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132.6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鍾依瑄
作者(外文):Chong, Yee-Sheir
論文名稱(中文):厭世文化下的流行卡通角色: 以「蛋黃哥」及「角落生物」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Popular Cartoon Characters in the Culture of Misanthropy: Gudetama and Sumikko Gurashi
指導教授(中文):張琳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Lin
口試委員(中文):高榮禧
賴雯淑
口試委員(外文):Kao, Jung-Hsi
Lai, Wen-S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10759342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角色設計大眾文化文本分析哈日
外文關鍵詞:Character DesignMass CultureText AnalysisJapanophili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9
  • 收藏收藏:0
近年來,性格懶散、外形圓滾滾及軟趴趴的卡漫角色漸受歡迎,這樣的流行與當今社會文化氛圍有何關聯?目前學界的相關研究甚少。
本研究以大數據為依據,聚焦兩個受到歡迎的角色:蛋黃哥 (Gudetama) 與角落生物 (Sumikko Gurashi),探討此二者與「厭世文化」興起之關聯。以戲劇學者Lajos Egri (1888-1967) 所提出的「角色三面向」彙整出此二者的角色設計元素,再參照Martin Barker (1946-) 的理論,解析角色文本所反映的觀者意識形態、文本的傳播功能及社會立場。
研究發現如下:
(一)蛋黃哥及角落生物的設計元素體現了厭世文化的特性。角色文本設定與消費大眾(觀者)現實境遇的相似性,為觀者建立了滿足需求的管道。
(二)角色在設計上的視覺元素影響觀者對角色的接納與喜愛。這些設計元素包含:擬人化的動物或物品、簡化的表情、簡約的線條及配色、甚至「可愛」等特質。
(三)角色文本的社會立場,如:台灣的哈日文化、卡漫和禦宅市場、網絡媒體使用、多元文化融合及全球化的社會發展趨勢,為其奠定了流行基礎。
In recent years, cartoon characters with lazy personalities, chubby and slouchy appearanc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How does this popularity relate to the cur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t present, there are only a few relevant studi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characters, Gudetama and Sumikko Gurashi based on big data, to find ou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ulture of misanthropy.
This study uses Lajos Egri (1888-1967)’s theory on characters to analyse how Gudetama and Sumikko Gurashi were designed. This study also uses Martin Barker (1946-)’s observation between cartoon and societ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ideology of viewers, media effects and social context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 The design elements of Gudetama and Sumikko Gurashi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santhropy. The similarity between characters setting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audiences establishes a channel in which audiences’ needs were satisfied.
(ii) Design elements affect characters’ popularity. Thes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how anthropomorph these characters are, simple facial expression, plain lines and colors, and "cute" characteristics.
(iii) Japanese culture, “Otaku” markets, the use of online media,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e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haracters’ popularity in Taiwan.
摘要
謝誌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章節安排)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方法----------------------------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厭世文化相關論述的形成-------------------------- 15
