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53.11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陶詠心
作者(外文):Tao, Yong-Xin.
論文名稱(中文):陶瓷杯材料意象之於使用者之視觸覺差異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Visual-Tactile Differences among Material Imageries of Ceramic Cups Perceived by Users
指導教授(中文):余季音
指導教授(外文):Yu, Chi-Ying
口試委員(中文):施富錡
胡惠君
口試委員(外文):Shih, Fu-Chi
Hu, Hui-Ji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10759350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3
中文關鍵詞:陶瓷杯質感意象身體感
外文關鍵詞:ceramic cuptextureimagebody sens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透過陶瓷製成的器皿已然成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飲食道具,其中陶瓷杯作為一項極度仰賴手感的生活器物,刺激著我們的視觸覺並於我們內心產生正或負面的感受,亦是你我選擇使用及購買的關鍵因素。故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人對陶瓷杯質感意象偏好與各質感對人的情感與身體感聯繫。
本研究以5種市面常見之陶瓷黏土(白瓷土、紅陶土、白陶土、陶藝土、黑陶土)燒製而成的陶瓷杯為研究樣本。運用混合研究,以視觸覺同時感受之方式,先透過語意差異法(SD),請76位受測者對16組對立形容詞,在七階量表上勾選符合之感受程度,再統計屬於反思層次之形容詞得分為1與7分之情形,選擇感受力較強的受測者,篩選後得到6位對象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發現:
(1)5種陶瓷杯質感之代表性意象如下:白瓷杯為簡單的、高雅的、好拿的;紅陶杯為傳統的、自然的、古老的;白陶杯為質樸的、好拿的、簡單的;陶藝土杯為質樸的、粗糙的、自然的;黑陶杯為高品質的、高雅的、好拿的。
(2)受測者對質感喜好之順序為黑陶杯、白陶杯、白瓷杯、陶藝土杯、紅陶杯,
並且受訪者較偏好前三者質感作為日常杯類使用。
(3)受測者在不同學習背景、性別、居住地區與是否接受過美術、陶藝技術訓
練的因素差異下,對於五種陶瓷杯質感之偏好意象上皆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4)受訪者會因質感的「色系」、「稀少性」、是否「精緻的」、「耐用的」及「個
人風格」與外在環境的「主流文化」影響其對質感的喜好程度,並且過去的「感知經驗」及對質感的「既定印象」亦會影響意象偏好的原因。
Ceramic utensils have become a necessary dietary tool in daily life. Among them, ceramic cups, as an everyday utensil that relies heavily on hand feel, stimulate our visual-tactile imagery, and produce positive or negative feeling images in our hearts, which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us to choose or buy product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age of the texture of ceramic cups and the factors of bodily experience that affect the image.
In this study, ceramic cups of 5 common ceramic clays (white china clay, terracotta clay, white clay, pottery clay, and black clay) were used as materials. Using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we employed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 (SD) method and asked 76 subjects to express their visual-tactile images using 16 pairs of opposite adjectives gauged with seven-point scale. Then, according to the score of adjectives belonging to the reflective level in the emotional design, 6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or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op three main images representing the 5 textures: white porcelain cups are simple, elegant, and easy to hold; terracotta cups are traditional, natural, ancient; white clay cups are rustic, easy to hold and simple; pottery clay cups are rustic, rough, natural; black pottery cups are high quality, elegant and easy to hold.
(2) The texture preference of the subjects was black pottery cup, white earthenware cup, white porcelain cup, pottery clay cup, terracotta cup. And the subjects like to use the first three textures as cups.
(3) The subjects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backgrounds, genders, places of residence, and whether they have received professional art training and ceramics technical training.
Under the different factors of practic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ference images for the five textures.
