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健、施曉桂(2018)。遊客購買日本藥妝品的動機與休閒效益之典型相關分析。 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2,1-12。 王昭正(2005)。森林保健休閒可行性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2,1,23- 39。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 -50。 王文瑛、林建榮、古淑惠(2011)。以認真性休閒團體推動學校社會工作之探究。 社區發展季刊,135,320-335。 毛祚彥、林貴福(2007)。身體活動量、體適能水準與代謝徵候群的關係。中華 體育季刊,21,2,33-41。 孔建嘉(2017)。臺中市網球參與者運動期望價值、涉入程度對休閒效益之研究。 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4,3,58-73。 天下雜誌(2019)。扭轉壓力鍋世代。取自: https://topic.cw.com.tw/event/2019cigna/#data 行政院體委會(2003) 。九十二年運動人口倍增計畫推動情形基礎調查。取自: https://isports.sa.gov.tw/Apps/TIS08/TIS0801M_01V1.aspx?MENU_CD=M07& ITEM_CD=T01&MENU_PRG_CD=12&LEFT_MENU_ACTIVE_ID=26 行政院體委會(2007) 。運動城市排行榜調查。取自: https://isports.sa.gov.tw/Apps/TIS08/TIS0801M_01V1.aspx?MENU_CD=M07& ITEM_CD=T01&MENU_PRG_CD=12&LEFT_MENU_ACTIVE_ID=26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 。國民所得統計摘要。取自: 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4/nis93/ni.pdf 江雯晴、畢璐鑾、郭正德(2011)。臺北市樂齡游泳者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休 閒阻礙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10,2,116-132。 江怡君 、林宗良、盧瑞山(2016)。自行車隊參與者認真休閒、流暢體驗與幸福 感之探討。休閒運動保健學報,11,1-14。 江彥政、陳順益(2016)。在自然與人造建成環境下低度與強度運動對心理效益 之影響。造園景觀學報,21,3,1-24。 余玥林、陳其昌(2003)。深度休閒的意涵與效益。雲科大體育,6,59-64。 余家斌、趙彥琛、陳薇如(2015)。森林環境對生心理狀態效益之研究。中華林 學季刊,48,4,363-375。 余家斌、莊御祥、陳薇如(2015)。認真休閒、流暢體驗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 以自行車活動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0,3,53-73。 余家斌、蔡明哲、楊智凱、吳采諭、陳群育(2017)。森林浴生理效益初探-以 唾液澱粉酶為生理指標。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 31,4,229-242。 李德仁(2009)。認真休閒者之潛水休閒利益。北體學報,18,99-110。 李嘉華(2009)。連結企業資源提升創業教育效益-淺談日本創業教育之現況。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2,8,103-107。 李曉婷(2008)。志工休閒參與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興大學,台中市。 李曉婷、陳美芬、蔡必焜(2011)。志工休閒參與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運動 與遊憩研究,5,3,1-14。 李森源、蔡鋒樺、李昭憲(2012)。潛水活動者休閒效益之探討-以墾丁地區相 關潛點為例。中原體育學報,1,34-46。 李柏燁、藍孝勤(2014)。外丹功高齡志願指導員之認真休閒經驗。嘉大體育健 康休閒,13,2,207-219。 李曉昀、余家斌、陳奐存(2018)。森林浴之生心理效益評論。旅遊健康學刊, 17,1,61-76。 沈進成、趙家民、張義立、曾慈慧(2007)。志工認真性休閒涉入、阻礙、效益 與承諾影響關係之研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2,1,19 -43。 呂佳茹、劉佳哲、張碧峰、郭昱洧(2013)。乙組網球選手之內在休閒動機與認 真休閒特質對休閒涉入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全國大專院校為例。運動休 閒餐旅研究,8,2,141-159。 尚憶薇(2013)。失能者參與身體活動之生理效益。國民體育季刊,42,3,32 -35+106-107。 林進財、黃美玉(2000)。臺灣地區隔週休二日國內旅遊區隔之研究。觀光研究 學報,5,2,1-20。 林文苑、吳武忠(2004)。社區認真休閒團體促成社區意識之形成模式。觀光研 究學報,10,1,115-131。 林珊如(2005)。深度休閒與資訊行為研究。圖書資訊學刊,3,1-2,15-22。 林琮翔、謝伸裕(2005)。運動按摩的生理效益。中華體育季刊,19,2,6-12。 林湘涵(2008)。社經地位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 興大學,台中市。 林容萱、林晉利(2008)。瑜伽呼吸法、體位法及冥想之生心理效益探討。大專 體育,97,154-161。 林昕翰、鄭溫暖、邱榮基、畢璐鑾(2011)。臺北市社區大學舞蹈課程知覺服務 品質與休閒效益。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2,55-69。 林美月、王明月、許吉越(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休閒涉入對閱讀休閒效 益與幸福感影響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9,2,41-55。 周秀華(2002) 。深度休閒者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高雄市。 周孟慈、張俊彥(2005)。鄉村景觀環境對觀賞者生心理效益之研究。興大園藝, 30,3,97-108。 周峻忠、趙曉涵、陳美莉、林信甫(2017)。持拍運動對延緩血管老化之生理效 益探討。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24,45-58。 吳崇旗、張清源(2007)。探討戶外冒險教育效益的機轉。