第二節 卡漫與可愛角色設計行銷-------------------------- 17
第三節 虛擬角色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的相關討論 -------------- 22
第三章 厭世文化之興起 -------------------------------- 30
第一節「厭世」用詞及其發展脈絡------------------------- 30
第二節 臺灣社會與厭世氛圍 ------------------------------ 39
第四章 厭世文化下興起的流行卡通角色-------------------- 50
第一節 厭世可愛卡通角色介紹 ---------------------------- 50
第二節 卡通角色與厭世流行之關聯性分析------------------- 66
第五章 卡通角色作為文本之解析------------------------ 69
第一節 角色們共同的厭世意涵----------------------------- 69
第二節 角色們個別的厭世意涵----------------------------- 79
第三節 角色設計的傳播功能 ------------------------------ 84
第四節 文本的社會立場 ---------------------------------- 90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 94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98
參考文獻----------------------------------------------- 99
(一)中文
三浦展著,吳忠恩譯,《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臺北:高寶出版,2006。
文化研究ROUTER、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論壇,「又窮又厭世:當代青年的情感政治與貧窮化問題」論壇手冊,2019。
方彩欣、盧品如,〈探討女性消費者對療癒系角色造型喜好因素-以醜比頭為例〉,《設計研究學報》,第9期,2016,頁97-111。
王貞婉,《動物代言角色臉部設計感性意象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2007。
王宸宇,〈探析“佛系”網路熱詞的興盛與影響〉,《新聞研究導刊》,第2期,2018,頁58-60。
任東明,《人物漫畫入門 : 三千種人物漫畫的畫法》,臺北:武陵,1984。
任東明,《漫畫基本造型 : 人體.動物的基本造型及生物擬人畫法》,臺北:武陵,1985。
朱善傑,《漫畫表現形式在動畫中的應用研究─以漫畫造型與漫畫符號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2004。
行政院主計總處,《108 年 8 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2019.10.15。
吳承紘,《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臺北 : 月熊出版,2017。
李丹,〈女性的職涯與嗜好:從後現代女性主義觀點解構洋娃娃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國際藝術教育學刊》,第15期,2017,頁82-99。
李天鐸、何慧文,〈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媒體擬想:日本流行文虎在台灣與亞洲》,第2期,2003,頁14-41。
李衣雲,《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新北:稻鄉出版,2012。
汪湧豪,《知日的風景:世相、人物與書情》,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4。
林育聖,《每天來點負能量:失落的壞話經典,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臺北市:時報出版,2016。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 、張烽益,《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台灣勞工陣線,2011。
河合雅司著,林詠純、葉小燕譯,《未來年表:人口減少的衝擊,高齡化的寧靜危機》,臺北:究竟出版,2018。
邵小芹,〈“喪文化”背景下的日本電影——以影片《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為例〉,《大觀》,第2期,2019,頁148-149。
段義孚,《逃避主義》,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
孫麗敏,〈試從“喪”文化中窺探中西文化差異〉,《短篇小說》,第35期,2017,頁49-51。
徐佳馨,《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2001。
張智琦,〈小感傷與「大」拒斥:台灣年輕詩人的「廢鬱詩」〉,「又窮又厭世:當代青年的情感政治與貧窮化問題」論壇手冊,2019。
莊旭芹,《可愛角色意象語彙之視覺傳達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2014。
莊佳穎 、林雨佑,〈從精靈寶可夢風潮再思流行文化社會學〉,《臺灣社會學會通訊 》,第85期,2016, 頁105-108。
莊佳穎,〈可愛文化的台灣實踐〉,「研究新世代」台灣社會學年會,2011。
陳仲偉,《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臺北:唐山出版,2004。
陳伯拯,《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2005。
陳宗延等,《島國關賤字:屬於我們這個世代、這個時代的台灣社會力分析》,新北市:左岸文化,2014。
