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9.251.13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婷文
作者(外文):Jheng, Ting-Wun
論文名稱(中文):校園美感環境再造對學習感受之影響 -以新竹縣一所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Campus Aesthetic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on Learning Perceptions: Take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Hsinchu County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中文):王淳民
指導教授(外文):Wang, Chun-Min
口試委員(中文):林志成
江志正
口試委員(外文):Lin, Chih-Cheng
Chiang, Chih-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107091503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校園規劃環境再造學習感受
外文關鍵詞:Campus planning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Learning perception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A國小籌畫校園美感環境再造發展歷程中的困境與其解決策略,以及實施後帶來哪些教育影響,探討規劃美感環境要考量的因素為何,或許是哪些學校生活薰染與改變,進而提出對於探討美感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感受影響。
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係立意取樣,以A國小為個案學校,訪談對象為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規劃組織成員、在校師生,以半結構式訪談及問卷調查方式採用,進行研究。根據現場觀察、研究省思、訪談回饋以及問卷調查,透過分析、整理去梳理出規劃美感環境要考量的因素與實施情況的脈絡,以及深度瞭解校園美感的環境再造對國小學生帶來學習影響。環境聚焦在A國小學生從校門過渡到教室之間的兩個再造地點,分別為小中庭地區以及西南側大三角地區為主要考量。茲將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與對學習之影響結論臚列如下:
一、校園重視視覺的環境美感,與大自然四季的嬗遞。
二、現實與理想的斷層之設計的常態經驗,「三方對話」討論解決方案。
三、校園美感環境再造對學校認同感影響,締造人地關係。
四、設計空間呼應十二年國教課綱,和孩子「自動」、「互動」、「共好」。
五、學校地貌創造孩子的自學力,環境探索的玩法無限。
六、環境隨人心變,理性與感性的終身學習者。
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校園美感環境再造發展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對於校園空間美學營造的作為進行探討有其必要性。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建議,企盼能幫助日後有意願實施校園美感環境再造的教育先進,透過把新竹地區的資料統整歸納,以A國小做為研究個案深入探究,讓臺灣的教育環境能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孩子們尋求一個多元的學習環境培育成長。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ng aesthetic environment on the campus of elementary school A,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al impact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The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factors considered in the planning of the aesthetic environment, which may be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life and the change, further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the aesthetic environment on students' learning perceptions.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n this study is purposive sampling, taking elementary school A as the target school. The interviewees were the campus aesthetic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team memb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school. In additi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also u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on-site observation, research reflection, interview feedback,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factors considered in planning the aesthetic environment and the context of the reconstruc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of campus aesthetics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perceptions. There were two sites of reconstruction in the study where were the areas between the school gate to the classrooms. One site was the small atrium area and the other was the large triangle area on the southwest sid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campu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nvironment’s visual aesthetics and the altar of the four seasons of nature.
2. The normal experience of designing the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ideal is a "conference call" to discuss solutions.
3.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aesthetic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school's sense of identity and creat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4. The design space works in concert with the K-12 syllabus, and "spontaneity",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children.
5. The school landscape creates children'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play of environmental exploration is infinite.
