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65.16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吳 文
作者(外文):Wu, Wen
論文名稱(中文):華文文學系統的台灣「節點」:以「兩大報」小說獎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Taiwan’s “Node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Polysystem: Centered on the “Two Major Newspapers” Novel Awards
指導教授(中文):王鈺婷
指導教授(外文):Wang, Yu-Ting
口試委員(中文):李瑞騰
張俐璇
詹閔旭
陳芷凡
口試委員(外文):Lee, Jui-Teng
Chang, Li-Hsuan
Zhan, Min-xu
Chen, Chih-Fa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7049871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0
中文關鍵詞:小說獎華文文學系統文學節點《中國時報》《聯合報》
外文關鍵詞:Novel AwardChinese Literary PolysystemLiterary NodesChina TimesUnited Daily New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摘要

在文學史書寫與重寫的議題上,關係學說有益於描述多主體協商的複雜語境。參考華文比較文學的幾個提法,「華語語系」的幾種闡述,與左哈爾的「複系統」論等觀點後,本文認為華文文學系統論是一個具潛力的論述框架。為了讓「複系統」論更貼合華文文學的具體情境,本文援引了希爾茲的文化拓撲學「節點」作補充,提出華文文學系統的假想,探討華文文學節點的實踐意義。「節點」理論既肯定文化獨特性,也包容多個文化傳統和多種論述脈絡。拓撲結構中的「節點」在開放自身為文化交流空間時,亦容許多重價值在此交換,各方力量彼此衝突、融合,並維持動態平衡。
本文以「兩大報」小說獎作為台灣華文文學系統中的一個「節點」案例。分別通過馬華得獎小說的「豐收年」,台、港華文文學系統對冷戰情境和殖民歷史的共奏,「大陸文學熱」的傳播與影響,旅外華文文學對原鄉與離散議題的辯證與重構等四個方面,觀察陸、港、台、馬華和旅外華文文學系統之間,作者、副刊媒介、評論者等多主體間的競爭與合作現象。華文文學系統與節點的觀點吸收了「複系統」理論對文學要素跨系統移轉的動態發展觀,也汲取了拓撲空間觀的開放與平衡觀念,利於研究者在文學接觸地帶觀察多種異質文化力量牽制、拉扯而形成的複雜結構。

關鍵詞:小說獎、華文文學系統、文學節點、《中國時報》、《聯合報》
Abstract

On the issue of writing and re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relational theory is useful in describing the complex context of multi-subject negotiation. After referring to several formulations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everal explanations of “Sinophone”, and Itamar Even-Zohar’s “Polysystem”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believes that Chinese literary polysystem is a potential discussion framework. In order to make the “Polysystem” theory more relevant to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dissertation quotes “nodes”, a concept of cultural topology which proposed by Rob Shields, as a supplement. Then,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polysystem,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literary nodes. Through the “nodes” view, we not only affirm the uniqueness of culture, but also accommodate multipl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multiple discourse contexts. When the “nodes” in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pen themselves as cultural exchange spaces, they also allow multiple values to be exchanged here.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also observe the conflict,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balance of the forces of all parties.
This dissertation uses the novel award of “Two Major Newspapers” as a “nodes” study case in Taiwan’s Chinese literary polysystem, including four aspects: Malaysian Chinese writers’ harvest in novel awards, the synergy between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literature polysystem on the Cold War situation and colonial history, the spread and influence of the “Mainland Literature Fever”, and the dialectics and reconstruc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on the issues of hometown and diaspora. And observe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phenomena among multiple subjects such as authors, supplement media, reviewers, and authors among the Chinese literary systems i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Taiwan, Malaysia, and Overseas Chinese. And analyze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phenomena among authors, supplement media, reviewers and other multiple subjects.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polysystem and nodes absorb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view of the cross-system transfer of literary elements from the “Polysystem” theory, and also draws on the openness and balance concepts of the topological space view. Those theories are conducive to researchers to observe the complex structure in the literary contact zone, which formed by the containment and pulling power of multiple heterogeneous cultural forces.