陳俊霖、何俊達、鐘世凱,〈卡通人物造型與性格設計之研究創作〉,《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29期,2009,頁93-111。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更新版)》,臺北:易博士文化,2018。
游易霖、方彩欣,〈由情感模式探究消費者對虛擬角色認同感的重要性〉,《設計研究學報》,第7期,2014,頁97-111。
黃山、饒鑑,《動漫角色設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黃靜瑜,《收藏型贈品之象徵意義及消費價值對收藏行為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2006。
溫曉俊、許思琦,〈新媒體時代下“喪文化”的生產與文化透析〉,《傳播力研究》,第21期,2019,頁7-8。
詹婉瑜,《可愛暴力角色流行因素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2013。
厭世姬,《厭世動物園:各種眼神死ㄉ動物故事》,臺北:時報文化,2017。
廖文正、何碧蘭、謝雅梅,〈區域性禦宅族市場類型與特徵之實證分析〉,《南亞學報》,第29期,2009,頁205-230。
趙秋雲,《台灣青年工作貧窮現象》,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2013。
劉詩婕、邱德亮,《尋路青春:台灣青年打工族的工作、實踐與認同》,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
橫溝由裡著,高雅溎譯,《角落小夥伴的生活:一直這樣就好》,臺北:布克文化,2017。
橫溝由裡著,高雅溎譯,《角落小夥伴的生活之角落小夥伴名言》,臺北:布克文化,2016。
橫溝由裡著,高雅溎譯,《角落生物的生活:這裡讓人好安心》,臺北:布克文化,2015。
蕭幸君,《台灣禦宅族的形成及其意義的探索》,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2017。
蕭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臺北:五南圖書,2002。
遲恆昌,〈哈日之城」臺北西門町青少年的空間與消費文化〉,《媒體擬想:日本流行文虎在台灣與亞洲》,第2期,2003,頁74-98。
謝邦昌、鄭宇庭,《大數據概論》,臺北:新陸書局,2016。
謝碩元,〈搖滾樂、厭世與衝動〉,「又窮又厭世:當代青年的情感政治與貧窮化問題」論壇手冊,2019。
謝潔茹,《少女漫畫主角「心理描寫」表現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2007。
韓炳哲著,莊雅慈、管中琪譯,《倦怠社會》,臺北市:大塊文化,2015。
藤田孝典著,賴芯葳譯,《貧困世代:低收入、長工時、無殼蝸牛、無法結婚生子……大人無法理解年輕人的窮忙並非不努力,而是社會制度所逼》,臺北:高寶出版,2016。
饒婉平,《療癒系商品之消費者體驗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2006。
Aki Kondo著,高雅溎譯,《向陽小日子:拉拉熊的生活10》,臺北:布克文化,2014。
Amy著,錢亞東譯,《懶懶der~蛋黃哥來了 2》,臺北:尖端,2016。
Beiman, Nancy著,志應、王鑒譯,《準備分鏡圖——動畫編劇與角色設定》,臺北:六合出版,2008。
Belson, Ken著,周亞男譯,《Hello Kitty:三麗鷗創造全球億萬商機的策略 》,臺北 : 商周出版,2004。
Chinn, Mike著,張晴雯譯,《圖像小說的編寫與繪製 : 連環圖畫創意製作新知》,臺北:視傳文化,2005。
Edgell, S., Brooks, B., & Pilcher, T. 著,陳寬祐譯,《漫畫創作實務全覽:原理.練習.技法:漫畫創作最佳指導課程》,臺北:視傳文化,2002。
Egri, Lajos著,黃政淵、石武耕譯,《編劇的藝術》,臺北:馬可孛羅文化,2018。
Judt, Tony著,區立遠譯,《厄運之地:給崩世代的建言》,新北:左岸文化,2014。
Propp, Vladimir著,賈放譯,《故事型態學》,臺北:中華書局,2007。
Re-lab團隊,《臺灣數據百閱:100個重要議題,從圖表開啟對話、培養公民思辨力》,臺北市:時報出版,2019。
Sanrio Co., Ltd. 編,《懶懶der~蛋黃哥的軟爛生活學. 2》,臺北:尖端,2016。
Sanrio Co., Ltd. 編,《懶懶der~蛋黃哥的軟爛生活學》,臺北:尖端,2015。
San-X株式會社,《角落小夥伴大圖鑑:角落小夥伴檢定官方指定用書》,臺北:布克文化,2019。
Sardar, Ziauddin著,陳貽寶譯,《文化研究》,臺北: 立緒文化,2003。
Williams, S. D.著,何珊珊譯,《故事的道德前提》,北京:中國計量出版,2013。

(二)外文
Barker, Martin. “Comics: Ideology, Power, and the Critic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9.
Flexner, S. B., & Hauck, L. C.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Harris, Daniel. “Cute, Quaint, Hungry and Romantic: The Aesthetics of Consumerism.” Boston: Da Capo Press, 2001.
Lane, Christopher. “Hatred & Civility: The Antisocial Life in Victorian Engl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Lisanti, Tony. “The Attributes of a Global Brand.” License Global, vol. 7, no. 5, 2014, pp.10.
Michel, J. B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ulture Using Millions of Digitized Books.” Science, vol. 331, 2010, pp. 176-182.

