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22.18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蕭亦翔
作者(外文):Hsiao, Yi-Hsiang
論文名稱(中文):文學報國的時代──戰爭動員體制下的台日作家辻小說
論文名稱(外文):The TSUJISHOUSETSU-An Example of Taiwanese and Japanese Writers’Engagement in Wartime Mobilization
指導教授(中文):李癸雲
指導教授(外文):Lee, Kuei-Yun
口試委員(中文):張文薰
陳允元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Wen-Hsun
Chen, Yun-Y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7049502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辻小說作家動員戰爭期國策文學臺灣文學奉公會日本文學報國會建艦獻金壁小說徵用作家極短篇
外文關鍵詞:TsujishousetsuMobilization of writersWartimeLiterature of national policyTaiwanbungakuhoukokukakiThe Patriotic Association for Japanese LiteratureKenkankenkinKabeshousetsuMobilized writersFlash fi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辻小説」或譯為 「街頭小說」(「辻」( つじ )為「街頭、街道」之意)、「極短篇小說」,為1943年日本文學報國會發起「建艦獻金計畫」一環,主要授意小說家以一張400字稿紙的篇幅,撰寫宣揚國策之極短篇作品,並於街頭展示,後刊登於報刊之上。同年,台灣文壇也響應此計畫,在「海軍紀念日」中「『海』の文學と美術街頭移動展」展出台灣第一批辻小説。
  然而由於篇幅短小,在過往研究中,辻小説常被歸於散文或隨筆看待,且並未有完整體系進行分析。故本文希望回歸時代脈絡,重新檢索史料,進行辻小説全面地分析。在筆者檢索後,1943年至1945年間,包括臺灣與在台日人共有39位作家(兩篇「作家不明」,各算一位)進行了74篇辻小說創作,並散見於各式刊物中,可以說是戰爭期最常見的奉公文類之一。
  而辻小說做為一種國策之宣傳,其「傳播媒介」便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因此將以作者、宣傳形式、刊載刊物作為分析對象,並重新考證少為人知的辻小說作者,進行其作者間社群研究,輔佐刊物性質(目標群眾、發行時間等),以此可以更加細緻了解戰爭期作家動員之途徑;另外,辻小說不只做為一種宣傳,更是臺灣文學史上,作家們第一次大量地進行極短篇創作,在文本分析上,期望更進一步探討辻小說在其篇幅與主軸等限制下之寫作特徵,並將辻小說與同時代作品比較,用以呈現辻小說之獨特性。
  最終,期望以辻小說做為切入點,使戰爭期的作家動員得以用新的視角重新檢視,並將辻小說安置於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史上一個合適的位置。
  Tsujishousetsu, also translated as street novel or flash fiction, was a part of 建艦獻金計畫 launched in 1943 by the Patriotic Association for Japanese Literature (日本文學報國會, Nihon Bungaku Hokokukai), an agenda that primarily instructed novelists' creation, on-street display, and subsequent publication of their flash fictions promoting national policies within 400 words. In Taiwan's literary communities' response to this agenda, the first batch of Tsujishousetsu was exhibited in "『海』の文學と美術街頭移動展" on Navy Anniversary Day in the same year.
  In previous research, Tsujishousetsu was often regarded as essays or everyday notes due to its brevity and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is study intend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sujishousetsu with a review of the Tsujishousetsu-related materials i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s. The review shows that from 1943 to 1945, a total of 74 pieces of Tsujishousetsu were produced by 39 Taiwanese and Japanese writers in Taiwan, occasionally appearing in various publications as supposedly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seen genres catering to the government during wartime.
  Given Tsujishousetsu served to promote national policies, this study places special emphasis on its media for promotion and offers an analysis of authors, forms of promotion, publications. This study also re-examines the lesser-known Tsujishousetsu authors and their inner-community relationships along with publication properties, such as target audience, issue dates, etc., so as to take a deeper look into the way that the writers were mobilized during wartime. In addition to being more than a promotion tool, Tsujishousetsu marked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that the writers delved into and produced such a great quantity of flash fict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extual features of Tsujishousetsu written within the limitations-short length and catering to the government-and compare them with other contemporary works to present the uniqueness of Tsujishousetsu.
  Lastly,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f wartime mobilization of writers from a Tsujishousetsu standpoint and put Tsujishousetsu into a proper context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前行研究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8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1