Keywords: Chinese Literary Polysystem, Literary Nodes, Novel Award, China Times, United Daily New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文學史:書寫的疆界與重寫的機緣 3
一、華文文學板塊 3
二、文學史書寫的回應 7
三、線性文學史敘事的優點與挑戰 11
第二節 華文文學關係說 14
一、華文比較文學 14
二、「華語語系」的省思 18
三、東亞「同文」在殖民史與離散史中的辯證 22
四、「複系統」說與華文文學系統論 24
第三節 時間中的空間:「節點」說 27
一、「民國文學」的「空間」轉向 27
二、固定的「節點」 29
三、拓撲結構中的「節點」 31
第四節 「兩大報」小說獎概況 33
一、研究範疇說明 33
二、文學獎與「節點」 37
第五節 章節概述 43
第二章 文學系統與「節點」實踐 50
第一節 「華文文學系統」的假想 51
一、文學系統與「大系統」 52
二、文學干預與「小文學」 54
第二節 「華文文學節點」的構想 57
一、系統想像與實踐難題 58
二、跨文化研究中的「節點」 61
第三節「節點」的功能與維度 66
一、「節點」的媒介屬性和功能 67
二、「華文文學節點」的時空維度 70
三、「華文文學節點」與文學獎研究 74
第三章 馬華小說在小說獎「節點」中的彈性位置 78
第一節 在台馬華文學與文學獎 78
第二節 別再「華語語系」 82
第三節 不同時期馬華小說的彈性位置 87
一、1979:馬華小說的早期展演 87
二、1995:暴力歷史的敘說——以黃錦樹兩篇得獎小說為例 92
三、2005:新形式的探索——以黎紫書兩篇得獎小說為例 97
小結:馬華小說與台灣華文文學「節點」 104
第四章 鏡像香港:小說獎中的「大陸真相」與殖民地故事 106
第一節 推薦獎與台灣文壇的「文革」敘事 107
一、「兩大報」對「文革」小說的推介 107
二、「地下文學」的異地發表 111
三、「文革」小說的「反共」轉譯 116
第二節 鏡中異象:「文革」小說的多種面向 122
一、青年們的幻滅與彷徨 122
二、得獎「文革」小說的農村書寫 125
第三節 對照記:施叔青與西西的香港書寫 132
一、「兩大報」小說獎與香港「九七」 132
二、華洋三角戀:施叔青的雙城關懷 136
三、西西《手卷》的「童心」詮釋 139
第四節 餘論:香港文學的邊界 144
第五章 「大陸文學熱」與兩岸互涉小說 148
第一節 八〇年代末的「大陸文學熱」 149
一、「大陸文學熱」概況 150
二、「大陸地區短篇小說推薦獎」與兩岸文壇仲介者 153
三、從「大陸文學」到大陸華文文學系統 160
第二節 九〇年代兩岸小說競技 164
一、過時的「文革」與陳舊的「傷痕」 165
二、寫實傳統與流行思潮 168
第三節 小說獎中的兩岸文學互涉 171
一、兩岸歷史記憶書寫 171
二、張瀛太的情愛流浪與「尋」根想像 175
三、「吃人」敘事傳統的台灣演繹 181
小結 189
第六章 解構君父神話:旅外華文得獎小說研究 191
第一節 君與父的神話 194
第二節 弱勢族裔的勞動異化及性苦悶 197
第三節 旅外華文得獎小說中的台灣故鄉 202
第四節 歷史暴力的救贖與悲憫 205
第五節 邊緣對話:移民史中的女性聲音 209
小結 213
第七章 結論 215
一、重思:迷人的邊緣 215
二、「節點」作為系統的支點 217
三、背井離鄉的歷史階段性 219
四、「系統-節點」論的反思與展望 220
參考文獻 223
附錄一 聯合報文學獎小說類歷屆概況(1976-2013) 244
附錄二 時報文學獎小說類歷屆概況(1978-2015) 278
附錄三 「兩大報」文學獎歷屆獎項變化 306
參考文獻
一、作家作品
扎西達娃等著,《繫在皮繩扣上的魂》,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7年。
冬冬等,《反修樓》,台北:爾雅出版社,1979年。
西西,《手卷》,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西西編,《紅高粱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小說選 1》,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7年。
西西編,《第六部門 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小說選 4》,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8年。
余華,《世事如煙》,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李黎,《傾城》,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阿老編註,白樺等著,《苦戀 大陸傷痕文學選集3》,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阿老編註,李克定等著,《疙瘩媽告狀 大陸傷痕文學選集1》,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阿老編註,李劍等著,《醉入花叢 大陸傷痕文學選集2》,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施叔青,《寂寞雲園》,台北:洪範書店,1997年。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柏楊主編,馮驥才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台北:林白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
柏楊主編,鄭萬隆著,《老棒子酒館》,台北:林白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
高上秦主編,鄭直等選註,《中國大陸抗議文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張賢亮等著,《靈與肉》,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7年。
淩耿,《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台北:大塊文化,2016年。
淩耿著,丁廣馨,劉昆生譯,《天讎 : 一個中國青年的自述》,香港:新境傳播,1972年。
莫言,《酒國》,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2年。
陳映真,《陳映真全集(卷一)》,台北:人間出版社,2017年,
黃錦樹,《南洋人民共和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黃錦樹,《鳥暗暝》,台北:九歌,1997年。
