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2.249.8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曾俊溢
作者(外文):Tseng, Chun-Yi
論文名稱(中文):百年大和・蔗工村:赫恪的村史書寫
論文名稱(外文):A Hundred Years of Yamoto, a Cane-workers' Village:Village History Writing of Hawk Rumaling
指導教授(中文):劉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Liu Shu Qin
口試委員(中文):吳冠宏
林浩立
口試委員(外文):Wu, Kuan Hung
Lin, Hao-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學號:108141502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花蓮縣光復鄉大富村大豐村大和村糖廠蔗工書寫塞荷第三者索雅第三空間哈布瓦赫集體記憶村史社區總體營造
外文關鍵詞:Hualien CountyGuangfu TownshipDafu VillageDafeng VillageYamato Villagesugar factorycane workers’ writingSerresthe thirdSojathirdspaceHalbwachscollective memoryvillage historycommunity build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聚焦於花蓮縣代表作家赫恪(1949―,本名林明華)一系列的蔗工書寫。赫恪在蔗工村誌《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2004)、非虛構書寫之蔗工史《甘蔗的名字》(2013)到以蔗工村為背景的小說集《一街村》(2017),以多種不同類型的書寫再現今日屬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大富、大豐兩村之歷史。這幾本著作是臺灣罕見地對蔗工議題的書寫,反應東西部不同糖業生產背景下產生的特殊社會群體,彼此有強烈的互文性,值得關注。
前述著作可以稱為赫恪的「蔗工三書」,其內容包納了特殊產業村莊的百年興衰,產業與文化,風華與滄桑。赫恪從1895年日治時期出發架構敍事的時間軸,逐層鋪寫日治1910年代移民村「大和村」的設置背景、歷代村民組成,及其與甘蔗產業相互生成的村落文化與生活風俗,赫恪的關懷跨越殖民時代,延續到戰後國府來台的台糖時期,期間見證了戰後的復甦繁榮,也見證了1960年以後人口的外流,最後總結在2002年糖廠轉型、蔗園不再,村莊人口老化以後的人物群象及不滅的農村精神。
蔗工╱蔗工村是本論文的核心,筆者看到赫恪藉由典籍舉證、報導人訪談紀錄、外國蔗工殖民血淚的爬梳,再到南島語族意境投射,集結成《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和《甘蔗的名字》。然後循著村落意識的社區總體營造風潮,把愛鄉情懷、後山意識的養分注入名為《一街村》的多篇小說描繪,並化身為書中不同角色,諸如:阿夫魯、江岸等等,透過多層次、多視角的發聲位置,或演或談,亦放亦收,似動又靜,時而複調和聲,時而沉浸獨吟,以其滿天星座式筆法,引領讀者進入蔗工敘事的星海展演。
在研究方法上,筆者主要採用文本分析法,導入塞荷(Michel Serres)的「博學的第三者」,希望藉此「尋渡」(seeking passage)空間意象與人物所含藏的表層、底層故事脈絡。再輔以索雅(Edward Soja)提出的「第三空間」(thirdspace),以「他者」的觀看與想像位置, 闡述赫恪各種實像與虛像的意涵。在論述過程中,筆者亦引用段義孚的空間經驗透視、哈布瓦赫(Halbwachs, M.)的集體記憶理論,與國內外諸位學者先進的期刊論文和理論叢書做為舉證和呼應,希望企圖搭起通往赫恪蔗工書寫的核心之渠道,並歸納出更貼近其創作的博物共相與地方殊相。
經由赫恪的「蔗工三書」的村史記錄與小說創作,筆者從村史書寫歸納出兩大發現。第一類,在敘事特色方面,有四:一,村史樣態的「流變」與「多聲」之書寫技巧、二,通往「真實」與「想像」般的「滿天星座」書寫、三,時而複調「混聲」與時而沉浸「獨吟」的敘事書寫、四,繫留人與尋渡者的混聲餘韻;以及第二類,在議題塑造方面,有四:一,後山意識的縱谷書寫、二,河川山林墾伐與災後自救會形塑、三,農村精神與社區營造、四,揉合族群文化與地方精神。藉此總結本論文所呈現出,赫恪在每個「時間—空間」延伸觸及的空間意識與議題浸染。


關鍵字:花蓮縣、光復鄉、大富村、大豐村、大和村、糖廠、蔗工書寫、 塞荷、第三者、索雅、第三空間、哈布瓦赫、集體記憶、村史、 社區總體營造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series written by Hualien County representative writer Hawk Rumaling (1949-, real name Lin Minghua) about cane workers. Hawk’s cane worker village chronicle “Yamato-chi: The Birth of a Village” (2004) and the non-fiction history of cane workers entitled “The Name of Sugar Cane” (2013) together with the collection of novels “One Street Village” (2017) set in cane village apply, a variety of genres Different types of writing reproduce the history of Dafu and Dafeng villages, which today belong to Guangfu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These books are rare writings on the topic of cane workers in Taiwan, reflecting the special social groups that have emerged from different sugar production backgrounds in the East and West, and have strong intertextuality, which deserves attention.
