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14.3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冠緯
作者(外文):Lee, Kuan-Wei
論文名稱(中文):例外的回聲:「滿洲國」地下工作者紀剛《滾滾遼河》的戰爭記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cho of Exception : Ji Gang's War Memories in " Rolling Liaohe," as one of the underground workers in "Manchukuo"
指導教授(中文):劉柳書琴
黃文倩
指導教授(外文):Liu, Liu-Shu-Chin
Huang, Wen-Chien
口試委員(中文):黃儀冠
大久保明男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Yi-Kuan
Ookubo, Aki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8049702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戰爭記憶紀剛《滾滾遼河》「滿洲國」反共小說翻譯研究
外文關鍵詞:War MemoryJi Gang" Rolling Liaohe""Manchukuo"Anti-Communist FictionTranslation Studi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名列「四大抗戰小說」之一的《滾滾遼河》,書寫國民黨系統的地下工作者們,在「滿洲國」進行秘密反滿抗日的工作經歷。由於作者紀剛(趙岳山)多次強調其真實性,在過往研究中,《滾滾遼河》多被視為具有高度真實性的自傳小說,也成為「滿洲國」歷史與反共文藝研究的重要材料。

本研究以新歷史主義、集體記憶與戰爭之框等理論參照,討論其創作歷程與代表作《滾滾遼河》所開展出的戰爭記憶、改編與翻譯研究。作者在「滿洲國」政治制度下,開始創作並成立/加入地下工作者組織,形成自我認同的起點。因此本文以「滿洲國」地下工作者主體分析,理解《滾滾遼河》中的角色如何展現出特殊的地下工作者形象與倫理觀。並揣摩作者與審稿者如何以創作與編輯回應自我,以一種介於集體與個人之間的創作方式,形成例外的歷史回聲。

《滾滾遼河》具有跨空間、跨時間的創作過程,開展出第二次大戰中國東北戰爭記憶在亞洲的複雜性。《滾滾遼河》的出版在1970年代衍生出改編電視劇《遼河戀》、廣播劇、劇場與日譯本。在山口和子和加藤豐隆的翻譯當中,除了個人翻譯風格的差異,亦透露出譯者自身的歷史詮釋。期望本文能夠在各式材料參照下,為台灣文學擴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記憶研究。

關鍵詞:戰爭記憶、紀剛、《滾滾遼河》、「滿洲國」、反共小說、翻譯研究
One of the "Four Great Anti-Japanese War Novels," "Rolling Liaohe" depicts the experiences of underground workers in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system engaged in secret anti-Manchurian and anti-Japanese activities within the "Manchukuo" context. Due to the author Ji Gang's (Jhao Yue Shan) repeated emphasis on its authenticity, "Rolling Liaohe" has been widely regarded in previous studies as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with high credibility. It has also become a significant source for the historical and anti-communist literary research on "Manchukuo".

This study, drawing on theories such as New Historicism,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framework of war, discusses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the war memories, adapt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rising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 Rolling Liaohe." The author, under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Manchukuo," initiates the creation and establishment/joining of an underground workers' organization, mark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self-ident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underground workers in "Manchukuo", understanding how the characters in "Rolling Liaohe" portray a distinctive image and ethical perspective of underground workers. It explores how the author and reviewers respond to themselves through creation and editing, forming an exceptional historical resonance between collective and personal.

"Rolling Liaohe" undergoes a creative process that transcends space and time, unfol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memory of the Northeast China War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Asia. The publication of " Rolling Liaohe" in the 1970s gave rise to adaptations such as the TV drama " Liaohe Love," radio dramas, theater productions, and a Japanes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s by Yamaguchi Kazuko and Kato Yutaka, besides the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 translation styles, they also reveal the interpreters'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war memories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by referencing various materials.

