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252.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鄒懿晨
作者(外文):Chau, Stephanie Yi-Chen
論文名稱(中文):中文簡化字母語學習者過渡至正體字所產生之困難探究——以大馬留台生為研究對象
論文名稱(外文):From a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 Reader to a Traditional Character Reader: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he Chinese Malaysian Stude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曹逢甫
信世昌
指導教授(外文):Tsao, Feng-Fu
Hsin, Shih-chang
口試委員(中文):黃沛榮
鄭縈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Pei-Jung
Cheng, Y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跨院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學號:107004401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簡化字正體字馬來西亞漢字傳統字
外文關鍵詞:Simplified CharactersTraditional CharactersMalaysiaChinese Character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簡化字方案』在1951年開始推行,為了滿足當時已備有正體字背景知識的民眾需求,在簡化方面最大考量以筆畫越少越好為原則,而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亦在1980年代逐漸實施簡化字的使用,至今已全面轉換為簡化字使用者。現今的馬來西亞華人作為簡化字的母語學習者,到台灣留學、就業後,對正體字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需求,同時在過渡至正體字時面臨了一定的困難。
本研究以大馬留台生為研究對象,探究簡化字母語學習者在過渡至正體字時所產生的困難與簡化字之間的交互關係,並重新審視『簡化字方案』當初的設計原則與推行方法,提出檢討與建議。
研究中發現因簡化字的簡化不當而使學習者在學習正體字時產生了一定的困難,像是簡化字中的『一字多義』所產生的連帶影響,致使學習者對於正體字的辨認與正確使用難以掌握。另外,在簡化中發現某些簡化字違反了造字原則,使簡化字學習者難以類推學習。例如將造字法從形聲改為象形、會意改象形等;或是對部首進行刪減、改變,如某些簡化字從『氵』部簡化為『冫』,如『況(况)』、『涼(凉)』、『淨(净)』,使原部首的漢字表意皆產生變化。在某些簡化字中,有特別為了筆勢而作的特殊簡化等,使正體字和簡化字之間產生了原來系統沒有的細微差別,讓學習者容易產生混淆。
研究者認為,20世紀50年代所實施之簡化對漢字的表音及表意皆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僅專注於筆畫的減省已不合時宜,應與時俱進進行改良,專注在漢字最本質、理想的狀態,回歸造字的基本原則,朝向最大程度的形聲化前進。
The Chinese Character Simplification Scheme promulgated in the 1950s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is scheme w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ewer strokes in each character due to people at times already had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Meanwhile,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also gradually implemented simplification in the 1980s. Nowadays, Chinese Malaysians, as native language learners of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contribute a certain demand for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caused by studying or working in Taiwan. For the moment, they face several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i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This study takes Malaysian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ain target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when transition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as a native language learners of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addition, mak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inciples of the original desig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Simplification Sche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ultiple meaningsused in one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cause the difficulty of the transi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Besides that, the principles of crea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changing or special simplified ways bring the learning issue to appear too.The original desig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Simplification Scheme focuses on the principle of fewer strokes in each character is not suitable for learners nowadays. The ideal cond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to retur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haracter creation and move forward towards the greatest degree of the phonogram.
