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為國(2015)。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王致弘、廖昌珺(2014)。創意經營的校園美學思考。教育研究月刊,237,71-83。 王啟業(2010)。教育部特色學校發展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惠玲(2012)。國小低年級校園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347xf 王鑫(2014)。概說戶外教育的要點。學校體育,140,84-9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環境教育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120001 江欣樺(2020)。校園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5krp7 吳易凌(2002)。從新校園運動探討教學空間規劃與環境教學之研究─以臺中縣土牛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tdbc3 吳美慧(2005)。Erickson主題式課程設計模式應用於校園公共藝術教學之研究:以臺北縣溪洲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9xc9w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吳瑪悧(2014)。伊通公園,玩布啟示錄。典藏‧今藝術,146,146-149。引自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3/237/42 吳靜吉(2020)。創造力的激發:吳靜吉的七十堂創造力短講。臺北市:遠流。 呂燕卿(2014)。美感教育之慢時尚觀念與實踐價值。新竹市教育電子報。引自https://www4.hc.edu.tw/epaper/no74/tendency.asp 巫博瀚、賴英娟(2011)。性別、自我效能、工作價值、科學素養及學校層次因素對臺灣青少年學習情緒之影響:個人與情境交互作用之多層次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119-149。 李心寧(2019)。大學生對環境美學與空間認知融入通識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探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園之美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89g69 周儒、姜永浚(2006)。優質環境學習中心特質之初探。2006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879-888。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志成(2013)。空間美學營造與特色學校發展。102年空間美學標竿與特色學校專輯,7-28。臺北市:教育部。 林志成(2017)。校園空間美感營造的行動智慧。美育,218,5-13。 林志成、盧文平(2017)。Foucault規訓理念在校園空間治理上之應用析論。學校行政,111,1-22。取自doi:10.3966/160683002017090111001 林佳灵(2020)。大肚山的交響樂-能觀瀑能賞蝶,跨領域的美感學習空間。師友雙月刊,624,37-41。 林欣薇(2019)。國民小學美感校園環境規劃之探究-以臺南市左鎮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玫君(2020)。美感從幼起─談幼兒園美感環境營造。師友雙月刊,624,56-61 侯憲堯(2021)。幼兒園學習環境中的美感實踐 :臺灣.臺中愛彌兒幼兒園現場實例。新北市:心理。 姚村雄(2015)。美感境教學習-校園美感環境的現況分析與再造方向。教育脈動,2。1-10。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紀怡如(2011)。校園環境議題融入高職設計群專題製作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7u7uj 胡彥君、陳木金、邱馨儀(2013)。修復百年紅樓再現日新風華。2013學校建築研究年刊,177‐190。 孫守宏(2016)。中學生美感經驗量表(AES)有效化及其與藝文活動參與之關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5s739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2020)。2020美感教育國際論壇--共鳴與創生。引自https://www.2020aes.com/ 徐瑩珍(2012)。公共藝術教學對國中學生環境美學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xg6d8 高如玉(2011)。國際志工團隊及泰北僑校間建構夥伴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3nv48 高嘉君(2019)。從鄉土教材觀點探討國小校園壁面美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saufg 高嘉君(2019)。教材觀點探討國小校園壁面美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saufg 高靜芳(2021)。戶外教育對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態度、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國教署(2020)。國教署協助高級中等學校活化校園空間 滿足新課綱多元教學需求。國教署。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1BE44F7AE3DE8216 張淑華(2002)。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校園環境步道活動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22fen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5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97.php 教育部(2015b)。涵養美力─為生活帶來新感動。教育部美感手冊。臺灣藝術教育網。取自http://ed.arte.gov.tw 教育部(2016)。臺灣‧好美.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107年)。 教育部(2018)。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 跨域創新 國際連結。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年至112年)。 梁雪琴(2004)。淺談美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雅安職業技術院學報,2。 許毅璿(2021)。課室外學習:給下一代新的教育養分。走出課室外學習:戶外教育從校園出發。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郭禎祥(2001)。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研究與設計。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陳怡儒(2015)。以思賢國小校園公共藝術進行低年級藝術與人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7t56x 陳俊能(2006)。藝術課程融入校園環境規劃之評估—以西寶國小陶藝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4z8s4 陳思涵(2016)。虎山國小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ye57x。 陳暐婷(2017)。高級中等學校校園美感環境再造之策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5fx43 陳璟儷(2020)。校園環境教育減塑課程之成效評估—以葫蘆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b2f62 曾昭旭(2005)。我的美感體驗:道德美學引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游振鵬(2004)。Gadamer美學及其教育蘊義(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雅君(2010)。以校園環境實施生命教育主題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tdbrq 湯志民(2021)。優質校園營造:策略與推展。教育研究月刊,332,38-52。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黃茂在、曾鈺琪(2015)。臺灣戶外教育內涵與課程優質化初探。教育脈動,4,25-43。取自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60218002-201512-201602180006-201602180006-25-43 黃啟菱(2018)。戶外教育:走出教室,學習更有感。臺北市: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9/post/201805310021 黃祺惠(2018)。校園環境空間規劃的新趨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71。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3&edm_no=171&content_no=2997 廖淑娟(2015)。