Keywords: War Memory, Ji Gang, " Rolling Liaohe," "Manchukuo," Anti-Communist Fi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新歷史主義、集體記憶與戰爭之框 10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4

第二章 地工文本到台灣 16
第一節 現地抗戰:「滿洲國」地下工作者群體 16
第二節 革命之火:《火舌集》 22
第三節 告別過去:〈葬故人〉和〈愚狂曲〉 26
第四節 小結:從個人到集體的戰爭記憶 32

第三章 戰爭與情感書寫 34
第一節 反共抗戰?:《滾滾遼河》文學定位 34
第二節 善念之愛:「一次也沒有」的愛情 41
第三節 地下抗戰:革命情感書寫 47
第四節 小結:地下工作者主體 53

第四章 戰爭記憶與編輯 54
第一節 集體審議:《滾滾遼河》編寫研究 54
第二節 記憶政治:人物原型與弱小民族形象 60
第三節 歷史回聲:集體回憶錄《山高水長》 65
第四節 歷史反思:群我文化觀 71
第五節 小結:戰爭書寫的認同與轉向 81

第五章 1970年代改編與翻譯 84
第一節 戰爭再衍:電視劇《遼河戀》迴響 84
第二節 翻譯特色:日譯本風格差異 90
第三節 譯者主體:譯者歷史詮釋 108
第四節 小結:文學改編與譯者心靈 118

第六章 結論 120
參考資料 123
附錄 136

圖一:論文分析對象概念圖 16
圖二:〈《滾滾遼河》第二十八章原手稿〉羅大愚意見部分頁面 58
圖三:《山高水長》主題分類概念圖 68
圖四:《做一個完整的人》書封 74
圖五:無署名〈製作人曾斐莉談 遼河戀與滾滾遼河〉剪報 85

