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105.13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劉韋廷
作者(外文):Liu, Wei-Ting
論文名稱(中文):山野教育開出Mabatuan部落族人的復返路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turn Path Opened by Mountain Education for the Mabatuan Tribal People
指導教授(中文):李威宜
指導教授(外文):Lee, Wei-I
口試委員(中文):邱韻芳
林文蘭
林益仁
口試委員(外文):Chiu, Yun-fang
Lin, Wen-lan
Lin, Yih-r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號:107046510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1
中文關鍵詞:Papak Waqa(大霸尖山)山野教育文化復返泰雅族教育復返敘事泰雅想像
外文關鍵詞:Papak Waqa (Mt. Dabajian)mountain educationcultural revivalAtayal educationrevival narrativesAtayal imagin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關注在Mabatuan小學實施的山野教育如何為泰雅族Mabatuan部落開闢了文化復返之路。在這個過程中,復返課程的開發、行動者的投入,以及復返敘事的傳遞,使得師生、部落族人及山野之友緊密合作,共同體驗文化復返。Papak Waqa朝聖之旅是這一過程中的關鍵,不僅代表著身體上的返回,也象徵著心靈和文化上的溯源。
家族因著山野教育的推動開始與學校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學校在山野之友的積極協作下,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山野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融入了在地文化的獨特性,也鼓勵了學生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從而深化了學習經驗的層次。山野教育培養出的學生能夠敏感地回應環境的變化,被鼓勵創造和分享個人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他們對環境的感知和對文化的深刻理解,這些見解和經歷再次被傳播,使得泰雅族文化的復返不僅在校園內實現,而且擴散到了整個部落,甚至是更廣泛的社群,促進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特別是在Papak Waqa的朝聖之旅中,每個行動者的感覺和體驗都被細膩地捕捉,成為了個人與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並在文化復返的敘事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些記憶和故事,隨著行動者的反覆復返,進入了部落的集體記憶庫,豐富了文化復返的內涵。
綜上所述,Mabatuan小學的山野教育展現了一種創新的教育模式,通過復返課程、復返行動,以及復返敘事的傳遞,學校與家庭、部落與山野之友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成長為與環境共鳴之人的機會,同時也呼喚和促進了整個部落的文化復返。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he mountain and wilderness education implemented at Mabatuan Elementary School has paved the way for cultural revival for the Atayal Mabatuan community. In this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ival curriculum, the involvement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revival narratives have fostered close cooperation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tribal members, and friends of the wilderness, enabling them to experience cultural revival collectively. The pilgrimage to Papak Waqa is crucial in this process, symbolizing not only a physical return but also a return to spiritual and cultural roots.
Due to the promotion of mountain and wilderness education, families have begun to establish closer cooperation with the school. With the active collaboration of wilderness friends, the school has developed a unique model of mountain and wilderness education. This model integrates the distinctiveness of local culture and encourages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family members, thus deepening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Students nurtured by mountain and wilderness education respond sensitivel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are encouraged to create and share personal stories. These stories reflect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culture. These insights and experiences are transmitted further, enabling the revival of Atayal culture not only within the school but also throughout the tribe and broader communities, promot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pilgrimage to Papak Waqa, each participant's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are intricately captured, becoming part of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holding a place in the narrative of cultural revival. These memories and stories, through repeated pilgrimages by the participants, enter the tribe's collective memory, enriching the essence of cultural revival.