These works can be referred to as Hawk’s “Three Books about Cane Worker”, which covers the rise and fall of special industrial villages over the past century, industry and culture,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grace. Starting from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at commenced in 1895, Hawk constructs the narrative timeline, laying out the backgroun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Yamato Village”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village) in the 1910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villagers,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ugar cane industry, village culture, and living customs. Hawk’s care spanned the Colonial era, continued to the post-war Taiwan sugar period whe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ame to Taiwan ( during which it witnessed post-war recovery and prosperity and the outflow of the population after 1960 ), and finally summarized in 2002 how the sugar mill was transformed, the cane plantation was no longer, the aging of the village population, and the undying rural spirit.
The cane workers and the cane workers’ village is the core of this essay, recognizing that Hawk uses the evidence of the classics, the interview records of the reporter, and the blood and tears of foreign cane workers. Then,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 family is projected, which is assembled into “Yamato: The Birth of a Village” and “The Name of Sugar Cane”. Then, following the overall trend of community creation of village consciousness, the nutrients of love for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back mountain are injected into the collection “One Street Village”, which are incarnated into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book; for example, A-Fool and Jiang'an, The reader is led into the star sea of cane workers’ narratives using a multi-layered, multi-perspective vocal position, acting and talking, playing and receiving, seemingly to be moving and static, sometimes with polyphonic harmony, sometimes immersed in solo chanting, with its constellation-style brushwork.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mainly uses text analysis to introduce Michel Serres’ “learned third party”, hoping to “seek passage” the spatial imagery and character content The surface and underlying story lines of the hide. Supplemented by Edward Soja’s “third space”, the meaning of Hawk’s various real and virtual images is explained from the viewing and imaginary position of the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the author also cites Yi-Fu Tuan’s spatial experience perspective and Halbwachs’ theory of collective memory, while referring to advanced journal articles and theoretical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evidence and echoes, hoping to build a channel to the core of Halbwachs’ writing, summarizing the natural commonality and local particularity that are closer to his creation.
Through the village history record and novel creation of Hawk’s “Three Books of Cane Worker”, the author summarizes two major discoveries from the writing of village history. First, four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ed: 1) the writing skills of “rheology” and “multiple voices” in the form of village history; 2) the writing of “constellations in the sky” leading to “real” and “imaginary”; 3) the narrative writing that sometimes polyphons “mixed voices” and is sometimes immersed in a “solitary groan”, and 4) the tethered person and the ferry seeker the afterglow of the mix; The second category, topic shaping, comprises four characteristics: 1) the longitudinal writing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back mountain; 2) the formation of river mountain forest reclamation and post-disaster self-help association; 3) rural spirit and community building; and 4)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culture and local spirit. To summarize the spatial consciousness and issues that Hawk touches on in each “time-space” extension.