6.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with people's hearts, and the rational and emotional life-long learn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chool administrative uni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esthetic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future research.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ace aesthetics. Finally, i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the study intends to help 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implement advanced education on campus aesthetic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By integra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data in the Hsinchu area, taking elementary schoo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環境對學習影響之探究 9
第二節 美感教育環境營造學校狀況 17
第三節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之相關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4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9
第一節 規劃國小校園美感環境的因素 39
第二節 校園美感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感受影響 53
第三節 分析營造美感環境的困難與解決策略 65
第四節 剖析學校透過校園環境再造進行教學 7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2
參考文獻 96
附錄 103
附錄一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規畫小組組織成員訪談大綱 103
附錄二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規畫──美勞教師訪談大綱 106
附錄三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規畫──教師訪談大綱 109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 112
附錄五 訪談札記 113
附錄六 學生問卷 114


表次
表2-1 國內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新竹地區相關學校研究彙整表 18
表2-2 新竹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研究細項比較資料彙整表 20
表2-3 國內國民小學校園環境與師生互動相關研究彙整表 22
表2-4 國內國民小學校園環境與師生互動相關研究彙整表 25
表3-1 校內教師訪談對象一覽表 31
表3-2 資料來源編號 37


圖次
圖3-1 校園與社區綠帶示意圖 27
圖3-2 兩處營造基地在校位置示意圖 28
圖3-3 西南側大三角地區再造前的原貌 29
圖3-4 西南側大三角地區再造後的樣貌 29
圖3-5 小中庭地區再造前的原貌 30
圖3-6 小中庭地區再造後的使用情況 30
圖3-7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33
圖4-1 活動區域動線圖 43
圖4-2 校園美感課程及活動歷程圖 45
圖4-3 教師參與工作坊進行發想(P-201806) 50
圖4-4 班級各組分享的校園空間平面圖(P-201806) 51
圖4-5 學生各組把想法做成模型(P-201806) 51
圖4-6 設計方案於校内公共空間展示(P-201806) 51
圖4-7 計畫實施過程細項圖 52
圖4-8 學生對於課堂在此學習的看法 57
圖4-9 學校校園的觀察(西南側大三角地區)統計圖 58
圖4-10學生對於校園空間覺得美的地方「大樹廣場」 59
圖4-11學生對於校園空間覺得能再美化的地方在操場 59
圖4-12學校校園的觀察(小中庭地區)統計圖 60
圖4-13兩個改造地方的學生問卷意見比較圖 61
圖4-14 雨水天溝設計-蒐集雨水進行再利用 63
圖4-15 教師工作坊走訪營建錯誤的淺水式噴泉挖太深 67
圖4-16 打水幫浦與他的小石頭們 70
圖4-17 小中庭全區規劃透視示意圖(P-201806) 72
圖4-18 置於小中庭牆面的敲打音管(P-201806) 77
圖4-19 洞洞板上佈置很多鍋碗瓢盆的裝置 77
圖4-20 傳聲筒設計 78
圖4-21 其他樓層的傳聲筒 79
圖4-22 《一起來做船》生活課(P-201806) 79
圖4-23 《塗鴉彩繪》藝文課(P-201806) 80
圖4-24 《與空間共舞》表演課(P-201806) 81
圖4-25 中低年級表演課(P-201806) 81
圖4-26 正式與非正式空間串聯區域分佈 84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為國(2015)。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王致弘、廖昌珺(2014)。創意經營的校園美學思考。教育研究月刊,237,71-83。
王啟業(2010)。教育部特色學校發展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惠玲(2012)。國小低年級校園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347xf
王鑫(2014)。概說戶外教育的要點。學校體育,140,84-9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環境教育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120001
江欣樺(2020)。校園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5krp7
吳易凌(2002)。從新校園運動探討教學空間規劃與環境教學之研究─以臺中縣土牛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tdbc3
吳美慧(2005)。Erickson主題式課程設計模式應用於校園公共藝術教學之研究:以臺北縣溪洲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9xc9w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吳瑪悧(2014)。伊通公園,玩布啟示錄。典藏‧今藝術,146,146-149。引自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3/237/42
吳靜吉(2020)。創造力的激發:吳靜吉的七十堂創造力短講。臺北市:遠流。
呂燕卿(2014)。美感教育之慢時尚觀念與實踐價值。新竹市教育電子報。引自https://www4.hc.edu.tw/epaper/no74/tendency.asp
巫博瀚、賴英娟(2011)。性別、自我效能、工作價值、科學素養及學校層次因素對臺灣青少年學習情緒之影響:個人與情境交互作用之多層次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119-149。
李心寧(2019)。大學生對環境美學與空間認知融入通識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探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園之美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89g69
周儒、姜永浚(2006)。優質環境學習中心特質之初探。2006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879-888。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志成(2013)。空間美學營造與特色學校發展。102年空間美學標竿與特色學校專輯,7-28。臺北市:教育部。