董其昌著,屠友祥校註,《畫禪室隨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
董啟章,《衣魚簡史》,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劉大任,《晚風習習》,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0年。
劉心武等著,《中國大陸現代小說選輯1》,台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鄭樹森編,《八月嬌陽 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小說選 5》,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8年。
魯迅,《狂人日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
鍾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8年。
嚴羽,郭少虞校釋,《滄浪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嚴歌苓,《扶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



二、專書
Adams, Paul.C. Geographie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hichester, U.K.;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09.
Bauman, Zygmunt,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
Cornis-Pope, Marcel and John Neubauer. “Editors’ Preface.” History of the Literary Cultures of East-Central Europe: Junctures and Disjuncture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vol. II), edited by Cornis-Pope and Neubaue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Greertz, Clifford,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Hutcheon, Linda. “Rethinking the National Model.” Rethinking Literary History: ADialogueon Theory, edited by Hutcheon and Valdé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Jakobson, Roman. “Concluding Statement: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Style in Language, edited by Thomas A. Sebeok,Cambridge: MIT Press, 1960.
Laclau, Ernesto, and Chantal 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 Verso, 1985.
Shields, Rob. Spatial Questions: Cultural Topologies and Social Spatialisation. London and Los Angeles: SAGE, 2013.
Shih, Shu-mei.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Simmel, Georg. Sociology: Inquiri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Forms.translated by A.J. Blasi, et al.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09.
Tuan, Yi-fu.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Tuan,Yi-fu.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中國文藝年鑒社編,《中國文藝年鑒 1981》,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2年。
文藝報編輯部編,《論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王良銘編著,《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精選導讀》,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建剛,《狂歡詩學巴赫金文學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王瑞華,《殖民與先鋒:中國痛苦——三位女性對香港的文學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王鈺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8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年。
王德威,《現當代文學新論:義理、倫理、地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王德威主編,王珂等譯,《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台北:麥田,2021年。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增訂版·上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
冬曉,黃子平,李陀,李子雲編,《中國小說:一九八六》,台北:曉園出版社,1990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2017年。
史書美著,楊華慶譯,蔡建鑫校訂,《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2013年。
