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43.2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呂孟寰
作者(外文):Lu, Meng-Huan
論文名稱(中文):以華語口說應用程式輔助學習之成效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Learning Effect of Chinese Speaking App as a Mobile-assisted Language Tool
指導教授(中文):吳貞慧
指導教授(外文):Wu, Chen-Huei
口試委員(中文):劉宜君
齊婉先
口試委員(外文):Liu, I-Chun
Qi, Wan-Xi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華文文學研究所
學號:10714351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華語口說App學習成效輔助學習華語教學應用程式
外文關鍵詞:Chinese speakingApplearning effectassisted learningChinese learning app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近年,華語文學習的課堂模式除了傳統課室之外,線上課程以及遠距教學也逐漸成為主要或輔助的教學方式。以台灣為例,英語為台灣人的主要學習的第二外語,不管是實體英文課程、線上英文課程或是英文學習App比比皆是,僅管學習華語在海外已開始被重視,但相關App卻尚未發展成熟。在全球化的社會當中,學習多種語言已是一種趨勢,語言學習分成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其中以「說」為最實用的一項。在課室活動當中,學習者能和教師練習對話的時間有限,如能夠把App當作輔助學習的工具使用,便可以讓學習者不受地點、時間限制,利用零碎時間將不足的練習補足,應可加速吸收速度,並鞏固知識。
本研究從「輔助學習」及「練習口說」作為切入點,以App-MyCT作為研究工具,根據初級華語之學習內容設計的華語口說練習課程供學習者使用,後續分析將透過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目的為深入了解使用者對於App輔助華語口說的成效結果之感受與意見回饋。欲探討此App輔助華語學習者學習華語口說的成效、華語學習者之App體驗調查及使用者意見訪談,希望可以藉由此研究了解華語學習者對於使用App輔助學習的看法及成效呈現,也望能讓華語學習的App在未來有更符合華語學習者期待的功能出現。
研究發現,經過兩週的學習後,研究對象在前、後測皆有進步,平均進步分數為20.91分,平均進步百分比為63%。而對於使用App作為語言學習工具,十二位研究對象當中,有六位研究對象持正面評價,願意繼續使用App學習華語,可得知以App作為語言學系的工具之一仍有發展空間,未來將有一定的市場存在。而在教材編寫方面,在趣味性、充足度、實用度及內容多寡四種面向的討論中,其中以趣味性及內容多寡得到較高的評分,充足度及實用度則是可再針對學習者族群進行微調。
In addition to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online courses and remote learning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or assisted teaching methods for Chinese learning. For example, English learning is important for Taiwanese to learn. There are lots of methods to learn, such as English center, online English courses or English learning apps. Although it has begun to consider learning Chinese important, there are not enough related apps yet. In a world of globalization, it is a trend to learning multiple languages. Language learning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peaking" is the most practical one among them.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time for learners to practice dialogue with teachers is limited. If the app can be used as a tool to assist learning, learners can choose the time and the location they want to start to learn.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Assisted Lear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 uses the app MyCT as a research tool, and a Chinese speaking practice cours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basic Chinese for learners to use. The follow-up analysis will be condu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method.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know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users' feelings and feedback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 in assisting Chinese speaking. There will be a discussion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 in assisting learners to improve speaking skills, a survey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the App, and there is also an interview with users’ opinions. Hope we can understand Chinese learners’ views on the use of App to assist learning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its effectiveness through this research.
After two weeks of study, the research subjects made progress in both the pre-test and the post-test, with an average improvement score of 20.91 points and an average improvement percentage of 63%. For the use of app as a language learning tool, six of the twelve research subjects have positive comments and are willing to continue to use the app to learn Chinese.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development to use the app as one of the tools of learning Chinese. In terms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four aspects: interest, adequacy, practicality, and content. Interestingness and content are rated higher, adequacy and practicality still need to be adjusted.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ii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數位教材設計與發展 7
第二節 從數位學習到行動學習 14
第三節 數位學習和行動學習的成效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步驟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0
第四節 課程內容 38
第五節 教學實驗流程 42
第六節 資料搜集與分析 44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45
第一節 學習者之學習成效 45
第二節 學習者對APP之體驗評價與意見 51
第三節 學習者對APP之評價與反饋 6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74
第五節 小結 78
第五章 結論 8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85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86
參考文獻 88
附錄 94
附錄一 課程內容及操作介面 94
附錄二 課程語法點及例句 96
附錄三 前測試卷 99
附錄四 後測試卷 101
附錄五 學習者對APP之體驗評價與意見I 103
附錄六 學習者對APP之體驗評價與意見II 106
附錄七 研究對象之問卷調查 108