附錄一:紀剛及其相關著作年表 136
附錄二:趙岳山作品女主角對應名稱 138
附錄三:《山高水長》作者群 139
附錄四:《滾滾遼河》譯者相關年表 141
一、專書
山室信一著,林琪禎、沈玉慧、黃耀進、徐浤馨譯,《「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台北:八旗文化,2016年5月)。
五二三蒙難二十周年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五二三蒙難二十周年紀念文集》(台北:羅務印館,1967年5月)。
王建朗、黃克武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第1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6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10月)。
王藍,《藍與黑》(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10月)。
加藤豐隆,《滾滾遼河:「満洲国」治下・中国知識人の獄中闘争》(愛媛:元在外公務員援護會,1978年11月)。
史書美、梅家玲等編,《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台北:麥田出版,2016年6月)。
朱迪斯・巴特勒著,何磊、趙英男譯,《脆弱不安的生命:哀悼與暴力的力量》(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
朱迪斯・巴特勒著,何磊譯,《戰爭的框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
牟宗三,《五十自述》(台北:鵝湖出版社,1989年1月)。
艾略特著,卞之琳、李賦寧等譯,《傳統與個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論文》(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6月)。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台北:稻鄉出版社,2010年9月)。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4月)。
李春陽,《蒼天悠悠》(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7年12月)。
李瑞騰,《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
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7月)。
沙特著,林秀清譯,《沙特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周策縱著,陳永明等譯,《五四運動史》(湖南:岳麓書社,1999年8月)。
帕斯捷爾納克著,藍英年、谷羽譯,《齊瓦哥醫生》(台北:遠流出版社,2014年6月)。
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五十五週年紀念籌備會編,《山高水長》第五集(台北: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五十五週年紀念籌備會,2000年5月)。
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五十五週年紀念籌備會編,《山高水長》第六集(台北: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五十五週年紀念籌備會,2000年5月)。
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五十週年紀念籌備會編,《山高水長》第四集(台北: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五十週年紀念籌備會,1995年5月)。
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四十四週年紀念籌備會編,《山高水長》第三集(台北: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四十四週年紀念籌備會,1988年5月)。
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四十週年紀念籌備會編,《山高水長》續集(台北:東北抗日五二三蒙難四十週年紀念籌備會,1985年11月)。
東北青年抗日五二三蒙難六十週年紀念籌備會編,《山高水長》第七集(台北:東北青年抗日五二三蒙難六十週年紀念籌備會,2005年5月)。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3月)。
阿斯特莉特・埃爾等著,阿斯特莉特・埃爾編,李恭忠、李霞等翻譯,《文化記憶研究指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2月)。
阿萊達・阿斯曼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6月),頁195。
哈布瓦赫,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姜貴,《旋風》(台北:九歌出版社,2016年5月)。
柏楊,《異域》(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12月)。
紀剛,《做一個完整的人:群我文化觀》(台北:文件基金會,1996年10月)。
紀剛,《滾滾遼河》(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3月)。
紀剛,《諸神退位》(台北:允晨文化,1990年3月)。
徐鍾珮,《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10月)。
海登・懷特等著,張京媛譯,《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特里林著,劉桂林譯,《誠與真》(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13年10月)。
班雅明著,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班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9月)。
翁衍慶,《中共情報組織與間諜活動》(台北:新銳文創,2018年9月)。
馬克・波里佐提著,方淑惠、賈明譯,《譯者的難題:美國翻譯名家的9種工作思考》(台北:商周出版,2020年4月)
高格孚,《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1月)
高橋哲哉著,黃東蘭譯,《靖國問題》(台北:遠足文化,2017年8月)。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台北:秀威資訊,2016年3月)。
張愛玲,《色,戒》(台北:皇冠出版社,2020年6月)。
戚其章,《勿忘甲午:甲午日諜秘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園?——五〇與八、九〇年代臺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9月)。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許雪姬,《離散與回歸:在滿洲的臺灣人(1905-1948)(上冊)》(台北:左岸文化,2023年1月)。
陳建忠,《記憶流域: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年8月)。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等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3月)。
鹿橋,《未央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
揚・阿斯曼,《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無名氏,《北極風情畫》(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6年9月)。
賀衷寒講,雷雨田記,〈新生活運動之意義——在南昌新生活運動宣傳大會演講詞〉,《新生活運動專刊》(上海:上海晨報社編輯部編,1934年4月)。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8月)。
黃樹民,《借土養命》(台北:春山出版,2021年11月)。
楊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學出社,2007年11月)。
楊沫,《楊沫文集第1卷——青春之歌》(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年8月)。
楊澤,《薔薇學派的誕生》(台北:洪範書店,1977年11月)。
溥儀,《我的前半生》(北京:群眾出版社,1964年3月)。
瑞貝卡・卡爾著,高瑾譯,《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國的民族主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10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12年9月)。
董崇選,《中英翻譯:從理論到實踐》(台北:秀威經典,2020年6月)。
瑪莎・納斯鮑姆著,徐向東、陸萌譯,《善的脆弱性︰古希臘悲劇和哲學中的運氣與倫理》(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年9月)。
趙慶華編,劉柳書琴、李卓穎等著,《涉大川:紀剛口述傳記》(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6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2015年7月)。
齊邦媛,《巨流河》,(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4月)。
齊紅深,《黑暗下的星火:偽滿洲國文學青年及日本當事人口述》(鄭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9月)。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5月)。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境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6月)。
劉柳書琴編,《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6月)。
劉曉麗編,大久保明男等著,《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研究卷・偽滿洲國文學在日本》(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頁3。
劉曉麗編,劉曉麗著,《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研究卷・異態時空中的精神世界:偽「滿洲國」文學研究》(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
潘人木,《蓮漪表妹》(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4月)。
蔣經國,《蔣經國先生全集》第13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2年)。
鄭新衡(李季若)《一二.三〇事件始末:東北青年反滿抗日地下鬥爭史事紀》(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12月)。
蕭洛霍夫著,王兆徽譯,《靜靜的頓河》(台北:遠景出版,1992年3月)。
羅大愚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會編,《山高水長》(台北:羅大愚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會,1983年5月)。
羅鋼、劉象愚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9月)。

Jeffrey K. Olick著,山口えり譯,〈悔恨の価值——ドイツの教訓〉,收於關澤まゆみ編,《戰爭記憶論 忘却、變容そして繼承》(京都:昭和堂,2010年7月)。
山口和子,《遠き祖国——滾滾遼河》(東京:國書刊行會,1993年1月)。
加藤豐隆,《滾滾遼河:「満洲国」治下・中国知識人の獄中闘争》(愛媛:元在外公務員援護會,1978年11月)。
安丸良夫,《現代日本思想論:歴史意識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岩波書店,2012年12月)。
帝国地方行政学会編纂,《満州国六法全書 満日対訳》(東京:帝国地方行政学会,1934年6月)。
酒井直樹,《日本思想という問題:翻訳と主体》(東京:岩波書店,2007年11月)。
張文菁,《通俗小説からみる文学史:1950年代台湾の反共と恋愛》(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2022年2月)。
塚瀬進,《満洲の日本人》(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年9月)。