In conclusion, the mountain and wilderness education at Mabatuan Elementary School demonstrates a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model. Through revival curriculum, revival action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revival narrativ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families, the tribe, and friends of the wilderness provides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grow into individuals resonating with the environment, while also calling for and promoting the cultural revival of the entire tribe.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V
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概論 1
第一節 緣起 1
第二節 田野背景 5
一、 qalan i Mabatuan 5
二、 kai’i Matu’uwal (汶水泰雅語) 10
三、 Papak Waqa (大霸尖山) 11
四、 papatiqan i Mabatuan 14
五、 山野之友 19
第三節 問題意識 2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6
第五節 研究過程與反思 29
第六節 文獻回顧 33
一、 泰雅族gaga的當代實踐 33
二、 泰雅族教育的發展與挑戰 34
三、 泰雅族與自然的聯繫 36
四、 想像在泰雅族文化中的作用 37
五、 現象學和身體性的角度 38
六、 教育實踐與文化傳承 39
七、 小結 39
第七節 章節安排 40
第二章 入山的孩子 43
第一節 TALAWAN兄妹的目光 44
一、 登山口一(與部落主席:一次,2022年10月14日,民族課程) 48
二、 登山口二(與頭目:一次,2021年10月11日,假日自主性入山) 52
三、 Takun和同學們在頭目的帶領下走進Talawan古道 54
四、 Takun、Mahung的家族 59
五、 登山口三(師生,自2017年至今,期末融入環境教育課程。) 61
第二節 來GAWNG MA’AO 河兩側的縫補:YUKEH的故事 63
一、 起初的教育歷程 64
二、 與外公在傳統建物落成典禮的現身 66
三、 Yukeh 兩年內的入山經驗 69
第三節 小結 74
第三章 爬山的學校 77
第一節 MABATUAN小學山野教育行動 77
一、 文化怎麼教 78
二、 以民族課為校本課程 81
第二節 朝聖三部曲 95
一、 第一單元「山腳下聽故事」 95
二、 第二單元「半山腰林間探險」 98
三、 第三單元「邁向山頂、眺望遠方」:朝聖之旅 100
第三節 山野之友的協作 102
一、 入山的各種身教、言教 102
二、 長出自己的入山模樣 105
第四節 小結 106
第四章 重啟PAPAK WAQA朝聖之旅 109
第一節 年復一年的朝聖之路 109
一、 初次遭逢 113
二、 大鹿林道東線19K 120
三、 九九山莊 127
第二節 復返敘事 135
一、 學生口中我們的山 136
二、 教師們的聖山想像 139
三、 從族人口中看見祂 140
第三節 小結 143
第五章 結論:未盡之路 145
第一節 重理路徑 145
第二節 未盡之路,何以延續? 154
附件: 158
附件一:2021朝聖之旅行程表 158
附件二:訓練課程:〈行前訓練、登山技術訓練、環境教育、安全與急救演練〉 160
附件三:個人裝備及團體裝備參考: 163
附件四:登山人員注意事項: 164
參考文獻: 165


英文文獻:
Basso, K. H.
1996. Wisdom sits in places: Landscape and language among the Western Apac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Berkes, F.
1999. Sacred ecology. Philadelphia: Taylor & Francis.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avo, M.
2009. Climate Narratives and Indigenous Citizenship: Examining indigenous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citizenship notions.
Casey, E. S.
1996. The fate of place: A philosophic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ruikshank, J.
1999. Indigenous Oral Narratives and Knowledge: A study on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torytelling among Circumpolar Native peoples.
Ingold, T.
1993. The temporality of the landscape. World Archaeology, 25(2), 152-174.
Ingold, T. & Vergunst, J.
2008. Ways of walking: Ethnography and practice on foot.
Kinch, R. A., Bobilya, A. J., Daniel, B., & Duncan, S.
2022. Indigenous Storytelling and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Exploring the use of Indigenous storytelling and TEK for ecological literacy and sustainability within the Eastern Band of Cherokee Indians.
Merleau-Ponty, M.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 Smith, Trans.). Routledge & Kegan Paul.
Sillitoe, P.
1998. Indigenous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Anthropology: Discussing the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nthropology in the context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Smith, L. T.
2002.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 Zed Books.
Struthers, R., & Peden-McAlpine, C.
2005.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with Indigenous Populations: Linking phenomenology and indigenous oral tradition.
Taylor, C.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Warbrick, I., Heke, D., & Breed,
2023.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the Microbiome: Discuss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中文文獻:
大衛‧懷特
2019.《撫慰人心的52個關鍵詞》[林力敏譯]。采實文化。
小島由道/中研院民族所
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原著出版於1915年)
王梅霞
2003。從gaga的多義性看待雅族的社會性質。台灣人類學刊, 第一期, 77-104。
2006。《泰雅族》。三民書局。
瓦歷斯‧諾幹, & 余光弘.
