨(2014)。臺北市都市發展對環境之衝擊。地理資訊系統季刊,8(1),39-41。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19)。臺北市辦理寺廟登記須知。取自https://canet.civil.taipei/tp90-1/mygod/table/臺北市辦理寺廟登記須知_1080830.pdf。日期:2021年3月29日。
Sturgeon, Donald (ed.) (2021)。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取自https://ctext.org/zh。日期:2222年3月24日。
Anna Fisk (2018). ‘So that you’ve got something for yourself’: knitting as implicit spirituality. In Luke Doggett & Alp Arat(Eds.), Foundations and futures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pp. 133-148).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Blank (2011). The reenchantment of law. Cornell Law Review, 96(4), 633–670.
Margaret Klenck(2004). The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Efficacy of Confession.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 43(2),139-150.
KoyalVerma(2020). Buddhism in Asia: Mapping the Evolving Principles of Religiosity.InDemmrich&Riegel(Eds.),Religiosity in East and West: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from 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pp.205-219). Springer Vieweg: in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GmbH.
Gladys Ganiel (2018). Secularisation and de-institutionalised religion: future directions. In Luke Doggett & Alp Arat(Eds.), Foundations and futures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pp. 68-82).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Ipshita Soni and Sarita Ghai(2020).Religion and Religiosity in a Himalayan Tribal Community - a Study of Jaunsaris. In Demmrich & Riegel(Eds.),Religiosity in East and West: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from 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pp.221-231).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Linda Woodhead (2018). Secularisation : with added agency. In Luke Doggett & Alp Arat(Eds.), Foundations and futures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pp. 55-67).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Nancy T. Ammerman(2018). On things seen and unseen: enlarging the vision 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In Luke Doggett & Alp Arat(Eds.), Foundations and futures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pp. 101-114).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Smith. (2008).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Social Forces, 86(4), 1561–1589. https://doi.org/10.1353/sof.0.0040
Schnabel, L., Abdelhadi, E., Ally Zaslavsky, K., Ho, J. S., & Torres‐Beltran, A. (2022). Gender, Sexuality, and Religion: A Critical Integrative Review and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61(2), 271–292. https://doi.org/10.1111/jssr.12781

(此全文20250821後開放外部瀏覽)
電子全文
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