Charles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Cohen, Robin,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7)
Foucault Michel, 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1975-1976.(New York: Picador,2003)
Jean Paul Sartre, Dirty Hands.(London: Loughton,1991)
Susan Sontag, The World as India: The St. Jerome Lecture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At the Same Time: Essays and Speeches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2007)

二、論文
大久保明男,〈何謂「滿洲國語」?——考察雜誌《滿洲國語》的創刊及其言說〉,收入於劉柳書琴編,《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6月),頁187-203。
王智明,〈「把戰爭帶回來!」——評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文化研究》18期(2014年3月),頁260-269。
石曉楓,〈清潔的文本,純淨的革命情愛?—論《青春之歌》中的身體書寫與情欲潛流〉,《淡江中文學報》,42期(2020年6月),頁257-286。
朴宣泠,〈體制內抵抗:「滿洲國」統治之下的秘密反日活動〉,《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369-397。
余英時,〈試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作用〉,《思想》第37期(2019年4月),頁139-151。
李有成,〈〈唐老亞〉中的記憶政治〉,收入於單德興、何文敬主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年11月),頁115-132。
李癸雲,〈外化失落.心理位移——西西《哀悼乳房》疾病書寫的自療性意義〉,《中國現代文學》41期(2022年6月),頁147-164。
汪宏倫,〈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文化研究》第19期(2014年9月),頁189-250。
汪宏倫,〈戰爭的省思:戰爭與社會:對二戰結束七十週年的觀察與反思〉,《國史研究通訊》第10期(2016年6月),頁121-131。
汪承萍,〈論翻譯中的超額和欠額現象〉,《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2期》(2001年4月),頁65-68。
林麗雲,〈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 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第85期(2005年10月),頁1-30。
施淑,〈大東亞文學在「滿洲國」〉,《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關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頁589-631。
茅盾,〈「革命」與「戀愛」的公式〉,《茅盾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頁337-352。轉引自蘇敏逸,〈從啟蒙走向革命——論二〇年代至三〇年代初期胡也頻與丁玲的小說創作〉,《淡江中文學報》,22期(2010年6月),頁67-104。
栗國成,〈張嘉璈與戰後初期中蘇關於「國民政府接收東北」之談判(1945/10-1946/4)〉,《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2003年12月),頁139-180。
酒井直樹著,朱惠足譯,〈兩個否定——遭受排除的恐懼與自重的邏輯〉,《文化的視覺系統Ⅰ:帝國─亞洲─主題性》(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9月),頁259-297。
張文菁,〈1950年代臺灣中文通俗言情小說的發展:《中國新聞》、金杏枝與文化圖書公司〉,《臺灣學研究》第17期(2014年10月),頁89-112。
張俐璇,〈抗戰的抗戰─「中國現代文學」在臺灣(1978-1992)〉,《淡江中文學報》第45期(2021年12月),頁171-203。
張俐璇,〈重慶之民,自由之國:「後1949」臺灣小說中「民國文學機制」的承繼與演繹〉,《中國現代文學》26期(2014年12月),頁89-106。
張茂桂、吳忻怡,〈關於民族與族群論述的認同與情緒:尊重與承認的問題〉,收入於洪泉湖、謝政謝政諭等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2月)。
張素貞,〈從浪漫到寫實──談《未央歌》與《滾滾遼河》的創作模式〉,《文訊雜誌》第31期(台北:文訊雜誌社,1987年8月)。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期(2006年4月),頁59-93。
許維賢〈離散的邊界:離散論述、土腔電影與《初戀紅豆冰》〉,《文化研究》第26期(2018年8月),頁59-96。
賀照田,〈當社會主義遭遇危機……陳映真80年代的思想湧流析論之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期(2010年6月),頁115-181。
黃一,〈傳統的力量——從《滾滾遼河》重新考察東北抗日救亡文學〉,《當代作家評論》2期(2016年),頁65-71。
黃自進,〈戰後東北問題與遠東冷戰的開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2期(2021年6月),頁101-160。
黃俊傑,〈戰後臺灣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存在形式、內涵與功能〉,《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11月),頁212-223。
黃祿善、萬俊,〈美國間諜小說發展概觀〉,《上海大學學報》第11卷第4期(2004年7月),頁59-65。
劉恆興,〈大道之行也-「滿洲國」大同時期王道思想及文化論述(1932-1934)〉,《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2012年9月),頁297-329。
劉柳書琴,〈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蕭紅的性別話語〉,《清華學報》48卷4期(2018年12月),頁763-796。
劉曉麗,〈解殖性內在於殖民地文學——以「滿洲國」為中心的考察〉,收入於劉柳書琴編,《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6月),頁87-106。
蔡盛琦,〈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第26期(2010.12),頁75-130。
蔣蕾,〈偽「滿洲國」抵抗文學的地下書寫〉,收入於劉柳書琴編,《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6月),頁107-129。
鄭祖邦,〈戰爭與社會理論:一種現代性的視角〉,《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7月),頁35-96。
蕭宏宜,〈保安處分與罪刑法定〉,《法令月刊》第57卷第4期(2006年4月),頁4-13。
戴錦華,〈時尚・焦點・身分—《色・戒》的文本內外〉,《藝術評論》第2期(2007),頁5-12。
鐘月岑,〈抵抗的創意:《滾滾遼河》與「滿洲國」青年的抗日活動(1932-1945)〉,《文化研究》33期(2021年10月),頁189-236。
欒兆星,〈現代國家建設視野下的新生活運動與法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55期 (2021年5月),頁127-168。
John G. Cawelti、Bruce A. Rosenberg著,王蕆真譯,〈間諜小說的形式〉,《中外文學》第29卷第3期(2000),頁41-60。