雲嘉地區國民小學美感教育實施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24cqr 廖敦如(2012)。推薦序。大専院校美學素養參考教學手冊,71-80。 漢寶德(2013)。談美感。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文潭(2000)。詞條名稱:美感經驗。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劉怡彣(2010)。大學校園公共藝術對美感教育之影響─以國立中央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p8x3t 劉怡倩(2019)。探討影響學校推動美感教育成效之動態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du2t4j 歐用生(2002)。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意涵。課程與教學季刊,5(4),107-124 潘品希(2020)。小方塘。師友雙月刊,624,150-154。 蔡秋滿(2003)。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突破與創新的新校園運動。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創造校園空間美感教育的新價值。臺北市:百巨國際文化。 蔣勳(2008)。美的覺醒,207-208。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駐波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5)。校園工地變成大型教室。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80。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9088 駐溫哥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2012)。溫哥華教育局首創在校園內培育鮮蔬。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8。 盧文平、林志成(2019)。Lefebvre空間生產論析述暨其在校園空間治理之應用。學校行政,119,141-175。取自doi:10.6423/hhhc.201901_(119).0006 親子天下編輯部、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FC臺灣團隊(2017)。設計思考:從教育開始的破框思維。臺北市:親子天下。 環境友善種子團隊(2017)。課程設計力:環境教育職人完全攻略。臺中市:華都文化。 謝孟寰(2016)。頭屋國小五年乙班學童校園空間美感經驗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unqjq 鍾松晉(2020)。打造舒適美好的如廁空間。師友雙月刊,624,42-48。 羅梅英(2016)。美感教育加值孩子的未來。未來Family雜誌,18。取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6050 蘇玲慧(2015)。國小學生學業情緒與幸福感之模式研究:以同儕互動為中介變項。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1,111-135。 蘇宸萱(2019)。校園公共藝術與創客教育-以嘉義市興嘉國小「童心同心願景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nk6me
貳、英文部分 Andresen, L., Boud, D., & Cohen, R. (2000). Experience-based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 225-239. Andrews, G., & Halford, G. S. (2002). A cognitive complexity metric applied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Cognitive Psychology, 45(2), 153-219. doi:https://doi.org/10.1016/S0010-0285(02)00002-6 Beard, C & Wilson, J (2002) The power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 London, Kogan Page. Barak, A. (1996). Conversation with Rirkrit Tiravanija. Retrieved from http://www.mip.at/en/dokumente/1164-content.html Berk, E. L. (2013). Child development (7E). United State: Pearson. Broudy, H. S. (1988). Images, words, and thoughts. Reading Psychology, 9, 315-321.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In L. Hickman (E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 MW9). Charlottesville, VA:InteLex. Kostourou, F (2014). How architecture conditions behavior and how behavior Is determined by our everyday environment. In M. Angellil &, R. Hehl (Eds.), minha casa-nossa cidade! (pp. 129-131). Germany. Ruby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Leod, S. A. (2017). Kolb - learning styles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Simply Psychology.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learning-kolb.html Moon, J. A. (2004). A handbook of reflective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Pekrun, R. (2000). A social-cognitiv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In J. Heckhausen (Ed), Motivational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pp.143-163). Oxford, England: Elsevier. Pekrun, R. (2005). Progress and open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emotion research.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5, 497-506. Pekrun, R. (2006). 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 Assumptions,corolla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8, 315-341. Pekrun, R. (2019).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nxiety: Overview and implications.Anxiet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gnitive,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23-42. Pekrun, R., Frenzel, A. C., Goetz, T., & Perry, R. P. (2007). 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emotion in education. In P.A. Schutz & R. Pekrun (Eds), Emotion in education (pp. 13-36). San Diego: Elsevier Inc. Renzulli, J. (1977). The enrichment trial model. N. Y.: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iessman, C.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Vol. 30). Newbury Park, CA: SAGE. Sosnowski, T., & Wrzesniewski, K. (1992). Anxiet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gnitive,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D.G. Forgays, Ed.) (1st ed.). Taylor & Francis.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825199 Stapp, W. B. (1969),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 30-31. Taylor, A. & Enggass, K. (2009). Linking 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