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7.111.3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邱于因
作者(外文):Chiu, Yu-Yin
論文名稱(中文):抒情與實用──唐代混融型詩歌創作現象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Lyricality and Pragmaticality: The Research of Compound-Poetry in Tang Dynasty
指導教授(中文):許銘全
指導教授(外文):Hsu, Ming-Chuan
口試委員(中文):李貞慧
陳英傑
口試委員(外文):Lee, Chen-Hui
Chen, Ying-Ji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8041501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1
中文關鍵詞:混融型詩作詩文互涉抒情實用散傳詩代書詩哀祭詩
外文關鍵詞:Compound-PoetryMixture between poetry and proseLyricalityPragmaticalitySanzhuan shiDaishu shiAiji shi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索唐代三種「混融型詩作」的創作現象,並以抒情和實用兩個對舉的視角共同檢視這種「混融型詩作」在當代文人社會的影響與意義。所謂「混融型詩作」即是混融了「詩體」與「具有明確實用性文類」之詩歌作品,其背後反映著「詩文互涉」的文體混融意識──為何會在既有明確文類的情況下,作者選擇以詩混融的方式來創作呢?這些混融型詩作之創作現象、其背後的形成因素及所展現的意義頗值得深究。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為本文研究動機、學界文獻資料回顧以及研究方法和章節安排;接續的第二、三、四章節分別探討三種混融型詩作──散傳詩、代書詩與哀祭詩,對應「以散傳為內容的詩」、「以書信為內容的詩」和「以哀祭文類為內容的詩」,此三章探討這三種混融型詩作之創作現象。各章從關聯的文體切入,梳理其源流與定義,再析論與詩作相關聯的人物關係,再就詩作形式結構上來分析混融型詩作在「文體語言形式上的互融現象」,緊接著討論其抒情性的展現和實際應用面向,即著眼於「文體性質的互融現象」。以上述五個角度,嘗試多面向析解混融型詩作。最後一章結論總結全文,將混融型詩作共同放置在「抒情與實用」為兩端的光譜上,嘗試為這些混融型詩作下一定論:從「創作者」角度來看,混融型詩作是擷取其他文類之實用性,同時更優於作者自我情緒抒發的文體選擇;從「人我關係」角度來看,混融型詩作更適用於「關係親近」的人際情感聯繫,此中的詩式抒情使混融的應用文類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混融型詩作所展現的文體混融多樣性,於文體發展史上有其關鍵意義。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writing phenomenon of three kinds of Compound-Poetry in Tang dynasty. By inspecting the perspectives from the lyricality and pragmatica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and meanings of these Tang poetry. The “Compound-Poetry” refers to the poems combing the “poetry” and the “prose with accurate function”. This kind of poems reflected the awareness of “mixture between genres”, especially the “mixture between poetry and prose”. We investigate why would the poet choose to write the works by combing the poetry instead of choosing the proper prose with accurate function. The writing phenomenon of such Compound-Poetry includes the forming factors behind the creation, in which the meaning is worthy to find out.
The thesis includes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overview of chapters. The 2nd, 3rd, and 4th chapters discuss the writing phenomenon of three kinds of Compound-Poetry─Sanzhuan Shi (poems of a biography), Daishu Shi (poems of a letter) and Aiji Shi (poems of condolence), respectively. Each of these chapters starts with the definitions of related genre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s in the poems,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and forms of the poems. Then, we investigate the lyricality and pragmaticality shown in these poems. We inspect the Compound-Poetry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five aforementioned approaches, as the analysis starts in focusing on the “form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f the mixture phenomenon”, it ends up with the “essence perspective of the mixture phenomenon” in these three chapters. The conclusion chapter aims to clarify the Compound-Poetry on the scale of lyricality and pragmatic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et (the author), the Compound-Poetry is a new choice that can better express emotions while it also inherited the function from the pr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umanity relationship”, the Compound-Poetry is more applicable for describing close relationship. The lyricality from the poetry also makes the prose with accurate function in establishing the humanity relationship. The Compound-Poetry shows the diversity of “mixture between genres”, and it demonstrates its importance in the genre developmental histor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v
表目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一、問題的緣起…………………………………………………………….…1
二、研究範圍界定………………………………………………………….…2
第二節 文獻回顧……………………………………………………………….…6
一、文體互涉、詩文互涉相關研究……………………………………….…6
二、傳記文學相關研究………………………………………………………11
三、代書詩、書信文學相關研究……………………………………………14
四、哀祭文學、傷悼詩歌相關研究…………………………………………16
五、文體功能、實用性相關研究………………………………………...……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19
第二章 「散傳詩」的混融創作現象:「以詩記人」的源流及特色…………….………25
第一節 「人物傳」的定義溯源……………………………………………..…….25
第二節 散傳詩主人公身分之多樣性:唐代社會各階層之世相……………….30
第三節 以「傳」入「詩」的書寫模式…………………………………………...…42
