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28.1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怡均
作者(外文):Lin, Yi-Chun
論文名稱(中文):偏鄉課輔班與民謠傳承之研究-以滿州鄉港仔村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upplementary classes in remote village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songs-Taking Gangzai Village, Manzhou Township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中文):陳芷凡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h-Fan
口試委員(中文):戴華萱
方怡潔
口試委員(外文):Tai, Hua-Hsuan
Fang, I-Chi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學號:10714151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7
中文關鍵詞:偏鄉教育課輔班滿州民謠半島歌謠祭港仔村鄉夏鐵皮屋
外文關鍵詞:rural educationsupplementary classesManzhou folk songspeninsula ballad festivalGangzai village,township summer tin hous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文為第一部用紀錄片研究偏鄉地區課輔班,鄉夏鐵皮屋由創辦至經營困難而結束之論文。2015年至2017年有一家知名媒體及三家電視台將此事分別拍攝成四部報導性紀錄片。分別是由聯合報系主辦之【願景工程偏鄉教育udn-TV】所拍「旅人落腳港仔村 偏鄉童拓展視野」,非凡電視台的【台灣真善美】節目所拍的此紀錄片「環島旅人找回新人生」及「沒落小漁村的課輔班」,由TVBS電視台【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節目所拍「有阿塱壹導覽員資格,台北年輕人在恆春」及大愛電視台【甘願人生】節目所拍「愛在國境之南-鄭豐繽」。以此四部紀錄片當作研究主題,來討論偏鄉地區開設課輔班及當地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問題。
2018年迄今已無紀錄片再報導此事,筆者因而至當地實地訪查,發覺鄉夏鐵皮屋課輔班已經關閉。因此除四部紀錄片外,並進行實地訪查,及參考其他紀錄片、相關文獻進行比較分析,以探討在台灣偏鄉地區成立課輔班及當地傳統民謠傳承所遭遇之困難。
經由紀錄片分析與實地訪查,本研究發覺在偏鄉開課輔班是一項相當艱難的工作,除了要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外,經營課輔班要有健全的管理辦法,教學內容及要求要符合當地學生的程度,再來是與當地居民、學生家長有完善的溝通。而因應少子化的衝擊,課輔班可考慮轉型為老幼兼收的生活服務站。偏鄉的課輔班被當成學童下課後的第二個家,除課業輔導時間外,常教導當地的傳統文化或母語作為課輔班的輔助課程。當地居民最自豪的是用月琴演奏的滿州民謠,課補班創辦人表示如果課輔班孩子學會月琴,不就也「順便」延續了在地文化。因此向當地的國寶級(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滿州民謠歌手張日貴、傳藝生張錦桂學習,而紀錄片中也表達民謠傳承發生新與舊的衝突。關於民謠傳承的問題,滿州民謠協會及當地耆老們堅持應保存傳統滿州民謠淒涼哀傷唱腔與轉音特色,而年輕人認為他們無法體會過去滿州鄉艱苦的環境,應改為創新輕快的歌曲。而屏東縣政府舉辦的民謠比賽改為歌謠祭,則將恆春半島歌謠進行大幅創新及歌劇化並推廣老調新聲。傳統音樂文化所面臨這種創新與保守間的衝突,將影響能否繼續傳承或將變成另一種型式的創新歌謠。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to use a documentary to study the auxiliary classes in remote rural areas,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Tin Tin House in the Countryside to the end of its business difficulties. From 2015 to 2017, a well-known media and three TV stations filmed the incident into four documentary documentaries. They are "Travelers Settling in Hong Kong Aberdeen Village, Children in Pedestrian Villages Expand Their Horizons" by [Vision Project Pedestrian Education udn-TV] sponsored by the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documentary "Travelers Around the Island" by Viva TV's [Taiwan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program. Rediscovering a New Life" and "Lessons and Auxiliary Classes in a Declined Fishing Village", filmed by TVBS TV's "Step by Step to Discover New Taiwan" program "With the qualification of a guide, young people in Taipei are in Hengchun" and Da Ai "Love is in the South of the Border - Zheng Fengbin" filmed by the TV station's "Will Life" program. Taking these four documentaries as research topics, we discuss the establishment of supplementary classes in remote area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local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So far in 2018, no documentaries have reported on the incident. Therefore, the author went to the local site to investigate and found that the auxiliary class of the township summer tin house class had been closed.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the four documentaries,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and other documentaries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ferred to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setting up supplementary classes in remote areas of Taiwa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local traditional folk songs.
