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珮怡、徐新逸(2014)。情境教學法應用國中健康教育科之教學設計。台灣教育,686,34-39。 毛連塭(1984)。臺北市國民小學發展創造性體育課程實驗報告。創造性教育資料彙編,1-12。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子庭(2019)。國小三年級英語情境教學對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 王仁癸(2009)。《情境教學在國小英語教學的應用》。北縣教育,69,87-91。 王映雪(2019)。《故事運動遊戲環境的創設》。中國福建省:福建教育。 王健次(1981)。《如何實施幼兒體育課程》。新北市:歐語出版社。 王詩惠(2018)。多元感官探索聯想鬆散素材教學活動對幼兒創造力提升之效果。未出版碩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石美智(2012)。創意遊戲方案對提升幼兒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臺北市。 朱芳瑩(2020)。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於幼兒身體動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臺北市。 江南發、林生傳、林寶山、周甘逢、張酒雄、傅粹馨、陳密桃、蔡培村、黃文三(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新北市:心理出版。 吳啟通、黃永寬(2009)。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設計原則與應用實例。幼兒運動遊戲年刊,(4),67-78。 吳婷婷、黃悅民(2011)。基於學習歷程分析之個人化英語閱讀引導策略與應用。數位學習科技期刊,3(3),57-75。 吳鴻松(2008)。科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宋海蘭(1994)。幼稚園創造思考教學活動方案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咏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阮佳瑩(2004)。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 周育如(2012)。幼兒發展的關鍵里程碑。親子天下專特刊。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5997 周淑惠(2011)。《創造力與教學:幼兒創造性教學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新富(2006)。《班級經營》。臺北市:華騰出版社。 林安全(1996)。《運動遊戲》。臺北市:啟蒙出版社。 林風南(1993)。《幼兒體能遊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林緯倫、林烘煜、蔡秉勳(2013)。心情對了,創意就來了-情緒對發散性思考與頓悟問題解決的不同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5(1),19-38。 邱金松(1987)。兒童有學習體育的權力。國教之友,39(3),14-15。 段慧瑩、洪蓉徽、莊智棻譯(2008)。《幼兒教育概論》。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段慧瑩、黃馨慧(2000)。《不只是遊戲:兒童遊戲的角色與地位》。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修慧蘭(2010)。《社會取向的學習論與教學。教育研究法(第二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孫琇瑩(2000)。不同程度動機提升策略對國小學童網頁教材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梁佳蓁(2015)。情境學習理論與幼兒教育課程的運用與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136-140。 康惠琹(2001)。《幼兒體能》。新北市:啟英文化。 張世彗(2006)。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指導手冊》。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志中(2009)。國民小學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科學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張佩玉(2008)。幼保系學生幼兒創造思考教學活動設計之探究與實踐。明新科技大學校內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頁1-33)。新竹縣:明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財銘、黃永寬(2005)。談情境模式幼兒運動遊戲教學。幼兒運動遊戲年刊,(1),43-53。 張崇毅(2019)。情境式遊戲學習運用在中老齡口腔保健教學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臺中市。 張翠娥、吳文鶯(1997)。《嬰幼兒遊戲&教具》。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鳳菊、黃永寬、黃士怡(2010)。幼兒運動遊戲對幼兒教育之價值。幼兒教育年刊,21,24-34。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https://phco.ntunhs.edu.tw/files/14-1013-30056,r214-1.php?Lang=zh-tw 符春萍。(2013)。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平衡能力的影響—以「跳房子」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許蕙(2003)。以故事主軸之國語科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嘉義市。 許麗鳳(1996)。《幼兒體能遊戲》。臺北市:書泉出版社。 郭小華(2016)。創造性繪本教學對混齡班級幼兒創造力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幼兒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陳玉美(1995)。故事與語言學習。英語教學,20(1),36-45。 陳欣茹、吳海助、劉兆達、黃永寬(2009)。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弘光學報,57,68-78。 陳信全(2002)。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研究所,臺中市。 陳嘉源(2021)。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彭台臨(1989)。《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三民書局。 曾善美(2011)。情境學習理論應用於音樂演奏與學習之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3(2),61-79。 程炳林(2001)。動機、目標設定、行動控制、學習策略之關係: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式之建構及驗證。師大學報,46(1),67-92。 程炳林、林清山(2001)。中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量表之建構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年刊,48,1-41。 馮怡君(2008)。高中古典散文情境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高雄市。 黃月嬋(1998)。幼兒體能學之理念。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0),119-129。 黃世勛(1999)。《幼兒園體育活動指導》。中國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黃永寬(2001)。動作教育模式在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觀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市。 黃永寬(2003)。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之起源、原因及重要性。大專體育,67,89-93。 黃永寬(2007)。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概況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137-149。 黃永寬(2016)。幼兒運動遊戲指導技巧。幼兒運動遊戲年刊,(9),82-93。 黃永寬、張鳳菊、王宗進(2016)。幼兒運動遊戲課介入對學齡前幼兒運動能力之影響。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5,13-26。 黃志成、林少雀、王淑楨(2010)。《幼兒遊戲》。新北市:揚智出版社。 