第二章 突破國難──戰爭期下的作家動員與辻小說的誕生

第一節 極短篇作為一種政治工具──談1930年代的「壁小說」 13
第二節 從前線到銃後──從戰爭期的筆部隊至徵用作家  17
第三節 辻法再現──日本文學報國會的辻小説策動              22
第四節 亭子腳下的新興文類──台灣辻小説的誕生和其宣傳形式 31

第三章 華麗島的決戰生活──台灣辻小說的作者、媒介與國策宣傳

第一節 報國的管道──論辻小說的刊載媒介                 41
第二節 帝國南方的街頭創作──辻小說的作家群像              47
第三節 若櫻與雛鷲──辻小說中的國策宣傳                 56
第四節 (被)動員的作家群眾──論析辻小說動員與響應之意義         64

第四章 國策與國策之外──辻小説作為一種新興文類
第一節 摸索與侷限──辻小説出現之意義與其體例下之嘗試          69
第二節 面朝大眾──辻小説的街頭性展現 72
第三節 直面與曖昧──在台日人與台灣作家作品比較 76
第四節 孩童眼中的戰爭──論戰爭期辻小説與其他作品中之「孩童」 82

第五章 結論 89

參考資料 95

表一:壁小說與辻小說皆發表過之作家列表 38
表二:1944年辻小說廣播放送列表 61
表三:日治末期在台作家辻小說創作篇目統計 65

圖一:「辻小說原稿插畫展覽會」情況                    29
圖二:皇民奉公會寄送給楊雲萍之信函之一   32
圖三:皇民奉公會寄送給楊雲萍之信函之二   34
圖四:1944年臺灣文學奉公會寄送給楊雲萍之信函   60

附錄一:戰爭期臺灣辻小說刊行列表 105
附錄二:戰爭期臺灣辻小說轉載列表 108
附錄三:戰爭期臺灣存目辻小說列表 108
附錄四:戰爭期臺灣辻小說未發表列表 108
附錄五:日本報刊辻小說刊載列表(不含《辻小說集》內容)   109
附錄六:1943年貯金獎勵掌篇小說刊載列表              112
附錄七:日台以外辻小說刊載列表 113
一、史料(報紙與刊物)

(一)、日本

下野新聞社,《下野新聞》
中央公論社,《中央公論》
日本學藝新聞社,《日本學藝新聞》
同盟通訊社,《同盟グラフ》
毎日新聞社,《サンデー毎日》
每日新聞社,《每日新聞》
東京市役所,《市政週報》
河出書房,《知性》
河出書房,《評論》
第一書房,《新文化》
朝日新聞社,《朝日新聞》
新潮社,《新潮》
農山漁村文化協會,《農村文化》
読売新聞社,《読売新聞》
學苑社,《祖國》
戰旗社,《戰旗》

(二)、臺灣

ねむの木社,《ねむの木》
文藝臺灣社,《文藝臺灣》
皇民奉公會,《新建設》
高雄新報社,《高雄新報》
啟文社,《臺灣文學》
臺北兒童藝術協會,《兒童街》
臺灣公論社,《臺灣公論》
臺灣文學奉公會,《臺灣文藝》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報社,《臺灣日報》
臺灣放送協會,《ラヂオタイムス》
臺灣新報社,《臺灣新報》
臺灣新報社《旬刊台新》
臺灣新聞社,《臺灣新聞》
臺灣演劇協會發行,《演劇通信》
臺灣演藝娛樂社,《演藝とキネマ》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
臺灣藝術社,《臺灣藝術》(《新大眾》)
臺灣藝術新報社,《臺灣藝術新報》
臺灣鐵道協會,《臺灣鐵道》(《いしずゑ》)
興南新聞社,《興南新聞》

(三)、其他


ビルマ新聞社,《ビルマ新聞》
合資會社人文社,《國民文學》
女性満洲社,《女性満洲》
西湖日報發行會,《西湖日報》
東亞交通支社満洲支社,《旅行雜誌》(《旅行満洲》)
満鉄哈爾浜図書館,《北窗》
滿州圖書株式會社,《新滿洲》
滿州雜誌社,《麒麟》
二、專書

