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1)。《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王秀芳、陳智康(2018)。数学臆测教学的课堂实践─以“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小学教学:数学版,(4), 8-12。 王前龍(2018)。以原住民族實驗教育促進設置原住民族學校的關鍵:落實自治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03-106。 古学斌(2017)。道德的重量:论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34(3)。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原住民族教育法》。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吳天泰(1996)。泰雅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看法。原住民教育季刊,4,22-23。 呂季霏(2002)。花蓮縣國小低年級泰雅族學生平面幾何概念之詮釋性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4,187-209。 巫有鎰、黃毅志(2009)。山地原住民的成績比平地原住民差嗎? 可能影響臺東縣原住民各族與漢人國小學生學業成績差異的因素機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 41-89。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臺北:教育部教研會。 杜明城(1998)。偏遠地區教育的困境與展望。載於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編):《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集》,295-309)。台北:聯合報系文教基金會。 周姝聿(2018)。一位體制外教師實施臆測教學造例階段的任務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林碧珍(2015)。國小三年級課室以數學臆測活動引發學生論證初探。科學教育學刊,23(1),83-110。 林碧珍(2016)。《數學臆測任務設計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林碧珍、周欣怡(2013)。國小學生臆測未知結果之論證結構:以四邊形沿一對角線剪開為例。第29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311-313。國立彰化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 林碧珍、馮博凱(2013)。國小學生反駁錯誤命題的論證結構-以速率單元為例。第29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292-294。國立彰化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 林碧珍、鄭章華、陳姿靜(2016)。數學素養導向的任務設計與教學實踐─以發展學童的數學論證為例,教科書研究,9(1),109-134。 林碧珍、鍾雅芳(2013)。六年級學生解決數字規律性問題的數學臆測思維歷程。2013第五屆科技與數學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數學教學工作坊論文集,100-110。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 姚如芬(2001)。從學校本位教學模組的發展協助小學數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2001年海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185-208。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主編。 姚如芬(2003)。「學校本位」數學教學模組之發展。教師之友,44(1),12-18。 姚如芬(2012)。部落教室:以部落為本位的原住民族數學學習與師資培育(3/4)(NSC 100-2511-S-415-001)。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姚如芬(2013a)。從部落教室看見中年級原民學童的數學學習。屏東教育大學科學教育,38,2-18。 姚如芬(2013b)。原民數學教材之發展與實踐。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7,73-92。 姚如芬(2014)。當數學遇見原民文化-發展原民數學模組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2(2),135-161。 姚如芬、林佳穎(2003)。學校本位數學教學模組之發展與實踐-以國小四年級“重量”單元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1(3),257-275。 姜韻梅(2018)。從逆境中突起—偏鄉學校學校本位課程變革的實例分享。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336-349。 紀惠英(2001)。山地國小數學教室裡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分布區域【官方網站資訊】取自: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 CID=6726E5B80C8822F9。 徐偉民(2004)。一位國小教師教學實踐的歷程:以批判民族誌為方法的教學革新(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徐偉民(2013)。國小數學教科書數學問題類型與呈現方式之比較分析—以臺灣、芬蘭、新加坡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1(3),263-289。 徐偉民、楊雅竹(2009)。影響原住民學生數學學習的因素:從屏東縣部落小學的教學行動來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1),129-152。 秦葆琦(1997)。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之發展與主要內容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6(7),72-82。 張桂惠(2016)。一位教師將數學臆測融入五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嘉育、黃政傑(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劃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2),85-110。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計畫(105年至109 年)。臺北市:教育部。 莊上霖(2005)。數學成長團體下一位資深在職教師數學教學知能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郭李宗文(2009)。原住民地區幼兒在地文化教學初探。論文發表於崑山科技大學舉辦之「2009年幼兒師資與多元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南市。 郭李宗文(2013)。具體化在地化數學操作活動對原住民小一學童數學學習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0,2013。 陳木金(2001)。《學校本位的課程統整與主題教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佳明(2018)。一位國小五年級教師建立從造例到提出猜想臆測規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枝烈(2010)。《原住民族教育:18 年的看見與明白》。屏東:屏東教育大學。 陳枝烈(2013)。台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4),147-168。 陳姿靜(2004)。一位五年級教師實踐分數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柏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英娥、林福來(1998)。數學臆測的思維模式。科學教育學刊,6(2),191-218。 游淑美(2018)。一位體制外教師三年級數學臆測任務設計與實踐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黃志偉(2002)。文化傳承的種子—原住民學童學習族語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黃志賢(2006)。台灣泰雅族國中生數學教學模式之研究-活動理論的探討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學位論文,臺北市。 黃志賢、林福來(2008)。利用活動理論分析台灣泰雅族國中生的數學學習並設計教學活動。科學教育學刊,16(2),147-169。 黃雅惠(2019)。