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3.102.7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賴芳宜
作者(外文):Lai, Fang-Yi
論文名稱(中文):「教化」與「空無」:清代《金瓶梅》戲曲對小說原著之承襲詮解
論文名稱(外文):From Moralization to Escapism: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atrical Adaptations of Jin Ping Mei in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中文):羅仕龍
指導教授(外文):Lo, Shih-Lung
口試委員(中文):林佳儀
黃思超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7041512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4
中文關鍵詞:清代《金瓶梅》戲曲改編
外文關鍵詞:Qing Dynasty" Jin Ping Mei "operaadapt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明代末年《金瓶梅》刊刻問世,書中人物有諸多與戲曲相關的活動,蘭陵笑笑生大量引用戲曲典故和曲文。而後小說被劇作家作為資糧,《金瓶梅》對戲曲改編、講唱曲藝都產生過大規模影響。而《金瓶梅》戲曲從清初直至民國初年,仍活躍在大眾的視野中。
本論文即探討清代的《金瓶梅》戲曲,立基於承襲的角度,以邊汝元《傲妻兒》、李斗《奇酸記》、鄭小白《金瓶梅傳奇》、傅惜華先生原藏清殘抄本為論述分析對象。談及戲曲改編,必須先論及小說原著。本論文首先概述《金瓶梅》的版本及成書過程,統整不同版本《金瓶梅》的中心題旨、評點內容、情節寓意、精神思想。
接著就劇本分析小說評點、文人專論、如何被戲曲吸收承衍,將關注點放在戲曲如何映射或變異原來的小說內容。以及將戲曲置於時代的文化環境之下,參酌律令教條與主流文風,深究影響劇作家改編生成劇本與場上扮演的種種外延因素,以此探討戲曲的敘事表現,反思戲曲的改編樣貌與特殊的審美特徵。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Jin Ping Mei" was published,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were involved in many activities related to drama and opera. Lanling Xiaoxiaosheng extensively quoted opera allusions and lyrics. Later, the novel became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playwrights, and "Jin Ping Mei"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daptation of dramas and storytelling. From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Jin Ping Mei" dramas remained active in the public eye.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Qing Dynasty's "Jin Ping Mei" dramas from an inheritance perspective, using Bian Ruyuan's "Proud Wife and Son," Li Dou's "Strange Sour Memoirs," Zheng Xiaobai's "Legend of Jin Ping Mei," and Mr. Fu Xihua's original Qing Dynasty manuscript as the objects of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When discussing the adaptation of dramas,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discuss the original novel. This thesis first outlines the versions and writing process of "Jin Ping Mei," summarizes the central themes, critical comments, plot implications, and spiritual thoughts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Jin Ping Mei," and then traces the source of the script back to which version of "Jin Ping Mei."
Nex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novel's critical comments, literary discussions, and how it was absorbed and derived by drama, focusing on how drama reflects or changes the original novel content. It also examines the various exter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laywright's adaptation and the portrayal on stage within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time, in order to examine what kind of appearanc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subsequent drama presentations inherit.