(一)、日文

《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集.20「戦旗」「ナップ」作家集(七)》(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85年3月)。
上林暁,《增補決定版 上林暁全集 第十七卷》(東京:筑摩書房,2001年10月)。
大谷榮一,《近代日本の日蓮主義運動》(京都市:株式會社法藏館,2001年2月)。
大河原光廣,《榕樹》(自費出版,1985年10月)。
大澤貞吉編,《臺湾縁故者人名錄》(橫濱市 : 愛光新聞社,1957年9月)。
中島利郎,《日本人作家の系譜―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研究》(東京:研文出版,2013年3月)。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小事典》(東京:綠蔭書房,2005年6月)。
中島利郎,《台湾の児童文学と日本人》(東京:研文出版,2017年3月)。
中島利郎編,《「台湾新報.青年版」作品集》(東京:株式會社綠蔭書房,2007年2月)
中島利郎編,《「台湾鉄道」作品集》(東京:株式會社綠蔭書房,2007年2月)
中島利郎編,《「台湾鉄道」作品集二》(東京:株式會社綠蔭書房,2007年2月)。
文化奉公会編,《マレー電擊戦──大東亜戦争陸軍報導班員手記》(東京:大日本雄弁会講談社,1942年,6月)。
文藝家協會編,《文藝年鑑:一九三九年版》(東京:第一書房,1939年)。
日本文學報國會編,《辻小說集》(東京:株式会社ゆまに書房,2005年6月)。
日本近代文学館、小田切進編,《日本近代文学大事典》(東京:講談社,1977年1月)。
日本近代文學會關西支部大阪近代文學事典編集委員會編,《大近代文學事典》(大阪,和泉書院,2005年5月)。
加藤重喜,《昭和十八年七月一日現在 皇民奉公會職員錄》(臺北市: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3年9月)。
台灣總督府情報部編,《手軽に出來る靑少年劇脚本集第一輯》(無出版地:台灣總督府情報部,1941年4月)。
白井喬二,《さらば富士に立つ影──白井喬二自伝》(東京:六興出版,1983年4月)。
石井鶴三著、長原ルリヤ、石井蹊子編,《石井鶴三日記2(1935-1943)》(東京:形文社,2005年3月)。
伊藤整,《太平洋戰爭日記(一)》(東京:新潮社,1983年8月)。
吉村敏,《臺灣文庫5護鄕兵》(臺北市:盛興書店出版部,1943年11月)。
吉野孝雄,《文学報国会の時代》(東京:株式會社河出書房新社,2008年2月)。
安良城一,《臺北市民住所錄(內地人ノ部)》(臺北市:住所月報社,1940年1月)。
佐藤孝夫,《台湾慕情》(九州:上村浩,1972年)
作者不詳,《第三年目に於ける皇民奉公運動の実績》(臺北市,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4年6月25日)。
岡本鉦吉郎,《臺灣建築會會員名簿 昭和17年11月現在》(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1942年12月27日)。
河西晃祐,《大東亜共栄圏 帝国日本の南方体験》(東京:講談社,2016年8月)。
河原功編著,《「臺湾芸術」とその時代》(東京:村里社,2017年10月)。
保高みさ子,《花実の森──小說文藝首都》(東京:立風書房,1971年6月)。
島村輝,《臨界の日本近代文学》(神奈川:世織書房,1999年5月)。
神谷忠孝、木村一信編,《南方徵用作家─戦争と文学─》(京都:世界思想社,1996年3月)。
森下節,《ひとりぽっちの戦い 中河与一の光と影》(東京:金剛出版,1981年)。
森田秀三編輯,《會員名簿 : 昭和18年度》(東京:日本文學報國會,1943年7月)。
菅原克也,《小説のしくみ: 近代文学の「語り」と物語分析》(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7年4月)。
新修小松市史編輯委員會編,《新修小松市史 資料編7文芸》(小松市,北國新聞社出版局,2006年5月)。
濱田隼雄編選,《荻》(台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4年11月)。
難波正司,《播磨の俳句三百年史》(出版地不明,常民学舎,2019年10月)。
櫻本富雄,《文化人たちの大東亜戦争 PK部隊が行く》(東京:青木書店,1993年7月)。
櫻本富雄,《日本文学報国会―大東亜戦争下の文学者たち》(東京:青木書店,1995年6月)。
鶴田郁,《臺灣むかし話》第三輯(台北:臺灣藝術社,1943年7月)。
鶴田郁子,《南方むかし話》(台北:臺灣藝術社,1943年8月)。

