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2.201.14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建育
作者(外文):Wang, Jian-yu.
論文名稱(中文):國小學童游泳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ction Study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Swimming Education
指導教授(中文):劉先翔
指導教授(外文):Liu, Hsien-Hsiang
口試委員(中文):潘義祥
張春秀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體育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6194507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分段教學法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體育教學彈性課程
外文關鍵詞:phaslized teaching method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reasphysical educationflexible curriculu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設計適合國小學童一年級捷式游泳課程,提升學生游泳能力及了解學生對於游泳課程的感受,並希望藉此提升教師個人之專業成長。對象為國小一年級學生,男生14人,女生16人,共30人,採用分段教學法並以行動研究為方法,蒐集的資料包括:游泳測驗成績、學生游泳課程回饋單、教師省思札記等。經18週教學後所得結果如下:一、有效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捷式游泳能力 ( t=-7.14. p<.05) 達顯著水準。二、學生在情意方面,大部份學生對游泳課程表示高度喜歡,也對捷式游泳課程表示高度接受。三、研究者藉由捷式游泳課程之設計、實施、反省和修正的行動歷程,也提升教師個人之專業成長。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歷程心得與研究結果,在捷式游泳課程設計、游泳教師專業素養及未來相關研究方面提出建議,期盼促進國內游泳教學效能。
The study aims to design a crawl stroke teaching that is suitable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stage one. Through this class,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enhance student swimming ability and understand how the students feel about the swimming class. By these, the researcher also hopes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a teacher. This curriculum is adopted phaslized teaching method and used action research as methodology. The subjects are 30 grade 1 students, with 14 boys and 16 girls in total. The collected resource includes swimming test scores, student feedback for the swimming class, and the teacher’s journals. After implementing this curriculum for 18 weeks, the result shows that first, the curriculum significantly enhances stage-one student crawl stroke ability. Second, in terms of affection, most students have highly interest in swimming class, and they also have highly acceptance in crawl stroke class. Third, the researcher improves hi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a teache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implementing, reflecting, and correcting the crawl stroke curriculum. Last but not least,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doing this study and its result, the researcher has several pieces of advice for crawl stroke curriculum design, a swimm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and future study. Also, he or she expects this study could help improve swimming education in Taiwan.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3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臺灣游泳教學政策以及實施現況.........6
第二節 課程行動研究之相關文獻探討...........8
第三節 體育課程設計與教學相關文獻探討.......14
第四節 游泳教學之相關研究.................16
第五節 本章總結.........................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21
第一節 研究對象.........................21
第二節 研究設計.........................21
第三節 實驗設計.........................25
第四節 游泳教學設計......................25
第五節 資料分析..........................30
第肆章 研究結果..........................31
第一節 課程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游泳能力提升之情形...........31
第二節 本研究之游泳課程對學童游泳興趣之影響.............32
第三節 研究者之自我省思與成長.........................3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39
第一節 研究結論.....................................39
第二節 建議.........................................39
丁益文 (1992)。分段學習捷泳、蛙泳時學生自覺動作困難程度的探討。體育學報, 16,P501 - 518
王怡雯 (2005)。運動技術分析-捷式劃水。竹師體育,3,P75 - 83。
向婉惠 (2006)。創意體育教學以低年級遊戲為例。國教新知,53,14-17