瓦爾特·本雅明著;王湧譯,《波德萊爾: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南京:譯林出版社, 2014年。
甘肅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組編,《學習革命樣板戲資料彙編》,1974年。
白舒榮,《以筆為劍書青史:作家施叔青》,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
刘俊,《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刘俊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
刘俊,《越界与交融跨区域跨文化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
吉爾茲著;王海龍,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
朱崇科,《華語比較文學問題意識及批評實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
朱敬一等作;廖炳惠,孫康宜,王德威主編,《台灣及其脈絡》,台北:台大出版社中心出版,2012年。
朱濤,《結構·功能·符號:揚·穆卡洛夫斯基文學與美學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江少川,朱文斌主編,《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教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米歇爾·福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修訂譯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吳甿編,《敢有歌吟動地哀:文化大革命後中國青年詩文選》,香港:七十年代雙週刊社,1974年。
吳琦主編,《單讀18:都市一無所有》,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年。
吳耀宗主編,《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台北:萬卷樓,2003年。
李有成,《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2013年。
李育霖主編,《華語語系十講》,新北:聯經,2018年。
李怡,《問題與方法:民國文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年。
李時雍主編,《深情回望——李瑞騰受訪錄》,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22年。
李懷濤,《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
沈俊朔,《九〇年代台灣同志小說中的同志主體研究》,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5年。
周玉山,《大陸文藝論衡》,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周維東,《民國文學:文學史的「空間」轉向》,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年。
周維東,《民國文學:文學史的「空間」轉向》,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年。
周蕾,《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周蕾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邵玉銘,《保釣風雲錄:一九七〇年代包圍釣魚台運動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南志剛,《敘述的狂歡與審美的變異:敘事學與中國當代先鋒小說》,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施叔青,《文壇反思與前瞻施叔青與大陸作家對話》,香港:明窗出版社,1989年。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9年。
段義孚著;志丞,劉蘇譯,《戀地情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陸士清,《台灣文學新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胡獻忠,《中國青年運動一百年 1919-201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年。
郁蔥編,《抗戰詩篇》,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15年。
徐永清,《長城簡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編,《抓緊革命大批判第2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0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高上秦主編,《第二屆時報文學獎》,台北:時報,1980年。
高波,《樣板戲——中國革命史的意識形態化和藝術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區志堅,彭淑敏,蔡思行,《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
商偉,《雲帆集》,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2年。
張子樟,《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張永修,張光達,林春美主編,《辣味馬華文學——90年代馬華文學爭論性課題文選》,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贊助出版,2002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張典婉,《太平輪一九四九:航向台灣的故事》,台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9年。
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10年。