(二)、中文

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台南市: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年12月)。
王惠珍等著,《台灣文學期刊史導論(1910-1949)》(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12月)。
半藤一利著、林錚顗譯,《昭和史 第一部 1926-1945(上)》(臺北市:玉山社,2010年9月)。
石原莞爾著、郭介懿譯,《最終戰爭論 戰爭史大觀》(新北市:廣場出版,2015年8月)。
何勁松,《日蓮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1月)。
何勁松,《近代東亞佛教──以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為線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4月)。
呂赫若著,《呂赫若日記(昭和十七-十九年)手稿本》(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下)》(台北縣:INK印刻,2006年3月)。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1942-1944年)中譯本》(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臺北縣:稻鄉,2010年6月)。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文化,2003年2月)。
林沛潔,《臺灣文學中的「滿洲」想像及再現(1931-1945)》(台北:秀威資訊,2015年11月)。
林慧君,《日據時期在台日人小說重要主題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9月)。
近藤正己,《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臺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9月)。
邱雅芳,《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台北:聯經出版社,2017年4月)。
保阪正康,《昭和的怪物:二戰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刑》(新北市:遠足文化,2019年11月)。
柳書琴主編,《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新北市:聯經,2019年6月)。
張新金,《大陸異聞與奇觀》(桃園:桃園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
梅家玲,《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市:麥田,2013年3月)。
陳萬益主編,《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六冊 詩.劇本.隨筆集》(臺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
陳萬益主編:《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二冊 小說集(2)》(臺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未完稿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6月)。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詩文卷(下)》(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6月)。
游佩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臺北市:玉山社,2007年1月)。
黃俊銘,《鐵道探源-鐵路歷史之旅: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暨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檔案導引》(臺北市:檔案管理局,2009年)。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三冊》(台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0月)。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四冊》(台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0月)。
黃得時著、江寶釵主編,《黃得時全集》(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2月)。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 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2009年7月)。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年9月)。
闞正宗,《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與歷史進程(一八九五-一九四五)》(新北市:博揚文化,2011年5月)。
鶴見俊輔,《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年-1945年》(臺北市:馬可孛羅,2020年4月)。

三、單篇論文

(一)、日文

下村作次郎,〈作品解說〉,《葉步月作品集一》,(東京,綠蔭書房,2003年7月),頁328-329。
久保田正文,〈解說〉,石川達三,《石川達三集》(東京:新潮社,1969年9月),頁566-567。
小林多喜二,〈壁小説と「短い」短篇小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新しい努力〉,《小林多喜二全集 第五卷》,頁256-257。
山口俊雄,〈石川淳の〈辻小説〉──『北海道新聞』掲載の「平常心」について〉,《日本近代文学》第67集(2002年10月15日),頁195-200。
川口隆行,〈四國五郎と辻詩の問題──シベリア収容所の民主運動から広島のサークル運動へ〉,《原爆文学研究》第16期(2017年12月),頁89-107。
川端康成,〈文藝時評〉,《川端康成全集第三十卷》(東京:新潮社,1999年10月),頁502-503。
川端康成,〈掌篇小說に就て〉,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全集第三十二卷》(東京:新潮社,1999年),頁546。
不著撰者,〈ガリ版校長──石川県小松市の小林一之先生〉,《望星》第四卷第八號(1973年9月),頁7-10。
中島利郎,〈インタビュー 西川満をめぐる人々 台湾時代〉,《咿啞》27號(大阪:咿啞之會,1993年12月),頁1-16。
井原あや、小川貴也、尾崎名津子、小平麻衣子、亀有碧、村山龍編,〈『文芸首都』略年表〉,小平麻衣子編,《『文藝首都』──公器として同人誌》(東京:翰林書房,2020年1月),頁322。
本多顯彰,〈辻小說〉,《知性》五月號(1943年5月),頁51。
尾崎士郎,〈戦影日記〉,《太平洋開戰─12月8日-》(東京,集英社,1964年8月),頁291-295
河原功,〈作品解說〉,《台灣戲曲.腳本集二》(東京:綠蔭書房,2002年)。
堀井雞,〈私の歳時記〉,《暖流》第29卷第1號(1974年1月),頁17
堀井雞、直井烏生、亀田虎童子、斉藤嘉久,〈寒中放談〉(《暖流》第31卷第3號(1976年3月),頁15-26。
黃英哲,〈戦時期台湾における動員宣伝──『決戦台湾小説集』をめぐって〉,藤井省三、黃英哲、垂水千惠編,《台湾の「大東亜戦争」 : 文学・メディア・文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12月),頁57-66。
奧出健〈戦時下『南方』邦字新聞文芸資料 追加〉,《湘南短期大学紀要》第17期(2006年3月),頁78-82

