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5.23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賴佳嫆
作者(外文):Lai, Jia-Yong
論文名稱(中文):楊際光 (1926-2001) 與李維陵 (1920-2009)在1950年代香港的文論與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The Literary Thoughts and Creative Works of Yang Jiguang (1926-2001) and Li Weiling (1920-2009) in 1950s Hong Kong
指導教授(中文):陳國球
指導教授(外文):Chan, K. K. Leonard
口試委員(中文):王鈺婷
陳智德
口試委員(外文):Wang, Yu-Ting
Chan, Chi-Tak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華文文學研究所
學號:108143501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5
中文關鍵詞:楊際光李維陵純境現代主義詩畫創作
外文關鍵詞:Yang JiguangLi WeilingPure LandModernismPoetry and painting cre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主要研究楊際光(1926-2001)與李維陵(1920-2009)在1950年代香港的文論與創作,與二人分別在詩學理論的建構、作品創作和詩畫合作中如何進行溝通與交流。通過對於二者詩論體系的重新梳理和建立,重現楊際光與李維陵在港期間對於彼此的影響、在時代背景下作為南來文人如何面對社會,以及二人和1950年代香港文壇互動的可能性。
論文首先以楊、李二人作品為主軸,重新爬梳其中詩學論述的架構;通過分析理論資源的運用,進一步釐清二者在學術論說上是否存在相互影響。接著建基於現有的研究成果,全面並深入分析楊、李二人作品,包含楊際光刊於《香港時報》上數量龐大的隨筆、李維陵的三毫子小說等,探尋進一步開拓二人在文學史的空間。再者,以1951年合作刊於《香港時報》的詩畫作品為重心,討論詩畫中存在的互文關係,以及各自如何在不同載體中展現詩人∕畫家自我對於外界的理解和回應。最後,藉著上述對於楊、李二人理論文章和作品的重新論述,探討冷戰時期文人群體如何與世界交流,以及楊、李二人在文學史上如何被重新定位。
This thesis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literary thoughts and creative works of Yang Jiguang (1926–2001) and Li Weiling (1920–2009) in 1950s Hong Kong. It explores their respective poetic theories, contributions to creative writing, and collaborative exchanges in poetry and painting. By explicating their poetic theories, this thesis aims to show how they influenced each other, confronted society, and interacted within the literary scene of 1950s Hong Kong.
Firs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oetic discourses of both writers. B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ir theories, it clarifies whether or not mutual influence occurred between the two. Second, building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this thesis conduct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ir works, including their essays and commercial novels. Furthermore, with a focus on their collaborative poetry and paintings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Times in 1951,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s present within their works in both genres. It explores how they as poet and as artist individually expres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nd response to the world. Finally, following these discussions,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how Yang and Li communicated with the world during the Cold War era and how they were positioned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Hong Kong.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18
第四節 章節設計 19
第二章 楊際光與李維陵文學理論的建構 21
第一節 楊際光詩學理論 21
第二節 李維陵的文學理論 48
第三節 楊際光和李維陵相互影響 67
第四節 小結 78
第三章 楊際光的世道關懷 80
第一節 從「純境」到「戀歌」:1950年代初期的詩作 81
第二節 1956年在《文藝新潮》的翻譯與詩作 95
第三節 翻譯、隨筆和小說創作 114
第四節 小結 128
第四章 多面向的李維陵 141
第一節 現代主義小說作品 142
第二節 通俗小說的產出 162
第三節 小說以外的李維陵 170
第四節 小結 181
第五章 「香港浮雕」:詩畫跨藝術互文 183
第一節 讀畫詩(Ekphrasis)與跨藝術互文 184
第二節 詩畫中的香港:楊際光與李維陵的詩畫作品 189
第三節 後續產生的迴響 212
第四節 小結 230
第六章 結論 236
(一)楊、李詩學理論的互相影響 236
(二)楊際光作品與風格的轉換 237
(三)李維陵作品中的多重思考與面向 238
(四)詩畫流轉與延續 240