井上泰山,〈日本人と『三国志演義』:江戸時代を中心として〉,《關西大學中國文學會紀要》第29期(2008年3月),頁19-38。
溝渕園子,〈『日本新聞』とロシア・ソビエト文学:シベリア抑留者の文学空間〉,《広島大学文学部論集》第82卷(2022年12月)。
中山紀子,〈「満洲国」の建国大学における中国人学生の反満抗日運動―1938年の開学から1941年の12・30事件までを中心として―〉,《現代社会文化研究》第61期(2015年12月)。

Pei-yin Lin , Alternative Chineseness: War Experience and National Longing in Pan Lei’s Red River Trilogy (1952) and Deng Kebao’s Alien Lands (1961),Chineseness and the Cold War: Contested Cultures and Diaspora in Southeast Asia and Hong Kong, eds. Jeremy Taylor and Lanjun Xu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21), pp.170-187.

三、學位論文
吳明宗,〈戰爭之框:兩岸當代戰爭小說的演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碩士論文,2001年)。
林俊宇,〈論「過度翻譯」和「翻譯不足」——從村上春樹『ノルウェイの森』和『騎士団長殺し』的中文翻譯本探究〉(台北: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論文,2020年)。
范育誠,〈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改制之研究(1945-194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陳明輝,〈我國無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新竹:交通大學文化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〇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2006年)。
潘柔邑,〈反共交響裡的和鳴與變奏——徐鍾珮創作歷程與書寫位置的位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蔡惠玉,〈「抗日」與「反共」——王藍小說中的戰爭書寫〉(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四、研討會論文
黃文倩,〈啟示錄——論齊邦媛《巨流河》的「民國」情懷與隱現美學〉,「2022當代華文散文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2022年11月)。
黃文倩,〈在惡中持善如何可能?——紀剛《滾滾遼河》與格雷厄姆・格林《命運的內核》的主體參照〉,「2023兩岸現當代文學與世界文學互文工作坊」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2023年6月)。

