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竹梅、丁一顧(2021)。國中小素養導向評量實施之困境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3),1-7。 王佳琪(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核心素養課程:評量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35-42。 王金國、吳欣怡(2022)。國民小學一年級導師實施素養導向教學之研究。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1),237-260。 王前龍(2015)。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學科取向的政策轉向與學生取向的理念出路。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32-35。 史美瑤(2013)。評量也是學習。評鑑雙月刊,43,34-36。 白雲霞(2020)。素養導向學習評量的要素與設計。師友雙月刊,623,31-38。 任宗浩(2017,12月)。素養導向評量。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2&edm_no=166&content_no=2941 任宗浩(2018)。素養導向評量的界定與實踐。載於蔡清華(主編),課程協作與實踐第二輯(頁75-84)。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任宗浩、詹馨怡、劉桂光(2019)。領域素養導向課程及教學設計。載於范巽綠(主編),課程協作與實踐第二輯(頁87-98)。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 成露茜、羊憶蓉(1997)。從澳洲「關鍵能力」探討臺灣的「能力本位教育」。社教雙月刊,78,17-21。 但昭偉(2000)。教學。教育大辭書。Available: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82/ 吳正新(2019)。數學素養導向評量試題研發策略。中等教育,70(3),11-35。 吳明隆(2014)。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 吳明隆(2017)。班級經營的理論與實務。五南。 吳靜怡(2021)。因應108課綱素養導向教學之實施與效果探究—以家政手縫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吳璧純(2017)。素養導向教學之學習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30-34。 吳璧純(2018)。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做什麼」?教育脈動,15,3。 吳璧純、詹志禹(2018)。從能力本位到素養導向教育的演進、發展及反思。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2),35-64。 吳璧純、鄭淑慧、陳春秀(2017)。以學生學習為主軸的生活課程素養導向教學。教育研究月刊,275,50-63。 呂秀蓮(2017)。十二年國教107課綱核心素養的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1-6。 呂易城(2019)。國民中學教師對素養導向教學認知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李一聖、黃志成(2019)。優質學校體育―― 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評量案例分享。學校體育,173,15-34。 李佳霓(2021)。探究師資生素養導向課程之設計能力與改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李幸真(2021)。臺中市國小教師對十二年國教課綱素養導向教學之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李淑菁、王哲夫(2018)。非實驗學校的小規模實驗課程初探—吳興國小籃球體育班的核心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1),124-127。 李淑慧(2000)。探究教學法。教育大辭書。Available: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16/ 周淑卿、王為國、白亦方、吳璧純、李雅婷、汪履維、林永豐、陳美如、張景媛(2021)。109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周淑卿、吳璧純、林永豐、張景媛、陳美如(2018)。素養導向教學設計參考手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周淑卿、白亦方、吳璧純、林永豐、陳美如、張景媛(2019)。107素養導向教學設計參考手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周淑卿、白亦方、吳璧純、林永豐、陳美如、張景媛(2020a)。108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第一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周淑卿、白亦方、吳璧純、林永豐、陳美如、張景媛(2020b)。108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第二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林永豐(2015)。十二年國教中的核心素養概念,載於甄曉蘭主編,教育的想像——演化與創新(頁119-138)。學富。 林永豐(2017a)。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學習重點的規劃思維與意涵。課程與教學季刊,20(1),105-126。 林永豐(2017b)。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轉化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275,4-17。 林永豐(2018)。延續或斷裂?從能力到素養的課程改革意涵。課程研究,13(2),1-20。 林永豐(2019)。邁向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五南。 林怡君、吳錦惠(2018)。「玩」自然—符應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6),87-90。 林金山(2017)。從紙筆測驗談中小學自然科學素養評量的問題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67-70。 林進材(2019)。核心素養下的教師教學設計與實踐。五南。 邱欣怡、張美珍(2020)。情境導入的動手操作活動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影響之行動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3,121-134。 姚友雅、黃蕙欣(2013)。多元評量實施之理論與實務—以健康教育為例。中等教育,64(1),133-152。 洪詠善(2018)。素養導向教學的界定、轉化與實踐。載於蔡清華(主編),課程協作與實踐第二輯(頁58-74)。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洪詠善(2019)。領域素養導向課程及教學設計。載於范巽綠(主編),課程協作與實踐第二輯(頁65-84)。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 洪詠善、范信賢(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裕宏(2008)。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總計畫(NSC95-2511-S-010-00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徐柏蓉(2021)。素養導向評量之實踐與省思—以國小社會領域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3),52-55。 徐綺穗(2019)。自我調整學習與核心素養教學——以自主行動素養為例。課程與教學,22(1),101-120。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相關附錄與Q&A。https:// bit.ly/3LStDhK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素養導向「紙筆測驗」範例試題。https://bit.ly/3wXOjAz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議題融入說明手冊。https://bit.ly/3wVxQNq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核心素養工作圈(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張春興(200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東華。 張郁雯(2016)。評量21世紀的技能—如何評量學習力。T&D飛訊,217,1-20。 張峻維(2020)。國小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屏東縣前導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張素貞(2021)。可行乎?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師友雙月刊,625,43-46。 張瀚陞(2020)。從國小教師的教學經驗論未來社會領域素養導向實施挑戰與因應。南亞學報,40,25-29。 教育部(2014a)。十二年國民教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bit.ly/3GCOOmT 教育部(2014b)。十二年國民教本教育課程綱要國語文領域綱要。https://bit.ly/3lSLpXF 教育部(2014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https://bit.ly/3a6gpR6 教育部學前及國民教育署(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宣講(第九版)。https://bit.ly/3a58CmG 許家驊(2020)。核心素養導向之多元評量理念與實務。師友雙月刊,623,39-48。 連又萱(2022)。發展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輔助工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郭宗鑫(2021)。國小體育教師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認知與實踐-以北部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陳李綢(2000)。教學目標。教育大辭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978/ 陳伯璋(2010)。