李世昌 (2006)。無游泳池學校實施游泳教學可行模式及成效分享-以臺北市長安 國中為例。學校體育,96, P68 - 73。
吳海助、劉兆達、戴偉國 (2007)。跆拳道指導者的教學與訓練行為分析之行動研 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2),P57 - 71。
吳瑞士 (2008)。如何在體育教學上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學校體育,106,P54 - 60。
吳龍山 (2011)。我國游泳政策之理念、目標與策略。國民體育季刊,40(3),6-13。
林郁傑、范春源(2012)。臺北市學校游泳運動發展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6卷2, P243 - 249。
林群叡、李國維、黃政翰、林偉豪 (2013)。提升運動意願對新移民學童心肺體適 能之行動研究-以臺中市大墩國小為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8, P35 - 47。
洪國朕、陳瑞斌、高麗娟 (2014)。日本游泳教學法的比較與分析。身體文化學報, 18,P137 - 177。
胡銘志、溫卓謀、章勝傑 (2017)。偏鄉無泳池國小親水池蛙式游泳教學遷移模式 之行動研究。成大體育學刊,49(2),P34 - 52。
夏淑琴 (2017)。素養導向體育教學設計>小學示例。學校體育,162,P60-67。
陳嫣芬 (1993)。醫護專校學生捷泳教學效應之研究。體育學報,16,P215 - 230。
陳春秀 (2002)。課程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課程與教學,5(4),P37 - 56。
陳國正 (2004)。游泳教學的行動研究。國教輔導,43(3),P28 - 32。
陳明坤 (2006)。學生游泳能力調查-以國立中興大學新生為例。體育學系系刊, 6,P41 - 54。
陳毓芳 (2006)。臺北市內湖區西湖國小高年級學童游泳現況之探討。國教新知, 53(1),P27 - 35。
陳瑞辰 (2011)。悠游自在捷泳換氣教學大補帖。學校體育,125,P100 - 107。
陳安婷 (2008)。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低年級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學校體育,105, P91-95。
陳昭宇 (2018)。身體素養的統整性體育教學思維與原則。學校體育,168,P24-37。
夏文龍、闕月清 (2010)。體育教學的新嘗試:一個理解式球類教學的行動研究。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P146 - 154。
莊鑫裕 (2017)。漂浮滑行教學對捷泳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 報,26,P42 - 59。
葉景谷 (2011)。捷泳動作特質與訓練運用之探討。休閒保健期刊,6,P65 - 76。
黃千慈、林建安 (2017)。國小體育教師體育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 14,P87-97。
黃光雄、蔡清田 (2002) 課程研究與課程發展理念的實踐。中正教育研究,2(1), P1 - 20。
黃政傑 (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台北:冠學。
黃月嬋、林俐伶 (2007)。初學者理解式體育教學行動研究。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 系系刊,2,P7 - 10。
黃仲凌 (2010)。從區域資源整合概念談推動校園水域運動計畫。大專體育,109, 45-52。
掌慶維 (2018)。體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素養導向體育教學的核心關鍵。學 校體育,165,P81-91。
劉先翔 (2017)。十二年國教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核心素養之教學策略。中華體育 季刊,31,P1-6。
詹淑月、廖智雄、劉中興、蘇德育、周玉 (2003)。網球發球動作教學之探討。文 化體育學刊,1,P237 - 244。
詹恩華、闕月清、掌慶維 (2017)。素養導向體育課程評析:以英國、加拿大、美國、澳洲為例。大專體育,143,P1-13。
趙宸紳、盧廷峻 (2017) 體育教學對羽球初學者漸進分段及逆進分段正手發高遠 球比較之研究-以逢甲大學女子羽球學生興趣選項為例。運動健康休閒學報, 8,P8 - 16。
教育部 (2001)。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3)。推動學生水域運動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推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台北:作者。
教育部 (2009)。游泳及水域運動的推動概況與未來工作重點。學校體育,19,
30-33。
教育部 (2010)。泳起來專案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溫怡英 (2001)。有氧舞蹈課程教學法之動作分解與組合技巧。大專體育,55,P110 - 114。
熊同鑫、王振興 (1999)。行動、反思與成長:一位自然科教師的自我教學研究。 科學教育學刊,7(1),P17 - 34。
潘義祥 (1988)。運動性休閒參與及大學體育課程之關係。大專體育,32,P75-79。
甄曉蘭 (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P63 - 94。
廖智倩 (2002)。體育教師對行動研究應有的認識與作法。中華體育季刊,16( 2), P71 - 78。
蔡清田 (2007)。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之道。課程與教學,10(3),P75 - 89。
蔡清田 (2014)。課程改革中核心素養之功能。教育科學期刊,10,P203-217。
蔡鵑如、潘義祥 (2011)。教育部推動游泳教學計畫之探討。臺大體育,53,P49 。
鄭麗美、陳念青、武為瓊 (2005)。不同游泳教學法對國小學童初學者游泳能力影 響之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3,P97 - 107。
蕭採峰 (2008)。如魚得水 國小三年級學童游泳教學課程活動設計。學校體育, 108,P97 - 101。
鍾畯豐、陳玉枝 (2012)。理解式球類訓練法(Game Sense)應用於國小足球隊訓 練之行動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報,17,P1 - 21。
闕月清 (2002)。體育教師回饋與學習成就。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P77 - 85。
Chen& Darst, P. W. (2001).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function of learning task design.Res Q Exerc Sport, 72(2), 150 - 164.
Rocha, Helena (2014)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swimming lessons in the Portuguese primary schools.10,p45-59.
Murdoch & Whitehead (2013).What should pupils leam in physical ed-ucation?In s. Capel,Debates in physical education,p55-7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