張揚,《「第二次握手」文字獄》,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
張閎,《烏托邦文學狂歡 1966-1976》,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2007年。
梁慕靈編著,《現象與形塑——上海、香港和台灣報刊中的張愛玲》,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22年。
莊華興編著,《國家文學:宰制與回應》,雪蘭莪:大將出版社,雪隆興安會館,2006年。
許俊雅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王詩琅》,台南:台灣文學館,2018年。
陳大為,《最年輕的麒麟——馬華文學在台灣(1963-2012)》,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陳大為,鍾怡雯,胡金倫主編,《赤道回聲:馬華文學讀本II》,台北:萬卷樓,2004年。
陳月琴,劉長林編,《文學概論參考資料》,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5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下)》(增訂版),台北:聯經,2015年。
孟樊,林燿德編著,《世紀末偏航——八〇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陳信元,《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台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
陳建忠等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思和,《思和文存第2卷文學史理論新探》,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國球等著,《香港文學大系導言集》,香港:商務印書館,2016年。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2013年。
陳智德,《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新北:聯經,2019年。
陳潔儀,《閱讀「肥土鎮」——論西西的小說敘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賢茂等著,《海外華文文學史初編》,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年。
曾軍主編,《文化批評教程》(第二版),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20年。
賀桂梅,《人文學的想像力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與文學問題》,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5年。
黃秀玲著,單德興編,《華美:華美及離散華文文學論文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年。
黃偉宗編著,《當代中國文學》,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2年。
黃啟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黃清順,《「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台發展:以1983-2002年作為觀察主軸》,高雄:麗文文化,2011年。
黃惠禎,《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年。
黃錦樹,《現實與詩意:馬華文學的慾望》,台北:麥田,2022年。
黃錦樹,《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台北:麥田,2015年。
黃錦樹,張錦忠,李宗舜主編,《我們留臺那些年》,吉隆玻:有人,2014年。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柳成,《廣西近代專業音樂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楊健,《1966-1976的地下文學》,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年。
楊健,《中國知青文學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
楊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學》,北京:朝華出版社,1993年。
楊慶祥,《「重寫」的限度:「重寫文學史」的想像和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楊儒賓,《1949禮讚》,台北:聯經,2015年。
楊澤主編,《魚骸:第十八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溫瑞安等,《文化中國》,台北:中國青年雜誌社,1979年。
瘂弦編,《我寫故我在:聯合報文學獎一九九五卷》,台北:聯經,1995年。
葉穉英,《大陸當代文學掃描》,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董啟章:〈永盛街興衰史〉,《衣魚簡史》,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維·什克洛夫斯基著,劉宗次譯,〈作為手法的藝術〉,《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
蒯大申,饒先來著,《新中國文化管理體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
赫曼斯,《系統中的翻譯:描寫和系統理論解說》,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
趙毅衡編選,《符號學文學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劉小新,《華文文學與文化政治》,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劉錫誠,《在文壇邊緣上》(增訂本)(上),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蕭友梅音樂教育促進會編,《吳伯超的音樂生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
