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151.1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彭若雯
作者(外文):Peng, Jo-Wen.
論文名稱(中文):Nearpod App融入國小四年級數位閱讀課程教學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on of Nearpod App applied into teaching reading literacy course for elementary school 4th grade
指導教授(中文):邱富源
指導教授(外文):Chiu, Fu-Yuan
口試委員(中文):王子華
周金城
口試委員(外文):Wang, Tzu-Hua
Chou, Chin-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8092513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即時回饋系統Nearpod數位閱讀課程數位閱讀素養
外文關鍵詞:instant feedback systemNearpodreading literacy learningreading litera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使用Nearpod App融入國小四年級數位閱讀課程後,對學生的數位閱讀素養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為何,並探討學生使用Nearpod App融入課程教學後的數位學習預期心態與滿意度之情形。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法為主,以新竹市某國民小學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為82人,其中41人為實驗組,41人為對照組,進行11週數位閱讀課程。研究發現:
一、 Nearpod App融入數位閱讀課程後學生數位閱讀素養成效:
1. 「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生在數位閱讀課程的學習成效明顯優於「無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
2. 「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與「無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生在數位閱讀課程的學習語文科的成效有顯著效益
3. 「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生在數位閱讀課程的學習自然科的成效明顯優於「無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
二、 因此可以推論「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生在數位閱讀課程的數位閱讀課程學習態度明顯優於「無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
三、 學生對於「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有著期待的心態
四、 學生對於「Nearpod App融入教學」教學模式是滿意的。
五、 Nearpod App融入學習前的預期心態與Nearpod App融入學習後的滿意度並無太大的相關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gital reading literacy and learning attitude on Nearpod App applied onto 4th-grade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course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expected mentality and the course satitisfaction after the application.
This study adopted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 4th grade students from an elementary school of Hinchu City for eleven weeks. During which period, 82 valid samples are formed by 41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1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recapped as follows:
 Effect of students’ digital reading literacy on reading literacy course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Nearpod App:
1. “Nearpod App applied in courses” show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4th grade students from the reading literacy cours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idactic teaching”.
2. A significant benefit for 4th grade students o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learning is shown by “Nearpod App applied in cours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idactic teaching”.
3. A significant benefit for 4th grade students on science learning is demonstrated by “Nearpod App applied in cours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idactic teaching”.
 Hence, 4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attutide on digital reading literacy illustrates a greater outcome from “Nearpod App applied in courses” than from “conventional didactic teaching”.
 Students embrace expectation toward “Nearpod App applied in courses”.
 Students show satisfaction on “Nearpod App applied in courses”.
 No considera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e-learning expectation and post-learning satisfaction on “Nearpod App applied in cours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即時回饋系統 11
第二節 數位閱讀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2
第二節 研究實施流程 2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6
第五節 教學設計與實施 46
第六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使用Nearpod App融入數位閱讀課程知識性學習成效之影響 53
第二節 使用Nearpod App融入數位閱讀課程數位閱讀素養學習成效之影響 63
第三節 使用Nearpod App融入數位閱讀課程學習態度之影響 74
第四節 學生使用Nearpod App學習之預期心態與滿意度分析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97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102
附錄二 數位閱讀課程學習成效知識測驗試題 103
附錄三 ePIRLS問答題詳細評分標準 104
附錄四 數位閱讀課程學習態度的認識量表問卷 112
附錄五 學生使用Nearpod App學習預期心態量表問卷 114
附錄六 學生使用Nearpod App學習滿意度量表問卷 116

NAEP網站(2008)。綱址:http://nces.ed.gov/nationsreportcard/
PIRLS網站(2008)。網址:http://timss.bc.edu/
PISA網站(2020)。網址:http://www.pisa.oecd.org/pages/0,2987,en_32252351_32235731_1_1_1_1_1,00.html
TASA網站(2020)。綱址: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408.php?Lang=zh-tw
TIMSS網站(2008)。網址:http://timss.bc.edu/
Tse Man Lok(2017)探討使用 Nearpod 輔助教學對中學生資訊及通訊科技(ICT)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及學業成績的影響(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香港教育大學,香港。
王媁玉(2016)以kahoot線上評量融入六年級社會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孔慕帆(2015)。線上即時回饋系統運用於國小六年級 法治教育課程之實驗研究— 以Plickers App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江宜芬(2015)。即時回饋系統應用於翻轉教室對國小學童數學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江娟如(2017)。互動式APP-Plickers融入國小二年級數學科教學之研究 -以三位數的加減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朱笠萍(2019)。Plickers導入國小數學課程教學之研究:以「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沈邑靜(2019)。使用Plickers對觸發國小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動機的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益忠(2019)。應用Plickers即時回饋系統在國小中年級輻射議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珮寧(2019)。互動式 APP-Plickers 之研究-以六年級視覺藝術鑑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吳雨潔(2017)。 Quizlet融入補習班英語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專注力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廉琪(2015)。圖示表徵之Polya解題即時回饋系統對國小學童數學學習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祐生(2016)。發展IRS即時反饋系統之多媒體教學方案提高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能力與興趣之研究:以柱體體積單元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孟儀(2017)。 App即時回饋系統融入國小英語文法教學-以臺中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林美文(2018)。互動式APP-Plickers 融入國小一年級數學科教學之研究-以18以內的減法為例。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蔚雯(2019)。互動式APP-Plickers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領域教學管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摑彥(2019)。運用Plickers融入同儕教學法輔助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邱婷君(2018)。應用IRS即時回饋結合學習分析系統於國小自然課堂對於學習焦慮、課室專注力及學習投入的影響。淡江大學,新北市。
