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88.12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趙迪飛
作者(外文):Zhao, Di-Fei
論文名稱(中文):南洋記憶與上海書寫──論黑嬰上海時期小說創作(1932-1937)
論文名稱(外文):Southeast Asia Memory and Shanghai Writing ──A research on Hei Ying's fiction(1932-1937)
指導教授(中文):楊佳嫻
指導教授(外文):Yang , Chia-Hsien
口試委員(中文):趙家琦
蔣興立
口試委員(外文):Chao , Chia-Chi
Chiang , Hsin-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7041467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黑嬰新感覺派南洋三〇年代上海
外文關鍵詞:Hei YingNeo-SensationismSoutheast Asia1930s’ Shanghai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圍繞南洋華僑作家黑嬰上海時期小說創作展開,通過系統性地梳理黑嬰1932-1937年的作品,考察其上海時期的創作軌跡,探查作家在創作中的各種傾向。黑嬰的作品浮現多種文化面向,相互交織,偏向於南洋的現實題材、左翼的革命主題和聲光化電的現代派都市文學,這幾類主題在黑嬰的小說中多有糅合。為考察黑嬰作品的這份複雜性,本研究嘗試將其放回三〇年代的時間軸與上海—南洋的空間場域中進行討論,希望從三〇年代黑嬰的三個已知身份出發:新感覺派、南洋歸僑與愛國青年,並從三個角度的分析中,對作家作品更深度的挖掘,能為重新理解作者本人,甚至新感覺派,亦或是上海僑生群體,提供更多的面向與可能性。
This research is centered on the novel creation of Hei Ying, an overseas Chinese writer in Southeast Asia, in the Shanghai period. By systematically combing Hei Ying's works from 1932-1937, he investigates his creative trajectory during the Shanghai period and explores the writer's various tendencies in his creation. Hei Ying’s works have a variety of cultural aspects that are intertwined with each other. They are biased towards the realistic themes of Southeast Asia, the revolutionary themes of the leftist literature, and the modern urban literature of sound, light and electricity. These themes are mostly mixed in the novels of Hei Ying.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ity of Hei Ying’s work,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put it back into the timeline of the 1930s and the Shanghai- Southeast Asia space field for discussion, hoping to start from the three known identities of Hei Ying in the 1930s: the Neo-Sensationism,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triotic youth, an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ree angles, a deeper exploration of the author’s works can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 himself, even the Neo-Sensationism, or the group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Shanghai,provide more aspects and possibil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回顧 1
第三節 問題意識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8
第五節 章節設置與說明 8
第二章 「第四代作家」:黑嬰的新感覺書寫 11
第一節 「橫光利一的第四代」 11
第二節 黑嬰小說中的多重感覺裝置 20
第三章 黑嬰小說中的兩性主題 39
第一節 「都會女子」之轉型 39
第二節 遊蕩的「孩子」 49
第三節 當「神女」變成「聖女」:療救男子 58
第四章 南洋經驗和上海記憶 65
第一節 「下南洋」的回憶 65
第二節 重新認識「魔都」 71
第三節 以筆尖作為武器 78
第五章 結論 84
參考文獻 87
附錄 黑嬰創作年表(1932-1937) 92

保爾·穆杭著、戴望舒譯,《天女玉麗》,(上海:上海尚志書屋),1929年。
黑嬰,《帝國的女兒》(上海:上海書店,1934年)。
張若谷,《珈琲座談》(上海:真美善書店,1929年)。
張若谷,《都會交響曲》(上海:真美善書店,1929 年)。
劉吶鷗,《都市風景線》(上海:水沫書店,1930年)。
穆時英,《南北極》(上海:湖風書店,1932年)。
穆時英,《公墓》(上海:現代書局,1933年)。
穆時英,《白金的女體塑像》(上海:現代書局,1934年)。
橫光利一著、郭建英選譯,《新郎的感想》,(上海:水沫書店),1929 年。
王向遠,《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年)。
田仲齊、孫昌濟主編,《中國現代小說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 年)。
汪之成,《上海俄僑史》(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資訊,2006 年)。
李今、嚴家炎編,《穆時英全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 年)。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臺北:麥田出版),2004 年)。
施蟄存,《沙上的腳跡》(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年)。
施蟄存,《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年)。
施蟄存,《北山散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 : 晚清民國年間小報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2013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 : 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2013年)。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
康來新、許秦蓁合編,《劉吶鷗全集》增補集 (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年)。
康來新總編輯;彭小妍、黃英哲編譯,《劉吶鷗全集》文學集、理論集、電影集、日記集(上、下) (臺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
許秦蓁,《時/空的重組與再現:臺灣文學與城市論述》(臺北:秀威資訊,2009 年)。