(4) Respondents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scarcity" of texture and whether it is "exquisite" or "durable". In addition, "personal quality" and "mainstream culture" will affect respondents' preference for texture. The feeling of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impression will also affect respondents’ judgment on the texture of ceramic cups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章節安排 6
第六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器物文化與經驗 9
一、器物文化 9
二、器物經驗 13
第二節 陶瓷質感與特色轉變 18
一、陶瓷表面質感 18
二、陶瓷杯器之演變過程 24
第三節 情感與設計 28
一、感官、情感與意象 28
二、視觸覺與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0
一、混合式研究方法 40
二、研究流程 4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3
一、施測用陶瓷杯樣本 43
二、施測用問卷 49
第三節 資料搜集 53
一、量化資料的搜集方法 53
二、質性資料的搜集方法 55
第四節 資料分析 56
一、量化資料的分析方法 56
二、質性資料的分析方法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7
第一節 受測者背景描述 57
第二節 陶瓷杯質感意象分析 59
一、不同陶瓷杯材質之主流意象 61
二、陶瓷杯質感之感受意象比較 65
三、陶瓷杯質感之情感設計三層次分項分析 67
第三節 陶瓷杯質感喜好分析 74
一、整體分析 74
二、不同學習背景對於陶瓷杯質感喜好之差異 76
三、不同性別對於陶瓷杯質感喜好之差異 77
四、美術專業訓練對於陶瓷杯質感喜好之差異 78
五、陶藝技術訓練對於陶瓷杯質感喜好之差異 79
六、居住地區對於陶瓷杯質感喜好之差異 80
七、個別質感於受測者背景因素之綜合分析 81
第四節 深度訪談結果 82
一、訪談對象之篩選方式 83
二、訪談分析與結果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1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7
一、對陶瓷文創工作室的建議 117
二、後續研究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19
附錄
附錄A形容詞語彙篩選 129
附錄B陶瓷杯視觸覺感性語彙合適性問卷 131
附錄C陶瓷杯質感於視觸覺上之感受實驗 132
附錄D實驗樣本排序表 139
附錄E實驗流程表 140
附錄F受測者對於五種質感在反思層次之1或7分填答次數情形 142
附錄G訪談大綱 143
中文文獻
毛紹周(2011)。台灣家屋空間中的儀式性器物-以公媽案桌陳設為例。文史台灣學報,3,245-276。
王正華(2011)。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1,頁277 - 320+325。
王幸玉(2012)。陶瓷裝飾技法。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
王幸玉、方柏欽(2019)。陶瓷製作技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王昱祥(2017)。陶瓷產品造形的情感意象探討-以茶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梅珍(1989)。形態的發展。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白燦星(2010)。以情感設計為觀點探討隨身碟之材質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石明宗(2009)。運動儀式之研究-技術動作儀式與再現文化儀式。運動文化研究,8,7-51。
江發仁(2017)。個人圖書館。【建盞類型】。取自https://reurl.cc/A8GxxZ
何思穎(2013)。承載記憶的容器-以共感體驗為概念之筆記本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台南市。
余悅(2006)。中國茶藝的美學品格。農業考古,2,87-99。
余舜德(2008)。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在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44)。新竹市:清大出版社。
余舜德(2011)。「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專號導言。考古人類學刊,74,1-10。
余舜德(2015a)。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在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頁1-36)。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余舜德(2015b)。從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到人類學文化的意義。在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頁103-12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吳玢(2016)。淺析《天工開物》的工藝美術思想-兼論其對明代工藝文化的影響。天工,3,20-22。
吳建勤(2013)。由茶具的演變談中國茶文化。農業考古,5,72-75。
吳讓農(1993)。陶瓷工藝修訂本。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呂佳蓓(2012)。紙的感性研究-以文化用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呂明泉(2002)。觸覺與視覺對意象差異研究-以塑膠材質咬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呂清夫(1990)。造型原理。台北市:雄獅美術。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
李亞傑(2013)。視覺意象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勇(1997)。嫌貨才是買貨人。企業研究,4,9。
李彥毅(2009)。情感導引模式運用於產品造型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硯祖(2002)。生活之物與藝術之物-中國傳統陶瓷的藝術與文化。文藝研究 2002(6),108-118。
官政能、黃淑貞、彭德保(1995)。以使用情境為基礎之產品造形發展因素研究。工業設計,24(1),17-27。
林加雯(1998)。第三屆設計研討會論文集(上)。台南: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林東成(2017)。人因工程於手拉坏飯碗造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東龍、張文裕(2005)。混合材質在視觸覺上之差異性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9,1-15。
林崇宏(1995)。造形基礎。台北市:藝風堂初版。
林曉瑜(2005)。藝術展示與儀式性關聯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藝術學院,台南市。
林寶蓮(2002)。造形之視覺與觸覺意象研究─以塑膠容器形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邱斯嘉(2005)。拉比塔陶器人臉花紋裝飾風格的多重意義:史前家屋社會中物像化的社群記憶。臺灣人類學刊,3(1),1-47。
邵承珍、陳俊中、童鼎鈞(2000)。89年教學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明志科技大學。
金玉榮(2009)。析中日茶道精神。語文學刊,6,131-132。
段雅文(2017)。手繡與機繡運用於衣物布料之視觸覺感受差異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黛芬、聶志高(2013)。商店外觀感性意象之語意評價研究-造形特徵與意象關聯性之探討。台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84,55-75。
范增平(1992)。茶文化的傳播對現代台灣社會的影響。農業考古,4,6-16。