2002。《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克里弗德, 詹姆斯
2017。《復返: 21世紀成為原住民》[林徐達/梁永安, 譯]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9。《路徑: 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林徐達/張瀠之/審譯; Kolas Yotaka, 譯]。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23.《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王宏仁, 林徐達,譯]。左岸文化。
阿帕杜萊, 阿君.
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鄭義愷, 譯]。群學。
杜威, 約翰.
2015。《經驗與教育》[單文經, 譯]。聯經出版公司。
官大偉
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 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第70期, 69-105。
官大偉、林益仁
2008。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第69期,109-141。
周水珍
2007。原住民族小學民族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課程研究,3  (1),87-108。
洛夫, 理查.
2019。《失去山林的孩子:震撼全美教育界,搶救科技冷漠小孩,治癒「大自然缺失症」的最佳處方》[郝冰, 王西敏, 譯] 。野人。
森丑之助
1915。《臺灣蕃族志(卷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伯克斯, 費克雷特
2023。《神聖生態學》[黃懿翎, 譯]. 網路與書出版。
林益仁
2015。泰雅族傳統領域與流域治理的啟示。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2015。泰雅族的生態觀。原住民族文獻第四輯。第23期,265-270。
周惠民
2010。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權的現況與發展。施正鋒編《加拿大原住民權利保障》。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68-281。
2019。台灣原住民族教育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
泰安鄉公所
2008。《苗栗縣泰安鄉志(上冊) 》。苗栗縣泰安鄉公所。
2008。《苗栗縣泰安鄉志(下冊) 》。苗栗縣泰安鄉公所。
2023。《苗栗縣泰安鄉志增修版(上冊) 》。苗栗縣泰安鄉公所。
2023。《苗栗縣泰安鄉志增修版(下冊) 》。苗栗縣泰安鄉公所。
陳枝烈
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師大書苑。
徐瑛(Ying Syu)
2016。臺灣原住民教育政策分析-以「原住民族教育法」為例。教育行政論壇,8(1),081–093。
席德, 約翰., 梅西, 喬安娜., 福連明, 佩德., & 奈斯, 阿恩.
2015。《像山一樣思考》[黃懿翎, 譯]。紅桌文化。
麥克法倫, 羅伯特
2019。《心向群山: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林建興, 譯]。 大家出版。
2021。《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Nakao Eki Pacidal, 譯]。大家出版。
2024。《野性之境》[Nakao Eki Pacidal, 譯]。大家出版。
黃美金
2000。《泰雅語參考語法》。遠流。
教育部
1998。原住民族教育法。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23。111學年度實驗教育三法簡報。112年7月27日。取自https://reurl.cc/YVDoAa。
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1。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
2015。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計劃(105年至109年)。
2020。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計劃(110年至114年)。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1。《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國家教育研究院。
梅棹忠夫、山本紀夫編
2007。《山的世界》。商務。
黃約伯, 劉秋玲, 丁進添
2017。在地取向、課程與原住民:教育人類學的觀點。課程研究,12(1), 089–110。
雅斯圖堤, 俐塔
2017。《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斐索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誌》[郭佩宜, 譯]。左岸文化。
萊撒.阿給佑
2012。《泰雅爾族傳統文化部落哲學神話故事與現代意義》。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游霸士.撓給赫(田敏忠)
2003。《泰雅的故事-大霸尖山下的泰雅爾傳奇》。晨星。
鄭光博
2017。紀錄片: Lmuhuw言的記憶。觀看:2017年,台灣民族誌影展。
2018。泰雅族Lmuhuw: 穿引於流域間的口述傳統。政治大學民族所博士論文。台北。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繆爾.約翰
2020。《我的山間初夏: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啟蒙手記》[呂奕欣, 譯] 。臉譜。
譚光鼎
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五南。
體育署
2013。山野教育報告書。
2017。107年全國登山日系列活動推動藍圖。
2018。106-107年度山野教育推廣計畫期末成果報告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