第四節 帶有作者情感主觀性的人物紀實…………………………………..….49
第五節 補足正史之外的社會面貌與對普世才能的珍惜……………………...56
小結………………………………………………………………………...………61
第三章 「代書詩」的混融創作現象:「以詩代書」的源流及特色…………………….65
第一節 書箋文體的源流發展與贈答詩傳統……………………………..…….65
第二節 代書詩的寄收關係探討:親近之人的聯繫管道………………………71
第三節 長達百韻的書信與「便箋式代書詩」………………………………..….81
第四節 保有象徵留白空間的針對性抒情………………………..…………….94
第五節 具詩之交際作用的變形書信…………………………………..……….98
小結……………………………………………………………………………….102
第四章 「哀祭詩」的混融創作現象:「以詩哀弔」的源流及特色…………………...105
第一節 哀辭、誄文、弔文與祭文之定義……………………………………….105
第二節 哀祭詩的傷悼對象:面對「至親故舊」的死亡傷慟…………………112
第三節 組詩的主題發散性、連章鋪敘性與傳記特質…………………..…….122
第四節 超越倫理規範並以生者為重的主觀情緒抒發…………………….....132
第五節 私人的傷悼分流與哀悼之餘的主觀史實補述…………………..…...137
小結……………………………………………………………………………….144
第五章 結論……………………………………………………………………….…147
第一節 文體混融的現象檢視:抒情與實用…………………………………...147
第二節 未盡之處與未來發展……………………………………………….…153
參考文獻……………………………………………………………………………….155
附錄一 《全唐詩》中的「散傳詩」列表……………….………………………………163
附錄二 《全唐詩》中的「代書詩」列表……………….………………………………167
附錄三 《全唐詩》中的「哀祭詩」列表……………………………………………….171

表 目 次
表2-1 散傳詩「主人公身分」表………………………………………………………40
表3-1 代書詩「寄收關係」表……………………………………………………...……79
表3-2 長篇代書詩列表……………………………………………………………...…91
表4-1 哀辭、誄文、弔文、祭文定義統整簡表………………………………………111
一、傳統文獻
〔戰國〕莊子著,王叔岷著,《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漢〕未題著者,〈毛詩序〉,收錄於郭紹虞主編,《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冊,頁63-69。
〔晉〕摯虞,《文章流別論》,見鄧國光著,《摯虞研究》,香港:學術出版社,1990年。
〔梁〕任昉著,《文章緣起》,見〔明〕陳懋仁註,《文章緣起注》,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藝軒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唐〕元稹著,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箋校,《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唐〕李白著,郁賢皓校注,《李太白全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唐〕李紳著,盧燕平校注,《李紳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沈佺期著,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唐〕孟郊著,邱燮友、李建崑校注,《孟郊詩集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唐〕柳宗元著,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柳宗元著,王國安箋釋,《柳宗元詩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唐〕段成式著,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唐〕高適著,孫欽善校注,《高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唐〕崔顥著,萬竞君注,《崔顥詩注‧崔國輔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
〔唐〕張說著,熊飛校注,《張說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張籍撰,徐禮節、余恕誠校注,《張籍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唐〕劉知幾著,浦起龍通釋,《史通通識》,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
〔唐〕劉禹錫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唐〕獨孤及撰,劉鵬、李桃校注,《毘陵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
〔唐〕韓愈著,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顧況著,王啟興、張虹注,《顧況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唐〕權德輿撰,郭廣偉校點,《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資治通鑑》,臺北:文光出版社,1972年。
〔宋〕姚鉉編,《唐文粹》,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宋〕歐陽修撰,《新唐書》,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元〕辛文房撰,周紹良箋證,《唐才子傳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明〕吳訥著,于北山點校,《文章辨體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明〕宋濂,〈宋濂詩話〉,收錄於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7年。
〔明〕徐師曾著,羅根澤點校,《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明〕劉基,〈劉基詩話〉,收錄於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7年。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收入丁福保,《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頁521-560。
〔清〕姚鼐編,《古文辭類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據滁州李氏求要堂校本校刊。
〔清〕章學誠著,倉修良編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董誥等編,《欽定全唐文》,臺北:大通書局,1979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趙翼撰,《陔餘叢考》,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王拾遺編著,《白居易生活繫年》,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周勛初,《高適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徐禮節,《張籍年譜》,安徽: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高步瀛選注,《唐宋文舉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二、近人論著
方錦彪,〈沈佺期貶謫詩創作心態探微〉,《文化學刊》2020年第6期,2020年6月,頁243-245。
王立,《永恆的眷戀──悼祭文學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亞萍,〈論建安贈答詩的新變及意義〉,《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第8期,2012年8月,頁81-82。
史素昭,《唐代傳記文學研究》,湖南:岳麓書社,2009年。
___,〈試論唐代敘事詩的傳記文學因素〉,《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2013年4月,頁54-58。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米臻,〈魏晉南北朝哀祭文情感與功用的新變〉,《臨沂大學學報》第39卷 第5期,2017年10月,頁53-61。
何寄澎,〈論韓愈「以詩為文」──兼論韓文寫作策略之形成及影響〉,《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頁83-125。