一、緒論 1
1.1 研究緣起 1
1.2 研究背景 2
1.3 研究目的及問題 8
1.4 名詞釋義 10
二、文獻探討 13
2.1 漢字的發展 13
2.2 漢字學習相關 19
2.2.1 漢字的結構與認知 19
2.2.2 二語者的漢字學習 24
2.3 簡化字之考量、原則與方法探究 28
2.3.1 太平天國時期 28
2.3.2 民國時期 29
2.3.3 1949年之後的中國大陸 34
2.4 以正體字背景學習簡化字的問題 38
2.4.1 『從正轉簡』對當時社會及學習用字情況的影響 38
2.4.2 轉換至簡化字的本體問題 40
2.5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 43
三、研究方法 53
3.1 文獻分析法 53
3.2 問卷調查法 54
3.3 研究工具 55
3.4 研究步驟與流程圖 58
四、問卷調查結果 60
4.1 參與者的學習背景相關 61
4.2 大馬學習者在學習正體字時所面臨的困難 64
4.2.1 大馬學習者在簡化字環境下學習正體字的途徑 66
4.2.2 大馬學習者來台後對於正體字的學習仍難以掌握之原因 67
4.3 大馬學習者解決正體字困難的辦法與用字改變 75
4.4 大馬學習者對於兩種文字系統之看法 78
五、簡化字背景學習正體字之難處 79
5.1 簡化方法所致之學習難點 79
5.2 簡化字中的特殊簡化 83
六、討論 85
6.1對於『簡化字總表』之看法與建議 85
6.2 對於馬來西亞留台學生學習正體字之建議 88
七、結論 91
7.1 研究結論 91
7.1.1 馬來西亞留台之華裔學生學習正體字之困難及原因 91
7.1.2 有關『簡化字總表』導致的正體字學習困難 92
7.1.3 有關簡化字之檢討與建議 93
7.2 研究限制 94
7.3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95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問卷參與者所提供之習得困難正體字 103
N.H.(1982)。馬來西亞將推廣漢語拼音和簡化漢字。語文建設,3,29。
之光(1935)。簡體字在文字運動中的地位。新文字半月刊,3,6。
文兵(1961)。學生寫了《漢字簡化方案》以外的簡化字該怎麼處理。語文建設,10,21。
王子狀(1936)。《王子狀日記》(手稿本)第三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
王甦、林仲賢、荊其誠(1997)。《中國心理科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建勤(2004)。<歐美學生漢字部件認知效應的實驗研究>,《漢語研究與應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寧(1997)。漢字構形理據與現代漢字部件拆分。語文建設,3,4-9。
王寧(2004)。論漢字規範的社會性與科學性——新形勢下對漢字規範問題的反思。中國社會科學,3,171-179。
王寧(2007)。基於簡繁漢字轉換的平行詞語料庫建設原則。語言文字應用,4,8-13。
王貴元(2011)。漢字演變的歷史我們還很陌生。學術研究,2,154-158。
尤浩傑(2003)。筆畫數、部件數和拓撲結構類型對非漢字文化圈學習者漢字掌握的影響。世界漢語教學,2,72-81。
尹斌庸、羅聖豪(1991)。台灣學生認讀大陸規範簡化字的測查報告。語文建設,8,34-35。
艾偉(1949)。《漢字問題》。北京: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白樂桑(1996)。漢語教材中的文、語領土之爭:是合併,還是自主,抑或分離?世界漢語教學,4,98-100。
朱曉平、顧泓彬(1992)。漢語字詞識別研究的現狀。心理科學,1,40-45。
任平(2010)。漢字在書寫中演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 73-76。
吳良祚(1958)。太平天國文獻中的簡體字。文字改革,4,43-44。
吳英成(1991)。<學生漢字偏誤及其學習策略關係>,《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呂達 (2000)。《陸費逵教育論著選》。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呂立民(2008)。《正視我國華文小學<華文>課程與教學問題》。馬來西亞華文教育,8,1-23。
何健(1935)。對於教育部推行簡體字表之意見——何主席十月二十八日在擴大紀念週中演講。國光雜誌,11,45-48。
沈模衛、潘善會、李忠平(1997)。整體字形對部件識別的影響。應用心理學,3(1),47-51。
沈模衛、李忠平、朱祖祥(1997)。部件啟動對合體字字形識別的影響。心理科學,20(3),206-210。
李丹(1965)。教學簡化字的幾點經驗。語文建設,7,15。
李大遂(1989)。略述錢玄同的漢字簡化理論與實踐。語文建設,3,11-13。
李政(2004)。本世紀初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發展。八桂僑刊,5,10-12。
李力紅、劉宏艷、劉秀麗(2005)。漢字結構對漢字識別加工的影響。心理學探新,25(1),23-27。
李海洋(2011)。論漢字簡化發展與古籍傳承的關係。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32(4),128-130。
范可育(1996)。<偏旁類推簡化及其學習和運用>,《語文現代化論叢》。北京:語文出版社。
金褘(1992)。<刊>字誤寫何其多。語言文字應用,3,19。
房寧、李思噯(2012)。馬來西亞國民中學華文教材編排研究——以初中華文教材為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0(5),76-81。
姜昆武(1984)。漢字史說。浙江學刊,3,88-96。
柯彼得(1997)。<漢字文化和漢字教學>,《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前國語研究會(1957)。《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施正宇(2000)。<外國留學生形符書寫偏誤分析>,《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小朝(1999)。漢字特徵分析與實驗字取樣策略。人類工效學,5(3),14-18。
徐子亮(2003)。漢字背景與漢語認知。漢語學習,6,63-67。
陸費逵(1909)。普通教育當採用俗體字。教育雜誌,1(1),1。
陸費逵(1909)。答沈君友卿論採用俗字。教育雜誌,1(3),1-3。
陳真(2007)。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發展趨勢、問題及對策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5,26-30。
高定國、鍾疑平、曾玲娟(1995)。字頻影響常用漢字認知速度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18(4),225-229。