賴伯疆編著,《海外華文文學概觀》,廣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
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策劃整理,《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鍾怡雯,《經典的誤讀與定位:華文文學專題研究》,台北:萬卷樓,2009年。
顏敏,王嘉良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修訂版)(下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
魏克智,丁慶華,王澤民主編;石亞民,劉奎主審,《閱讀理論與實踐論綱》,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曠新年,《新文學的鏡像》,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
羅柏·希爾茲,《空間問題:文化拓撲學與社會空間化》,謝文娟,張順生譯,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
蘇偉貞主編,《時代小說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饒芃子,《比較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饒芃子,楊匡漢主編,《海外華文文學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三、期刊論文

Even-Zohar, Itamar. “Polysystem Theory.” Poetics Today, vol. 11, no. 1, 1990, p. 1-125.
White, Hayden. “The Real, the True, and the Figurative in the Human Sciences.”Profession, 1992, pp.15-16.
White, Hayden. “Getting out of History.” Diacritics, vol. 12, no. 3, 1982, p.2-13.
王梅香,〈文學、權力與冷戰時期美國在台港的文學宣傳(1950-1962年)〉,《台灣社會學刊》,57期,2015年,頁1-51。
王梅香,〈冷戰時代的台灣文學外譯——美國新聞處譯書計畫的運作(1952-1962)〉,《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9期,2014年,頁223-254。
王越凡,蔡文榮,〈論嚴歌苓《扶桑》中的矛盾性〉,《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5卷4期,2014年,頁31-45。
王鈺婷,〈五〇年代台港跨文化語境:以郭良蕙及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台灣文學學報》,26期,2015年,頁113-151。
王鈺婷,〈多元敘述、意識型態與異質台灣——以五〇年代女性散文集《漁港書簡》、《我在台北及其他》、《風情書》、《冷泉心影》為觀察對象〉,《台灣文學研究學報》,4期,2007年,頁41-74。
王鈺婷,〈冷戰局勢下的台港文學交流——以1955年「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的典律化過程為例〉,《中國現代文學》,19期,2011年,頁83-114。
王鈺婷,〈冷戰時期台港文化生態下台灣女作家的論述位置-以《大學生活》中蘇雪林與謝冰瑩為探討對象〉,《台灣文學學報》,35期,2019年,頁99-126。
王鈺婷,〈美援文化下文學流通與文化生產——以五〇、六〇年代童真於香港創作發表為討論核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1期,2015年,頁107-129。
王德威,〈「根」的政治,「勢」的詩學:華語論述與中國文學〉,《中國現代文學》4期,2013年,頁1-17。
王德威,〈華夷之變:華語語系研究的新視界〉,《中國現代文學》,34期,2018年,頁1-27。
王德威,〈華夷風土論〉,《中國現代文學》,40期,2021年,頁1-17。
王艷文,魏博茹,〈北美新移民文學的道家思想書寫——以嚴歌苓小說《扶桑》為例〉,《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卷6期,2021年,頁46-51。
史書美,張錦忠,李有成,〈華語語系面面觀〉,《中山人文學報》,47期,2019年,頁115-133。
伊塔馬·埃文-左哈爾作,張南峰譯,〈多元系統論〉,《中國翻譯》,04期,2002年,頁21-27。
伊塔馬·埃文-佐哈爾作,張南峰譯,〈多元系統論〉,《中外文學》,30卷3期,2001年,頁18-36。
朱崇科,〈華文文學研究新拓展的理路及其問題——以本人的研究為中心進行反思〉,《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期,2011年,頁6-11。
朱崇科,〈華語比較文學:超越主流支流的迷思〉,《文學評論》,6期,2007年,頁171-177。
朱崇科,〈華語語系的華語建構及其問題〉《學術研究》,7期,2010年,頁146-152,160。
朱崇科,〈論魯迅在南洋的文統〉,《文藝研究》,11期,2015年,頁68-74。
朱崇科,〈賡續張愛玲的「婦/人性」——論李天葆的南洋敘事〉,《華文文學》,3期,2021年, 頁5-14。
朱崇科:〈郁達夫在南洋(1939—1945)的文學傳統及其變異〉,《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期,2022年, 頁52-61。
江寶釵,羅德仁,〈原住民學研究理論之商榷:從後殖民理論到華語語系的思考〉,《台灣文學學報》,35期,2019年,頁159-192。
李怡,〈「五四」與現代文學「民國機制」的形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2009年,頁55-57。
李怡,〈民國機制:中國現代文學的一種闡釋框架〉,《廣東社會科學》,6期,2010年,頁132-135。
李怡,周維東,〈文學的「民國機制」答問〉,《文藝爭鳴》,3期,2012年,頁57-62。
李桂芳,〈意識的偵防與歷史的夢魘-從陳映真與陳芳明的論爭說起,並兼論晚近「台灣文學史」的問題〉,《中外文學》,32卷11期,2004年, 頁13-35。
周維東,〈「區域間」與抗戰文學的空間想像〉,《文藝爭鳴》,7期,2020年,頁51-59。
周維東,〈延安文藝研究的「空間」視野〉,《文藝論壇》,4期,2019年,頁27-34。
