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7.96.14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曾煜民
作者(外文):Zeng,Yu-Min
論文名稱(中文):不同層級選手在羽球長球、殺球、切球組合球路揮擊加速度差異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Comparison of Swing Acceleration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Badminton Players Combination Ball Including Long Ball, Smash and Cut.
指導教授(中文):邱文信
指導教授(外文):Chiu, Wen-Hsin
口試委員(中文):相子元
涂瑞洪
口試委員(外文):Shiang, Tzyy-Yuang
Tu, Rui-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科學系
學號:108193468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
中文關鍵詞:加速規擊打加速度不同層級選手球路比較
外文關鍵詞:AccelerometerBatting AccelerateDifferent levels of PlayersBall distance comparis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目的:藉由瞭解不同層級選手在長球、殺球與切球三種球路之擊球瞬間加速度差異,提供教練與選手作為技術分析之參考依據。方法:招募24位羽球選手(公開組與一般組各12位),利用Delsys內置加速規黏貼至球拍底部,蒐集有效擊球之擊打加速度(ACC)參數,將蒐集資料經由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Independent sample T-test)不同層級選手擊打時三軸及合加速度之差異;使用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比較同層級選手長球、殺球與切球三種球路之擊球合加速度差異。結果:一、公開組選手在長球與殺球擊打合加速度中皆顯著快於一般組選手,但切球中無達顯著差異;兩組選手的Y(垂直軸)與Z(水平軸)加速度皆無達顯著差異,公開組選手在長球、殺球與切球X(內外軸)加速度顯著快於一般組;二、公開組選手之長球、殺球與切球合加速度皆達顯著差異,由快至慢依序是殺球、長球與切球;一般組選手之長球與殺球合加速度皆顯著快於切球,但殺球與長球之合加速度無顯著差異。結論:公開組在揮擊時X(內外軸)並不會受限於移動的影響,反觀一般組則會因移動而影響其揮擊速度。此外一般組應再加快揮擊合加速度。
Purpose: By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in acceleration of sho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layers in the three courses of long ball, smash and cut, to provide coaches and players as a reference for technical analysis. Method: Recruit 24 badminton players (12 in the open group and 12 in the general group), use the built-in Delsys accelerometer to stick to the bottom of the racket, collect the effective hitting acceleration (ACC) parameters, and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to test the difference in the three-axis and total acceleration when players of different levels hit; One-Way ANOVA is used for players of the same level to test the difference in acceleration of hitting the ball. Results: 1. The open group players ar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general group players in the combined acceleration of long ball and smash hits,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Y (vertical axis) and Z (horizontal axis) accel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layers. Open group players have significantly faster accelerations in the long ball, smash and cut X (internal and external axis) than the general group; 2. The combined acceleration of the long ball, smash, and cut of the open group player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ast to slow are smash, long ball and cut ball; the combined acceleration of the long ball and smash of the general group players i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cut ball,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bined acceleration of the smash and long ball. Conclusion: The X-axis of the open group players is not limited by the influence of movement when swinging. On the contrary, the movement will affect the swinging speed of the general group players. In addition, the general group players should speed up the total acceleration of swinging.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 謝 IV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8