體驗教育學報,1, 13-24。 吳志誠(2012) 。竹風木球隊成員社會網絡及休閒參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邱怡萱(2019年3月23日)健康意識抬頭-運動產業成明日之星。中時電子報。 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 洪佳君、張俊彥(2002)。高山、水體、森林、公園、都市景觀之生心理效益。 興大園藝,27,3,79-86。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溫景財、黃煥業(1997)。休閒行為分析在運動員非訓練時間應用之探 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2,39-58。 高俊雄(1999) 。台灣地區居民休閒參與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台北:桂魯 書局。 徐宗國(1998)。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翁振益、林若慧、吳芳儀(2006)。認真休閒者之動機、承諾與休閒結果關係之 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志工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9,1,77-100。 孫嘉億、林宗良、盧瑞山(2016)。法式滾球運動參與者背景變項在運動涉入程 度與休閒效益之差異研究。休閒運動保健學報,11,15-24。 梁英文(2006) 。認真性休閒與場所依戀之關係:遊憩專門化之角色(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許伯陽、吳崇旗(2007)。休閒定義的理論與認知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3, 1-13。 許建民(2006)。青少年休閒參與動機模式之建立與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許建民、高俊雄(2000)。以三類型阻礙模式探討都市六年級學童運動休閒參與 阻礙與性別及自尊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 ,13,1,41-61。 許建民、范良誌(2011)。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體育志工參與動機過程模式之研 究。體育學報,44,4,549-570。 許建民、丁志堅、徐嬿琇(2018)。自行車認真休閒者遊憩專門化進展歷程研究。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8,1,53-87。 許雅喬(2015)。生命教育融入觀光學校的通識課程設計及其發展之研究-以臺 灣觀光學院為例。通識教育學刊,15,77-101。 郭芳琪(2004)。複合式餐飲連鎖店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南地區 為例。真理觀光學報,2,59-87。 郭一勤(2010)。消失的地方與浮現的想像-宜蘭民宿「浮線發想之島」個案研 究。空間設計學報,9,41-51。 郭金芳(2014)。認真休閒與另類休閒。載於劉照金等合著,休閒社會學(9- 13)。臺中市:華格那企業。 陳相榮、陳渝苓(2004)。傳統休閒理論的解構與重新探索-以女性休閒研究發 展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3,75-94。 陳寬裕、歐典灝、歐人豪(2009)。認真休閒特質與幸福感之研究:兼論配偶支 持的干擾效果。觀光休閒學報,15,2,113-140。 陳國維(2010)。動態伸展之生理效益及應用。臺南大學體育學報,5,89-101。 陳春安(2011)。路跑運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5,73-98。 陳慧玲、廖佳慧(2011)。認真休閒、遊憩專門化與流暢體驗之關係探討-以自 行車活動騎乘者為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3,1,28-43。 陳靜玲、施秀蓉、吳亮慶(2012)。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嘉 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3,129-138。 陳言劼、鄭溫暖、廖盈姿(2013)。地板滾球運動介入對腦性麻痺者之休閒效益。 大專體育學刊,15,3,359-373。 陳昭志、吳勁甫(2014)。檢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基於教育經濟學觀點。 教育科學期刊,13,1,48-70。 陳志瑋(2015) 。柔道參賽選手認真休閒特質與職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陳渝苓(2016)。從單一到多元:休閒概念中的族群限定與新社會秩序。中華體 育季刊,30,4,251-260。 陳渝苓、湯添進(2018)。多元的世代:偏差休閒概念的重新思考。大專體育學 刊,20,1,1-5。 陳渝苓、湯添進(2019)。變動的社會界限: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檢視偏差休閒理 論的發展。中華體育季刊,33,3,183-194。 夏淑蓉、謝智謀(2002)。這個世界需要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大專體育, 62,163-167。 莊世任、陳基祥、洪秀婉、陳德釗(2015)。環境關懷和心理效益對生態標章產 品購買決策之研究。中原企管評論,13,2,65-86。 陸玟吉、劉孟竹(2017)。假日籃球活動參與者休閒效益之探討。運動與健康研 究,6,1,43-59。 張登聰(2008)。新世紀運動休閒概念初探。醒吾學報,39,1-15。 張英陣(2011)。慈善與變遷:我國志願服務發展的特色。社區發展季刊,133 500-511。 張曼玲、劉家伶(2014)。休閒參與及休閒利益之非線性關係。休閒與遊憩研究, 6,1,75-120。 張俊一、王慈敏(2017)。認真休閒者特質、社會支持網絡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屏東大學體育,3,89-104。 張仁家(2017)。技專校院創業教育與學生創業能力之關聯性探究。人文社會科 學研究,11,1-24。 勞動部(2018)。 國際勞動統計 。取自: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52/2457/ 畢璐鑾、蕭嘉惠、陳麗華、林昕翰(2013)。法鼓山健走休閒效益、活動滿意度 與忠誠度。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3,4,317-337。 畢璐鑾、黃純湘、陳麗華、郭正德(2017)。