易崇輝,〈論嚴歌苓雌性寫作中的人類學敘事——兼論《扶桑》誤讀「扶桑」的緣由〉,《華文文學》,131期,2015年,頁72-81。
林建國,〈方修論〉,《中外文學》,29卷4期,2000年,頁72-84。
林曼曼,莫嘉麗,艾煒,〈東西文化夾縫間的妓女形象與身體政治——比較研究《香港三部曲》和《扶桑》〉,《三峽論壇》,2016年,頁110-116。
邱貴芬,〈與黃錦樹談文學史書寫的暴力問題〉,《文化研究》,2期,2006年,頁280-291。
金惠俊(韓),〈華語語系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華人華文文學——中國大陸學界對華語語系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主張的肯定與批判〉,《東華漢學》,29期,2019年,頁301-331。
徐蘭君,〈兒童與中國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2期,2013年,頁231-248。
張俐璇,〈抗戰的抗戰——「中國現代文學」在台灣(1978-1992)〉,《淡江中文學報》,45期,2021年,頁171-203。
張雪媃,〈西西的香港童話〉,《世新中文研究集刊》11期,2015年,頁1-32。
張誦聖,〈袁瓊瓊與八〇年代台灣女作家的「張愛玲」熱〉,《中外文學》,1995年,23卷第8期,頁56-75。
張錦忠,〈海外存異己:馬華文學朝向「新興華文文學」理論的建立〉,《中外文學》,29卷4期,2000年,頁20-35。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30卷3期,2001年,頁 93-113。
張錦忠,〈華語語系文學:一個學科話語的播散與接受〉,《中國現代文學》,22期,2012年,頁59-73。
張錦忠,〈翻譯、《現代文學》與台灣文學複系統〉,《中外文學》,29卷5期,2000年,頁 216-225。
陳芳明,〈殖民歷史與台灣文學研究-讀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中外文學》,23卷12期,1995年, 頁110-119。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期,2012年,頁211-242。
陳思和,〈新文學史研究中的整體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1985年, 頁184-188。
陳思和,〈學科命名的方式與意義——關於「跨區域華文文學」之我見〉,《江蘇社會科學》,4期,2004年,頁94-96。
陳思和、王曉明、王雪瑛等,〈論文摘編「重寫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期,1989年, 頁285-287。
陳昭瑛,〈發現台灣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陳芳明先生〉,《中外文學》,24卷4期,1995年, 頁77-93。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卷9期,1995年, 頁6-43。
陳榮強,〈華語語系研究:海外華人與離散華人研究之反思〉,《中國現代文學》, 22期,2012年, 頁 75-91。
須文蔚,〈余光中在一九七〇年代台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台灣文學學報》,2011年,第19期,頁163-190。
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文學評論》,5期,1985年, 頁3-14。
黃英哲,〈香港文學或是台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中外文學》33卷7期,2004年,頁137。
黃英哲,〈黃榮燦與戰後台灣的魯迅傳播(1945-1952)〉,《台灣文學學報》,2期,2001年,頁91-111。
黃錦樹,〈反思「南洋論述」:華馬文學、複系統與人類學視域〉,《中外文學》,29卷4期,2000年,頁36-64。
黃錦樹,〈南方華文文學共和國:一個芻議〉,《中山人文學報》,45期,2018年,頁1-20。
黃錦樹,〈無國籍華文文學:在台馬華文學的史前史,或台灣文學史上的非台灣文學-一個文學史的比較綱領〉,《文化研究》,2期,2006年,頁211-252。
楊傑銘,〈民族的幽靈·現代化的追尋——論張我軍《台灣民報》的魯迅思潮引介〉,《台灣學研究》,7期,2009年,頁115-134。
詹閔旭,〈多地共構的華語語系文學:以馬華文學的台灣境遇為例〉,《台灣文學學報》, 30期,2017年, 頁 81-110。
詹閔旭,〈南方與多元文化:二十一世紀初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南方論述新貌〉,《中國現代文學》, 41期,2022年,頁45-66。
詹閔旭,〈華語語系的跨國連結:台灣-馬華文學〉,《臺大文史哲學報》,78期,2013年,頁 45-74。
詹閔旭,〈華語語系研究的種族化轉向:談史書美、蔡建鑫、貝納德合編的“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台灣文學研究》,4期,2013年, 頁 263,265-271。
詹閔旭,徐國明,〈當多種華語語系文學相遇:台灣與華語語系世界的糾葛〉,《中外文學》,44卷1期,2015年,頁25-62。
廖炳惠,〈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二〉,《中外文學》24卷12期,1996年,頁91-104。
劉文剛,〈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論〉,《宗教學研究》,3期,2009年,頁178-183。
劉俊,〈「跨區域華文文學」論——界定「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的新思路〉,《江蘇社會科學》,4期,2004年,頁88-93。
蔡建鑫,〈點評石靜遠《華人(文)離散中的聲音與文字》〉,《中外文學》,44卷1期,2015年,頁153-162。
謝世宗,〈性別圖像與階級政治:否想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國現代文學》19期,2011年,頁165-190。
蘇偉貞,〈(新)女性的出走與回歸——以八、九〇年代《聯合報》小說獎為主兼論媒體效應〉,《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0期,2010年,頁168-175。
饒芃子,〈海外華文文學在中國學界的興起及其意義〉,《華文文學》,3期,2008年,頁5-10。
饒芃子,〈海外華文文學的比較文學意義〉,《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2006年,頁40-44,52。