Through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 it is a very difficult job to start auxiliary classes in remote villages. In addition to the spirit of sacrifice and dedication, the management of auxiliary classes must have soun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level of local students, and then there is perfect communication with local residents and students' parents. In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declining birthrates, supplementary classes may consider transforming into life service stations that include both young and old. Auxiliary classes in remote villages are regarded as the second home for students after school. In addition to homework tutoring time, they often teach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or mother tongue as auxiliary courses for auxiliary classes. The local residents are most proud of the Manchu folk songs played with the Yueqin. The founder of the remedial class said that if the children of the auxiliary class learn the Yueqin, they will “by the way” continue the local culture. Therefore, I learned from the local national treasure-level (an important national traditional art preserver) Manchu folk singer Zhang Rigui and art student Zhang Jingui,. The documentary also express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in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songs. . Regarding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songs, the Manzhou Folk Song Association and the local elders insisted that traditional Manchu folk songs should be preserved with the sad and mournful singing and transphonic features, while young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harsh environment of Manzhou Township in the past and should be changed to innovative and brisk ones. song. The folk song competition held by the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was changed to a ballad festival, which greatly innovated and operaticized the songs of the Hengchun Peninsula and promoted old tunes and new voices. The conflict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onservatism faced by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will affect whether it can continue to be passed on or become another type of innovative ballad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文獻回顧 4
第三節、研究範疇及方法 13
第四節、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影像紀錄的主題分析 17
第一節、第一部紀錄片「旅人落腳港仔村 偏鄉童拓展視野」影像分析 17
第二節、第二部紀錄片【台灣真善美】節目系列影像分析 24
第三節、第三部紀錄片「有阿塱壹導覽員資格 台北年輕人在恆春」影像分析37
第四節、第四部紀錄片「愛在國境之南-鄭豐繽」影像分析 47
第三章、田調與訪談成果    69
第一節、訪談滿州民謠傳藝生、鄉夏課輔班民謠指導老師張錦桂     69
第二節、訪談港仔村村長、鄉夏課輔班學童家長朱進男      96
第三節、訪談滿州民謠協進會理事長王洋月(2017~2021)       00
第四章、結論              107
第一節、鄉夏鐵皮屋存續經營的困境 107
第二節、比較偏鄉成立課輔班成功案例的經營模式 114
第三節、鄉夏鐵皮屋與民謠傳承的關係 126
第四節、滿州民謠文化傳承新與舊的衝突 127
第五節、關於紀錄片報導的可靠性與報導缺失 143
第六節、偏鄉課輔班教育的反思        147  
參考書目 150
附件       157
附件一:滿州民謠傳藝生、鄉夏課輔班民謠指導老師張錦桂訪談內容 157
附件二:港仔村村長、鄉夏課輔班學童家長朱進男訪談內容   173
附件三:滿州鄉民謠協進會理事長王洋月(2017~2021)訪談內容 177
附件四:與受訪者的合照             187