健走旅遊參與者之休閒涉入、休閒 效益對再遊意願之影響。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7,1,1-22。 畢璐鑾、葉倪均、柯天路、林昕翰(2018)。強力適能瑜珈休閒效益與再購意願。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8,1,89-104。 教育部體育署(2017)。中華民國106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取自: https://isports.sa.gov.tw/Apps/TIS08/TIS0801M_01V1.aspx?MENU_CD=M07& ITEM_CD=T01&MENU_PRG_CD=12&LEFT_MENU_ACTIVE_ID=26 教育部體育署(2018)。中華民國107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取自: https://isports.sa.gov.tw/Apps/TIS08/TIS0801M_01V1.aspx?MENU_CD=M07& ITEM_CD=T01&MENU_PRG_CD=12&LEFT_MENU_ACTIVE_ID=26 曾滕光、曾新源(2001)。我國志願服務潛在問題與應有的走向-兼論新通過之 志願服務法。社區發展季刊,93,6-18。 黃文俊(1999)。身體活動對學童之生理效益。中華體育季刊,12,4,91-97。 黃慧新、黃志文、 歐陽良裕(2008)。應用隱喻誘引法探討健身休閒俱樂部對 消費者休閒意義與形象之建構。臺灣觀光學報,5,1-16。 黃帥通、沈易利(2010)。以認真休閒角度談健身俱樂部會員。運動與遊憩研究, 5,2,139-149。 黃意文、柯佳伶、陳弘順、古國宏、吳明憲(2015)。教師之運動休閒活動與工 作壓力及憂鬱傾向之理論與文獻探討。社會服務與休閒產業研究,4,46- 57。 黃蕙娟、白乃遠(2015)。運動與休閒關係與未來趨勢之探討。運動與健康研究, 4,2,77-90。 黃睿宏、林伯修(2017)。以認真休閒觀點探討御宅族的消費行為與文化認同。 身體文化學報,25,97-124。 游之穎、陳以萱、張俊彥、林穎萱、林文華、陳季呈等人(2018)。不同休閒農 業景觀類型之生心理效益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 報,36,77-91。 曾慈慧、凌德麟、毛慧芬(2002)。景觀環境的偏好、心理效益認知與生理反應 之研究。造園學報,8,2,45-66。 曾慈慧、凌德麟、盧俊吉(2003)。動靜態遊憩活動對生心理反應之研究。觀光 研究學報,9,2,85-99。 曾永清(2016)。理財教育的概念及其相關效益分析。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報, 24,1-41。 葉至誠(2008) 。現代社會與公民素養。台北市:秀威資訊。 葉時滔、溫笙銘、郭進財(2015)。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台灣新北市運 動俱樂部參與者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4,1,192-204。 趙仁方、羅癸岐(2013)。參與企業內部社團活動對企業員工休閒生活之影響。 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1,1,56-76。 連玉潔、侯昌連、施婉婷(2017)。跟著課本去旅行-學校課程與觀光休閒概念結 合之研究。臺北城市運動健康休閒學刊,6,2,61-74。 劉一民(1981)。描繪現象學與休閒概念的研究。體育學報,3,43-46。 劉志鈺、葉為谷、巫信昌(2011)。國內外休閒運動產業發展新趨勢。休閒保健 期刊,5,149-157。 劉庭宇、蔡明昌、李憲昭(2011)。推廣馬術運動發展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 6,37-45。 劉庭宇、蔡明昌(2011)。從休閒次文化中發現自我認同-以認真休閒初探,大 專體育,117,1-7。 劉照金、陳俊玄、趙仁方、邱建章、劉於侖、陳渝苓等人(2014) 。休閒社會學。 台中市:華格那企業。 劉創文、鍾志強、陳金宏(2015)。路跑參與者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休閒 運動期刊,14,111-122。 劉志輝、李敏蕙、李世昌(2015)。政府部門舉辦村里鄰長文康活動之休閒效益 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8,2,70-92。 郭靜蘭、黃娟娟(2015)。不同休閒類型、身心健康和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休 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5,4,1-15。 蕭淳元、張俊彥、江彥政(2010)。高架橋不同綠美化方式對駕駛者產生生心理 效益之差異。臺灣園藝,56,4,211-221。 盧嬿羽、郭毓仁(2013)。園藝治療活動對糖尿病友心理效益之研究。台灣農學 會報,14,6,522-544。 閻彤驊、吳淑卿(2018)。認真休閒與幸福感之關係,南開學報,15,45-50。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培生教 育。 薛怡珍、賴明洲、曾家琳(2006)。國立鳳凰谷鳥園災後繼續經營之遊憩及教育 效益評估。東海學報,47,137-151。 蔡長陵、游士正(2007)。健身運動與情緒調適之探討。雲科大體育,10,77- 84。 蔡汶修、蘇慧慈、紀俊吉(2010)。正向心理學簡介兼論對休閒活動之啟示。休 閒運動期刊,9,93-101。 顏伽如、謝智謀(2003) 。認真休閒之緣起及其意涵。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2, 63-78。 顏伽如、林禹良(2003)。將終身學習當作認真休閒。大專體育,65,90-95。 魏宏凱、陳渝苓(2011)。偏差休閒議題與青少年休閒參與之探討。中華體育季 刊,25,1,40-48。 羅鴻仁、蔡俊傑(2009)。參與規律運動之老年人心理效益、生理效益及身體活 動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學報,22,41-58。 羅郁平、許政斌、黃義翔(2013)。從認真休閒的概念探討臺灣體育志工之推廣, 大專體育,125,32-38。 蘇慧慈、蔡汶修、鄭佩欣、吳青華(2011)。大專教師心理壓力之探究與健康體 適能之心理效益。長榮運動休閒學刊,5,11-20。 蘇文瑜、掌慶琳、魏芷彤(2012)。志工休閒特質及其滿意:以世界宗教博物館 志工為例。餐旅暨觀光,9,4,179-197。 Arai & Pedlar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y’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Second Quarter, 29(2), 167-182.