五、報刊、雜誌文章
小雨,〈遼河戀主題曲剛柔並蓄〉,《中國電視週刊》第398期,1977年6月6日,頁84、85。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30。
尹生,〈《滾滾遼河》在日本〉,收入於紀剛,《葬故人——鮮血上飄來一群人》(吉林:延邊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頁432-436。
尹祧,〈作家上電視・蔚為風氣——南加華語台・觀眾有福〉,《世界日報》,1990年6月4。國立台灣文學館文物典藏系統,登錄號:NMTL20100390124。
王良,〈鐵的生活,火的情感,血的工作-「滾滾遼河」日譯本出版前後〉,《中央日報》,1979年5月12日。收藏於國立台灣文學館文物典藏系統,登錄號:NMTL20100390168。
王玲,〈滾滾遼河・遼河戀 小說戲劇不宜相提並論 趙岳山否認書中一段情〉,《□□影》,1977年6月24日。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10。
王藍,〈心靈的契合〉,收入於《滾滾遼河》(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3月)。
加藤豐隆著,王野譯,〈訪華觀感〉,收入於紀剛,《諸神退位》(台北:允晨文化,1990年3月),頁288。原發表於《中華副刊》(1979年10月14日)。
仲父,〈評審的實例——賀《滾滾遼河》得獎〉,收入於紀剛,《滾滾遼河》(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3月),頁525-526。
江穆生,〈「滾滾遼河」搬上螢光幕〉,《中央日報》,1977年5月6日。〈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A1-C-002。
宋品純,〈「遼河戀」的時代意義〉,《新聞報》,1977年5月23日。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05。
季剛(紀剛),〈敵偽時期東北文壇剪影——文壇滄桑外一章〉,收入於五二三蒙難二十周年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五二三蒙難二十周年紀念文集》(台北:羅務印館,1967年5月)。
林海音,〈生命寫史血寫詩——為「滾滾遼河」日譯本出版而寫〉《中央日報》(1978年12月19日、20日)。
林海音,〈致讀者——為「滾滾遼河》重排而寫〉,收入於紀剛,《滾滾遼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3月)。
紀剛,〈抗戰時期東北地區的文學活動〉,《滾滾遼河》(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3月),頁551-568。原於1995年8月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抗戰勝利50週年國際研討會」發表。
孫文,〈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國父全集》第3冊(1989年11月),頁8-15。原為1906年12月2日在東京舉行民報一週年演講。
馬翊航,〈顯現幽靈:紀剛與他的《滾滾遼河》〉,《文訊雜誌》第394期(台北:文訊雜誌社,2018年8月),頁116-122。
陳映真,〈為抗日歷史做見證的小說家:紀剛醫師〉,初刊於1981,收入於《陳映真全集》第4卷(台北:人間出版社,2017年11月),頁399-406。
陳映真,〈鐵與血的時代史詩:《滾滾遼河》〉,初刊於1981,收入於《陳映真全集》第4卷(台北:人間出版社,2017年11月),頁391-398。
彭歌,〈誰的責任〉,《聯合副刊》第20版,1977年7月9日。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11。
無署名,〈中視盛大推出滾滾遼河〉,《中國電視週刊》第394期,1977年5月9日,頁16。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26。
無署名,〈中視黃金檔連續劇 「滾滾遼河」激發愛國情操〉,《電視綜合週刊》56期,1977年5月16日至1977年5月22日,頁15-17。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09。
無署名,〈今日電視〉,《中央日報》,1977年4月25日。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02。
無署名,〈血淚凝成的歷史寫實好戲 遼河戀〉,《中國電視週刊》第396期,1977年5月23日,頁19-23。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28。
無署名,〈國語連續劇遼河戀編劇依風露為戲真辛苦〉,《中國電視週刊》第400期,1977年6月20日,頁20、21。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32。
無署名,〈張復民為遼河戀廢寢忘食〉,《中國電視週刊》第399期,1977年6月13日,頁26-27。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31。
無署名,〈描寫青年抗戰英勇事蹟 滾滾遼河即將搬上螢幕〉,《中華日報》,1977年5月3日。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04。
無署名,〈滾滾遼河 演員陣容最堅強 外景場面最壯觀〉,《中國電視週刊》,第395期,1977年5月16日,頁16-19。
無署名,〈製作人曾斐莉談 遼河戀與滾滾遼河〉,《中國電視週刊》第397期,1977年5月30日,頁22-29。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29。
無署名,〈遼河戀 演員吐心聲〉,《中國電視週刊》第399期,1977年6月13日,頁22-25。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31。
華烈,〈「遼河戀」裡的柔戲沒有產生柔化作用〉,《綜合電視週刊》第65期,1977年7月18日至7月24日,頁28-30。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16。
賀野,〈當事人提異議‧臨陣要易名 「遼河戀」一波三折〉,《電視綜合週刊》59期,1977年6月6日至1977年6月12日,頁18-20。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07。
熊家瑜、周子謙,〈戰爭遷徙到冷戰移動:熱戰到冷戰的戰爭書寫、女性離散與文化跨界〉,《婦研縱橫》第118期(2023年4月)。
劉柳書琴,〈歷史交錯中的台灣與東北:東北文學田野筆記〉,《文訊》第320期(2012年6月),頁70-80。
劉柳書琴、蔡佩均、李偉訪問,李正中口述,〈我們究竟為何而寫?東北老作家李正中口述〉,《文訊》第320期(2012年6月),頁81-88。
劉柳書琴研究團隊,「大風雪大動亂的時代:偽滿洲國文人口訪紀實」專題,《文訊》第320期(2012年6月),頁69-98。
劉毓珠,〈王洪鈞教授看戲思當年〉,《中國電視週刊》第400期,1977年6月20日,頁16、17。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32。
劉毓珠,〈王藍夫婦溫故知新〉,《中國電視週刊》第400期,1977年6月20日,頁18、19。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32。
應未遲,〈推介「滾滾遼河」〉,《華文出》,1977年7月14日。收藏於國立清華大學典藏計畫〈從「滿洲國」到台灣〉,識別碼:A1-C-012。原剪報以手寫標註該報導來自於《華文出》,由於無法判斷是哪份報刊雜誌的簡稱,故保留原樣註釋。
鍾淑敏,〈陳以文之外的臺灣人戰俘〉,《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台北:前衛出版社,2021年8月),頁7-11。
韓汝誠,〈滾滾遼河水長流——遙致紀剛先生〉,《長春日報》,1993年9月。收藏於國立台灣文學館文物典藏系統,登錄號:NMTL20100390120。