圖表目次
表一、研究方法及步驟流程圖        15
表二、〈楓港小調〉歌詞     64
表三、訪談對象之選擇(含原規劃訪談對象) 69
表四、建議在偏鄉成立課輔班應考慮之因素與對策       149

圖一、滿州民謠傳藝生、鄉夏課輔班民謠指導老師張錦桂  187
圖二、滿州民謠傳藝師張日貴 187
圖三、港仔村長朱進男      187
圖四、滿州鄉民謠協進會理事長王洋月 187
一、 專書

林二、簡上仁(合編),《台灣民俗歌謠》,台北:眾文圖書,1979。
姚榮松,《台語漢字與詞彙研究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1。
屏東縣滿州鄉港仔社區發展協會,《滿州民謠在港仔歌謠賞析》,屏東:屏東縣滿州鄉港仔社區發展協會。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0。
郭漢辰,《鍾明昆傳記》,台北:遠景出版社,2015。
詹怡宜,《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台北:圓神出版事業機構,2004。

二、 期刊論文

李道明,〈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戲劇學刊》第十期,(民國九十八年),頁79-109。
張靜軒(2017),〈淺談偏鄉輔導之困境與轉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期(2017年09月),頁118-121。
許添明、葉珍玲(2014),〈偏鄉地區教育-成功專案〉,《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頁5-16。
陳知寧,〈論紀錄片中的被攝者表演與權力位移:《我的強娜威》與《兒戲》〉,《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2017年03月,頁99-132。
陳淑麗、洪儷瑜(2011),〈花東地區學生識字量的特性:小型學校—弱勢中的弱勢〉。《教育心理學報閱讀專刊》43/0,頁205-226。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Taiwan Economic Review)》;30/1:頁113-147。

三、 學位論文

方正一,〈混齡教學與課程領導之研究-一位偏鄉國小校長之觀點〉(嘉義: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博士論文,2019年)。
何宜靜,〈「恆春民謠」的傳唱與變遷──以恆春古城地區內的活動為例〉(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何芯語,〈屏東恆春民謠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之探究〉(台中: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吳思潔,〈風起「音」揚-滿州民謠教學研究〉(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呂慧珍,〈國民小學實施課後托育之個案研究--以台中縣偏遠地區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論文,2005年)。
李育齊,〈城市行銷影片拍攝實務紀實-以「島上寫歌」紀錄片為例〉(屏東:屏東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李維琳,〈一個台灣的區域音樂研究調查─滿州民歌〉(台北: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李維琳,〈探討恆春民謠的保留及傳承以恆春民謠節活動及比賽之文字、影像紀錄為例〉(彰化: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邢志強,〈「孩子的書屋」對台東偏鄉弱勢學生多元教育功能之研究〉(台東:台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所碩士論文,2018年)。
林志勇,〈屏東市國小課後補習班與安親課輔班經營策略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彥廷,〈滿州鄉〈思想起〉民謠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洪嘉吟,〈一九六〇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為例〉,(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碩士論文,2019年)。
徐縵庭,〈牡丹古謠隊演唱之歌謠與文化保存〉(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翁子岳,〈偏遠地區國小實施網路課業輔導之個案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怡仙,〈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張繼寧,〈臺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莊雅婷,〈屏東縣滿州鄉港口村居民生活方式之研究〉(台南: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鹽又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秀容,〈探討恆春民謠的保留及傳承以恆春民謠節活動及比賽之文字、影像紀錄為例〉,(台北: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陳怡如,〈屏東縣閩南語歌謠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曾意筑,〈「黑孩子」在書屋的學習─希望感理論的觀點〉(台北: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黃昱芳,〈新北市偏鄉小校實施混齡教學之研究〉(基隆: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2018年)。
黃寶慶,〈偏鄉地區國民小學課後照顧需求之研究:以臺南縣左鎮鄉為例〉(高雄: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廖珮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台北: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羽筑,〈「孩子的書屋」對偏鄉弱勢兒童的意義—孩童角度的觀點〉(台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簡至悅,〈嘉義縣小型國民小學混齡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四、 電子資料

