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1.97.17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阮氏梅
作者(外文):Nguyen, Thi Man
論文名稱(中文):TOCFL學習者語料庫越南學生華語寫作偏誤分析: 以動詞、名詞和助詞偏誤為主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Writing Errors by Vietnamese Students in the TOCFL Learner Corpus: Focusing on Verb, Noun and Particle Errors
指導教授(中文):陳淑芬
指導教授(外文):Chen, Shu-Fen
口試委員(中文):吳貞慧
阮黃英
口試委員(外文):Wu, Chen-Huei
Nguyen, Hoang An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跨院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學號:108004421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學習者語料庫偏誤分析越南華語學習者母語干擾目標語影響
外文關鍵詞:learner corpuserror analysisVietnamese Chinese learnersmother tongue interference (interlingual errors)intralingual error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有關母語為越南語的華語學習者偏誤分析研究不多,至今使用語料庫探討越南母語華語學習者的偏誤研究更少。本研究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建置的「TOCFL學習者語料庫」為語料基礎,進行分析越南學生的華語寫作偏誤情況。根據統計語料結果,筆者針對越南學生的四大寫作偏誤來探討,分別為:動詞偏誤、名詞偏誤、結構助詞「的、得、地」偏誤以及時態助詞「了、著、過」偏誤。在分析語料之後,本文探究導致這些偏誤的原因,並提供一些教學建議。
本研究將偏誤類型分為遺漏、冗贅、選用錯誤以及錯序。其中,動詞偏誤數量最高共531筆,動詞與名詞選用錯誤量最高;學習者通常缺漏結構助詞「的、得、地」,「的」的遺漏最為普遍;時態助詞偏誤數量集中在遺漏偏誤,主要遺漏「了」。越南學習者所產生的偏誤來源主要受到母語干擾、目標語的影響以及同時受母語與目標語的影響。關於受母語干擾中,越南學生主要受到越南語語序、越南語詞彙以及越南語的句法的影響。受到目標語影響的偏誤主要為語義相似或相同、搭配不當以及語音相似或相同。此外,有些偏誤的來源並不明確,有時可能同時受母語與目標語影響。本論文針對偏誤的原因,進一步提供教學建議,期望越南學生在偏誤問題上更有系統的知識整合,減少出現的偏誤。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on error analysis among Chinese 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Vietnamese, and even fewer studies have used corpora to investigate the errors made by Vietnamese native speakers learning Chines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OCFL Learner Corpus" established by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s Mandarin Training Center and aims to analyze the error patterns in the Chinese writing of Vietnamese students. Using statistical data, the author explores four major writing errors made by Vietnamese students, namely verb errors, noun errors, structural particle errors such as de "的," "得," "地," and aspectual particle errors like "le 了," "zhe 著," "guo 過." After analyzing the corpus,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causes of these errors and provides some teaching recommendations.