六、電子媒體
goo辞書,〈馬鹿〉(來源:https://dictionary.goo.ne.jp/word/%E9%A6%AC%E9%B9%BF/#jn-174677)。
文訊出版社Facebook粉絲專頁,〈「戰爭記憶與文學──從紀剛《滾滾遼河》談起」講座回顧〉(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nhsunMAG/posts/pfbid02eJp1oUjEu2cjroasW7x7b9BvwWYMh4Z1WXRpoc9iWhsQMSkHBAEi7gGrhYPJKUbol,2018年11月8日。)
張鳳,〈哭滾滾遼河 紀剛醫師〉,北美華文作家協會,(來源:http://chinesewritersna.com/review/?page_id=30613)。
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來源:https://www.lib.nthu.edu.tw/library/project/jigang/index.htm)
陳昇演唱、作詞、作曲,〈滾滾遼河〉,收入於《家在北極村》(台北:新樂園製作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曾斐莉製作、依風露編劇,《遼河戀》(台北:中國電視公司,1977年5月)。
無署名,《聖經新舊約全書 繁體和合本》(來源:https://cut.ibibles.net/105Acts.htm#105-2)。
廖淑芳,〈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成立〉,《文學好臺誌》,國立臺灣文學館。(來源:https://nmtl.daoyidh.com/en/main/litoverview?region=AOT1&artId=EVT14289)。
劉進導演、全勇先編劇,《懸崖》(上海: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2012年1月)。
鄭秀婷,〈司馬桑敦〉,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261&searchkey=%E9%84%AD%E7%A7%80%E5%A9%B7)。
簡弘毅,〈昇歌情事|革命誤我我誤卿:小說與歌曲《滾滾遼河》〉(來源:https://vocus.cc/article/612097ebfd8978000193d1ef,2021年8月)。

七、未出版檔案
紀剛,〈《滾滾遼河》〉部分初稿〉(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42_A1-A-004。
紀剛,〈《滾滾遼河》〉部分初稿〉(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41_A1-A-005。
紀剛,〈《滾滾遼河》第二十八章原手稿〉(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45_A1-A-001。
紀剛,〈《滾滾遼河》部分手稿〉(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44_A1-A-002。
紀剛,〈《滾滾遼河》最初手稿〉(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43_A1-A-003。
紀剛,〈《滾滾遼河》幕後揭露〉(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37_A1-A-009。
紀剛,〈愚狂曲〉(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33_A1-A-013。
紀剛,〈愚狂曲〉尾聲部份之初稿(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34_A1-A-012。
紀剛,〈葬故人〉(未出版之手稿)。〈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435_A1-A-011。
紀剛,〈滾滾的遼河〉(未出版之手稿)。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Rare Book,識別碼:T57682172。
紀剛,《火舌集》(瀋陽:東北通訊社,1944年)。〈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A1-A-014。
紀剛,〈紀剛先生談吸收地下工作同志〉(訪談影片),〈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1年12月31日),國立清華大學藏,識別碼:JI000000000072_A1-E-022-0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