夕陽下的都市原住民文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5),68-73。 黃德祥(2007)。原住民學生數學學習的困境與突破。2007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新思維專輯論文,7-1-7-12。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楊智穎(2017)。後九年一貫課程時期學校課程發展的變與不變:文化歷史觀點的省思。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2(2),21-36。 廖偉仁、龔峰湶、熊同鑫(2010)。原住民文化融入國小低年級數學領域課程之研究。發表於原住民學生數理科教∕學理論實務學術研討會。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 甄曉蘭(201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7(1),1-16。 劉致演、秦爾聰(2018)。探討兩位國中教師發展數學臆測探究教學實務。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1),57-89。 蔡文煥(2004)。協同教師發展有利數學意義產生之課室討論文化之研究。海峽兩岸教育行動研究研討會議岸教育行動研究研討會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蔡清田(2007)。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之道。課程與教學季刊,10(3),75-90。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電子月刊,188,1-20。 藍敏菁(2016)。一位國小三年級教師設計臆測任務融入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譚光鼎(1997)。原住民教育的理念。原住民教育季刊,6,36-44。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林明芳(2002)。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學童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48(2),233-261。 譚光鼎、張如慧(2009)。蘭嶼中學原住民文化課程現況之探究:原住民社區本位課程的分析觀點。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7(1),75-106。 蘇船利(2009)。原住民學生的學業成績:文獻回顧與評論。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8,1-26。 顧瑜君(2004)。課程與實踐模式:批判取向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應用心理研究,23,79-104。
英文部審閱部份
Banks, J. A. (1991).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thnic studies. Boston: Allyn & Bacon. Beatty, R., & Blair, D. (2015). Indigenous pedagogy for early mathematics: Algonquin looming in a grade 2 math classroo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listic Early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1, 3-24. Cohen, D. (1985).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school-based. In T. Husen and T. N.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vol. 2) (pp. 1157-1160). Hoyles, C., Morgan C. and Woodhouse G. (eds) (1999) Rethinking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London: Falmer. Krummheuer, G. (2007). Argumen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primary mathematics classroom:Two episodes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abduct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26(1), 60-82. Lin, F. L., Yang, K. L., Lee, K. H., Tabach, M., & Stylianides, G. (2012). Task designing for conjecturing and proving: Developing principles based on practical tasks. In M. d. Villiers & G. Hanna (Eds.), Proof and proving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19th ICMI study, 305-326. Lin, P. J. & Horng, S. Y. (2017). The Conjecturing contributing to the group argumentation in primary Clas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th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for All Students Conference. July 12-15. Lin, P. J. (2015). Teaching the structure of standard algorithm of multiplication with 2-digit multipliers via conjecturing. Proceeding of the 23th of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ICMI 23) Study ,Theme : Primary mathematics study on whole number (pp.456-463). June 3rd-7th.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SAR, China. Lin, P. J. (2017). Enhanc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argumentation in primary classroom. Proceedings of the 41st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 1, 237), 18-22 Lin, P. J., & Tsai, W. H. (2016). Enhanc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Conjecturing and Justification in Third-Grade Classrooms: the sum of even/odd number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9(1), 1-15. Lipka,J. (1994). Culturally Negotiates Schooling: Toward a Yup’ik mathematic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Spring, 14-30. Makar, K., Bakker, A., & Ben-Zvi, D. (2015). Scaffolding norms of argumentation-based inquiry in a primary mathematics classroom. 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47(7), 1107–1120. Mata-Pereira, J., & da Ponte, J. P. (2017). Enhanc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actions facilitating generalization and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96(2), 169-186.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Standard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Paris:OECD. Oxford:Pergamon. Skilbeck, M. (1984).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 Toulmin, S. E. (1958). The uses of argu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