(五)楊、李合論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240
參考文獻 242
附錄1:《雨天集》收錄詩歌作品與《香港時報》原版出處 249

一、專書論著
丁寧:《西方美術史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一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十一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
朱光潛:《我與文學及其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朱光潛:《詩論》,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年。
朱光潛:《談美》,台北:臺灣開明書局,1958年。
何杏楓、張詠梅主編:《劉以鬯主編《香港時報.淺水灣》(1960.2.15-1962.6.30)時期研究資料冊》,香港:「劉以鬯主編《香港時報•淺水灣》(1960.2.15-1962.6.30)時期研究」計劃,2004年。
李維陵:《李維陵畫集》,香港:大宗出版社,1974年。
李維陵:《荊棘集》,香港:華英出版社,1968年。
香港新雷詩壇:《新雷集》,香港:新雷出版社,1956年。
陳國球:《香港文學影與響》,香港:練習文化實驗室出版,2017年。
陳智德主編:《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五〇—一九六九‧新詩卷一》,香港:商務印書館,2020年。
楊際光:《雨天集》,香港:華英出版社,1968年。
楊際光:《純境可求》,馬來西亞:燧人氏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葉倬瑋、賴宇曼、陳智德、李卓賢主編:《落葉飛花:香港三毫子小說研究》,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22年。
趙稀方:《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9年。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策畫,1999年。
衛姆塞特、布魯克斯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鄭政恆編:《五〇年代香港詩選》,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3年。
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鄭蕾:《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羅曼羅蘭著,傅雷譯:《托爾斯泰傳(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艾略特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C. Day-Lewis. A Hope for Poetry, reprint with a Postscrip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36.
Matthew Arnold. Essays in Criticism: Second Series. London,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 1888.
Northrop Frye. The Critical Path: An Essay on the Social Context of Literary Criticism. Bloomin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1.
Ronald Carter. Thirties Poets: ‘The Auden Group’ .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84.
Stephen Spender. World Within World: the autobiography of Stephen Spender.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51.
Thomas Love Peacock& H F B Brett-Smith. Peacock's Four ages of poetry; Shelley's Defence of poetry; Browning's Essay on Shelle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21.
William K. Wimsatt, JR. & Cleanth Brooks. 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4.
二、學術期刊
王無邪、梁秉鈞:〈「在畫家之中,我覺得自己是個文人」──王無邪訪談錄〉,《香港文學》第311期(2010年11月),頁84-93。
李維陵、楊龍章:〈等待〉,《素葉文學》第2期(1981年6月),頁15。
李維陵、楊龍章:〈雲——贈貝娜苔〉,《素葉文學》第2期(1981年6月),頁15。
李維陵、楊龍章:〈鐘〉,《素葉文學》第2期(1981年6月),頁15。
李維陵:〈詩紀〉,《素葉文學》第2期(1981年6月),頁14。
李維陵:〈懷楊際光〉,《香港文學》第41期(1988年5月),頁78-80。
杜英:〈文學理想樂園與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以《文藝新潮》為中心的考察〉,《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03期(2017年),頁102-109。
紀年:〈李維陵的「燎原」〉,《大拇指》第91期(1979年1月15日,第8版)
張錦忠:〈流動的華文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述在台灣〉,《文訊雜誌》(2001年7月),頁44-49。
莊華興:〈落在香港、吉隆坡和紐約的雨:楊際光的離散現代性〉,《中國文學學報》第2期(2011年12月),頁327-340。
陳國球:〈文學與文學史的斷裂與賡續─《香港文學大系 1950-1969》總序〉,《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23期(2020年2月),頁1-20。
陳國球:〈放逐抒情:從徐遲的抒情論說起〉,《清華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12月),頁229-261。
