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0.188.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劉倢婷
作者(外文):Liu, Chieh-Ting.
論文名稱(中文):東南亞當代藝術在台灣之展現——以亞洲雙年展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presenting the Southeast Asia Contemporary Arts in Taiwan: Focusing on Asian Biennale
指導教授(中文):張晴文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Ching-Wen
口試委員(中文):余季音
賴雯淑
口試委員(外文):Yu, Chi-Ying
Lai, Wen-S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10659370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東南亞當代藝術亞洲藝術雙年展當代藝術
外文關鍵詞: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Asian Art BiennaleContemporary Ar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論文以東南亞當代藝術為主軸,探討第一屆至第六屆(2007年至2017年)亞洲雙年展中東南亞當代藝術之展現。研究以文獻分析為方法,透過蒐集亞洲雙年展之相關文獻,包含其策展人簡介、展覽主題、展覽論述以及參展藝術家資料等,再以這些資料進行分析,並對於東南亞籍的藝術家以及東南亞議題之作品提出來比較、整理。分析之後發現,東南亞當代藝術在亞洲雙年展中的呈現,可歸納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全球化下的東南亞」、「對於身分、根源之探索」、「對於現今社會之省思」以及「藝術作為社會實踐」;而這四大主題亦與2017年日本森美術館展出之「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子題,有很高的同質性。

綜合以上面向的梳理,找出亞洲雙年展中東南亞當代藝術的脈絡、解析東南亞當代藝術作品議題之方向,查明亞洲雙年展當中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呈現,並以「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美術」和「1997年至2017年間台灣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相關展覽」相互分析與比較。本研究同時發現:(一)東南亞當代藝術在亞洲雙年展的呈現,以來自印尼、泰國者為主,此一現象亦與台灣1990年代以來在東南亞當代藝術上的交流情形相符。(二)寮國、汶萊、緬甸三國的當代藝術,以及涉及宗教議題的創作,皆未曾在亞洲雙年展中出現過。這些方面的藝術創作在亞洲雙年展中的缺席,顯示了台灣對於東南亞當代藝術的認識,仍存在某些空缺。


關鍵詞:東南亞當代藝術、亞洲雙年展、當代藝術
Abstract

The thesis attempts to study the issue encompass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of Southeast Asia in Asian Art Biennial (from 2007 to 2017). The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is to analyze and collect archives for details investigating into the introduction of its curator, subject, concept, and the information of exhibitors. I would like to compare and organize the works of Southeast Asian artists, and also the works which involved topics of Southeast Asia. The contemporary art of Southeast Asia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main aspects: “Globalization in Southeast Asia”, “Investigation of identity and origin”, “Reflection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policy”, “Exploring modern society” and “Art intervention”. From these four theme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SUNSHOWER: Contemporary Art from Southeast Asia 1980s to Now" by Mori Art Museum in 2017.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analysis, I find out the context of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Asian Biennale, analyze the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works in Southeast Asia, and find out the present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Asian Biennale. Comparison with “SUNSHOWER: Contemporary Art from Southeast Asia 1980s to Now" and "Exhibition of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in Taiwan from 1997 to 2017".Finally, I arrive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present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at the Asian Art Biennale is mainly from Indonesia and Thailand. This phenomenon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aiwan's exchanges in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since the 1990s. (2) Contemporary art in Laos, Brunei, and Myanmar, as well as creations involving religious issues, have not appeared in the Asian Biennale. The absence of these artistic creations in the Asian Biennale shows that Taiwan still has some vacancies in its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art in Southeast Asia.


Keywords: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Asian Art Biennale, Contemporary Art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v
目次 v
圖目次 vii
表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8
第二章 亞洲雙年展中的東南亞當代藝術作品 10
第一節 初試啼聲的亞洲雙年展(第一、二屆) 10
一、「食飽未?」 11
二、「觀點與『觀』點」 13
第二節 等待發酵的亞洲雙年展(第三至五屆) 16
一、「M型思惟」 16
二、「返常」 24
三、「造動」 31
第三節 策展機制的改變(第六屆) 40
一、「關鍵斡旋」 40
二、策展機制帶來的影響 47
第四節 小結 50
第三章 亞洲雙年展中的東南亞當代藝術議題分析 53
第一節 全球化下的東南亞 53
一、全球化的歷史發展 53
二、全球化下的流動 54
第二節 對於身分、根源之探索 56
一、回望故國 56
二、國家、歷史的書寫與記憶 57
第三節 對於現今社會之省思 59
一、藝術與城市與社會 59
二、以藝術記錄記憶 60
第四節 藝術作為社會實踐 62
一、當代藝術的多樣構成 62
二、藝術在各領域的實踐 63
第五節 亞洲雙年展的東南亞作品議題之分析與比較 65
一、「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美術」 65
二、在台灣的東南亞相關展覽 67
第六節 小結 69
第四章 結論 70
參考書目 72
一、 中文書目 72
二、 外文書目 74
三、 網站資料 75
附錄 78