第五節 研究限制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羽球球路動作分析 9
第二節 運動科技與羽球運動的結合 12
第三節 羽球運動加速度 16
第四節 科技應用於羽球運動之現況 17
第五節 結論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實驗架構 22
第二節 實驗對象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4
第四節 場地佈置圖 27
第五節 實驗流程 27
第六節 資料分析 30
第七節 統計分析 30
第肆章 結果 32
第一節 不同層級選手在組合球路中擊打三軸及合加速度之差異 32
第二節 同層級在組合球路之加速度差異 41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45
第一節 討論 45
第二節 結論 50
第三節 建議 51
參考文獻 52
附錄一 60
表 次
表3-2-1 羽球選手基本資料 24
表4-1-1 長球合加速度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2
表4-1-2 殺球合加速度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3
表4-1-3 切球合加速度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4
表4-1-4 長球X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6
表4-1-5 殺球X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6
表4-1-6 切球X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7
表4-1-7 長球Y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8
表4-1-8 殺球Y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8
表4-1-9 切球Y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38
表4-1-10 長球Z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40
表4-1-11 殺球Z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40
表4-1-12 切球Z軸向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40
表4-2-1 公開組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1
表4-2-2 公開組在組合球路之LSD事後比較 42
表4-2-3 一般組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3
表4-2-4 一般組在組合球路之LSD事後比較 43

圖 次
圖1-3-1 球拍底部黏貼圖 4
圖1-3-2 DELSYS同步盒 5
圖1-3-3 加速度值曲線圖 5
圖1-3-4 組合球路區域示意圖 6
圖1-3-5 正拍長球動作分析 7
圖1-3-6 正拍殺球動作分析 7
圖1-3-7 正拍切球動作分析 8
圖3-1-1 研究架構圖 22
圖3-1-2 實驗架構圖 23
圖3-3-1 SOTX球拍加速規黏貼圖 24
圖3-3-2 Victor羽球 25
圖3-3-3 Delsys加速規 25
圖3-3-4 Delsys同步訊號盒 26
圖3-3-5 高速攝影機 26
圖3-4-1 場地佈置圖 27
圖3-5-1 實驗流程圖 29
圖4-1-1 長球合加速度 33
圖4-1-2 殺球合加速度 34
圖4-1-3 切球合加速度 35
圖4-1-4 XYZ軸示意圖 36
圖4-1-5 X軸加速度圖 37
圖4-1-6 Y軸加速度圖 39
圖4-1-7 Z軸加速度圖 41
圖4-2-1 公開組事後比較圖 42
圖4-2-2 一般組事後比較圖 44
參考文獻
丁聰聰(2017)。現代科技對羽毛球運動發展的影響研究。運動,(16),25-26。
王可富、黃連興、廖悅茗(2008)。羽球殺球手臂肌群肌電活化情形在訓練的啓示。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2),101-117。
王威堯、張凱翔、陳霆峰、王志全、彭文志、易志偉(2020)。Badminton Coach AI:基於深度學習之羽球賽事資訊分析平台。體育學報,53(2),201-213。
朱宏鈞(2013)。慣性感測器應用於羽球正拍擊長球之球拍振動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江佩欣、廖焜福、陳志一(2016)。女子羽球單打比賽技術分析-以2013年馬來西亞羽球公開賽為例。臺大體育學報,(30),1-9。
李明川(2012)。淺談羽毛球擊長遠球技術及訓練方法。精武,(1),22。
李金孝(2013)。慣性感測器應用於羽球正拍切球之動作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李巒、楊世偉、王小英(2019)。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羽毛球拍。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32-36。

吳可涵、吳端坡、陳婷、陳柏平、範劍琪(2018)基於加速度和角速度的羽毛球動作識別研究。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8),116-119。
吳思穎、周學雯(2016)。穿戴式裝置應用於運動訓練之探討-以GPS智慧運動錶為例。中華體育季刊,30(1),39-48。
