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H.(1982)。馬來西亞將推廣漢語拼音和簡化漢字。語文建設,3,29。 之光(1935)。簡體字在文字運動中的地位。新文字半月刊,3,6。 文兵(1961)。學生寫了《漢字簡化方案》以外的簡化字該怎麼處理。語文建設,10,21。 王子狀(1936)。《王子狀日記》(手稿本)第三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 王甦、林仲賢、荊其誠(1997)。《中國心理科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建勤(2004)。<歐美學生漢字部件認知效應的實驗研究>,《漢語研究與應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寧(1997)。漢字構形理據與現代漢字部件拆分。語文建設,3,4-9。 王寧(2004)。論漢字規範的社會性與科學性——新形勢下對漢字規範問題的反思。中國社會科學,3,171-179。 王寧(2007)。基於簡繁漢字轉換的平行詞語料庫建設原則。語言文字應用,4,8-13。 王貴元(2011)。漢字演變的歷史我們還很陌生。學術研究,2,154-158。 尤浩傑(2003)。筆畫數、部件數和拓撲結構類型對非漢字文化圈學習者漢字掌握的影響。世界漢語教學,2,72-81。 尹斌庸、羅聖豪(1991)。台灣學生認讀大陸規範簡化字的測查報告。語文建設,8,34-35。 艾偉(1949)。《漢字問題》。北京: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白樂桑(1996)。漢語教材中的文、語領土之爭:是合併,還是自主,抑或分離?世界漢語教學,4,98-100。 朱曉平、顧泓彬(1992)。漢語字詞識別研究的現狀。心理科學,1,40-45。 任平(2010)。漢字在書寫中演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 73-76。 吳良祚(1958)。太平天國文獻中的簡體字。文字改革,4,43-44。 吳英成(1991)。<學生漢字偏誤及其學習策略關係>,《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呂達 (2000)。《陸費逵教育論著選》。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呂立民(2008)。《正視我國華文小學<華文>課程與教學問題》。馬來西亞華文教育,8,1-23。 何健(1935)。對於教育部推行簡體字表之意見——何主席十月二十八日在擴大紀念週中演講。國光雜誌,11,45-48。 沈模衛、潘善會、李忠平(1997)。整體字形對部件識別的影響。應用心理學,3(1),47-51。 沈模衛、李忠平、朱祖祥(1997)。部件啟動對合體字字形識別的影響。心理科學,20(3),206-210。 李丹(1965)。教學簡化字的幾點經驗。語文建設,7,15。 李大遂(1989)。略述錢玄同的漢字簡化理論與實踐。語文建設,3,11-13。 李政(2004)。本世紀初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發展。八桂僑刊,5,10-12。 李力紅、劉宏艷、劉秀麗(2005)。漢字結構對漢字識別加工的影響。心理學探新,25(1),23-27。 李海洋(2011)。論漢字簡化發展與古籍傳承的關係。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32(4),128-130。 范可育(1996)。<偏旁類推簡化及其學習和運用>,《語文現代化論叢》。北京:語文出版社。 金褘(1992)。<刊>字誤寫何其多。語言文字應用,3,19。 房寧、李思噯(2012)。馬來西亞國民中學華文教材編排研究——以初中華文教材為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0(5),76-81。 姜昆武(1984)。漢字史說。浙江學刊,3,88-96。 柯彼得(1997)。<漢字文化和漢字教學>,《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前國語研究會(1957)。《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施正宇(2000)。<外國留學生形符書寫偏誤分析>,《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小朝(1999)。漢字特徵分析與實驗字取樣策略。人類工效學,5(3),14-18。 徐子亮(2003)。漢字背景與漢語認知。漢語學習,6,63-67。 陸費逵(1909)。普通教育當採用俗體字。教育雜誌,1(1),1。 陸費逵(1909)。答沈君友卿論採用俗字。教育雜誌,1(3),1-3。 陳真(2007)。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發展趨勢、問題及對策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5,26-30。 高定國、鍾疑平、曾玲娟(1995)。字頻影響常用漢字認知速度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18(4),225-229。 高崇雲、高欣、高鵬翔(2010)。海外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報,6,181-208。 馬慶株(2009)。簡體字古已有之。中國教育報,7月5日,第4版。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會聯合會總會(2014)。董總60年會慶特刊。雪蘭莪:董總書坊。 梁彥民(2004)。漢字部件區別特徵與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4,74-83。 梁宇(2019)。東南亞漢語教學的差異化發展。社會科學報,5,30-35。 張經(1935)。討論簡體字。朝報,10月5日,第1張第4版。 張之(1961)。讀了《學生寫了“漢字簡化方案”外的簡化字該怎麼處理》。語文建設,12,22-23。 張旺熹(1990)。從漢字部件到漢字結構——談對外漢字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112-120。 張厚粲、舒華(1989)。漢字讀音中的音似和形似的啟動效應。心理學報,21(3),284-289。 張武田、馮玲(1992)。關於漢字識別加工單位的研究。心理學報,24(4),379-385。 張積家、盛紅岩(1999)。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對漢字的知覺分離影響的研究。心理學報,31(4),369-376。 張積家、王惠萍、張萌、張厚粲(2002)。筆畫複雜性和重複性對筆畫和漢字認知的影響。心理學報,34(5),449-453。 張積家(2007)。整體與部分的意義關係對漢字知覺的影響。心理科學,30(5),1095-1098。 張朋朋(2007)。語文分開、語文分進的教學模式。漢字文化,1,64-68。 曾松華(1984)。〈華族南移的背景與動向〉,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八打靈: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常玉林、王丹爍、周蔚(2016)。字形判断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优先效应:来自反应时和眼动指标的证据。心理科學,39(5),1040-1044。 黃沛榮(2006)。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 黃妙芸(2011)。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以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生字表為研究對象。語文學刊,1,146-150。 彭聃齡、王春茂(1997)。漢字加工的基本單元:來自筆畫數效應和部件數效應的證據。心理學報,29(1),9-17。 喻柏林、馮玲(1992)。漢字的視知覺——知覺任務效應和漢字屬性效應。心理學報,2,141-148。 喻柏林(1998)。漢字字形知覺的整合性對部件認知的影響。心理科學,4,306-309。 馮麗萍、盧華岩、徐彩華(2005)。部件位置信息在留學生漢字加工中的作用。語言教學與研究,3,66-72。 路燈光、路燈照(1992)。《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同用(1998)。淺談漢字構形的系統性。漢字文化,3,46-48。 楊琿、彭聃齡、Perfetti, C. A.、譚力海(2000)。漢字閱讀中語音的通達與表徵(I)——字水平與亞字水平的語音及其交互作用。心理學報,32(2),144-151。 萬業馨(2003)。從漢字識別談漢字與漢字認知的綜合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72-79。 趙城(1988)。<漢字探索>,《漢字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崇漢(1993)。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八桂僑史,1,7-13。 劉峰(2003)。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現狀及發展。八桂僑刊,5,22-23。 劉婷雁(2013)。