孫康宜(1999)。尋找隱喻-普羅恩與他的器物文化觀。當代,146,92-99。
徐向蓉(2012)。沙發皮革質感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徐智明、董亮(2007)。中國瓷器款識的演變。中國陶瓷,43(8),61-62。
高一強(2018)。日用之道。北京:新星出版社。
商景龍(2005)。社會結構變遷的文化寓意。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4),91-93。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2)。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檢索自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4757&word=杯子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玲芝、王興虎(2015)。不同飲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藝術科技,1,157。
張美華(2014)。中國器物文化及其神話研究—以《太平廣記》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張珣(2011)。日常生活中「虛」的身體經驗。考古人類學刊,74,11-52。
張珣(2015)。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在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頁63-102)。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張景明、王雁卿(2011)。中國飲食器具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意佳(2001)。材質特性與光效應應用於陶瓷燈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耀仁(2010)。產品觸覺風格的探討—以握杯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梁儷馨(2018)。複合材質質感之意象分析-以鞋面材質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莊秀玲(2012)。土的美學與藝術-淺談土的雕塑性格與發展。雕塑研究,7,1-22。
許丹丹(2016)。基於視觸覺意象之色彩及紋理特徵認知研究-以鞋具皮革選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許功明(1989)。魯凱族花飾與儀式關係之研究-百合花飾文化的分佈與比較。Collection and Research,1,213-229。
郭大維(2018)。公共藝術中視觸覺設計品質之審美知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郭奇正(2011)。上海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城市集居形式蛻變中的身體經驗。考古人類學刊,74,203-242。
郭莉(2006)。英國傳統文化對現代陶瓷茶具設計的影響。中國陶瓷,42(6),25-26。
陳力豪、李傳房、何明泉(2007)。探討AFFORDANCE概念在產品設計之應用。科技學刊,16(2),143-151。
陳文華(2006a)。中國古代茶具演變簡史。農業考古,2,131-140。
陳文華(2006b)。我國飲茶方法的演變。農業考古,2,118–124。
陳世莉(2011)。民族文化的集體記憶-淺談廣東省瑤族服飾工藝文化的保護意義。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2),42-49。
陳玉箴(2020)。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陳立立(2006),茶杯隨俗考。農業考古,2,37-39。
陳安君(2010)。產品視觸覺複合之感性意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志堯(2012)。塑膠質感在視觸覺上之感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昊(2015)。觸覺與視覺之間的傳統與現代性?-中國歷史、社會和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感。人文雜誌,9,82-90。
陳郁雯(2019)。紙質書衣在視觸歷程中的感性意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國祥(2009)。感性工學。品質月刊,45(5),21-22。
彭聃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游博文、何明泉(2005)。台灣壺藝發展之設計策略。2004茶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1-173。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程衍郡(2014)。輕金屬的表面加工視觸覺質感意象探討—以鋁合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明志科技大學。
鈕文英(2015)。質性方法: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出版。
黃晨芳(2016)。書籍封面材質的視覺和觸覺感知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楊文霓(1986)。陶藝手冊。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楊儀靜、陳亭君、陳美秀(2011)。窯藝藏珍:台灣特色工藝文化。南投縣: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萬煜瑤(2012)。物質性、符號與美感所在-陶壺世界的感知詮釋。民俗曲藝,176,15-65。
葉俊顯(2000)。陶藝造型發展法(一)-素材轉化構思法。臺灣工藝,3,71。
葉哲維(2014)。造型特徵與使用者情感研究─以馬克杯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台北市。
廖文慧(2020)。儀式感造物:探析漢陶鼎的發展。陶瓷研究,35(137),41-44。
廖敏如(2001)。塑膠材質透明度在產品感知設計應用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漢寶德(2006)。美,從茶杯開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管倖生等(2006)。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
趙浩政(2010)。淺談日用陶瓷設計的點睛之筆。佛山陶瓷,9(168),45-50。
劉曉榮、張超(2012)。民國陶瓷馬克杯造型與裝飾藝術研究。裝飾,5,102-103。
劉鎮州(2001)。工藝設計美學。載於徐天福、黃秀珍(主編),台灣交趾陶裝飾藝術。臺北市:史博館。
蔡承諭(2004)。視、觸覺之形態與材質對產品意象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明潔(2006)。空間特質及其物件物理特性之生態視覺理論認知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致偉(2005)。「文化器物」之形與態的設計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賴賢宗(2017)。中華當代查到的本體美學及其實踐。夏荊山藝術論衡,4,31-54。
簡麗如(2003)。產品之材料意象在感覺認知之研究—以桌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顏惠芸(2018)。情感設計因素影響文創產品喜好之模式建構與分析。設計學報23(4),21-44。
羅森豪(2013)。陶藝創作:生活、創意與技法。台北市:雄獅美術。
蘇峯楠(2007)。台南地區寺廟儀仗器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鐘義明(1988)。工藝鑑賞。新北市:新形象出版社。
龔曉芸、李岱玫(2007)。中國古代陶瓷飲水杯盞形態演變的因素。中國陶瓷,43(3),68-70。

外文文獻
Chappelhow, Mary(2012)。陶瓷手拉坯成型技法(蕭文珒譯)。台北市:視傳文化。
Creswell, J.W. & Plano Clark, V.L.(2010)。混合方法研究導論(謝志偉、王慧玉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7)
Desmet, P. M. A. (2012). Faces of product pleasure: 25 positive emotions in human-product inter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2), 1-29.