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8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ge, IA:Wm.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 Baldwin, C. K., & Norris, P. A. (1999). Exploring the dimension of serious leisure: Love me-love my dog!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1(1), 1-17.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ethods (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umazedier, J.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Amsterdam: Elsevier.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Research on leisure benefits: an introduction to this volum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 3-1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odbey, G. (2003).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Hayley, G. & Liana, M (2018). Volunteering in the Community: Potential Benefits for Cognitive Aging.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73(3). 399-408. Kro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Iwasaki, Y. (2006). Lei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and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 China: Zheuang Hangzhou. Jones, I. (2000). A model of serious leisure identification: the ease of football fandom. Leisure Studies, 19(4), 283-298. Lu, L., & Hu, C. H. (2005). Personality, leisure experiences and happiness. 83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6, 325-342. Lu, J. R., & Liou, J. J., & Chang, B. F., & Kuo, Y. W. (2013). The study on internal leisure motive and serious leisure features towards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mong class-b university tennis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8(2), 141-159. Mannel, R. C. & Styn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461-473.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9).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Marshall, C., & Marshall, C.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10). Research in education: Evidence-based inquiry.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Shivers, J. S. (1967).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Recreational Service. NY: Macmillan. Stebbins, R. A. (1982). Serious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5(2), 251-272. Stebbins, R. A. (1992). Amateurs: Professionals and Serious Leisure. Montreal: McGill Queen’s University Press. Stebbins, R. A. (1997). Identity and cultural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2), 450-452. Stebbins, R. A. (2001). Serious leisure. Society, 38(4), 53-57. Stokowski, P. A. (1995), Leisure in Society: A Network structurat Perspective (Tourism, Leisure and Recreation Series). London: Mansell Ltd. 84
Sylvester, C.(1999).Development studies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 Dispar-ate tales of the third world. Third World Quarterly. 20(4), 703-725. Tinsley, H.E.A., & Tinsley, D.J. (1986). A theory of attributes, benefits, 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 8(1), 1-45. Rosman, G. B., & Wilson, B. L. (1994). Number and words revisited being shamelessly eclectic. Quality and Quantity, 28, 31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