〈棄中科院職!屏東醫生娘潘儀芳賣兩房供餐50名偏鄉童〉,(ETtoday新聞雲),(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30410/190102.htm?fbclid=IwAR2I9De0nwjBzNbaBldSq0LR5I5yOKT7s2UQ0bF2khc3vUnDt1MAXZe4wB8#ixzz2QSitCpL0,2013.04.10)。
《長期照顧服務法》,(來源:https://1966.gov.tw/LTC/cp-5198-42393-201.html)。
「【2015.06.16】願景工程-偏鄉教育3-3 旅人落腳港仔村 偏鄉童拓展視野 -udn tv」,(聯合報系,udn-tv),(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8l6vvAhkSw)。「大甲媽祖遶境地表最大遷移活動」,東森財經台【台灣大代誌】,(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x8dQYEdsI,2019.03.31)
「元宵節重頭戲鹽水蜂炮武廟啟炮」,台視新聞,(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R9o3j9EG4,2022.02.15)。
「天涯海角下的小學堂」,(台灣,【民視異言堂】,民視新聞台,2018),(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LpVgZSS8IA)。
「旭海生活小學堂讓孩子有溫暖的家」,(台灣,【真情映台灣】,生命力新聞,2018),(來源:https://youtu.be/H9vaS4tec0Y)。
「有阿塱壹導覽員資格,台北年輕人在恆春」,(台灣,【一步一腳印】,2016),(來源:https://youtu.be/op7ltIPIxkk)。
「沒落小漁村的課輔班」,(台灣,【台灣真善美】,2015),(來源:https://youtu.be/h8SpJ6rERsA)。
「屏東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燒王船半夜登場」,公視晚間新聞,(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6T_sxQXzA,2021.10.31)。
「恆春古城」,(台灣,【在台灣的故事】,三立電視YouTube官方頻道,2018),(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gzWCKT4V4)。
「高雄港都扶輪社遠距教學牡丹旭海小學堂」,(台灣:國際扶輪3510地區,2021),(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bSDNyj9hs)。
「國境之南有藝思民謠朱丁順歌聲比陳達」,(台灣,東森新聞台,2011),(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2titaT8WR0)。
「陳爸與他的黑孩子」,(台灣,【民視異言堂】,民視新聞台,2017),(來源:https://youtu.be/QWwe3q5ojeQ)。
「智邦公益館」線上捐款平台,(來源:https://www.17885.com.tw/OnePage.aspx?tid=107&id=398)。
「愛在國境之南-鄭豐繽」,(台灣,大愛電視台,【甘願人生】,2017),(來源:https://youtu.be/lukH5p4Q0ww)。
「滿州民謠歌手-張日貴生命史」,(台灣,臺灣音樂館),(來源:https://youtu.be/cRzhjBsFfg0)。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站,(來源: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
「潘朵拉與小學堂」,(台灣,【甘願人生】,大愛電視,2014),(來源:https://youtu.be/AunR72i5N4c)。
「潘儀芳」,(台灣,【真情映台灣】,大愛電視,2014),(來源:https://youtu.be/ZomeOsdXHXc)。
「環島旅人找回新人生」,(台灣,【台灣真善美】,2015),(來源:https://youtu.be/yx25m8j1oAs)。
【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官網,(來源:https://new-taiwan.tvbs.com.tw/)。
【台灣真善美】臉書,(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thebeautyofformosa/)。
【甘願人生】臉書,(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ALifeofContentandSelflessGiving/)。
VOGUE,TRAVIS HUNG,(來源:https://www.vogue.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5-best-songs-from-vox-nativa-taiwan,2020.04.05)。
人力需求,孩子的書屋官網,(來源:https://www.bookhouse.org.tw/support-us/manpower-demand)。
中時新聞網,〈「博士悲歌」清大生死意堅決生前最後訊息曝光〉,(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926004892-260402?chdtv,2022.09.26)。
文化部公告,文資局傳字第10130074731號,(來源: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traditionalPerformingart/20120903000005,2012.09.0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來源: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traditionalPerformingart/20120903000005)。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來源: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
王昱翔,〈「陳彥翰延續陳爸精神:書屋從「一個人」走向「一群人」〉,台灣:遠見天下(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69215,2019.11)。
未來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2018.11.30),〈唱出美麗新人生牙醫師用音樂改變六龜孩子的〉,(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54915)。
民視新聞,〈等嘸中油好不便屏東滿州港仔村自建加油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H5fs7MbU8,2021.04.13)。
自由時報,〈台積電面試前清大博士輕生亡〉,(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402141,2022.09.26)。
吳清山,〈教多不如教會學多不如學好〉,《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51期,來源: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1&edm_no=51&content_no=1444,2012.11)。
李彥良,〈為「黑孩子」打造書屋〉,(來源:https://www.bookhouse.org.tw/press/374,2016)。