林志成(2017)。校園空間美感營造的行動智慧。美育,218,5-13。
林志成、盧文平(2017)。Foucault規訓理念在校園空間治理上之應用析論。學校行政,111,1-22。取自doi:10.3966/160683002017090111001
林佳灵(2020)。大肚山的交響樂-能觀瀑能賞蝶,跨領域的美感學習空間。師友雙月刊,624,37-41。
林欣薇(2019)。國民小學美感校園環境規劃之探究-以臺南市左鎮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玫君(2020)。美感從幼起─談幼兒園美感環境營造。師友雙月刊,624,56-61
侯憲堯(2021)。幼兒園學習環境中的美感實踐 :臺灣.臺中愛彌兒幼兒園現場實例。新北市:心理。
姚村雄(2015)。美感境教學習-校園美感環境的現況分析與再造方向。教育脈動,2。1-10。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紀怡如(2011)。校園環境議題融入高職設計群專題製作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7u7uj
胡彥君、陳木金、邱馨儀(2013)。修復百年紅樓再現日新風華。2013學校建築研究年刊,177‐190。
孫守宏(2016)。中學生美感經驗量表(AES)有效化及其與藝文活動參與之關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5s739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2020)。2020美感教育國際論壇--共鳴與創生。引自https://www.2020aes.com/
徐瑩珍(2012)。公共藝術教學對國中學生環境美學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xg6d8
高如玉(2011)。國際志工團隊及泰北僑校間建構夥伴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3nv48
高嘉君(2019)。從鄉土教材觀點探討國小校園壁面美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saufg
高嘉君(2019)。教材觀點探討國小校園壁面美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saufg
高靜芳(2021)。戶外教育對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態度、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國教署(2020)。國教署協助高級中等學校活化校園空間 滿足新課綱多元教學需求。國教署。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1BE44F7AE3DE8216
張淑華(2002)。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校園環境步道活動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22fen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5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97.php
教育部(2015b)。涵養美力─為生活帶來新感動。教育部美感手冊。臺灣藝術教育網。取自http://ed.arte.gov.tw
教育部(2016)。臺灣‧好美.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107年)。
教育部(2018)。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 跨域創新 國際連結。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年至112年)。
梁雪琴(2004)。淺談美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雅安職業技術院學報,2。
許毅璿(2021)。課室外學習:給下一代新的教育養分。走出課室外學習:戶外教育從校園出發。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郭禎祥(2001)。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研究與設計。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陳怡儒(2015)。以思賢國小校園公共藝術進行低年級藝術與人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7t56x
陳俊能(2006)。藝術課程融入校園環境規劃之評估—以西寶國小陶藝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4z8s4
陳思涵(2016)。虎山國小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ye57x。
陳暐婷(2017)。高級中等學校校園美感環境再造之策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5fx43
陳璟儷(2020)。校園環境教育減塑課程之成效評估—以葫蘆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b2f62
曾昭旭(2005)。我的美感體驗:道德美學引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游振鵬(2004)。Gadamer美學及其教育蘊義(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雅君(2010)。以校園環境實施生命教育主題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tdbrq
湯志民(2021)。優質校園營造:策略與推展。教育研究月刊,332,38-52。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黃茂在、曾鈺琪(2015)。臺灣戶外教育內涵與課程優質化初探。教育脈動,4,25-43。取自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60218002-201512-201602180006-201602180006-25-43
黃啟菱(2018)。戶外教育:走出教室,學習更有感。臺北市: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9/post/201805310021
黃祺惠(2018)。校園環境空間規劃的新趨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71。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3&edm_no=171&content_no=2997
廖淑娟(2015)。雲嘉地區國民小學美感教育實施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24cqr
廖敦如(2012)。推薦序。大専院校美學素養參考教學手冊,71-80。
漢寶德(2013)。談美感。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文潭(2000)。詞條名稱:美感經驗。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劉怡彣(2010)。大學校園公共藝術對美感教育之影響─以國立中央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p8x3t
劉怡倩(2019)。探討影響學校推動美感教育成效之動態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du2t4j
歐用生(2002)。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意涵。課程與教學季刊,5(4),107-124
潘品希(2020)。小方塘。師友雙月刊,624,150-154。
蔡秋滿(2003)。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突破與創新的新校園運動。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創造校園空間美感教育的新價值。臺北市:百巨國際文化。