周秀倫(2018)。Kahoot!即時反饋系統融入國小二年級數學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洪邦傑(2015)。IRS即時反饋系統融入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以數與量為例。明道大學,彰化縣。
柯華葳、張郁雯、詹益綾、丘嘉慧(2017)。PIRLS 2016 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國家報告。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
凃佩君(2019)。雲端影音平臺與Plickers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與學習興趣之探討─以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2011)。在職教師閱讀增能研習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臺灣參加PIRLS 2016成果發表。教育部。
陳建亨(2016)。擴增實境與即時回饋系統融入國小五年級自然科教學對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陳思妤(2016)。多媒體影片結合即時反饋系統Plickers 應用於五年級自然科補救教學之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秋慧(2018)。Plickers融入國小一年級注音教學之研究。世新大學,臺北市。
張詮惠(2018)。使用Plickers即時反饋系統輔助英語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程遠茜(2016)。PISA 2015:數學、科學全球第4、閱讀滑落第23,臺灣學生欠實作能力。親子天下, 2016-12-05,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2977
程遠茜(2017)。PIRLS 2016國際閱讀素養全球第8,線上學習素養待加強。親子天下, 2017-12-05 ,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204
曾惠瑜(2019)。運用即時反饋系統Plickers輔助國小一年級學童數學學習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曾鈺娟(2019)。運用即時反饋系統Plickers輔助國小六年級學童國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東海大學,臺中市。
黃家萍(2015)。運用即時回饋系統之創新教學設計─以國小閩南語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醒吾科技大學,新北市。
黃力生(2015)。網路線上即時回饋系統融入國小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楊淑怡(2018)。即時回饋APP-Plickers融入字母拼讀教學對於國小二年級英語單字能力之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楊凱婷(2018)。APP-Plickers—融入國小二年級學童乘法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楊雯蕙(2016) 行動載具(平板電腦)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初探—以「中國近代史教材」為例。歷史教育,201612(21期),1-52。
詹恩慈(2015)。IRS即時反饋系統應用於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學童學習成就之影響。中華大學,新竹市。
臺灣 PISA 2012 精簡報告(2014)。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取自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data/TaiwanPISA2012ShortReport.PDF
廖婉雯 (2018年6月3日)。數位工具Nearpod融入英語教學【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eachwithpassion.pixnet.net/blog/post/180222461-數位工具Nearpod融入英語教學
蕭英全(2011)PISA, PIRLS, NAEP閱讀素養測驗建構。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蕭秀葉(2019)。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探究- 以五年級分數的計算單元為例。開南大學,桃園市。
鍾翔宜(2019)。探討線上即時回饋系統融入國小五年級因數與倍數單元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Nearpod為例。中原大學,桃園市。
鍾雲光(2018)。Plickers導入國小英語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鍾孟珍(2017)。 應用即時反饋系統Plickers於五年級數學科教學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羅綺文、關韻詩、涂春蕾(2018)。運用電子學習平臺-Nearpod促進非華語學生投入中文課堂。取自https://cd1.edb.hkedcity.net/cd/sbcdp/seminar/2018/attachment/Short/C12_2018_short.pdf
蘇育萱(2019)。運用互動式APP-Plickers於國小五年級學生社會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蘇意評(2018)。互動式APP-Plickers融入國小六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以柱體的體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蘭豔、岳培錇(2013) 。利用Nearpod,激活iPad的課堂教學。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3, Z1)。 取自 http://www.xzbu.com/9/view-4315768.htm

Blakeslee, Sarah (2004) "The CRAAP Test," LOEX Quarterly: Vol. 31 : Iss. 3 , Article 4. Available at: https://commons.emich.edu/loexquarterly/vol31/iss3/4
Delacruz, S. (2014). Using Nearpod in elementary guided reading groups. TechTrends: Link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Learning, 58(5), 62-69. 2.
Eisenberg, M. B. & Berkowitz, R. E. (1990).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The Big Six skills approach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kills. Norwood, N. J.: Ablex publishing Corp.
Kanof, K. H. (2015, May 17). Turning student cell phones into instructional tools with Nearpo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surge.com/news/2015-03-17-turning-student- cell-phones-into-instructional-tools-with-nearpod
Leu, D. J. & Reinking, D. (2005) Teaching internet comprehension to adolescents(TICA) 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wliteracies.uconn.edu/iesproject/
McClean, S., & Crowe, W. (2017). Making room for interactivity: using the cloud-based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 Nearpod to enhance engagement in lectures.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364(6). doi: 10.1093/femsle/fnx052
Ogle, D. M. (1986). K-W-L: A teaching model that develops active reading of expository text. The Reading Teacher, 39, 564-570.
Peng, L.W. & Lee, C.Y. (2013). Maximizing Online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through Nearpod and Skype. In R. McBride & M. Searson (Eds.), Proceedings of SITE 2013--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 915). New Orleans, Louisiana, United States: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AACE).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1. One the Horizon, 9, 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