李彥良,〈為「黑孩子」打造書屋〉,《今周刊》第1042期,(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2/post/201612080004/,2016)。
牡丹灣部落全人文教協會臉書,(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npan8830898/posts/pfbid0sepdUj9kxYHzbqTksibiS5JfWZpBEZ2uLDo7LEWnT4h8zcnA7McSLnxBnw4M5cgMl)。
周明傑,〈傳統音樂發展面面觀_以排灣族音樂年鑑紀錄為觀察對象〉,(來源:https://taiwanmusicyearbook.ncfta.gov.tw/2020/observed/observed_7,2020)。
林妙玲,〈台東知本建和書屋》先幫孩子擦藥,再補功課〉,《遠見雜誌》,(來源: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26077,2008.09)。
非凡電視台臉書,(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ustv.fans/)。
孩子的書屋,(來源:https://www.bookhouse.org.tw/press/126)。
孩子的書屋官網,(來源:https://www.bookhouse.org.tw/)。
屏東滿州鄉公所,(來源:https://www.pthg.gov.tw/townmto/cp.aspx?n=0FE67417F3E7ED10)。
屏東縣政府人事處,(來源:https://www.pthg.gov.tw/planpop/News_Content.aspx?n=1FEA51B0A7CD9AAC&sms=2E7A83A9C9DC0E28&s=DCC821EB73D95B20)。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來源:https://www.cultural.pthg.gov.tw/News_Content.aspx?n=E47F62D496CD077C&sms=F1D1B7B7227C18DE&s=68DD8E223AF2708E)。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慶典-人物-許麗善〉,(來源:https://southland.culture.tw/pingtung/zh-tw/songpeople/34219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來源: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90ad057b2717650a8341909f66ecf0d)。
國家文化資產網,(來源: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limit=12&offset=0&query=%7B%22assetsClassifyType%22:null,%22searchType%22:false,%22classifyCode%22:%5B%224.1%22%5D,%22govInstitutionCode%22:null,%22belongCity%22:null,%22belongCityId%22:null,%22assetsTypeCode%22:%5B%22E2.4%22,%22E2.6%22%5D%7D&sort=id&order=desc&classifyCode=4.1)。
教育部部務會報審議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來源: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592FBC52C1B7BB00)。
陳弘逸,〈台日共創老調新聲!屏東恆春民謠周六與日本音樂人共演〉,聯合報,(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877937,2021.11.09)。
智邦公益館,(來源:https://www.17885.com.tw/OnePage.aspx?tid=107&id=398)。
街聲(Street Voice)網站,(來源:https://streetvoice.com/mjfolksong/songs/album/97315530/)。
陽光行動官網,(來源:https://sdgs.udn.com/sdgs/index)。
葉晉嘉、蔡宜靜、賴佑庭,〈南國憶閾-朱丁順〉,(來源:https://southland.culture.tw/pingtung/zh-tw/songpeople/273539)。
葉靜倫,〈臺東書屋接班人陳彥翰:「老爸,你留下的絕不會枉然,但我們能完成的必定不同」/孩子的書屋週年追蹤(上)〉,臺灣公民對話協會兒-多多益善,來源:https://rightplus.org/2020/07/21/taitung-2020-1/。
滿州民謠館-聲音博物館,(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manjhoufolksongs/)。
滿州聲音博物館,(來源:https://streetvoice.com/mjfolksong/songs/album/97315569/)。
齊柏林(2013),〈看見台灣〉,Myvideo。
潘欣中,〈『停課不停學』,偏遠學校面臨更多的挑戰!〉,《聯合報》,(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7/5556146,2021.6.25) 。
聯合報,〈晨讀聊書偏鄉孩童學力大躍進〉,(來源:https://sdgs.udn.com/sdgs/story/122594/5957242?from=udn-catelistnews_ch1010,2021.12.13)。
聯合報,〈環島最終站鄭豐繽留下為屏東小孩開課輔班〉,(來源:https://sdgs.udn.com/sdgs/story/8253/999482,2015.6.18)。
謝佳潾,〈首座聲音博物館放送滿州民謠〉,中時新聞網,(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news/%E9%A6%96%E5%BA%A7%E8%81%B2%E9%9F%B3%E5%8D%9A%E7%89%A9%E9%A4%A8-%E6%94%BE%E9%80%81%E6%BB%BF%E5%B7%9E%E6%B0%91%E8%AC%A0-201000145.html,2020.10.09)。
簡上仁,〈1987年後,台灣福佬系民歌的發展軌跡(4之3)〉,(來源:https://taiwansongs99.pixnet.net/blog/post/9489514,2012.01.04)。
魏紜鈴,〈編閩南語辭典的人──姚榮松:用正確的字寫想說的話〉,(中央社CAN專訪),(來源: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1109w001)。
林曉雲,〈獨力開學堂-偏鄉童天使-潘儀芳守護廿年〉,自由時報,(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54805 2014)。
健康+公益網站,https://hpp.tmu.edu.tw/home-news-post-post-partner-2_04/。

六、口述資料
張錦桂。《訪談》。2021年1月29日,110年4月2日,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港仔路李宅。
王洋月。《訪談》。2021年4月2日,屏東縣滿州鄉滿州村中正路文具行。
朱進男。《訪談》。2021年4月2日,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港仔路小吃店。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