誌謝詞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4
第二章 雜劇改編作品:凝鍊精粹《傲妻兒》 13
第一節 小說《金瓶梅》的成書過程與版本異同 13
一、 《新刻金瓶梅詞話》 15
二、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 16
三、 《彭城張竹坡先生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 16
第二節 雜劇《傲妻兒》內容精要 25
第三節 《傲妻兒》與小說的差異:劇情與人物 28
一、 舞台語言用於描繪人物心理具更大表現力 28
二、 增添與市井群眾趣味相通的新情節 31
第四節 《傲妻兒》的審美趣味:不雅與戲謔元素 33
一、 不雅元素:西門慶褻語調戲潘金蓮 33
二、 戲謔元素:常峙節設計調笑妻子 34
第五節 《傲妻兒》的創作緣由與文人精神 36
第六節 小結 40
第三章 傳奇改編作品:孝子悲歌《奇酸記》 42
第一節 《奇酸記》素材來源的闡釋與沿用 43
一、 苦孝說 43
二、 張評本詮釋觀點 47
第二節 《奇酸記》涵茹的思想創作動力:貶抑、批判、說教、報應 49
第三節 《奇酸記》的敘事結構與情節改動 56
一、 敘事結構與特點 56
二、 特殊的情節更動 58
第四節 《奇酸記》人物形象 66
一、 嚴世蕃的化身:西門慶 67
二、 面目模糊的淫婦:潘金蓮 69
三、 傳統溫順婦女:吳月娘 70
四、 作者之自喻也:孟玉樓 73
五、 失子傷心的病婦:李瓶兒 75
六、 漫溢情慾的丫環:春梅 77
七、 以死明志的節婦:宋蕙蓮 79
八、 渴望性生活的刑夫:太監 82
九、 斂財的錙流之輩:薛姑 82
第五節 《奇酸記》以演出為考量的改編取向 83
一、 以色情場面帶來膚淺的娛樂效果 85
二、 有意規避血腥悖德的場面 87
三、 玄怪場面帶來驚異奇快之感 90
第六節 小結 92
第四章 傳奇改編作品:兩線劇情《金瓶梅傳奇》 95
第一節 《金瓶梅傳奇》的敘事結構與情節改動 96
一、 敘事結構:《水滸傳》與《金瓶梅》故事分流交錯 96
二、 情節改動:有意掩蓋社會矛盾與人之惡德 100
第二節 《金瓶梅傳奇》異變的小說內涵:教化忠良與粉飾人性 104
一、 惡德敗行的西門慶也擁有向善的契機 106
二、 以敗德淫婦襯托正義英雄 109
第三節 《金瓶梅傳奇》的場上搬演情狀與改編呈現 114
一、 情色場景的弱化隱蔽 115
二、 增添民間神異元素 117
三、 隱去部分情節後的呈顯結果 118
第四節 《金瓶梅傳奇》的人物形象 122
一、 良心尚存的惡人:以西門慶為勸世角色 123
二、 賢德貞靜的正妻:以吳月娘為理想女性的道德榜樣 123
三、 愚笨可笑的淫婦:以潘金蓮作為反派符號 128
四、 造孽情癡的怨婦:以李瓶兒作為潘金蓮的重影 130
五、 勇武正直的英雄:以武松作為表達善美的象徵 132
第五節 小結 134
第五章 殘本改編作品:傅惜華藏兩種抄本研究 136
第一節 兩種抄本的敘事結構與素材特點 137
一、 敘事結構 137
二、 內容性質 144
第二節 梨園演出本的創作取向:英雄亮色、低俗情事、娛情悅性、民間宗教 145
一、 精神偶像:受《水滸傳》哺育的武松 146
二、 地獄審判:民間戲曲特有的善惡觀念 151
三、 笑鬧獵奇:滿足百姓的低俗胃口 154
第三節 文人抄本的創作特點:正風俗、重理性、尚教諭 158
一、 遭人斥罵:淫毒婦人潘金蓮 159
二、 神仙難救:李瓶兒做虐的果報 163
三、 道德楷模:大德大賢吳月娘 167
四、 戲謔嘲諷:西門慶縱慾身亡 171
第四節 文人道德意識下生成的主旨:明善德、助人倫、善勝惡、成教化 173
一、 吳月娘慈愛堅毅感天動地 174
二、 武松剛毅智勇成就倫常 178
第五節 小結 181
第六章 結論 184
參考文獻 189
一、 傳統文獻
〔明〕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李泉、張永鑫校注,《水滸全傳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王汝梅校注,《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 年。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梅節較注,《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閆昭典、王汝梅、孫言誠、趙炳南校點,《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香港:三聯書店,2020年。
〔清〕吳偉業,《吳梅村全集》,李學穎集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李斗,《奇酸記傳奇》,清乾隆六十年至嘉慶年間〔1795-1820〕刻本。
〔清〕李漁著,馬樟根點校,《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點校本二十四史》,據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影印。
〔清〕劉文述、董時憲、周世沄、高自得,《任邱縣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刊本。
〔清〕鄭小白,《金瓶梅二卷》,臺北:天一出版社,1996年《全明傳奇續編89》,據《古本戲曲叢刊》本影印。
二、 近人論著
丁淑梅,《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大木康,〈嚴嵩‧王世貞‧《金瓶梅》〉,《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2期,2009年12月,頁1-3。
方銘,《金瓶梅資料匯錄》,安徽:黃山書社,1986年。
王仁銘、邱勝威,《笑笑生話金瓶:市井風月》,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5年。