四、雜誌文章
小歐,〈記住歷史悲劇的教訓——關於影片《楓》的座談會簡記〉,《電影藝術》,1981年1期,頁45。
王德威,〈當代大陸作家「寫」歷史——以戴厚英、馮驥才、阿城為例〉,《八方文藝叢刊》,第10輯,1988年9月,頁143-161。
王潤華,〈從中國傳統文學到海外本土文學傳統——論世界華文文學之形成〉,《文訊》,89期,1993年1月,頁77-79。
西西,〈洪範書緣〉,《文訊》,370期,2016年8月,頁128-129。
李有成,〈世界華文文學:一個想像的社群〉,《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73-75。
李歐梵,〈香港,作為上海的「她者」——雙城記之一〉,《讀書》,1998年,12期,頁17-22。
李歐梵,〈香港,作為上海的「她者」——雙城記之二〉,《讀書》,1999年,1期,頁50-57。
林燿德,〈掙脫偽殼——論台灣的當代大陸文學研究〉,《文訊》,79期,1992年5月,頁19-25。
洛楓,〈香港現代詩的殖民地主義與本土意識——一個未完成的論述〉,《當代》,79期,1992年,頁60-73。
韋政通,〈韋政通先生講評〉,《文星》,105期,1987年3月,頁71。
張俐璇,〈文學星光大道回顧 兩大報文學獎的過去與現在〉,《幼獅文藝》,728期,2014年8月,頁57-61。
莫言,〈香港好人〉,《八方文藝叢刊》,第12輯,1990年11月,頁53-55。
郭寶和整理,〈我們對連環畫《楓》的意見〉,《美術》,8期,1979年,頁33。
傅偉勳,〈「文化中國」與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文星》,105期,1987年3月,頁66-71。
黃維樑,〈「世界」和「華文文學」〉,《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68-69。
黃錦樹,〈在世界之內的華文與世界之外的華人〉,《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75-76。
楊小濱作,愚人譯,〈盛大的衰頹——重論莫言的「酒國」〉,《上海文化》,3期,2009年,頁11-22。
楊松年,〈建國二十五年的新加坡華文文學〉,《文訊》,23期,1986年4月,頁146-152。
葉洪生,〈象徵與魔幻·現實與批判——名家看大陸『新小說』〉,《聯合文學》,30期,1987年4月,頁200-212。
路西,〈阿城小傳〉,《文星》,105期,1987年3月,頁26-28。
劉以鬯,〈世界華文文學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67-68。
編者,〈解開歷史帷幕的一角——《楓》座談紀要〉,《大眾電影》,1981年1期,頁8。
鄭樹森,〈西西、莫言與洪範〉,《文訊》,370期,2016年8月,頁128-129。
韓秀,〈凝聚力量,支持世界華文文學事業〉,《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71-73。
五、學位論文
方美琴,《報禁後台灣報紙報導大陸新聞之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日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沛玟,《種族、階級、性別:《香港三部曲》和《扶桑》之華人移民與妓女形象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翁柏川,《「軍中三劍客」的文學創作與活動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
張曉惠,《解嚴以降三大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之文學意涵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張錦忠,《文學影響與文學複系統之興起》,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陳秀玲,《張瀛太作品中之神話思維:以「神話—原型批評」為研究框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黃玲甄,〈西西《我城》「頑童體」的語言風格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楊婕,《抒情與革命——柏克萊保釣作家研究:劉大任、郭松棻、李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23年。
蔡孟融,〈臺灣反文革文藝論述與文學生產〉,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3年。
戴秀玲,《國內報紙所塑造的中國大陸形象研究: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立早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六、會議論文集
封德屏總編輯,《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訊雜誌社出版,2019年。
黃萬華,戴小華主編,《全球語境·多元對話·馬華文學第二屆馬華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

七、報紙文章
〈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人民日報》,1967年5月29日。
于會泳,〈讓文藝舞臺永遠成為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陣地〉,《文匯報》,1968年5月23日。
盧新華,〈傷痕〉,《文匯報》,1978年8月11日。
鄭義,〈楓〉,《文匯報》,1979年2月11日。
李瑞騰,〈文壇行走 世界華文文學的「區域」思考〉,《人間福報》,15版,2014年11月19日。

八、網路資源
李宣春訪問、整理,〈我們一起看黎紫書〉,來源:http://www.got1mag.com/blogs/got
1mag.php/2006/ 05/26/zishuli_interview,原文發佈於2006年5月26日,徵引日期為2022年11月20日。
本文凡《中國時報》報紙原文影像,均來源自「台灣智慧新聞網」線上資料庫:https://tnsw-se.infolinker.com.tw/
凡《聯合報》報紙原文,參考「聯合知識庫」:https://udndata.com/ndapp/udntag/Index,及「台灣文學知識庫」:https://udndata.com/ndapp/magol/Literature/Index?ds=LF7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