This study categorizes error types into omissions, redundancies, selection errors, and word order errors. Among these, verb errors are the most common, totaling 531 instances, with the highest occurrence being in the selection of verbs and nouns. Learners often omit the structural particle " de的," with " de 的" omissions being the most widespread. Aspectual particle errors primarily revolve around omissions, with the main omission being "le 了." The errors made by Vietnamese learner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ir mother tongue, the influenc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simultaneous influence of both their mother tongu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Regarding mother tongue interference, Vietnamese student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Vietnamese language word order, vocabulary, and syntax. Errors influenced by the target language are typically related to semantic similarities or identical meanings, inappropriate collocations, and phonetic similarities or identical sounds. Additionally, the sources of some errors are not clear and may be influenced by both their mother tongu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simultaneously. Finally, we provide teach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causes of these errors, aiming to help Vietnamese students gain a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ir errors and reduce their occurrence.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四節 術語解釋---------------------------------3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語料來源----------------------4
第六節 研究架構---------------------------------8
第二章 文獻回顧------------------------------10
第一節 第二語言習得相關理論-------------------10
一、中介語理論----------------------------------10
二、偏誤分析-------------------------------------11
第二節 華語為二語的偏誤分析研究---------------11
一、針對寫作偏誤分析研究-----------------------11
二、針對不同華語語法點的偏誤分析研究----------14
第三節 華語學習者語料庫的相關研究 ------------17
一、以語料庫為本研究華語寫作偏誤--------------17
(一) 越南學生寫作偏誤研究-----------------------17
(二)對外華語寫作偏誤研究-----------------------18
二、以語料庫為本研究不同華語語法點-----------20
三、以「TOCFL 學習者語料」為語料來源的研究--22
第四節 小結 -----------------------------------24
第三章 動詞與名詞偏誤分析--------------------26
第一節 越南語語料的分佈情況-------------------26
一、TOCFL語料庫請全部語料與越南語語料之對比-26
二、越南語語料偏誤類型之分佈狀況--------------27
第二節 動詞偏誤分析----------------------------29
一、動詞分類 -----------------------------------29
二、動詞偏誤分析--------------------------------32
第三節 名詞偏誤分析----------------------------51
一、名詞的基本用法------------------------------51
二、名詞偏誤分析--------------------------------55
第四章 結構助詞與時態助詞偏誤分析------------71
第一節 結構助詞「的、得、地」偏誤分析---------71
一、結構助詞「的、得、地」的基本用法-----------71
二、結構助詞「的、得、地」偏誤分析 -------------77
第二節 時態助詞「了、著、過」偏誤分析---------96
一、時態助詞「了、著、過」的語法意義-----------96
二、時態助詞「了、著、過」偏誤分析 -------------99
第五章 偏誤原因分析 ---------------------------116
第一節 母語干擾----------------------------------116
一、越南語句法的影響-----------------------------116
二、越南語語序的影響-----------------------------118
三、越南語詞彙的影響-----------------------------119
四、越南語漢越詞的影響---------------------------120
第二節 目標語的影響------------------------------121
一、語義相似或相同--------------------------------121
二、語義搭配不當----------------------------------122
三、語音相似或相同--------------------------------123
第三節 同時受母語與目標語的影響-----------------124
第四節 小結---------------------------------------125
第六章 教學建議-----------------------------------126
第一節 針對學習者建議-----------------------------126
第二節 針對教學者的建議---------------------------127
第七章 結論----------------------------------------140
第一節 研究總結------------------------------------140
第二節 論文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141
參考文獻--------------------------------------------143
附錄
附錄一 TOCFL語料庫偏誤主類和次類之中英文翻譯----149
附錄二 越南語語料偏誤次類之分佈--------------------151