吳鴻志、朱宏鈞(2012)。無線微機電感測器系統應用於羽球正拍擊長球之球拍振動分析。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7),135-139。
吳鴻志、李金孝(2012)。無線微機電感測器應用於羽球正拍切球之球拍振動分析。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7),130-134。
吳鴻志、張有萍(2012)。無線微機電感測器系統應用於羽球高反拍擊球之球拍振動分析。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7),173-176。
邱文信、陳羿揚、徐慧穎(2019)。不同羽球拍框材質之恢復係數與振動幅度的影響,體育學報,52(4),451-461。
邱韻如(2018)。從加速度與F= ma的歷史發展探討其對教學的啟示。Chinese Physics,19(1),01-18。
何炘澄、王志全、呂子平(2019)。羽球運動技戰術分析文獻之回顧。交大體育學刊,(15),34-40。
林明儒、陳信良、吳昶潤、陳忠慶、林昆儀(2008)。男子羽球選手上肢等速向心肌力對羽球殺球球速的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133-141。

林羿志、劉宗翰、相子元(2016)。穿著羽球鞋與赤足狀態跨步動作之動力學特性之比較。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13(2),86-97。
周文龍(2019)。羽毛球運動中現代科技的引入分析。當代體育科技,9(2)。
袁麗鑫(2019)。淺析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後場騰空殺球技術中的重要作用。體育世界(學術版),(2)。
徐榜、程紹同(2017)。科技時代下的運動大數據。臺南大學體育學報,12,15-28。
高瑞瑞、陳旭晗、黃喆、張凱倫、李惠林(2019)。基於輔助訓練的智能乒乓球拍系統設計初探。電腦產品與流通,(5),72。
唐陽陽、何郭輝(2016)。對羽毛球反手切球教學方法的研究。亞太教育,(19),119-120。
涂國誠、黃全成、方介民(2019)。現今世界羽球混合雙打關鍵技戰術的發展趨勢。成大體育學刊,51(2),84-106。
陳三寶(2012)。無線微機電感測器運用於羽球雙腳起跳殺球之動作與球拍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陳佑昇、黃冠勛、相子元(2018)。使用穿戴裝置量化運動強度之可行性。運動表現期刊,5(2),51-57。
陳宥安、劉于詮、呂裕雄、蘇宣輔(2015)。羽球拍連續拍擊力量之分析。長榮運動休閒學刊,9,23-32。
陳羿揚、莎麗娃、邱文信(2020)。三軸加速規用於評估身體活動量的方法與應用。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17(1),45-53。
陳強(2019)。羽毛球正手擊長遠球技術探析。體育科技文獻通報,(11)25。
陳儷今、廖莉安(2018)羽球男子雙打得分關鍵因素之分析。大專體育學刊,20(4),322-333。
孫宇航、周建欽、張學鋒(2020)。基於加速度感測器的人體運動模式識別。電腦系統應用,29(6),196-203。
張少遜(2002)。高中羽球選手不同殺球動作之三維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張有萍(2013)。慣性感測器應用於羽球正拍擊長球之動作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張家偉、易志偉(2016)。智慧羽球拍應用於球種分類。(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張淳皓、孟範武、吳昶潤、蘇榮立(2014)。羽球殺球上肢關節角速度與球速之關聯分析。中原體育學報,(4),38-44。
張博、楊志平(2013)。羽毛球男子頭頂突擊殺球技術動作的運動學分析。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102-106。
張碧峰、馬義杰、黃健行(2012)。戰略式教學法與傳統式教學法對學生羽球學習效果之差異研究。運動與健康研究,2(1),50-66。
張簡旭芳、李尹鑫、相子元(2016)。穿戴科技於運動科學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30(2),121-127。
黃炳璋(2013)。慣性感測器應用於羽球正拍切球之球拍振動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程紹同(2016)。運動產業4.0時代之大數據新思維。運動管理,(33),19-44。
曾亞林(2018)。羽毛球頭頂平高球和切球技術的差異性對比分析。運動精品(學術版),110-111。
楊瑞珠(2014)。羽球正手放網前球動作之定性分析。政大體育研究,(23),93-95。
雷玉超、業茜、吳怡菲、吳栩博、李志揚(2019)。基於HMM的羽球動作即時識別。電腦與數字工程,47(9),2339-2343。
雷雲豔、吳卓紅(2017)。羽毛球正手切球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及教學方法探究。運動,(16),51-52。
蔡佩玲、廖焜福、陳志一(2016)。2011世界羽球錦標賽之女子雙打羽球技術分析研究。臺大體育學報,(31),1-8。
蔡俊明、李秋蘭(2019)。應用深度學習YOLOv3在羽球賽事中提升偵測和辨識選手精確度之研究。國教新知,66(1),51-64。
蔡虔祿、黃長福、紀世清(1997)。我國甲組羽球選手四種正拍高手擊球動作之三度空間生物力學分析。體育學報,(22),189-200。
蔡琪揚、李逸驊、相子元(2019)。加速規是否能判斷籃球之運動強度。體育學報,52(3),319-328。
蔡瑞卿(2017)。提高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切球技術的訓練實踐研究。湖北體育科技,(4),16。
劉剛、紀仲秋、李旭龍(2014)。男子羽毛球選手正手殺球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當代體育科技,4(26),7-10。
潘玉龍、陳五洲(2016)。論我國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教學之應用。大專體育,(138),40-54。
薑雨彤(2017)。羽毛球運動員長遠球技術動作上肢肌肉肌電分析。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4),30。