許秦蓁,《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 (1905-1940)》(臺北:秀威資訊,2008年)。
郭建英繪、陳子善編,《摩登上海:30 年代的洋場百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年)。
陳子善,《迪昔晨光格上海》(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子善編,《脂粉的城市:婦人畫報之風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
陳國賁、張齊娥著,王業龍譯: 《出路——新加坡華裔企業家的成長》(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張勇,《摩登主義:1927-1937 上海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2010 年)。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年)。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2005年)。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年)。
嚴家炎,《新感覺派小說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年)。
藍素蘭編,《黑嬰文選》(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史書美 (Shi, Shu-mei) 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年)。
李歐梵 (Lee, Leo Ou-Fan) 著、毛尖譯《摩登上海: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年)。
橫光利一著、葉渭渠編,《橫光利一文集‧寢園》(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 年)。
夏志清 (Hsia, C. T.) 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2005 年)。
張英進 (Zhang, Yinjing) 著、秦立晏譯,《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空間、時間與性別構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年)。
巫小黎,〈遊走於都市與鄉村之間 ———黑嬰早期小說創作心態尋蹤〉,《嘉應學院學報》,1998年4月,頁61-64。
周海威,〈「新感覺」背後的隱秘——黑嬰的南洋記憶書寫〉,《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19年第40卷第3期,頁32-29。
林耀德、鄭明娳,〈中國現代主義的曙光:與新感覺派大師施蟄存對談〉,《臺灣聯合文學》第 6 卷第 9 期(1990 年 7 月),頁 130-141。
郭詩詠,〈欲望政治與文化身份想像——穆時英小說、流行音樂與跨文化現代性〉,《文學與文化》,2018年5月,頁102-110。
柳書琴,〈魔都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殖民都市啟蒙敘事〉,《山東社會科學》2014 年第2期,頁38-49。
姜麗,〈象徵修辭視角下社會與人性縮影——論橫光利一的短篇小說《蠅》〉,《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19年第34期,頁80-85。
張英進,〈都市的線條:三十年代中國現代派筆下的上海〉,馮潔音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從刊》 ,1997年第3期,頁93-109。
張勇,〈掌控「她者」——1930 年代上海都市文學中的厭女現象〉,《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報》第 2 期,2013 年 4 月,頁 96-100。
黃獻文,〈新感覺派研究述評〉,《海南師院學報》1998 年第 4 期,頁47-55。
陳麗汶,〈狐步舞結束之後:論中國歸僑作家黑嬰的成長小說〉,《中國現代文學》,2018年第33期,頁43-62。
陳桃霞,〈論中國現代文學的南洋敘事〉,《江漢論壇》,2012年第3期,頁110-113。
梁慕靈,〈論劉吶鷗、穆時英、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第50期,2012年4月。
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中國文史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317-353。
蔡登山,〈迷茫與焦灼的漫遊者——記「新感覺派」作家〉,《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7年6月號,頁29。
楊慧,〈1930 年代滬上文壇獨特的 「新感覺」———南洋華僑作家黑嬰的 「鄉愁」書寫〉,《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12月,頁102-110。
楊慧,〈穿越「摩登」的家國書寫——重讀黑嬰的南洋敘事(1932—1937)〉《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第5期,頁159-168。
丁培衛,《現代性視野中的新感覺派研究》,山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 年。
王明君,《中國新感覺派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 年。
王淳容,《論1930年代上海女性讀物的現代性想像與城市敘事:以〈婦人畫報〉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6年。
李在喜,《上海書寫與「半殖民」現代性——以中韓日作品為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
李黛顰,《十里洋場的追尋者:上海新感覺派的都市書寫》,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年。
周奕君,《通往典範之路:以八○年代現代小說史對「新感覺派」的建構為例》, 東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 年。
胡俊,《論新感覺派小說中電影因素的滲透》,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徐明翰,《摩登生活的漫畫及其「無— 意義」:郭建英與上海新感覺派
(1927-1935)》,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宿久高,《中日新感覺派文學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 年。
張敏,《黑嬰小說主題研究》,聊城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張厚剛,《新感覺派的空間詩學》,蘇州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 年。
郭惠珍,《中日新感覺派小說創作差異及其原因探究》,華僑大學碩士論文,2007 年。
陳碩文,《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 (1927-1937)》,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8 年。
趙家琦,《東京/上海:自日本「新興文學」視域重探日、中新感覺派的多重現代性交涉 (1920s-1930s)》,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5年。
鄧觀傑,《華文現代主義的旅行與變貌: 以上海、香港、南洋為路徑(1930~1970)》,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2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