高崇雲、高欣、高鵬翔(2010)。海外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報,6,181-208。
馬慶株(2009)。簡體字古已有之。中國教育報,7月5日,第4版。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會聯合會總會(2014)。董總60年會慶特刊。雪蘭莪:董總書坊。
梁彥民(2004)。漢字部件區別特徵與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4,74-83。
梁宇(2019)。東南亞漢語教學的差異化發展。社會科學報,5,30-35。
張經(1935)。討論簡體字。朝報,10月5日,第1張第4版。
張之(1961)。讀了《學生寫了“漢字簡化方案”外的簡化字該怎麼處理》。語文建設,12,22-23。
張旺熹(1990)。從漢字部件到漢字結構——談對外漢字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112-120。
張厚粲、舒華(1989)。漢字讀音中的音似和形似的啟動效應。心理學報,21(3),284-289。
張武田、馮玲(1992)。關於漢字識別加工單位的研究。心理學報,24(4),379-385。
張積家、盛紅岩(1999)。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對漢字的知覺分離影響的研究。心理學報,31(4),369-376。
張積家、王惠萍、張萌、張厚粲(2002)。筆畫複雜性和重複性對筆畫和漢字認知的影響。心理學報,34(5),449-453。
張積家(2007)。整體與部分的意義關係對漢字知覺的影響。心理科學,30(5),1095-1098。
張朋朋(2007)。語文分開、語文分進的教學模式。漢字文化,1,64-68。
曾松華(1984)。〈華族南移的背景與動向〉,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八打靈: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常玉林、王丹爍、周蔚(2016)。字形判断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优先效应:来自反应时和眼动指标的证据。心理科學,39(5),1040-1044。
黃沛榮(2006)。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
黃妙芸(2011)。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以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生字表為研究對象。語文學刊,1,146-150。
彭聃齡、王春茂(1997)。漢字加工的基本單元:來自筆畫數效應和部件數效應的證據。心理學報,29(1),9-17。
喻柏林、馮玲(1992)。漢字的視知覺——知覺任務效應和漢字屬性效應。心理學報,2,141-148。
喻柏林(1998)。漢字字形知覺的整合性對部件認知的影響。心理科學,4,306-309。
馮麗萍、盧華岩、徐彩華(2005)。部件位置信息在留學生漢字加工中的作用。語言教學與研究,3,66-72。
路燈光、路燈照(1992)。《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同用(1998)。淺談漢字構形的系統性。漢字文化,3,46-48。
楊琿、彭聃齡、Perfetti, C. A.、譚力海(2000)。漢字閱讀中語音的通達與表徵(I)——字水平與亞字水平的語音及其交互作用。心理學報,32(2),144-151。
萬業馨(2003)。從漢字識別談漢字與漢字認知的綜合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72-79。
趙城(1988)。<漢字探索>,《漢字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崇漢(1993)。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八桂僑史,1,7-13。
劉峰(2003)。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現狀及發展。八桂僑刊,5,22-23。
劉婷雁(2013)。漢語學習者漢字構形意識的發展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1(6),35-42。
劉曉明、何林英(2015)。民國“簡體字運動”的理論建構與歷史影響。蘭台世界,16,32-34。
樂晉霞(2020)。近三十年馬來西亞本土華文教材研究綜述。海外華文教育,3,27-38。
錢玄同(1920)。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新青年,7,3。
錢玄同(1935)。與黎錦熙汪怡論採選簡體字書。國語周刊,176。
錢玄同(1935)。論簡體字致黎錦熙汪怡書。國語周刊,204。
蕭一山(1956)。《太平天國叢書:第一集》。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韓布新(1998)。漢字識別中部件的頻率效應。心理科學,3,193-196。
鄭林曦(1966)。怎樣使用<簡化字總表>。語文建設,3,11-13。
鄭昭明(1982)。〈漢字認知的歷程〉,高尚仁、鄭昭明合編,《中國語文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羅艷琳、王鵬、李秀軍、石雅琪、陳墨、王培培、胡斯秀、羅躍嘉(2010)。漢字認知過程中整字對部件的影響。心理學報,42(6),683-694。
鍾興永、吳順發(2011)。漢字簡體文化傳承的歷史進程。雲夢學刊,32(2),126-131。
蘇培成(1993)。簡化字與繁體字的轉換。語文研究,1,16-21。
蘇培成(2003)。重新審視簡化字。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1),121-128。
蘇培成(2006)。漢字繁簡體的使用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群言,11,36-37。
蘇培成(2010)。《當代中國的語文改革和語文規範》。上海:商務印書館。 
Chen, Y, P., Allport, D. A., Marshall, J. C. (1996). What are the Functional Orthographic Units in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The Stroke or the Stroke Patter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9(4), 1024-1043.