一、 中文書目

Fukuyama, Francis 著,李永熾 譯:《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王婉如 總編:《食飽未?:亞洲藝術雙年展.2007》。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年。
李欣恬:〈【專訪】新加坡藝術家徐家輝的軟機器〉。中國時報文化版,2017年9月2日。
吳牧青:〈「亞洲學」從頭說起⋯第六屆亞洲雙年展的「區域聯防」策展方法〉,《典藏今藝術》。第302期,2017年。
俞可平:《全球化 : 西方化還是中國化》。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高慧倩:〈走入權力角力場的藝術—2017亞洲雙年展「關鍵斡旋」〉,《藝術家》。第511期,2017年。
高森信男:〈理解的霧區-東南亞藝術交流、駐地經驗的省思-務實的自我形塑系統-如果台灣真的出現了所謂的國際/南向藝術策略〉,《典藏今藝術》。第291期,2016年12月。
高森信男:〈海外拓展:東南亞當代藝術-東南亞/台灣現代美術交流簡史〉,《現代美術》。第172期,2014年3月。
陳水逢:《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台北:臺灣商務印館,民國66年5月。
南條史生:《為當下策展:南條史生的藝術現場1978-2011》。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6年。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數位,2011年。
蔡昭儀 主編:《關鍵斡旋:亞洲藝術雙年展.2017》。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7年。
蔡昭儀 主編:《M型思惟:亞洲藝術雙年展.2011》。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1年。
蕭新煌:《亞太轉型、區域成長圈與永續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1997年。

二、 外文書目

Wieder, Rosalie,“Vietnamese American” In Reference Library of Asian America vol I, edited by Susan Gall, and Irene Natividad, 165-173.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6.

三、 網站資料

1335MABINI,”POKLONG ANADING/SELECTED WORKS“,http://www.1335mabini.com/artistpoklonganading/(2018/4/5)
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關於策展人〉,《觀點與「觀」點》,http://www1.asianartbiennial.org/2009/cht/index_cht.html(於2018年3月10日檢索)
2017 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展人簡介〉,https://www.asianartbiennial.org/2017/content/zh/Curator.aspx,(於2019年3月1日檢索)
About PIYARAT PIYAPONGWIWAT,”Biography”,http://www.piyaratpiyapongwiwat.com/biography(2019/3/8)
Arin Rungjang,”Arin Rungjang”,http://arinrungjang.tumblr.com/(2018/4/5)
ARNDT GALLERY,”NATEE UTARIT”, http://www.arndtfineart.com/website/artist_9828?idx=u(2018/4/5)
Biography Artist,”Sutee Kunavichayanont”, http://www.rama9art.org/sutee/biography_en.html(2018/4/22)
Dutch Art Institute,”Ade Darmawan”, https://dutchartinstitute.eu/page/1149/adedarmawan,(2019/3/1)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BIOGRAPHY 何子彥”, https://edouardmalingue.com/artists_ch/%E4%BD%95%E5%AD%90%E5%BD%A5/,(2018/3/25)
Filipino Migration to the U.S.Introduction,”Pensionados”, http:// opmanong.ssc.hawaii.edu/filipino/filmig.html (2018/6/22)
HONF (House of Natural Fiber),”HONF Foundation”, http://www.honf.org/honf-houseof-natural-fiber/(2018/4/5)
jatiwangi art factory,” + WE ARE”, http://jatiwangiartfactory.tumblr.com/(2019/3/12)
KENJI KUBOTA ART OFFICE,”ABOUT”, http://www.officekubota.com/kkao/about_en.html#profile(2019/3/1)
NUNU FINE ART,”Alfredo & Isabel Aquilizan”, http://www.nunufineart.com/alfredo-and-isabel-aquilizan,(2018/3/22)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Jompet Kuswidananto”, https://www.projectfulfill.com/jompet-kuswidananto.html(2018/4/22)
Pangrok Sulap,”QAGOMA”, https://www.qagoma.qld.gov.au/whats-on/exhibitions/the-9th-asia-pacific-triennial-of-contemporary-art-apt9/artists/pangrok-sulap(2019/3/22)
Residency Unlimited,”Roslisham Ismail (aka Ise)”, http://www.residencyunlimited.org/residencies/roslisham-ismail-aka-ise/,(2018/4/5)
SLY art:〈論跨領域藝術的未來性〉,http://www1.etat.com/slyart/newsletter/2003/newfield_text/07collective_art.htm,(於2018年7月10日檢索)
Wei Leng Tay/Singapore/Hong Kong,”Work”, http://www.weilengtay.com/work/convergence-2009-2013/(2018/4/5)
YOKOHAMA TRIENNALE 2017,”Outline”, http://www.yokohamatriennale.jp/english/2017/about/index.html (2018/1/30)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美術」展覽主題之內容,製表:劉倢婷,資料來源:http://sunshower2017.jp/en/section.html(於2019年6月30日檢索)
中華民國行政院:〈行政院重要施政成果-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https://achievement.ey.gov.tw/cp.aspx?n=53E4AD5EA2AE7FA6(於2018年1月31日檢索)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Venzha Christ〉,http://www.ocac.com.tw/index.php/zh/artists/item/153-venzha-christ,(於2018年4月5日檢索)
映畫手民:〈阮純詩:抵抗的姿態〉,https://www.cinezen.hk/?p=5005,(於2018年4月22日檢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https://www.nmth.gov.tw/exhibition_236_360.html(於2018年1月13日檢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