臺灣國民核心素養與中小學課程發展之關係。課程研究,5(2),1-25。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NSC95-2511-S-003-00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志偉(2021)。校長跨文化能力、課程領導與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陳孟君、湯維玲(2018)。國小社會領域素養導向的課程轉化之問題與因應。台灣教育,711,95-112。 陳明終(2000年10月6-7日)。多元評量面面觀〔論文發表〕。2000年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臺灣。 陳禹彤(2019)。高中英語教師素養導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陳雅欣(2020)。高雄市國小英語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英語領域素養導向課程瞭解與看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陳碧卿、范熾文(2021)。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之實踐~一所公辦民營學校食魚教育之個案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264-291。 陳麗華、葉韋伶、林君憶、張復萌、何思瞇、張月霞、陳劍涵、朱美珍、黃儒傑、陳淑娟、李涵鈺、王立心、林吟霞、彭致翎、楊國揚(2017)。素養導向教材設計—理念與實踐。教科書研究,10(2),161-209。 楊智穎、黃碧智、林秀玲、李雅婷(2019)。我來・我見・我思:以素養為導向的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載於林永豐主編,邁向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頁75-98)。五南。 曾振富(2020)。新課綱的教材使用:國小自然科科學探究教學設計—以「種子的房間」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3),51-58。 游自達(2019)。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深化學習的開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6-12。 黃琇屏(2017)。淺談核心素養與評鑑概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91-94。 楊俊鴻(2019)。如何依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撰寫教學單元的學習目標?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50-55。 楊俊鴻、張茵倩(2016年12月9-10日)。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以臺南市保東國民小學全校性的公開課為例〔論文發表〕。2016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學生學習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臺灣。 詹惠雪、黃曰鴻(2020)。教師對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理解與實踐反思。課程與教學季刊,23(3),29-58。 熊雲偉(2020)。促進學習的評量-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師友雙月刊,623,49-55。 甄曉蘭、周淑卿、張嫈嫈、莊德仁、許育健、黃政傑、楊國揚(2020)。素養導向教科書編/審的挑戰。教科書研究,13(2),119-150。 趙曉美(2019)。素養導向教學的思考與課堂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27-30。 劉世雄(2020)。素養導向的教學實務:教師共備觀議課的深度對話。五南。 劉姸妤(2020)。技術型高中餐旅群教師素養導向教學能力之需求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源俊(2020)。正本清源說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13-19。 蔡世明(2003)。近百年來我國中學國文教學的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家薰(2020)。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素養導向教學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蔡淑華(2020)。桃園市國民小學校長素養導向領導與教師素養導向教學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130,86-110。 蔡清田(2010年5月29日,2010a)。從課程學理基礎論國民核心素養研究的重要性〔論文發表〕。現代公民素養教育。臺中市,臺灣。 蔡清田(2010年6月4-5日,2010b)。從課程學理論公民核心素養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論文發表〕。培育澳門廿一世紀公民-核心素養。澳門,中華人民共和國。 蔡清田(2010c)。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能力」(ability)。教育研究月刊,200(12),93-104 蔡清田(2011a)。素養:課程改革的DNA。高等教育。 蔡清田(2011b)。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知能」(literacy)之差異。教育研究月刊,203,84-96。 蔡清田(2011c)。課程改革中的「素養」之本質。研習資訊,28(2),67-75。 蔡清田(2011d)。課程改革中的核心要素之理論基礎。中正教育研究,10(1),77-103。 蔡清田、陳延興、吳明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2011)。K-12中小學課程綱要的核心素養與各領域之連貫體系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蔡清田(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核心素養。五南。 蔡清田、洪若烈、陳延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李懿芳(2012)。K-12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NAER-100-16-A-1-02-00-2-03)。國家教育研究院。 蔡清田(2013)。「素養」的構念與構念重建。教育研究月刊,233,109-120。 Deci, E. L., & Ryan, R. M. (2008). Facilitat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 Canadian Psychology, 49(1), 14-23. European Commission. (2002). Key competencies: A developing concept in gene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Brussels, Belgium: Eurydice. Gadotti, M. (2009). Adult education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From a critical thinking perspective. In K. Illeris (E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 Developing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pp. 18-33). New York, NY: Routledg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5).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Paris, France: Author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Pisa 2012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Mathematics, reading, science, problem solving and financial literacy. Paris, France: Author.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 Paris, France: Author. Rychen, D. S., & Salganik, L. H. (2003).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Göttingen, DE: Hogrefe & Huber. Schröder, M. (2015, June). Competence-oriented study programmes. FIBAA Consult Factory: Practical Assistance and Resources. http://www.fibaa.org/uploads/media/13_Werkstatt_Kompetenzorientierung_Mai_ 2015_V3_en_01.pdf Stout, B. L., & Smith, J. B. (1986).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A review of the movement and a look to the future. Journal of Vocational Home Economic Education, 4(2), 109-134. Tchibozo, G. (2010). Emergence and outlook of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in European education system: An overview. Education Knowledge & Economy, 4(3), 193-205.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5). 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6: Literacy for life. Paris, France: Author. Zimmerman, B. J. (2002). 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An over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 , 41(2), 6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