一、期刊論文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臺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臺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0(2),頁 375-419。
李煒東、胡秀梅(2006)。〈中級漢語學生的語篇銜接偏誤分析〉。《語言文字應 用》,2006年第2期,頁81-84。
李響林(2018)。〈基於HSK語料庫的外國學生漢語作文偏誤分析〉。《桂林航 天工業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頁298-302。
杜煥君(2009)。〈留學生學習漢語名詞的偏誤分析及其原因探究〉。《廣東外語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2009年第6期,頁233-234。
沈明(2011)。〈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名詞偏誤探究〉。《文化教學》,2011年第 12期,頁163。
肖靜、王惠蓮 (2009)。〈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留學生“了”的偏誤分析—基于 HSK 動態作文語料庫〉。《大眾文藝》,第 1 期,頁138。
辛平(2001)。〈對11 篇留學生漢語作文中偏誤的統計分析及對漢語寫作課教學 的思考〉。《漢語學習》,2001年第4期,頁67-71。
於明揚(2020)。〈基於台灣師範大學TOCFL學習者語料庫的漢語名量詞偏誤分 析及教學建議〉。《中國多媒體與網路教學學報》,2020年第二期,頁90-98。
張傑(2016)。〈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高級階段結構助詞「的、地」的偏誤分 析〉。《語言文學研究》,2016年第16期,頁32-33。
張瑞芳(2010)。〈蒙古留學生漢語動詞使用偏誤分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 報》,2010年第9期,頁91-93。
梁智智(2009)。〈粵方言區HSK考生作文偏誤分析〉。《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 化學院》,2009年第12期,頁172-174。
章桐(2021)。〈基於語料庫的韓國留學生動態助詞「著」偏誤分析〉,2021年 第21期,頁160-163。
黃力研(2009)。〈從英語學習者寫作偏誤分析看中介語特徵〉。《外語教學研 究》,2009年第148期,頁214-217。
董子昀、陳浩然和楊惠媚(2015)。〈以「華語學習者語料庫」為本的「了」字句 偏誤分析〉。《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2015年第20期,頁76-95。
鄒璐、於亮(2009)。〈留學生寫作偏誤分析及應對措施〉。《寫作教學》,2009 年第10期,頁64-67。
劉 瑜、陳德勝(2010)。〈「V 著」的漢越對比及偏誤分析〉。《雲南師範大學 學報》,2010年第8期,頁72-77。
羅音(2012)〈俄羅斯留學生學習動態助詞「了」的偏誤分析〉。《黑河學院學 報》,2012年第1期,頁92-95。
羅蕓(2014)。〈留學生動詞重疊式使用偏誤分析-基於動態作文語料庫〉。《語 文學刊》,2014年第9期,頁45-49。
二、碩博士論文
王霞(2019)。基於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俄羅斯留學生寫作問題分析研究。新
疆大學碩士論文。
付漪川(2011)。基於語料庫的韓國學生語篇銜接偏誤分析及語篇寫作教學建議。
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巧晶(2015)。動態助詞「著」的偏誤分祈研究—基於HSK動態作文語料庫。安
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米拓(2020)。分析TOCFL學習者語料庫中母語為德語的中文學習者之寫作偏誤。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貝爾(2020)。泰國學生漢語寫作偏誤及教學對策研究。西安石油大學碩士論文。
肖天翼(2019)。基於 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日本留學生漢語書信寫作偏誤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金茜茜(2019)。母語為西班牙語學習者結構助詞「的、地、得」偏誤分析。廣州大學碩士論文。
張培培(2019)。結構助詞「的、地、得」在漢語習得過程中的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鄭州大學碩士論文。
曹雅楠(2018)。德語區留學生漢語名詞偏誤的研究—基於 HSK動態語料庫和中介語語料庫。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
陳氏玉映(2012)。越南學生習得現代漢語動態助詞「著」「了」「過」的偏誤分析及糾正對策。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福生(2009)。越南學生漢語結構助詞「的」字使用偏誤考察。北京語言大學碩士論文。
陳德銘(2011)。印度尼西亞學生學習漢語時態助詞「著、了、過」的偏誤分析。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渡邊貴大(2021)。日籍華語學習者能願動詞「能」、「可以」和「會」的偏誤分析與教學建議—以「TOCFL學習者語料庫」為本。台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佳琪(2020)。法籍學習者華語文寫作偏誤分析及教學建議。國立台中教學大學碩士論文。
農悅馨。基於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越南留學生語篇偏誤分析。廣西大學碩士論文。
雷娟(2012)。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結構助詞「的、地、得」偏誤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
劉冉(2021)。基於HSK語料庫的越南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及教學對策研究。燕山大學碩士論文。
蔡文琪(2016)。基於HSK動態語料庫的德語母語者漢語動詞偏誤研究。北京大學,碩士論文。
鄧海燕(2011)。越南留學生漢語結構助詞「的、地、得」的習得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寶麗娜(2021)。俄羅斯初級漢語學習者動態助詞「著」習得偏誤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三、 專書及專書論文
Brown, H. D.(2016)。《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第六版),林俊宏、林宜 瑄譯。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漢語水平考試部編(1996)。《漢語水平等級標準 與語法等級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玨(2000)。《現代漢語名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偉平、李兆麟(2009)。《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83)。《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2000)。《漢語語法基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2002)。《呂叔湘全集》,第一卷、第五卷,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2006)。《語法學習》,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2007)。《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1998)。《漢語語法學》。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邢福義(2002)。《漢語語法三百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施正鋒, 張學謙(2003)。《語言政策及制訂「語言公平法」之研究 》,台北:前 衛。
