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155.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葉光純
作者(外文):Ye, Guang-Chun
論文名稱(中文):飛盤爭奪賽運動紀錄分析以107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飛盤爭奪賽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f the Sport Record of the Ultimate Take the 107 Academic Year National College Sports Meeting Ultimat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中文):邱文信
指導教授(外文):Chiu, Wen-Hsin
口試委員(中文):相子元
涂瑞洪
口試委員(外文):Shiang, Tzyy-Yuang
Tu, Jui-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7194506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8
中文關鍵詞:進攻穩定度防守穩定度得分企圖率得分掌握度終極飛盤
外文關鍵詞:offensive stabilitydefensive stabilityscoring attempt ratescoring masteryultimat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目的:為提升國內飛盤爭奪賽之競爭力,本研究在於建立飛盤爭奪賽之運動紀錄表,並以該表分析107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飛盤爭奪賽共18場(公開組6場、一般組12場),依比賽結果分為公開勝隊、公開負隊、一般勝隊、一般負隊。方法:以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各組勝隊與負隊在得分方式(快攻、正常、緩慢、長傳)、團隊數據(得分率、進攻穩定度、防守穩定度、得分企圖率、得分掌握度)是否存在差異(p < .05)結果:在得分方式部分,公開組勝隊在正常得分顯著優於負隊,一般組勝隊在快攻得分和正常得分顯著優於負隊;在團隊數據部分,公開組勝隊在得分率和得分掌握度顯著優於負隊,一般組勝隊在得分率、進攻穩定度、防守穩定度、得分企圖率和得分掌握度皆顯著優於負隊。結論:根據本篇研究結果,為提升國內飛盤爭奪賽之競爭力,公開組建議增加助攻時機的練習,以增加潛在助攻與得分的機會,且因該組防守能力皆有一定水準,若快攻時機不佳,切勿冒險想以一盤得分,多傳幾次反而更有機會成功;一般組在進攻方面需加強傳、接盤技巧和助攻時機的練習,減少在非受迫時的傳失或接失。在防守方面需加強緊迫盯人和區域防守練習,利用壓迫防守迫使對手進攻失誤。
Purpos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ultimate,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sport record table for the ultimate, and use this table to analyze a total of 18 ultimate in the 107 school year (open group 6 games, general group 12 gam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game, divided into open winning team, open losing team, general winning team, general losing team. Method: Analyze the scoring method (fast break, normal, slow, long pass), team data (scoring rate, offensive stability, defensive stability, scoring attempt rate, scoring mastery) of the winning and losing teams of each group by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degree is there a difference (p <.05) Results: In the scoring method, the winning team in the ope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losing team in normal scoring, and the general winning team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losing team in fast break and normal scoring; in the team In terms of data, the winning team in the ope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losing team in scoring rate and scoring mastery. The general winning team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losing team in scoring rate, offensive stability, defensive stability, scoring attempt rate and scoring mastery.