韓貝寧、馬婧宇、李歡歡(2019)。數字體育視角下羽毛球產業的發展研究。山東體育科技,23-26。
蘇宣輔、劉于詮、吳季龍(2012)。羽球拍中心點3點鐘與9點鐘位置撞擊聲音基頻之比較。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7),52-55。
龔雅慈、王家閔、廖學松,(2017)。羽球運動技術本質。國教新知,64(2),27-36。
Adesida, Y., Papi, E., & McGregor, A. H. (2019). Exploring the role of wearable technology in sport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A systematic review. Sensors, 19(7), 1597.
Chiu, Y. L., Tsai, C. L., Sung, W. H., & Tsai, Y. J. (2020). Feasibility of Smartphone-Based Badminton Footwork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 Sensors, 20(21), 6035.
Jacob, A., Zakaria, W. N. W., Tomari, M. R. B. M., Sek, T. K., & Suberi, A. A. M. (2017, September). Wearable flex sensor system for multiple badminton player grip identification. In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IP Publishing LLC.
Lin, J., Chang, C. W., Wang, C. H., Chi, H. C., Yi, C. W., Tseng, Y. C., & Wang, C. C. (2017, September). Design and implement a mobile badminton strok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2017 19th Asia-Pacific Network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Symposium (APNOMS) (pp. 235-238). IEEE.
Lin, K. C., Lee, D. S., Chien, S. A., Chiang, Y. H. V., & Chen, N. S. (2020). The effect of a badminton teaching system using Kinect on badminton skill performance 體育學報, 53(2), 161-178.
Li, S., Zhang, Z., Wan, B., Wilde, B., & Shan, G. (2017). The relevance of body positioning and its training effect on badminton smash.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5(4), 310-316.
PWC(2015). Changing the game: Outlook for the global sports market to 2015. PWC Outlook for the global sports market to 2015, Retrieved January 13, 2016,frompwc,Website:http://www.pwc.com/gx/en/industries/hospitality-leisure/changing-the-game-outlook-for-the-global-sports-market-to-2015.html
Sasaki, S., Nagano, Y., & Ichikawa, H. (2018). Loading differences in single-leg landing in the forehand-and backhand-side courts after an overhead stroke in badminton: A novel tri-axial accelerometer research.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6(24), 2794-2801.
Tricon Infotech (2014). Big data for big sports. Retrieved January 26, 2016, from Web site: http://www.triconinfotech.com/big-data-for-big-sports/
Wang, Y., Fang, W., Ma, J., Li, X., & Zhong, A. (2019, August). Automatic Badminton Action Recognition Using CNN with Adaptive Feature Extraction on Sensor Data.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Springer, Cham)
Welk, G. J., Blair, S. N., Wood, K., Jones, S., & Thompson, R. W. (2000).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ree accelerometry-based physical activity monitor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2(9), S489-97.
Zhang, Z., Li, S., Wan, B., Visentin, P., Jiang, Q., Dyck, M., & Shan, G. (2016). The influence of X-factor (trunk rotation) and experience on the quality of the badminton forehand smash. 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53(1), 9-2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