王文章,《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24》,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26》,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王平,〈20世紀《金瓶梅》詮釋中的價值取向〉,《2012臺灣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頁54。
   ,〈論崇禎本《金瓶梅》第一回宗教現象的敘事功能〉,《濟寧學院學報》第1期,2009年2月,頁5-9。
   ,《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王修齊,〈淺議《金瓶梅》對《水滸傳》中武松形象的改造與重塑〉,《文教資料》第9期,2016年3月,頁7-8。
王振彥,〈審美回歸與英雄失色──兼論《金瓶梅》中的「水滸」人物〉,《南都學壇》第2期,2005年3月,頁70。
王婷瑋,《性與死:《金瓶梅》的主題探討》,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王溢嘉,《古典今看──從孔明到潘金蓮》,臺北:野鵝出版社,1989年。
丘慧瑩,《乾隆時期戲曲活動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付善明,〈玉樓人醉杏花天──論孟玉樓〉,《蘭州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09年12月,頁23-27。
   ,〈解脫的迷茫──《金瓶梅》中的病與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16年3月,頁15-20。
史春燕,〈清代中期《金瓶梅》戲曲在北京的傳播〉,《第十二屆國際《金瓶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頁593。
田秉鍔,〈《金瓶梅》佛道人性論〉,《徐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4年6月,頁51-53。
田曉菲,《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秋水堂論金瓶梅》,香港:三聯書店,2020年。
由婧涵,〈清代《水滸傳》戲曲在內容上的改編傳播研究〉,《名作欣賞》第21期,2013年7月,頁167。
伏滌修,〈中國古代道教題材戲曲繁盛原因探論〉,《江淮論壇》第6期,2014年6月,頁171-172。
吳敢,〈《金瓶梅》評點略論〉,《臺灣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頁297-305。
   ,〈《金瓶梅》評點綜論〉,《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2013年4月,頁10-13。
   ,《張竹坡與《金瓶梅》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宋波,〈論戲曲與《水滸傳》的關係〉,《貴州民族大學學報》第 2期,2014年4月,頁142。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正學,〈論《金瓶梅》中常時節形象的小說史意義──以中國寓言──小說中的人格心理發展為例〉,《昆明學院學報》第 2期,2009年3月,頁43。
李在超,〈論《奇酸記》的批評話語與主體意識〉,《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第3期,2017年5月,頁73-75。
李志宏,〈一樣「世情」兩種「演義」──詞話本與說散本《金瓶梅》題旨比較〉,《臺灣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頁227-241。
李洵,《明清金瓶梅題材戲曲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李娟,〈從首回比較看《金瓶梅》詞話本與繡像本的主旨差異〉,《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22年3月,頁10-12。
李時人,《金瓶梅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
李新,《清代戲曲教化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沈新林,〈同花而異果──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創作手法比較〉,《藝術百家》第2期,2001年4月,頁18。
周妙中,《清代戲曲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周華斌,《戲、戲劇、戲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周鈞韜,〈《金瓶梅》與《水滸傳》重迭部分的比較研究〉,《漢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88年9月,頁65-74。
周璐,〈《金瓶梅》詞話本與崇禎本比較研究述評〉,《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9期,2016年4月,頁10。
侯忠義,〈古代小說與戲曲的改編問題〉,《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17年5月,頁9。
俞丹玲,〈從小說到傳奇──《奇酸記》研究〉,《文化藝術研究》第3期,2014年7月,頁131-136。
段啟明,《中國古代小說戲曲述評輯略》,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洪玲惠,《張竹坡《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評點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洪慧容,《戲曲中的潘金蓮研究──以京崑為主要討論對象》,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洪濤,〈《金瓶梅》的文化本位觀念與仇外話語的英譯〉,《2012台灣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頁644-652。