張莉萍(2012)。〈TOCFL 作文語料庫的建置與應用〉,《北京語言大學第二屆 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與應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頁 141-152。
張莉萍(2016)。〈TOCFL 學習者語料庫的偏誤標記〉(簡體版),《第三屆漢 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與應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頁 131-159,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莉萍。〈TOCFL 學習者語料庫的偏誤標記〉(繁體版),《語料庫與華語教 學》, 頁 159-196,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建民(1986)。《現代漢語句型論》,中國:語文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 館。
鄧守信主編(2015-2018)。《當代中文課程》,第一冊至第六冊,新北市:聯經 出版社。
鍾榮富(2009)。《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鍾鎮城(2015)。《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台北:新學林。
四、英文文獻
Berk, Lynn M. (1999). English Syntax-From Word to Discour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 D.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5th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Chen, Shu-Fen. (2022). Chapter 6: An Analysis of TOCFL Grammatical Errors Made by Polish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Li-Chi Chen and Anna Sroka-Grądziel. Contemporary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 eds. Bydgoszcz, Poland: Wydawnictwo Uniwersytetu Kazimierza Wielkiego: 165-199.
Comrie, B. (2009). The world’s major languages (2nd ed.). Abingdon: Routledge.
Corder, S. 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5(4), 161-170.
Corder, S. P. (1982).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Đinh Văn Đức(丁文德). (1986). Ngữ pháp Tiếng Việt , từ loại《越南語語法—詞類》。Hà Nội (河內): NXB Đại học và Trung học chuyên nghiệp大學與中學專業出版社。
Dulay, H., Burt, M., and Krashen, S. (1982). Language Tw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Charles J. (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 R. 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pp. 1-88).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oldberg, 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mes, C. (2013).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 London/New. York, NY: Routledge.
Levin, Beth (1993).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mser, W. (1971). Approximative system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9 (2), 115-124.
Nguyễn Tài Cẩn(阮才謹). (1979). Nguồn gố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đọc Hán Việt《漢越讀音的起源與形成過程》。Nxb Khoa học xã hội社會科學出版社。
Selinker, L. (1969). Language transfer. General Linguistics, 9 (2), 67.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 (3), 209-231.
Teng, Shou-hsin. (2018). An A to Z Grammar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當代中文語法點全集》。Taipei: Linking Publishing.
五、 網路資源
TOCFL學習者語料庫:http://tocfl.itc.ntnu.edu.tw:8080/
TOCFL華語文能力測驗的語料庫:http://kitty.2y.idv.tw/~hjchen/cwrite/mainp.cgi
MTC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的語料庫:
http://kitty.2y.idv.tw/~hjchen/cwrite-mtc/main.cgi
國教院語料庫索引典系統:https://coct.naer.edu.tw/cqpweb/
現代漢語詞頻統計:http://elearning.ling.sinica.edu.tw/CWordfreq.html\
新南向人才教育推動計畫:https://www.edunsbp.moe.gov.tw/overview_students.html
張莉萍(2014)。〈偏誤標記更新版〉:http://tocfl.itc.ntnu.edu.tw:8080/doc/ErrorTag_201412.pdf
張莉萍(2019)。〈TOCFL 學習者語料庫檢索系統操作說明〉:
https://homepage.ntu.edu.tw/~lchang/doc/TOCFL操作手冊2019.pdf
中文詞彙網路:https://cwn.ling.sinica.edu.tw
(此全文20241114後開放外部瀏覽)
電子全文
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