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佑菁(2006)。邁向新世紀之學校綠建築--發展永續發展與環境共生之設計新典範。學校行政,45,260-275 丘昌泰(2014)。危機管理:高考及格人員基礎訓練教材。臺北:國家文官學院。 白瑞龍(2011)。公共設施國家賠償責任之研究─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公共建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江增祥(1998)。國家賠償下公共建設事故之風險分攤(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何文達(2001)。校園意外事件處理程序之案例推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何澄輝(2002)。國家賠償法上公共設施設置或管理欠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吳世琛(1991)。從理論與實務探討公有公共設施之國家賠償責任(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吳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市:三民。 李仁淼(2017)。教育法與教育人權。臺北市:元照。 李惠宗(2010)。教育行政法要義。臺北市:元照。 李惠宗、翁岳生(2006)。行政法(上)。臺北市:元照。 汪秀霞(2009)。臺北市國小教師對校園事故法律責任之認知與態度(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郁智(2013)。論國家賠償法第三條公有公共設施欠缺之認定標準(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邢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林三欽(2007)。國家賠償法:第三講 國家賠償請求權基礎(3)—「公共設施瑕疵」之國賠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58,30-43。 林兆安(2018)。校園安全管理者的經驗探究與省思-國中總務主任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志成(1999b)。學校危機管理與危機決策的分析。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5,235-272。 林志成(2007a)。覺知行思的教育行動智慧暨其實踐省思。載於教育改革的挑戰與省思:黃光雄教授七十大壽祝壽論文集(二)(頁57-88)。高雄市:復文。 林志成(2007b)。教育行政行動智慧的概念建構與實踐之研究(第三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志成(2010)。教育行政行動智慧的概念建構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志成(2017)。校園空間美感營造的行動智慧。美育,218,5-13。 林志成、葉于正(2015)。校園閒置空間活化與再利用之行動智慧。載於特色學校故事與校園空間活化專輯(6-28頁)。臺中市:教育部國民教育署。 林志成、盧文平(2017)。Foucault規訓理念在校園空間治理上之應用析論。學校行政,111,1-22。 林志成、葉于正(2019)。特色學校及空間活化計畫之回顧省思。載於107學年度發展特色學校與梿園餘裕空間活化專輯(6-17頁)。臺中市:教育部國教署 林政宏(2014)。國中生課後活動於校園空間與設施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林錫堯(2005)。國家賠償法之分析與檢討(上)。臺灣本土法學,76,8-9。 邱文雀(2007)。國小校園空間設施管理之研究-以彰化縣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城仲模(1970)。行政法上國家責任之理論與立法之研究。載於行政法之基礎理論(552頁)。台北市:三民。 涂淑寶(2016)。日本國民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制度之研究 --以大阪教育大學附屬池田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張炳仁(2005)。校園事故之國家賠償責任研究:以公立中小學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張瑋君(2015)。友善校園設施與促進校園安全之研究-以山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2015)。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9)。107年各級學校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分析報告。取自https://csrc.edu.tw/FileManage/CheckData?sno=408&MergedId=1edb7a067dcf4f7b83925b8f7d02e53e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index=1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09/?index=1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臺北市:高等教育。 許育典(2007)。教育法。臺北市:五南。 許育典(2018)。教育行政法。臺北市:元照。 郭旭芬(2019)。行政不作為與國家賠償責任—兼論公有公共設施設置管理欠缺(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忠五(1999)。校園學生事故中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人--臺灣板橋地方法院八十七年度訴字第六九○號民事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1,64-92。 陳建旭(2016)。新竹縣興隆國小學校建築用後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清秀(2007)。專題講座:國家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一,國家賠償實務之研討(上)。月旦法學,141,187-198。 陳新民(2015)。行政法學總論。臺北市:三民。 陳聰富、廖義男(2002)。因果關係之判斷—臺北市國家賠償案例分析。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臺北市:元照。 曾隆興(2004)。詳解損害賠償法。臺北市:三民。 黃庭鈺(2015a)。校園建築美學規劃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之探析。臺灣行政,96,20。 黃庭鈺(2015b)。後現代教育教育思潮與後現代校園建築規畫。臺灣行政,99,33。 楊錦宜(2014)。國中校園事故傷害與環境設施設計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葉于正(2014)。行動智慧導向之大學生基本權保障檢核指標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葉百修、翁岳生(2002)。行政上損失補償之意義。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臺北市:元照。 葉百修、翁岳生(2006)。行政法(上)。臺北市:元照。 詹蕙瑜(2017)。國民小學特殊需求學生無障礙學習環境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劉惠文(2007)。學校事故的國家賠償責任(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劉雲傑(2015)。打造一所孩子喜歡上學的校園教室--以桃園市平鎮區南勢國小為例。學校行政,99,146-173。 蔡茂寅、翁岳生(2006)。行政法(上)。臺北市:元照。 盧文平、林志成(2019)。Lefebvre空間生產論析述暨其在校園空間治理之應用。學校行政,119,141-175。 蕭景彥(2014)。中小學學校設施責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1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貳、英文部分 Bluck, S., & Glück, J. (2005). From the inside out: People’s implicit theories of wisdom. In R. J. Sternberg & J. Jordan (Eds.), A handbook of wisd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84-10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 C. A., Berman, E. M., & Wang, C. Y. (2014). Middle Managers’ Upward Roles in the Public Sector.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0095399714546326. Farazmand, A. (Ed.). (2001). 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NY: Marcel Dekker.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9). Are there additional intelligences: The case for naturalist spiritual, and 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In J. Kane(Ed.).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p. 111~131).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Moynihan, D. P. (2008). Learning under uncertainty: Networks in crisis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8(2), 350-365. Pauchant, T. C. and Mitroff, I. I. (1992). Transforming the crisis-prone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48-52 Sternberg, R. J. (1985). 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uckerman, M. & Kuhlman, D. (2001). Personality and Risk‐Taking: Common Bisocial Factors.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68, 999-1000. Zuckerman, M. (2000). Are you a risk taker?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5, 229~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