(三)網絡資料
王百櫻、徐國衡,〈療癒! 超商集點贈品「蛋黃哥PK角落小夥伴」〉,TVBS新聞,,2019.05.23檢索。
今日新聞,〈兩岸網路新詞/空巢青年 單身且獨自租房的年輕人〉,,2020.01.13檢索。
吉日媒體,〈「厭世」「邊緣人」的日文該怎麼說?超消極4個日本語一學就會!〉,《樂吃購!日本》< https://www.letsgojp.com/archives/437544>,2020.6.20 檢索。
吳佩芸,〈你今天「喪」了嗎?〉,喀報273期,,2019.12.19檢索。
林育聖,〈停止更新公告〉,每天來點負能量Facebook專頁,,2019.02.10檢索。
林麒瑋,〈北漂族話題正熱 但其實人口外移最嚴重的是臺北〉,《聯合報》,2020.06.20檢索。
東立編輯,〈你是「喪女」嗎!?繼「魚幹女」與「敗犬」後新名詞現身〉,Okapi閱讀生活誌,,2019.1.10 檢索。
城市通Citytalk,〈[售票]「角落小夥伴~窩在角落的生活~」〉,<http://www.citytalk.tw/ event/332280-「角落小夥伴~窩在角落的生活~」2018+2019+臺北松山文創園區%2F松菸> ,2019.05.07檢索。
郭燕玲,〈政府薪資統計並無誤導民眾〉,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12.18檢索。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蛋黃哥懶得進化史(107/6-107/9) 〉,,2019.05.07檢索。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厭世〉,《厭世詞選》< http://misanthropy-gauge.beamedia.co/>,2020.06.25檢索。
曾於裡,〈“葛優癱”代表的“喪”文化,是年輕人對這個世界的溫和反抗〉,澎湃新聞,<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 _forward_1647364>,2020.2.13檢索。
經濟日報,〈政府薪資統計不應誤導民眾〉,2019.12.07檢索。
駁二藝術特區,〈[售票]「角落小夥伴~窩在角落的生活」〉, ,2019.05.07檢索。
樂羽嘉 ,〈寬鬆教育下的寬鬆世代 是真沒用還是汙名化?〉,《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7271>,2020.06.20檢索。
顏擇雅,〈綠洲的小確幸vs.沙漠的小確幸〉,天下雜誌569期,,2019.07.18檢索。
ETtoday旅遊雲,〈史上最幽默!「消極男子」手搖飲新推出 4款杯子等你集〉,《ETtoday旅遊新聞》,2020.06.22檢索。
TVBS官網,〈Kitty不是貓?蛋黃哥不是男生?前進日本「三麗鷗彩虹樂園」找真相!〉,Angier, N.: “The Cute Factor”, The New York Times , retrieved on 2019.02.04.
Crouch, Ian: “BoJack Horseman and the Comedy of Despair”, The New Yorker , retrieved on 2019.04.02.
Dorfman, Ariel著,張宗坤譯,〈如何「烤」問唐老鴨,這位迪士尼的帝國主義代言人〉,苦勞網,,2020.02.18檢索。
Jenkins, Henry: “Remembering UK Comics: An Interview with Martin Barker (Part 2 of 2)”, Confessions of an Aca-fan <http://henryjenkins.org/blog/2020/1/17/ remembering-uk-comics-an-interview-with-martin-barker-part-2-of-2 >, retrieved on 2020.02.21.
Line Store. Gudetama. Stickers Searching Result , retrieved on 2020.05.09.
Line Store. Sumikko Gurashi. Stickers Searching Result , retrieved on 2020.05.09.
Mattel: “Barbie Celebrates Role Models”, Barbie , retrieved on 2019.02.18.
Sanrio Co., Ltd: “Gudetama Profile”, Sanrio Character < https://www.sanrio.co.jp/ character/gudetama/>, retrieved on 2018.12.12.
Sanrio Co., Ltd: “Space Classroom of Egg Life”, Gudetama 5th Anniversary < https://www.sanrio.co.jp/special/gudetama/5th/ profile/lecture01.html >, retrieved on 2018.12.12.
San-X Co., Ltd: “Characters”, San-X net <http://www.san-x.jp/characters/ sumikko.html>, retrieved on 2019.04.26.
San-X Co., Ltd: “Sumikko Gurashi 7th Anniversary Summary”, Sumikkogurashi Official website < https://www.san-x.co.jp/sumikko/ 7th_matome/>, retrieved on 2019.4.2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 <http://www.searo.who.int/entity/child_adolescent/topics/adolescent_health/en/>, retrieved on 2019.03.27.
産経ニュース,〈やる気なし、すみっコでひっそり 『脫力キャラ』が〝共感〟呼ぶ理由」>《日本の議論》,2019.05.23檢索。
San-X Co., Ltd,〈壁紙ダウンロード〉,San-Xキャラプリ倶楽部, < https://www.san-x.co.jp/charapri/top.html#sumikko>,retrieved on 2019.04.26.
Sanrio Co., Ltd.,〈ぐでたま〉,《Sanrio Puroland》, retrieved on 2020.01.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