Dewey, John(2015)。經驗與教育(單文經譯)。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原著出版年:1938)
Duncan, Carol(1998)。文明化的儀式 : 公共美術館之內(王雅各譯)。台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Eliade, Mircea(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楊素娥譯)。臺北市 : 桂冠。(原著出版年:1987)
Gibson, James J. (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orp, T. V. & Adams, E.(2014)。情感與設計(于娟娟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2)
Howes, David (2003). Sensual Relations: Engaging the Senses in Culture and Social Theor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ones, M., Zuo, H., Castle, P., & Hope, T. (2001).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ensory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In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ffective Human Factors Design, Singapore 27-29 June 2001, 500–507. London: Asean Academic.
Jung, Carl G.(199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龔卓軍譯)。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68)
Kapferer, Bruce (2019). Victor Turner and the ritual process. Anthropology today, 35 (3), 1-2. https://doi.org/10.1111/1467-8322.12502
Kupfer, Joseph H. (1983). Experience as art: aesthetics in everyday lif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aquet, Jacques(2003)。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武珊珊譯)。台北市:雄獅。(原著出版年:1988)
Marcel Mauss (2001).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U.K.: Routledge.
Miller, Danie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OX, UK: B. Blackwell.
Minninger, Joan(1993)。讓記憶活起來:如何在2分鐘內記住20件事(吳幸宜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Nojima, Hisao (2008). Norman, D. A. (2004).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Basic Books. Fujita, K. (Ed.) (2007). Affective Science.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Cognitive Studies: 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15(4), pp.705-706.doi: https://doi.org/10.11225/jcss.15.705
Norman, D. A. (2004).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Basic Books.
Norman, D. A.(2005)。情感化設計(付秋芳、程進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4)
Norman, D. A.(2011)。情感@設計(王鴻祥、翁鵲嵐、鄭玉屏、張志傑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4)
Potts, Grant (2008). Redeeming ritual: Ritual, theory, and social action in the work of Victor Turner and Roy Rappaport.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pqdd.sinica.edu.tw.nthulib-oc.nthu.edu.tw/doc/3328637
Saito, Yuriko (2021). The Role of Aesthetics in World-Making.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Special Volume 9. https://contempaesthetics.org/2021/01/05/the-role-of-aesthetics-in-world-making/
Samara, Timothy(2016)。必學!好設計的造型元素(韋麗華、何清新、馮波譯)。台北市:原點。(原著出版年:2014)
Solso, R. L.(1992)。認知心理學(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台北市:五南。
Turner, Victor (1977/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N.Y: Cornell University.
Woodward, Sophie (2007). Why Women Wear What They Wear. New York: Berg.
Yoon, J., Pohlmeyer, A. E. & Desmet, P.M.A. (2016) When “Feeling Good” is not Good Enough: Seven Key Opportunities for Emotional Granularity in Product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3), 1-15.
Zhao, & Zhu, T. (2019). Exploration of Product Design Emotion Based on Three-Level Theory of Emotional Design. In Human Interaction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pp. 169–175).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25629-6_27
柳宗悅(2018)。何謂民藝(徐藝乙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柳宗悅(2019)。日本民藝紀行:探索雋永的手作器物之美(張魯、徐藝乙譯)。新北市:遠足文化。(原著出版年:1985)
齋藤百合子(Saito, Yuriko)(2020)。日常生活美學:擁抱美感生活的5堂課(許軒、崔爾雅譯)。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