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omestic ultimate, the open group recommends to increase the assist timing practice to in-crease the potential assists and scoring opportunities, and because the defensive ability of this group has a certain level, if fast attack the timing is not good, don’t take the risk of scoring in one set. If you pass a few more times, you will have a better chance of success; the general team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passing and receiving skills and assist timing in the offensive aspect to reduce the pass loss when unforced or lost. In terms of defens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pressing man and area defense, and use pressure defense to force the opponent to make offensive mistakes.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3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運動紀錄分析 6
第二節 飛盤運動及飛盤爭奪賽 12
第三節 與飛盤爭奪賽相關之運動紀錄 15
第四節 結語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22
第三節 建立飛盤爭奪賽紀錄表 2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4
第五節 信度檢驗 24
第六節 實驗流程 26
第七節 資料處理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29
第一節 公開男子組勝隊與負隊在得分方式和團隊數據的差異 29
第二節 一般男子組勝隊與負隊在得分方式和團隊數據的差異 31
第三節 討論 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1
第一節 結論 41
第二節 建議 42
參考文獻 43
中文文獻 43
英文文獻 47
附錄 48
附件一 飛盤爭奪賽 賽事紀錄表 48

表次
表1 公開男子組與一般男子組對戰組合 22
表2 參與隊伍名單 23
表3 觀察者內及觀察者間信度KAPPA值 26
表4 公開男子組勝、負隊在四種得分方式間的差異 29
表5 公開男子組勝隊與負隊在四種得分方式之差異 30
表6 公開男子組勝隊與負隊在團體數據間的差異 30
表7 一般男子組勝隊與負隊在四種得分方式之差異 31
表8 一般男子組勝、負隊在四種得分方式間的差異 32
表9 一般男子組勝隊與負隊在團體數據間的差異 33
表10 公開組勝隊與負隊差異總表 35
表11 一般組勝隊與負隊差異總表 39

圖次
圖1 場地劃分 4
圖2 飛盤爭奪賽場地示意圖 14
圖3 公開男子組研究架構 21
圖4 一般男子組研究架構 21
圖5 實驗流程圖 27
圖6 公開組團體數據關係圖 31
圖7 一般組團體數據關係圖 33
Lamigo桃猿職業棒球隊全球資訊網(2019)。猿味新聞。取自https://www.lamigo-monkeys.com.tw/e_news.php?id=2794
中信兄弟官方網站(2019)。最新消息。取自https://www.brothers.tw/news.php
中華民國飛盤協會(2018)。歷屆全國賽事統計。取自http://www.ctfda.org.tw/index.html
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2019)。統計數據。取自http://www.cpbl.com.tw/
方竹君(2006)。從籃球攻守紀錄中探討防守技術其對比賽結果的影響。運動教練科學,7,161-167。
王文君、陳張榮(2013)。全民運動會比賽項目-飛盤介紹。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2,203-213。
王宏義(2015)。德國拜仁慕尼黑職業足球隊進入禁區之性能分析。運動教練科學,40,89-101。
王凱新、劉有德(2017)。探討傳球對於不同進攻策略及出手位置之關係:以超級籃球聯賽第十二季為例。運動教練科學,48,55-63。
余玥林(2002)。飛盤簡介。休閒運動期刊,1,31-37。
吳宣霆、謝振樂(2015)。2013年亞錦賽中華臺北男籃隊旅中、歸化、本土球員攻守紀錄分析。體育學刊,14,100-114。
李清棋、劉幼華、林清香、馬樹秀(2010)。97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男子公開組第一級前四名球隊攻守紀錄技術表現之比較分析。文化體育學刊,10,19-26。
周宜辰、陳佑、羅瑭勻、張家豪(2017)。優秀標槍選手投擲標槍技術分析。屏東科大體育學刊,7,1-11。
林彥廷、楊璁人、林漢斯(2009)。大學各級男女籃球選手身材與體能比較。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9,21-30。
林美智、趙榮瑞(2007)。2006世界盃足球賽攻擊得分之分析。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20,351-360。
虎扑(2013)。SportVU着力推廣的三個新概念:潛在助攻、肘位觸球、突破。取自https://bbs.hupu.com/5463567.html
胡林煥、康正男(2019)。中華職棒聯盟球員-複數合約簽約前後效率分析。體育學報,52(1), 95-108。
胡琨、陳定雄(2010)。飛盤爭奪賽之未來發展。大專體育,108,16-22。
翁明嘉、李清棋、李鴻棋(2014)。大專籃球聯賽男子公開組攻守技術表現比較研究-以文化大學甲一級男籃為例。文化體育學刊,17,37-48。
高俊傑(2004)。2003-2004年第一屆超級籃球聯賽例行賽攻守紀錄初探。大專體育,74,89-94。
梁建偉、謝坤昌(2017)。足球競賽技術與勝負結果相關性分析:以2016年男子亞足聯U23錦標賽(中華、澳洲、香港、緬甸)為例。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3,43-54。
清水卓也、鈴木康博、近田彰治、神事努、櫻井伸二(2007)。愛知縣內少年野球チームの肩關節および肘關節のメディカルチェック。中京大學體育學論叢,48(1),1-6。
莊宏偉(2010)。飛盤運動新興賽制及相關投擲技巧介紹。學校體育,119,88-94。