Keywords: Hualien County, Guangfu Township, Dafu Village, Dafeng Village, Yamato Village, sugar factory, cane workers’ writing, Serres, the third, Soja, thirdspace, Halbwachs, collective memory, village history, community building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 誌 vi
目 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背景與議題重要性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操作設計 5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方向聚焦 7
第五節 章節架構及重點說明 10
第二章 百年蔗工村:《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 12
第一節 建村╱村的空間 13
第二節 村的人口組成與來歷 22
第三節 村的產業與村的主體 31
第三章 被囚於甘蔗田的人們:《甘蔗的名字》 41
第一節 會社工是做啥的? 42
第二節 咱艱苦的過去,咱甜甜的所在 51
第三節 甘蔗與殖民:政策產業下的人們 59
第四章 不願被遺忘的繫留人與尋渡者:《一街村》集 69
第一節 大和車站:一個為種蔗而產生的村子 70
第二節 文學村史與花東縱谷的農村故事 79
第三節 阿夫魯要到西方問佛祖:困境中的農村 86
第五章 結論 97
第一節 主要發現 97
第二節 未來課題 107
參 考 文 獻 110

一、文本
赫恪,《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台北:行政院客委會,2004.10)。
赫恪,《長跑者:路,愈跑愈長,愈跑愈美麗起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2.12)。
赫恪,《甘蔗的名字》(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3.11)。
赫恪╱文,饒國銓╱圖,《大和――甜甜的所在》(花蓮:光復鄉公所,2015.10)。
赫恪,《一街村》(花蓮縣:文化局補助出版,2017.06)。
赫恪,《嘎啷啷 書簡》(台北:蔚藍文化,電子書,2020.08)。
赫恪,《戴面紗的臉書》(花蓮:文化局補助出版,2020.10)。
二、專書
大衛‧狄連尼(David Delaney)著,王志弘、李延輝、徐苔玲譯,《領域》(新北:群學出版,2017.02)。
丹尼斯‧渥德(Denis Wood)著,王志弘、李根芳、魏慶嘉、溫蓓章譯,《地圖權力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11)。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出版,1998.11)。
王存立、胡文青,《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新北:遠足文化出版,2003.01)。
方惠閔等,《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台北:游擊文化出版,2019.12)。
史岱凡‧奧德記(Stephane Audeguy)著,邱瑞鑾譯,《雲的理論》(台北:貓頭鷹出版,2011.09)。
石守謙、廖肇亨主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台北:允晨文化出版,2011.03)。
石守謙、廖肇亨主編,《轉接與跨界――東亞文化意象之傳布》(台北:允晨文化出版,2015.06)。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尉遲秀譯,《小說的藝術》(台北:皇冠出版,2018.01)。
西村虎太郎編,《賀田金三郎翁小傳》(東京:芳誼會,1923。)轉錄自張雅棉著《失序的森林―日治末期太魯閣林業開發》(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2.12)。
西敏司(Sidney W.Mintz)著,李祐寧譯《甜與權力》(新北:大牌╱遠足文化出版,2020.01)。
谷川渥著,許菁娟譯,《幻想的地誌學》(台北:邊城出版,2005.07)。
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麥田出版,2013.11)。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台北:臺原出版,2000.09)。
林建成,《家在太平洋》(台北:聯經出版,2013.10)。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出版,2003.10)。
彼得‧艾迪(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群學出版,2015.02)。
《花蓮縣志卷十六‧農業篇》(花蓮:花蓮文獻委員會,1979.01)。
邱貴芬、柳書琴主編,《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 第三期》(台北:文建會出版,2007.04)。
邱如君等著,葉日松主編,《《鋪衍,在縱谷的回音之間》―試論葉日松的地景書寫》(台中:文學街出版,2010.09)。
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安斯加爾.紐寧(Ansgar Nunning)主編,李恭忠、李霞譯,《文化記憶研究指南》(南京:南京大學,2021.02)。
吳冠宏主編,《後山人文》(台北:二魚文化出版,2008.09)。
吳錫德,《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100》(台北:麥田出版,2010.01)。
吳佩珍,《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日治時期台日文學與戲劇流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3)。
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03)。
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台北:東華書局出版,2018.01)。
柳書琴等著,江自得主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出版,2000.02)。
柳書琴、邱貴芬主編,《後殖民地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2006.04)。
柳書琴主編,《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州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新北:聯經出版事業,2018.06)。
柳書琴主編,《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新北:聯經出版事業,2019.06)
段義孚著,潘桂成、國立編譯館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98.03)。
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Escapism》(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06.04)。
段義孚著,潘桂成、鄧伯宸、梁永安譯,《恐懼Landscapes of Fear》(台北:國立編譯館與立緒文化出版,2008.04)。
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從恐懼到創造》(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14.10)。