(二)、中文

石光生,〈山中登與台灣皮影戲〉,《中国都市芸能研究》第十七輯(好文出版,2019年2月),頁6-22。
吉村貞司,〈解說〉,川端康成著、梁惠珠譯,《掌中小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4年6月),頁491-493。
李文卿,〈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決戰臺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探〉,《臺灣文學學報》第3期(2002年12月),頁169-208。
林水福,〈掌上舞蹈──日本的極短篇小說〉,《聯合文學》第十卷十一期(1994年11月),頁67-69。
河原功著、張文薰譯,〈雜誌《台灣藝術》與江肖梅〉,《被擺佈的台灣文學:審查與抵抗的系譜》(臺北市:聯經,2017年11月),頁320-324。
邱坤良,〈戰時在台日本人戲劇家與台灣戲劇──以松居桃樓為例〉,《戲劇學刊》第12期 (2010年7月),頁16。
垂水千惠著、張文薰譯,〈呂赫若文學中〈風頭水尾〉的位置〈決戰臺灣小說集〉及其他軌跡〉,《臺灣文學學報》第3期,頁23-37
柏谷,〈日本的「掌篇小說」近況──兼談「意外結局」的「意外陷阱」〉,《聯合報.副刊》,1991年12月5日,25版。
崔末順,〈戰爭時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三期(2011年10月),頁95-126。
張文薰,〈一九四○年代台灣日語小說之成立與台北帝國大學〉,《臺灣文學學報》第十九期(2011年12月),頁99-131。
陳允元,〈「新體制」下的社會/自我凝視-濱田隼雄〈甘井君的私小說〉的脈絡性閱讀〉,《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5期(2014年2月),頁85-122。
陳偉智〈戰爭、文化與世界史:從吳新榮〈獻給決戰〉一詩探討新時間空間化的論述系譜〉,柳書琴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1年3月),頁7-30。
陳淑容,〈爭取日文讀者大眾:黃得時及「新銳中篇創作集」〉,《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七期(2013年10月),頁185-209。
渡邊晴夫著、李萍譯,〈小林多喜二與壁小說〉,《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2010年7月),頁35-39。
劉乃慈,〈形式美學與敘事政治──日據時期台灣自然主義小說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創刊號(2007年4月),頁111-138。
劉慕沙,〈石川達三其人及作品〉,石川達三著、劉慕沙譯《活著的兵士》(台北市:麥田,2020年12月),頁25-30。
蕭亦翔,〈文學報國的時代──以臺籍作家創作之「辻小說」(1943~1944)為討論中心〉,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擴展-台灣文學──第十六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9年12月),頁63-89。
羅詩雲,〈寫實的調節:論戰爭期前後石川達三與楊逵的日人書寫〉,《臺灣文學學報》第33期(2018年12月),頁105-140。
藤井省三,〈「大東亞戰爭」時期的台灣皇民文學──讀書市場的成熟與臺灣民族主義的形成〉,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8月),頁39-84。

四、學位論文

古蕙華,《日治後期台灣皇民化運動中的圖像宣傳與戰時動員(1937-1945)》(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1月)。
江智浩,《日治末期(1937-1945)臺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皇民奉公會》(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
吳嘉浤,《國家戰爭動員下台灣人日語作家的「倫理」論述分析 ──以張文環與楊逵為例(1937~1945)》(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李文卿,《殖民地作家書寫策略研究──以皇民化運動時期《決戰台灣小說集》為中心》,(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6月)。
杜昀玶,《女性、山村、國策:日治後期張文環的文學活動(1940-1945)》(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6月)。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學位論文,1994年6月)。
陳雨柔,《殖民地台灣「童心主義」的移植與變貌──以日治時期新文學運動中的兒童形象為中心(1914-1943)》(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8年2月)。
陳柏棕,《血旗揚帆: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的從軍始末(1943-1945)》,(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
曾令毅,《日治時期台灣航空發展之研究(1906-1945)》(臺北縣: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曾巧雲,《完成進行式─戰前、戰後的皇民文學論爭╱述》(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7月)。
藤奈津紀,《極短篇的「意外書寫」研究──以聯經十冊《極短篇》為中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1月)。

五、網路資源

八木谷涼子,〈台湾版アイウエオの歌-1 作詞は吉村敏〉(網站連結:http://kurihon.seesaa.net/article/475499946.html),查閱日期:2020年11月13日。
日本人士名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查閱網址: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9e/49.html,查閱日期:2019年12月29日。
橋本健午,〈『戰線文庫』等に係わる原稿料に関する一考察〉,查閱網址:http://www002.upp.so-net.ne.jp/kenha/sensen/sensen17.html,查閱日期:2020年12月24日。
龜井秀雄,〈小林多喜二の『テガミ』―「壁小説」の実験性―〉,查閱網址:http://k-sekirei.la.coocan.jp/otaru/takiji.html(查閱日期:2020年10月1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