蔣勳(2008)。美的覺醒,207-208。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駐波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5)。校園工地變成大型教室。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80。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9088
駐溫哥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2012)。溫哥華教育局首創在校園內培育鮮蔬。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8。
盧文平、林志成(2019)。Lefebvre空間生產論析述暨其在校園空間治理之應用。學校行政,119,141-175。取自doi:10.6423/hhhc.201901_(119).0006
親子天下編輯部、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FC臺灣團隊(2017)。設計思考:從教育開始的破框思維。臺北市:親子天下。
環境友善種子團隊(2017)。課程設計力:環境教育職人完全攻略。臺中市:華都文化。
謝孟寰(2016)。頭屋國小五年乙班學童校園空間美感經驗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unqjq
鍾松晉(2020)。打造舒適美好的如廁空間。師友雙月刊,624,42-48。
羅梅英(2016)。美感教育加值孩子的未來。未來Family雜誌,18。取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6050
蘇玲慧(2015)。國小學生學業情緒與幸福感之模式研究:以同儕互動為中介變項。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1,111-135。
蘇宸萱(2019)。校園公共藝術與創客教育-以嘉義市興嘉國小「童心同心願景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nk6me

貳、英文部分
Andresen, L., Boud, D., & Cohen, R. (2000). Experience-based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 225-239.
Andrews, G., & Halford, G. S. (2002). A cognitive complexity metric applied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Cognitive Psychology, 45(2), 153-219. doi:https://doi.org/10.1016/S0010-0285(02)00002-6
Beard, C & Wilson, J (2002) The power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 London, Kogan Page.
Barak, A. (1996). Conversation with Rirkrit Tiravanija. Retrieved from http://www.mip.at/en/dokumente/1164-content.html
Berk, E. L. (2013). Child development (7E). United State: Pearson.
Broudy, H. S. (1988). Images, words, and thoughts. Reading Psychology, 9, 315-321.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In L. Hickman (E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 MW9). Charlottesville, VA:InteLex.
Kostourou, F (2014). How architecture conditions behavior and how behavior Is determined by our everyday environment. In M. Angellil &, R. Hehl (Eds.), minha casa-nossa cidade! (pp. 129-131). Germany. Ruby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Leod, S. A. (2017). Kolb - learning styles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Simply Psychology.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learning-kolb.html
Moon, J. A. (2004). A handbook of reflective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Pekrun, R. (2000). A social-cognitiv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In J. Heckhausen (Ed), Motivational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pp.143-163). Oxford, England: Elsevier.
Pekrun, R. (2005). Progress and open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emotion research.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5, 497-506.
Pekrun, R. (2006). 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 Assumptions,corolla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8, 315-341.
Pekrun, R. (2019).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nxiety: Overview and implications.Anxiet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gnitive,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23-42.
Pekrun, R., Frenzel, A. C., Goetz, T., & Perry, R. P. (2007). 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emotion in education. In P.A. Schutz & R. Pekrun (Eds), Emotion in education (pp. 13-36). San Diego: Elsevier Inc.
Renzulli, J. (1977). The enrichment trial model. N. Y.: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iessman, C.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Vol. 30). Newbury Park, CA: SAGE.
Sosnowski, T., & Wrzesniewski, K. (1992). Anxiet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gnitive,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D.G. Forgays, Ed.) (1st ed.). Taylor & Francis.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825199
Stapp, W. B. (1969),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 30-31.
Taylor, A. & Enggass, K. (2009). Linking 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