段義孚著,趙世玲譯,《浪漫主義地理學:探尋崇高卓越的景觀》(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18.10)。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出版,2005.10)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8.09)。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08.09)。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出版,2015.07)。
范銘如,《書評職人:失意時代的點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19.12)。
威廉‧埃金頓(William Egginton)著,彭臨桂譯《發明小說的人:塞萬提斯與他的堂吉訶德》(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09)。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出版,1993.03)。
姜蘭虹、宋郁玲編,《性別、社會與空間讀本》(台北:唐山出版,2016.01)。
馬世嘉(Matthew W. Mosca)著,羅盛吉譯,《破譯邊疆‧破解帝國: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型》(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19.02)。
索雅(Edward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新北:桂冠圖書出版,2004.04)。
索雅(Edward Soja)著,顏亮一、王丹青、謝碩元譯,《空間正義》(台北:紅螞蟻圖書出版,2019.07)。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山海文化出版,2010.09)。
苔雅‧朵恩(Thea Dorn)、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莊仲黎譯,《德國文化關鍵詞:從德意志到德國的64個核心概念》(台北:麥田出版,2017.04)。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文化,2019.03)。
約翰‧薩德蘭(John Sutherland)著,章晉唯譯,《文學的40堂公開課》(台北:漫遊者出版,2018.01)。
張漢良編,《符號與記憶》(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版,2015.08)。
陳芳明、范銘如主編,《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印刻文學出版,2009.07)。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上冊》(台北:聯經出版,2011.1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下冊》(台北:聯經出版,2011.10)。
陳芳明、吳佩珍主編,《東亞文學的實像與虛像》(台北:聯經出版,2013.11)。
陳芳明,《我的家國閱讀:當代台灣人文精神》(台北:麥田出版,2017.05)。
陳萬益,《台灣文學論說與記憶》(台南:台南縣政府出版,2010.10)。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17.06)。
陳芳明,《邊界與燈》(新北:印刻文學出版,2021.05)。
Joseph.R.Allen等著,陳芳明主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北:文建會出版,2007.07)。
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執行小組主編,《地誌書寫與城鄉想像: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出版,2000.12)。
許又方主編,《第五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地方感‧全球觀》(花蓮:花蓮縣文化局出版,2009.12)。
葉榮鐘著,藍博洲主編,《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出版,2000.08)。
湯林森(John Tomlinson)著,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7.05)。
黃紹恆,《砂糖之島: 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 1895-1911》(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03)。
揚.阿斯曼(Jan Assmann)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2015.05)。
揚.阿斯曼(Jan Assmann)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2016.03)。
傑米‧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e)著,朱崇旻譯,《不順從的美德:直擊異議分子如何追求社會革新》(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8.11)。
詹素娟,《台灣原住民史》(台北:玉山社出版,2019.04)。
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著,馮奕達譯《帝國與料理》(新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出版,2017.06)。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Said)著,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東方主義》(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9.09)。
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商周出版,2009.01)。
廖振富,《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台北:玉山社出版,2017.11)。
賴芳伶主編,《山海書―宜花東文學選輯Ⅰ》(台北:二魚文化出版,2008.09)。
謝玉玲,《空間與意象的交融:海洋文學研究論述》(台北:文史哲出版,2010.12)。
謝世忠,《認同的汙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玉山出版,2017.10)
謝世忠,《後認同的汙名的喜淚時代:台灣原住民前後台三十年1987-2017》(台北:玉山出版事業,2017.10)。
鍾書豪,《花蓮糖廠:百年來的花蓮糖業發展史(1899―2002)》(台東:東台灣研究會出版,2009.06)。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的理論建構》(台北:萬象圖書出版,1996.10)。
蘆葦地帶文化工作室主編,《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8.06)。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出版,2003.03)。
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m編,王志弘、李延輝、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久、陳毅峰、趙綺芳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出版,2007.09)。
Richard Peet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合譯,《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出版,2005.04)。