中文部分(按姓名筆順排序)
一、中文期刊、雜誌
王佑鎂、王娟、楊曉蘭、伍海燕(2013)。近二十年我國移動學習研究現狀與未來趨勢─基於中西方對比的研究綜述。學術時空,2013 年第 1 期(總 121 期),頁 49。
張宏麗(2010)。從 E-Learning 到M-Learning 的發展研究。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年第 12 期(總 198 期),25。
王梅玲、張艾琦(2019)。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線上學習、圖書館使用與學生自評學習成效之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5卷1期,36-64。
王淑真(2005)。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模式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三十八卷第七期,3-12。
王廣新(2009)。遠程學習者時間管理的特徵、障礙與干預方式。中國遠程教育,2009卷9期,33-38。
王嬿茵、陳旻萃、周錦昱(2016)。華文行動學習國際場域推動研究-以新加坡國民小學為例。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7),105-119。
田剪秋(2009)。移動語言學習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外語電化教學,126,22-27。
印世海(2006)。语言处理认知负荷初探。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1(1),41-44。
吳明穗(2017)。Moodle在日語教學及研究的應用-銘傳大學的實例-。銘傳日本語教育,(20),143-171。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翠雲(2008)。播客、部落格、行動學習與遊戲式學習-〈華語e起來學習網〉的四種數位學習模式。中原華語文學報,(2),135-154。
林翠雲、黃光頁(2009)。語言學習社群的經驗:以Livemocha為例。台灣華語文教學,(7),6-14。
林麗娟(2011)。台灣國際學生學習華語數位資源之使用分析。圖書與資訊學刊,(78),1-22。
姜則維、陳昭秀(2013)。大專院校學生的行動載具使用態度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5(2),45-57。
張于忻(2010)。華語文線上社群遊戲即時評測之成效研究。中原華語文學報,(6),27-44。
張金蘭(2009)。Podcast在華語文教學上的應用-以高級班電視新聞課程為主所做的研究。中原華語文學報,(4),139-160。
張基成、林建良、顏啟芳(2011)。行動學習環境中永學習持續意圖之便利性及好奇心影響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4),581-588。
郭添財(2014)。高級中學學生數位學習成效之研究。台灣教育,(686),16-25。
陳怡伊(2012)。Go!「動」起來華語語法動畫教材設計-以《遠東生活華語》中級語法「疑問句」為例。台灣華語文教學,(12),40-45。
陳奕樺(2013)。線上學習社群建構之策略探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2013年6月第十期,頁147-166。
陳萩紋、廖遠光(2017)。應用教育APP輔助國中生 數學閱讀理解之教學歷程與成效。中等教育,68(3),34-52。
黃武元、王錦裕(2002)。線上閱讀的學習時間型態與其學習行為及學習成就相關性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4),389-405。
蔡喬育(2010)。增強成人華語學習的動機:Woldkowski動機的時間連續模式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7,81-96。
蔡喬育(2016)。成人華語數位教材使用的優勢和限制:成人學習特性的觀點。語教新視野,5,41-56。
蔡喬育、陳瑛琦(2014)。數位成人華語教材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11(2),87-125。

二、一般書籍、參考工具書
黃國禎、蘇俊銘、陳年興(2012)。數位學習導論與實務。 台北:博碩文化。
何淑貞等(2008)。華語文教學導論。臺北市:三民。
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講師群編(2003)。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資策會。

三、中文學位論文
吳明樺(2021)。行動學習於華語學習者使用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李治慧(2013)。我國「資訊素養與倫理」數位教材融入國小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46-0807201319384500)
李庭吟(2021)。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華語教師融入應用程式(APPs)於教學之意願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林鴻杰(2007)。數位學習環境中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習成效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28-1501201314421338)
施令慈(2021)。海外數位華語教學平臺之系統建構—以紐西蘭鳳興書院數位學習中心為例(博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20-0202202123193300)
范雅婷(2013)。印度大學華語教育市場對行動學習之接受分析與發展建議─以金德爾全球大學華語文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20-1908201313530900)
唐國寶(2014)。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對教師運用行動載具教學效能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06-2206201404232700)
許詩聆(2011)。視訊會議應用於華語教學之教學策略成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17-1511201111462801)
陳宛儂(2010)。對外華語文混成式教學初級數位教材之設計與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17-1201201116004461)
陳思妤(2017)。運用行動載具學習唐詩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08-0906202015100033)
楊筑潔(2016)。運用APP輔助華語教學之探索性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編號U0017-1702201615354600)
蔡佳芸(2010)。「華語文數位教學設計」數位學習課程設計與發展(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02-0607201022042500)
鄭宇成(2013)。平板電腦改善學習成效之研究應用於程式設計課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28-1308201321215900)
謝東澄(2011)。行動學習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與設計建議-以旅遊休閒文化為例。文藻外語學院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56c38
羅柏儒(2016)。利用訊息交換活動與個人化溝通策略促進英語溝通(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27-1901201716222802)
羅嘉琳(2004)。探討對行動學習輔具科技接受模式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y3azx
三、中文網路資料
國立清華大學國際跨院學位學程華語教學組網站(無日期)。網路資源。民110年7月21日,取自:https://tcsl.site.nthu.edu.tw/p/412-1216-14058.php
蘇芳儀(2013)。行動教學-APP。民110年7月21日,取自http://huayu1030.weebly.com/2-app.html

英文部分(按姓名筆順順序)
一、英文專書
Mayer, R. E. (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len, M. W. (2003). Michael Allen’s guide to e-learning: Building interactive, fun, and effective learning programs for any company. NJ: John Wiley & Sons.

二、英文期刊、雜誌
Retrieved from Retta Guy.(2010).Mobile Learning: Pilot Project and
Huang, C. L. (2017).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s learn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hooling.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Quarterly, 20(4), 177-209.
Huang, Y. H. A. (2009). Teachers' problems with learning digital material production. Chia Nan Annual Bulletin:Humanity, (35), 741-753.
Klopfer, E., Squire, K., & Jenkins, H. (2002). Environmental detectives PDAs as a Window into a virtual simulated worl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95-98.

三、英文學位論文
Chu, L. Y. (2014).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dult English Learner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hrough Smartphone-based Listening Practice. (Mater's thesis). Available from airiti Library. (U0030-0704201511551607)

四、英文網路資料
Alexander Dye et al.(2003). Mobile Education - A Glance at the Future, ch.1. Retrieved July 20, 2021, from http://www.dye.no/articles/a_glance_at_the_future/abstract.html
Clark Quinn(2000). mLearning: Mobile, Wireless, In-Your-Pocket Learning. Retrieved July 20, 2021,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Clark-Quinn/publication/343083598_mLearning_Mobile_Wireless_In-Your-_Pocket_Learning/links/5f15dfcba6fdcc3ed718d7bf/mLearning-Mobile-Wireless-In-Your-Pocket-Learning.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