陳國球:〈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批評〉,《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頁7-42。
陳智德:〈五○年代的純境與新視角—論楊際光〉,《作家》第7期(2000年10月),頁116-126。
陳智德:〈林以亮詩論與50年代香港新詩的轉變〉,《作家》第11期(2001年8月),頁85-93。
陳雲昊:〈詩.畫.香港—論王無邪的現代主義創作〉,《華文文學》第157期(2021年2月),頁28-34。
須文蔚、顏訥:〈一九五〇年代香港文藝副刊連載小說研究:以《香港時報》副刊為對象〉,《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13卷(2016年),頁94-130。
須文蔚:〈劉以鬯主編《淺水灣》副刊時期臺港跨藝術互文現象分析:以秦松與蔡瑞月的稿件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二十三期(2020年2月),頁21-46。
黃萬華:〈香港的脈搏始終跳動在他的生涯中〉,《香港文學》第403期(2018年7月),子欄目:悼念華語文壇泰斗劉以鬯先生特輯,頁22-25。
黃潤宇:〈「全盤皆輸的黑點才是希望」——讀楊際光《雨天集》〉,《別字》第四十期,網路刊物,網站: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40/article/fallflat-and-hope/,查閱日期:2022年4月13日。
楊宗翰:〈臺灣《現代詩》上的香港聲音—馬朗、貝娜苔、崑南〉,《創世紀詩雜誌》第136期(2003年9月),頁140-148。
楊際光:〈也談印象〉,《大拇指》第142期(1981年)。
楊際光:〈李維陵的畫〉,《香港文學》第140期(1996年8月),頁20-22。
楊龍章:〈憶金陵——一九四七 贈李維陵〉,《素葉文學》第2期(1981年6月),頁16。
趙稀方:〈五十年代美元文化與香港小說〉,《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98期(2006年12月),頁87-96。
趙稀方:〈從報刊角度重述香港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9年2月),頁25-28。
劉奎:〈「純境」的文化詩學:楊際光香港時期的詩歌〉,《江漢學術》第40卷第3期(2021年6月),頁74-84。
劉紀蕙:〈故官博物院vs超現實拼貼:台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中外文學》第25卷第7期(1996年12月),頁66-96。
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現象三人談-導讀《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中外文學》第28期(2000年),頁11-39。
盧因:〈從《詩朵》看《新思潮》──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一鱗半爪〉,《香港文學》第13期(1986年1月5日),頁58-61。
盧昭靈:〈五十年代的現代主義運動—《文藝新潮》的意義和價值〉,《香港文學》第49期(1989年1月),頁8-15。
蘇偉貞:〈不安、厭世與自我隱退:南來文人的香港書寫—從1950年代出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11年),頁87-96。
三、專書論文
也斯:〈「改編」的文化身分:以五〇年代香港文學為例〉,收錄於也斯:《也斯的五〇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3年),頁80-116。
梁宗岱:〈論詩〉,收錄於梁宗岱:《詩與真》(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頁23-45。
張松健:〈天地一沙鷗:楊際光的抒情現代主義〉,收錄於張松健:《華語十五家:審美、政治與文化》(台北:秀威資訊,2020年),頁280-295。
陳國球:〈美典內外:高友工的學思之旅〉,收錄於陳國球:《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頁164-216。
陳國球:〈情迷中國—香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的運動面向〉,收錄於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年),頁261-310。
陳智德:〈純境的追求:論楊際光〉,收錄於陳智德:《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頁92-111。
萊辛著、朱光潛譯:〈關於《拉奧孔》的萊辛遺稿(摘譯)〉一文,收錄於《詩與畫的界線》(台北:駱駝出版社,2001年),頁169-180。
錢鍾書:〈中國詩與中國畫〉,收錄於錢鍾書:《七綴集》(北京:三聯書局,2002年),頁1-32。
錢鍾書:〈讀《拉奧孔》〉,收錄於錢鍾書:《七綴集》(北京:三聯書局,2002年),頁33-61。
四、學位論文
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王鍵冺:《今日世界出版社對50-80年代台灣人社出版的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陳智德:《放逐的視角:五、六○年代香港新詩研究》,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論文,1999年。
黃靜:《一九五〇至一九七〇年代香港都市小說硏究》,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2年。
顏訥:《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五〇至七〇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書籍為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會議論文
張錦忠:〈重寫馬華文學史:離散與流動—從馬華文學到新興華文文學〉,「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辦,2002年12月20日。
陳澤霖:〈一九五零年代香港報章詩歌專欄現象管窺——以《香港時報‧詩圃》及《華僑日報‧新雷詩壇》為例〉,第三屆「臺大-中大-教大研究生港臺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89-117。
六、報刊
《人人文學》
《文藝新潮》
《主流》(南京)
《主流》(海外號)
《香港時報》
《海瀾》
七、資料庫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香港文學資料庫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