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余恕誠、吳懷東,《唐詩與其他文體之關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呂正惠,〈中國文學形式與抒情傳統〉,《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頁159-207。
李一飛,〈中唐傳記文學鳥瞰〉,《文學遺產》1992年第1期,1992年2月,頁59-67。
李李,〈蘇洵書信體散文研究〉,《華岡文科學報》第21期,1997年3月,頁129-147。
李國,〈論中國傳統祭悼文學的審美特徵及其現代嬗變〉,《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2018年9月,頁82-87。
沈童,〈中國古代悼亡詩的寫作傳統〉,《滄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6卷第3期,2020年9月,頁67-79。
阮忠,《唐宋詩風流別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
周相錄,《元稹生平與作品考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
周睿,《張說──初唐漸盛文學轉型關鍵人物論》,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南宗鎮,〈唐代文人所撰短篇人物傳之發展成因初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0年6月,頁123-129。
後藤秋正,〈蔡邕〈童幼胡根碑銘〉與哀辭〉,《佳木斯師專學報》1996年第3期,1996年8月,頁39-44。
施逢雨,《李白生平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___,〈「哀」「弔」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91-237。
___,《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胡秀春,《唐代敘事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孫車龍,〈論柳宗元哀祭文中的詩文交融〉,《名作欣賞》第26期,2016年9月,頁31-33。
徐立昕,〈唐宋文人代書詩的詩學價值與文化考察〉,《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11期,2015年11月,頁21-27。
郗文倩,《中國古代文體功能研究──以漢代文體為中心》,保定: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梅家玲,〈論建安贈答詩及其在贈答傳統中的意義〉,《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頁151-234。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許銘全,〈組詩體製的抒情敘事雙重性──以曹植、謝靈運、謝惠連的四組組詩為探討對象〉,收入李貞慧主編,《中國敘事學:歷史敘事詩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209-262。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陳世驤,〈論中國抒情傳統〉1971年美國亞洲研究學會比較文學討論組致辭講稿,收入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頁3-9。
陳冠明,〈論代書詩的流變〉,《杜甫研究學刊》2017年第3期,2017年9月,頁106-110。
___,〈論杜甫代書詩的推陳出新〉,《杜甫研究學刊》,2018年第2期,2018年6月,頁9-18。
陳樹雯,《《史記》「太史公曰」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傅璇琮,《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年。
程千帆著,張伯偉編,〈韓愈「以文為詩說」〉,《程千帆詩論選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205-230。
程國賦、何亮,〈論唐代小說中公牘文的敘事功能及其文體意義〉,《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頁175-182。
程麗仙,《杜甫〈八哀詩〉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逯耀東,〈《史記》列傳及其與本紀的關係〉,《臺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頁379-405。
___,《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
葉國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臺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3年6月,頁163-184。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葛曉音,〈詩文之辨和以文為詩──兼析韓愈、白居易、蘇軾的三首記遊詩〉,《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頁305-314。
___,《唐宋散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___,〈從五古的敘述節奏看杜甫「詩中有文」的創變〉,《嶺南學報》第5輯,2016年3月,頁221-242。
熊飛,《張說年譜新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趙俊玲,〈漢魏六朝時期弔文與祭文的互滲〉,《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 第6期,2018年12月,頁14-20。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11年。
劉容雁,〈論曹氏兄弟書信中的文學理論〉,《有鳳初鳴年刊》第10期,2015年11月,頁51-70。
劉運好,〈論陸雲〈與兄平原書〉的文學思想體系〉,《中國詩學研究》第17輯,2019年2月,頁39-53。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___,〈抒情美典與經驗觀照──沉鬱與神韻〉,收入王安祈等著,《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關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頁173-206。
鞏本棟,《唱和詩詞研究──以唐宋為中心》,臺北:中華書局,2013年。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第4冊,頁16-69。
謝敏玉,〈唐宋弔文的文體型態和文學性〉,《文藝評論》2013年第8期,2013年8月,頁30-34。
鍾佳璇,《距離與對話──元白贈答詩的書信性質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韓兆琦,《中國傳記文學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顏崑陽,〈論文心雕龍「辯證性的文體觀念架構」〉,《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94-187。
___,〈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7。
___,〈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79-302。
羅漪文,〈漢魏晉誄體文的功能與篇章結構──以抒哀脈絡為主的討論〉,《東華漢學》第16期,2012年12月,頁115-146。
嚴春華,〈唐代信仰風俗中的墓志文體功能〉,《蘭台世界》,2016年第7期,2016年4月,,頁152-153。
嚴國榮,《權德輿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英〕阿拉斯泰爾‧福勒(Alastair Fowler),楊建國譯《文學的類別:文類和模態理論導論》(Kinds of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Genres and Mode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第二版)》(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Second Edition)),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Iser, Wolfgang. The Implied Reader: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此全文20250130後開放外部瀏覽)
電子全文
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