漢語學習者漢字構形意識的發展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1(6),35-42。 劉曉明、何林英(2015)。民國“簡體字運動”的理論建構與歷史影響。蘭台世界,16,32-34。 樂晉霞(2020)。近三十年馬來西亞本土華文教材研究綜述。海外華文教育,3,27-38。 錢玄同(1920)。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新青年,7,3。 錢玄同(1935)。與黎錦熙汪怡論採選簡體字書。國語周刊,176。 錢玄同(1935)。論簡體字致黎錦熙汪怡書。國語周刊,204。 蕭一山(1956)。《太平天國叢書:第一集》。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韓布新(1998)。漢字識別中部件的頻率效應。心理科學,3,193-196。 鄭林曦(1966)。怎樣使用<簡化字總表>。語文建設,3,11-13。 鄭昭明(1982)。〈漢字認知的歷程〉,高尚仁、鄭昭明合編,《中國語文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羅艷琳、王鵬、李秀軍、石雅琪、陳墨、王培培、胡斯秀、羅躍嘉(2010)。漢字認知過程中整字對部件的影響。心理學報,42(6),683-694。 鍾興永、吳順發(2011)。漢字簡體文化傳承的歷史進程。雲夢學刊,32(2),126-131。 蘇培成(1993)。簡化字與繁體字的轉換。語文研究,1,16-21。 蘇培成(2003)。重新審視簡化字。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1),121-128。 蘇培成(2006)。漢字繁簡體的使用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群言,11,36-37。 蘇培成(2010)。《當代中國的語文改革和語文規範》。上海:商務印書館。 Chen, Y, P., Allport, D. A., Marshall, J. C. (1996). What are the Functional Orthographic Units in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The Stroke or the Stroke Patter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9(4), 1024-1043. Chen, Y.C. (2015). Binding Radicals i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Evidence from Repetition Blindnes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78, 47-63. Ding, G. S., Peng, D. L., Taft, M. (2004). The Nature of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Radicals in Chinese: A Priming Stud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0(2), 530-539. Estes, W. K. (1975). The locus of inferential and perception processes in letter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4, 122-145. Frost, Ram. (1994). Prelexical and Postlexical Strategies in Reading: Evidence from a Deep and a Shallow Orthograph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1), 116-129. Gass, Susan M., Larry Selinker. (1983). 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Hatta, T., Kawakami, A., Tamaoka, K. (1998). Writing Errors in Japanese Kanji: A Study with Japanese Students and Foreign Learners of Japa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10, 457-470. Just, M. A., Carpenter, P. A., Wu, R. (1983). Eye Fixations in the Reading of Chinese Technical Text (Technical Report).Pittsburgh: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Krashen, Stephen 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Krueger, L. E. (1992). The word-superiority effect and phonological recoding. Memory Cognition, 20(3), 685-694. Labo, Robert. (1957). 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 for Language Teach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Lai, C. & Huang, J. T. (1988). Component migration in Chinese characters: Effects of priming and context on illusory conjunction. In I. M. Liu, H.-C. Chen, & M. J. Chen (Eds.), Cognitiv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 57-67. Hong Kong: Asian Research Service. Liu, T. Y., Chuk, T. Y., Yeh, S. L., Hsiao, J. H. (2016). Transfer of perceptual expertise: The case of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Cognitive Science, 40(8), 1941-1968. Odlin, Terence. (2005). Language Transfer: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ge Education Press. Peterzell. D. H., Sinclair, G. P., Healy, A. F., Bourne, L. E. Jr. (1990). Identification of letters in the predesignated target paradigm: a word superiority effect for the common word the. American Journal Psychology, 103(3), 299-315. Selinker, Larry.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 10, 209-241. Seidenberg, M. S. (1985). The time course of phonological code activation in two writing systems. Cognition, 19(1), 1-30. Taft, M. (2006). Processing of characters by native Chinese readers. In P. Li, L. Tan, E. Bates, & O. Tzeng (Eds.), The Handbook of East Asian Psycholinguistics, 237-24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台灣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20年7月11日,取自 https://www.edu.tw/News.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
台灣教育部統計處。2020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www.edunsbp.moe.gov.tw/overview_students1004.html。 馬來西亞教育部。2020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www.moe.gov.my/en/。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20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www.dongzong.my/v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