許正心、宋映呈、沈志堅(2015)。2014年世界盃柔道錦標賽技術分析。運動教練科學,40,137-152
陳佳郁、劉有德(2010)。數據會說話:球類運動技戰術分析方法探討。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7,49-68。
陳知輿(2013)。飛盤也能這樣玩-飛盤樂趣化教學。學校體育,135,118-123。
陳美靜、鄧政偉、楊昌斌、林裕益、林顯丞(2017)。排球快攻手表現與比賽結果相關之研究-以亞洲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為例。屏東大學體育,3,159-167。
陳書瑋,何献凡,龔榮堂,張思敏,湯文慈(2017)。國中棒球隊員基礎體能與運動專項表現之分析,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48,11-19。
陳崇豪、梁建偉、黃子榮、劉曜堂(2018)。足球比賽攔截成功、被搶、傳球失誤分析以103年全國永瀚青年盃高男組冠軍北門高中為例。興大體育學刊,17,11-19。
陳錦偉、范志雲、黃昭銘、陳暉、羅子嘉(2020)。籃球比賽分析-以107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男子8強複賽為例。屏東大學體育,66,49-56。
黃文祥(2003)。足球比賽攻防轉換原因之探討。教練科學,2,249-258。
黃文祥、黃泰盛、林澤民(2004)。足球比賽中勝敗攻防轉換原因之探討。教練科學,4,245-253。
葉雅芬(2013)。追速的活力展現-飛盤運動在長億飛躍出亮點。學校體育,135,106-117。
劉玉華、盧春曉(2006)。试论篮球比赛中的助攻传球。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1,98-100。
蔡輝炯、盧美麗、蔡蘇南(2009)。足球比賽入球點之分析-以2002、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爲例。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7,23-29。
蕭英傑、陳靜玲、蔡明志(2018)。106年大專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公開女子組金牌選手技術分析。跆拳道學刊,5,1-16。
蕭浩宸、王金蓮(2017)。大專籃球勝負因素解析-以104學年度UBA公開男一級冠軍賽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6,37-48。
謝佩芬、周臺英、劉有德(2017)。臺灣女子足球賽角球表現之分析-以第二屆木蘭足球聯賽為例。運動教練科學,48,45-54。
鍾智偉(2010)。談新式趣味化飛盤運動-躲避飛盤。學校體育,116,119-122。
藍于青、劉有德(2017)。以空間訊息探討籃球的進攻結構型態。運動教練科學,47,57-68。
藍于青、劉有德(2019)。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男女聯盟快攻表現之比較。運動教練科學,56,17-27。
藍于青、劉有德(2019)。傳球對籃球比賽得分貢獻之分析。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9(1),59-73。
Altman, D. G. (1991). Practical statistics for medical research. London: Chapman & Hall.
Csapo, P., & Raab, M. (2014). “Hand down, Man down.” Analysis of defensive ad-justments in response to the hot hand in basketball using novel defense metrics. PloS One, 9(12), e114184.
Dupree, D. (1998, March 26). Strickland tops at producing points. USA Today, p. 5B.
Hristovski, R., Davids, K., Araújo, D., & Button, C. (2006). How boxers decide to punch a target : emergent behavior in nonlinear dynamical movement sys-tem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5, 60-73.
Hughes, M., & Bartlett, R. (2002). The us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 739-754.
McGarry, T., Anderson, D. I., Wallace, S. A., Hughes, M. D., & Franks, I. M. (2002). Sport competition as a dynamical self-organizing system.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20, 771-781.
Melnick, M. J. (2001).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assists and win-loss record in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92, 595-602.
Tavares, F., & Gomes, N. (2003). The offensive process in basketball -- A study in high performance junior teams. International Jour 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3(1), 34- 39.
Yannow, R. (2016). Exploring SportVU’s “potential assists”. Retrieved from https://astudentofthegame.wordpress.com/2016/05/06/exploring-sportvus-potenti al-assist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