胡衍南,《蘭陵笑笑生與《金瓶梅》》,臺北:五南出版社,2019年。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臺北:聯合文學,2016年。
孫述宇,《金瓶梅的藝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8 年。
孫書磊,〈《揚州畫舫錄》作者李斗的行旅活動與文學創作〉,《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 1期,2013年3月,頁82-87。
徐文凱,《有韻說部無聲戲︰清代戲曲小說相互改編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年。
秦華生,《清代戲曲文化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
馬辛民,《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馬玨坪,〈幻象與反諷──《金瓶梅》人物觀與人生觀〉,《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03年3月,頁79-81。
張佐娟,〈談孟玉樓〉,《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第2期,2003年3月,頁70-71。
張庚,〈中國戲曲在農村的發展以及它與宗教的關係〉,《戲曲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頁3。
郭英德,《世俗的祭禮──中國戲曲的宗教精神》,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敘事性:古典小說與戲曲的雙向滲透〉,《文學遺產》第4期,1995年7月,頁63-67。
   ,《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國華,《明清社會變遷對戲劇文化的影響研究》,廈門: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後論文,2008年。
陳維昭,〈李斗《奇酸記》與清代中後期的戲曲流變〉,《暨南學報》第3期,2013年3月,頁82-85。
   ,〈清代《金瓶梅》戲曲的版本及作者問題考辨〉,《文學遺產》第2期,2017年3月,頁156-163。
曾永義,〈戲曲劇目之題材內容概論〉,《文與哲》第27期,2015年12 月,頁51-55。
   ,《戲曲表演藝術之內涵與演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
曾慶雨,〈論清代《金瓶梅》故事在民間戲曲傳播中的兩種演繹〉,《雲南民族大學學報》第4期,2014年7月,頁141-143。
黃霖,〈「人」在《金瓶梅》中〉,《上海大學學報》第4期,2006年7月,頁100-105。
   ,〈關於《金瓶梅》崇禎本的若干問題〉,《金瓶梅研究(第一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年,頁80。
   ,《金瓶梅考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
   ,《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黃霖說金瓶梅》,臺北:大地出版社,2007年。
楊惠玲,《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寧宗一,〈「性」與「醜」:閱讀行為與《金瓶梅》的意義〉,《湖北大學學報》第4期,2001年7月,頁68-70。
   ,〈「偉大也要有人懂」──重讀《金瓶梅》斷想〉,《金瓶梅研究(第九輯)》,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頁16-20。
劉勇強,〈一僧一道一術士──明清小說超情節人物的敘事學意義〉,《文學遺產》第2期,2009年3月,頁104-106。
   ,〈文人精神的世俗載體──清初白話短篇小說的新發展〉,《文學遺產》第6期,1998年11月,頁75。
   ,《中國小說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輝,《金瓶梅論集》,臺北:貫雅出版社,1992年。
潘嘉雯,《《金瓶梅》人物論》,新竹: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蔡一鵬,〈論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的道德理性思維方式〉,《文學遺產》第5期,1994年9月,頁106-114。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盧靖,《衍繹世情:清代《金瓶梅》的批評與改寫》,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魏子雲,《小說《金瓶梅》》,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金瓶梅的問世與演變》,臺北:時報文化,1993 年。
魏文哲,〈談《水滸傳》《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明清小說研究》第 3期,2013年8月,頁82-91。
魏崇新,《說不盡的潘金蓮》,臺北:業強出版社,1997年。
羅德榮,〈從傳奇到寫實──《金瓶梅》小說觀念的歷史性突破〉,《湖北大學學報》第4期,2001年7月,頁72-75。
   ,《金瓶梅三女性透視》,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