廖怡佳(2005)。幼兒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臺北市。 廖繼薇、黃永寬(2016)。情境教學式運動遊戲對幼兒專注力之影響。幼兒運動遊戲年刊,(9),94-137。 趙嘉玲(2019)。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多元智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鄭俊傑、丁秋蘭(2016)。運動遊戲教學與幼兒同儕互動之行動研究。運動知識學報,(13),1-16。 鄭晉昌(1993)。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觀-認知學徒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報,31(1),55-66。 謝如山、潘鳳琴(2012)。情境教學於學生因數與倍數概念發展之行動研究。藝術學報,90,347-371。 謝亞琪(2018)。體育教學模組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動機與比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謝妲珊、林仁智、許一珍(2018)。桌上遊戲對幼兒繪畫創造力之影響。國際數位媒體設計學刊,10(2),41-53。 謝念芳(2018)。運用體能遊戲促進幼兒合作之歷程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謝采霓(2010)。角色扮演情境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 魏美惠(2014)。《近代幼兒教育思潮》。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羅雨潔(2019)。鬆散素材融入幼兒教學以提昇幼兒創造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羅鏵(2014)。自主性體育課程對學生內在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Arasteh, A. R., & Arasteh, J. D. (1976). Creativity in human development : an interpretive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Schenkman. Bandura, A. (1976). 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on behavior change. In A. Burton (Ed.), What makes behavior change possible? (pp. 34-57). New York: Brunner/Mazel. Bandura,A. (1977). 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2), 191-215.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 Researcher, 18, 32-42. Carraher, T. N., Carraher, D. W., & Schliemann, A. D. (1985). Mathematics in the streets and in school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 21-29. Cheung, R. H. P. (2010). Designing movement activities to develop children's creativ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80(3), 377-385. Chiou, H. H. (2020). The impact of situated learning activities on technology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 Education+ Training, 63(3), 440-452. Weisberg, D. S., Hirsh‐Pasek, K., & Golinkoff, R. M. (2013). Guided play: Where curricular goals meet a playful pedagogy.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7(2), 104-112. Gardner, H. (1994). Gardner: Creative development follows a U-shaped curve. Brown University Child & Adolescent behavior Letter, 10(2), 4. Guilford, J. P. (1956).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3(4), 267. McLellan, H. (1993). Evaluation in a situ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3), 39-45. Herbart, J. F. (1965). General theory of pedagogy derived form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n J.F. Herbart (Ed.), Writings in education, 2, 9-155 Huang, C. S., Yang, S. J., Chiang, T. H., & Su, A. Y. (2016). Effects of situated mobile learning approach 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EFL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9(1), 263-276. Ilmawati, H., Suherman, A., Friskawati, G. F., & Sriningsih, S. (2017).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owards Situational Interest.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80(1), 1-4. Jamali, B., Kazemi, R., & Shahbazi, M. (2012). Effects of sport activities on increasing preschool children's creativity. Management Science Letters, 2(6), 1975-1980. 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 Wardle, F. (2005). Play, development, and early education. Pearson/Allyn and Bacon.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llian, C. V. (1997). Storytelling in an ESL classroom. Teaching Prek-8, 27 (5), 58-60. Dahliana, M. Y., & Martaputri, N. A. (2020). Exploring English Teachers’ perceptions on using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Vocabulary. Getsempena English Education Journal, 7(2), 283-293. Piaget, J. (1985). The equilibra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 The central problem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7), 677-688. Torrance, E. P.(1979). The search for satori and creativity.Buffalo, NY:Creativa Wood, E. (2010). Developing integrated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o play and learning, In P. Broadhead, J. Howard, & E. Wood (Eds.), Play and learning in the early years: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pp. 9-26). London, UK: Sage. Woolfolk, A. E.(199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Boston, MA: Allyn & Bacon. Xie, X. (2018). Effects of situated game teaching through set plays on secondary students’ tactical knowledge and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 U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