Chen, Y.C. (2015). Binding Radicals i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Evidence from Repetition Blindnes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78, 47-63.
Ding, G. S., Peng, D. L., Taft, M. (2004). The Nature of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Radicals in Chinese: A Priming Stud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0(2), 530-539.
Estes, W. K. (1975). The locus of inferential and perception processes in letter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4, 122-145.
Frost, Ram. (1994). Prelexical and Postlexical Strategies in Reading: Evidence from a Deep and a Shallow Orthograph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1), 116-129.
Gass, Susan M., Larry Selinker. (1983). 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Hatta, T., Kawakami, A., Tamaoka, K. (1998). Writing Errors in Japanese Kanji: A Study with Japanese Students and Foreign Learners of Japa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10, 457-470.
Just, M. A., Carpenter, P. A., Wu, R. (1983). Eye Fixations in the Reading of Chinese Technical Text (Technical Report).Pittsburgh: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Krashen, Stephen 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Krueger, L. E. (1992). The word-superiority effect and phonological recoding. Memory Cognition, 20(3), 685-694.
Labo, Robert. (1957). 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 for Language Teach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Lai, C. & Huang, J. T. (1988). Component migration in Chinese characters: Effects of priming and context on illusory conjunction. In I. M. Liu, H.-C. Chen, & M. J. Chen (Eds.), Cognitiv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 57-67. Hong Kong: Asian Research Service.
Liu, T. Y., Chuk, T. Y., Yeh, S. L., Hsiao, J. H. (2016). Transfer of perceptual expertise: The case of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Cognitive Science, 40(8), 1941-1968.
Odlin, Terence. (2005). Language Transfer: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ge Education Press.
Peterzell. D. H., Sinclair, G. P., Healy, A. F., Bourne, L. E. Jr. (1990). Identification of letters in the predesignated target paradigm: a word superiority effect for the common word the. American Journal Psychology, 103(3), 299-315.
Selinker, Larry.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 10, 209-241.
Seidenberg, M. S. (1985). The time course of phonological code activation in two writing systems. Cognition, 19(1), 1-30.
Taft, M. (2006). Processing of characters by native Chinese readers. In P. Li, L. Tan, E. Bates, & O. Tzeng (Eds.), The Handbook of East Asian Psycholinguistics, 237-24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台灣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20年7月11日,取自
https://www.edu.tw/News.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

台灣教育部統計處。2020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www.edunsbp.moe.gov.tw/overview_students1004.html。
馬來西亞教育部。2020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www.moe.gov.my/en/。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20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www.dongzong.my/v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1. 現代中國漢字簡化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