Simon Parker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徐苔玲合譯,《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出版,2007.11)。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2006.12)。

三、論文
(一) 期刊論文
史艾米(Irmy Schweiger),〈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15.06),頁283-310。
杜昀玶,〈歷史記憶的現身與缺席:以二林事件中的蔗農組合幹部與蔗農為例〉,《文史台灣學報》,第五期(2012.12),頁207-232。
何鳳嬌,〈日治時期臺灣新式製糖會社的土地政策〉,《師大台灣史學報》,第10 期(2017.12),頁77-121。
吳育臻,〈日治時代的糖業移民聚落初探—以移民寮和農場寮仔為例〉,《環境與世界》,第四期(2000.04),頁41-57。
胡正光,〈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 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1期(2007.06),頁147-201。
高嘉謙,〈詩的南方:時代變革下的離散文學現場〉,《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 卷 4 期(2018.09),頁144-151。
陳建忠,〈新興的悲哀―論蔡秋桐小說中的反殖民現代性思想〉,《臺灣文學學報》,第一期(2000.06),頁239-262。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8期(2000.08),頁5-42。
許宏儒,〈論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塞荷之「第三者」概念及其教育哲學意涵〉,《市北教育學刊》,第四十期(2011.12),頁167-192。
陳品君,〈獨白或對話:影像檔案操作策略下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的辯證〉,《南藝學報》,第14 期(2017.06),頁27-48。
黃蘭翔,〈花蓮日本官營移民村初期規劃與農宅建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第三卷第三期(1996.12),頁51-91。
黃雅鴻、紀駿傑,〈甜蜜的殖民主義:從糖業殖民到觀光殖民〉,《臺灣人類學刊》,第17期(2019.06),頁1-43。
張素玢,〈移民與山豬的戰爭――國家政策對生態的影響(1910-1930)〉,《師大臺灣史學報》,第4期(2011.09),頁95-127。
張素玢,〈濁水溪下游的開荒拓野與製糖產業的發展(1900-1930)〉,《師大臺灣史學報》,第9期(2016.12),頁99-138。
楊瑞松,〈「集體記憶」專題引言〉,《東亞觀念史集刊》,第7期(2014.12),頁55-61。
劉進才,〈文本、圖像與視野――評陳建華《文以載車:民國火車小傳》〉,《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17 2期(2019.04),頁145-152。
劉柳書琴,〈一個太麻里排灣族家庭的「臺東─高雄」游移:國寶藝師陳利友妹的舊鄉新家啟示〉,《原住民族文獻》,第四十八期(2021.10),頁8-26。
潘繼道,〈從文獻資料論1945年之前的臺東地區客家移民〉,《東台灣研究》,第24 期(2017.02),頁3-42。
(二) 學位論文
古玉芬,〈台灣東北角南雅聚落村史展覽計畫〉(新北:華梵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李宜萍,《產業移民聚落的發展—屏東縣鹽埔鄉大山寮與三十座的個案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在職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周馥儀,《開展公共領域・擊向糖業帝國主義——論台灣知識份子的糖業書寫(1920-1930年代)》(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柯惠君,《日治時期溪湖糖廠與溪湖地區社會發展(1919-1945)》(台南: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范芝熏,〈閱讀與意義治療之實踐研究―以《六祖壇經》為示例〉(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
姜佳綾,〈馬祖東莒島之村史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大學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靜珮,《地方尺度的註記:旗尾糖業文化的變遷》(台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博士論文,2008)。
陳玉雪,〈化回憶為永恆―村史文獻之徵集、編纂與運用之探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趙文榮,〈日治時期臺南州區之糖業與地方社會(1895~1945)〉(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盧亞珍,〈紀錄片《戰浪》與台東新港漁港之村史書寫-兼論其在鄉土教學中的運用〉(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魏臺英,〈地方文史工作與臺灣史研究的對話─ 以紀念二林蔗農事件之活動為例 (2014年〜2020年)〉(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
(三) 研討會論文與其他單篇
石守謙,〈桃花源意象的形塑與在東亞的傳佈〉,「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第11至17世紀間中日韓三地的藝文互動」論文(中央研究院主辦,2009.09.11-12)。
邱如君,〈鋪衍,在縱谷的回音之間〉,「第五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地方感‧全球觀」論文(花蓮縣文化局主辦,2009.12)。
陳惠齡,〈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九0年代以降花蓮鄉土小說的書寫樣貌〉,「第五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地方感‧全球觀」論文(花蓮縣文化局主辦,2009.12)。
蔡秀枝,〈波特萊爾筆下的巴黎漫遊詩人〉,「符號與記憶:海峽兩岸的文本實踐」論文(復旦大學╱台灣大學主辦,2015.08)。
劉柳書琴,〈綠色的眼淚:論伊藤永之介的糖業批判小說《平地蕃人》〉,「世界‧啟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論文(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辦,2021.10)。
賴芳伶,〈傳承古典‧鎔鑄歐西‧落實當代:試論楊牧的人文理想與實踐〉,「地誌書寫與城鄉想像: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論文(花蓮縣文化局主辦,2000.12)。
四、電子媒體
葉榮鐘,《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1969。其後分別以《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出版,2000年8月);《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出版,1971)。研究資料來源為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珍藏資料。
網址:https://reurl.cc/qOmdv0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從外銷日本到行銷全球:糖業轉型—蔗田轉作與多元發展》。網址:https://reurl.cc/OEz12y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